有哪些词牌适合写哀伤情怀

有哪些词牌适合写哀伤情怀,第1张

楼主,你好

适合悲伤词的词牌名有:雨霖铃

鹊桥仙

一剪梅

一叶落

丁香结

广寒秋

忆旧游

玉簟凉

江亭怨

早春怨

伤春曲

伤春怨

花自落

芭蕉雨

芳心苦

忍泪吟

孤雁儿

春去也

春云怨

春衫泪

怨王孙

思远人

思帝乡

相思子

相见欢

恨春时

恨春宵

独倚楼

误佳期

离亭怨

离苦海

凄凉调

惜春令

梦江南

怨春郎

怨啼鹃

有一本书,叫《词学十讲》。我没看过,第三讲是关于选韵的。另外这里有

根据发音方式的不同,分为四种发音方式,被叫做四呼。

  四呼分别是:开口呼,齐齿呼,搓口呼,闭口呼。

  开口呼,顾名思义,嘴巴张开的发音方式。

  大凡最后一个韵母为a的字,均为开口呼

  大家注意下定义,是最后一个韵母为a的。

  比如 nian 最后一个韵母为an 含有a 为开口呼

  再如:阳yang 花hua等等,一定要看最后一个韵母。

  有个特例,大家尤其注意下。桥qiao最后一个韵母为o哈,那么这个就不是开口呼了。

  hao mao xiao 等都不是开口呼

  我们看的时候只看元音字母,不看非元音的哈。

  那么 a an ang ian uan等这样形式的都是开口呼

  齐齿呼:一看名字就知道,是牙齿对齐的发音方式嘛。

  什么情况下牙齿对齐?

  大家读读e i 看读的时候不是上下牙齿对齐的。那么最后一个韵母为e / i的就为齐齿呼了。

  大家读读e i 看读的时候是不是上下牙齿对齐的

  那么最后一个韵母为e / i的就为齐齿呼了。

  i in ing e en eng等都是齐齿呼

  闭口呼:所有的入声字均为闭口呼。

  我们近体诗都是押平韵

  所以闭口呼基本用不上

  可以不用理会

  大家看下下面的诗分别是什么呼?

  《新年作》 作者: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搓口呼:上下嘴唇搓起来的。比如:多 duo yu 最后一个韵母为o\u的都是搓口呼

 

  什么是平,大家都知道的。平声还分为阴平和阳平,简单点判断就是按照我们普通话的阴阳来判断,第一声的为阴平,第二声的为阳平。

  那么这个阴平阳平的区分,对于我们写诗的选韵有什么帮助呢?大家看两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开口呼吧?还有一个同样是写庐山苏轼的《题西林寺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所用的韵字是烟、川、天;苏轼的是峰、同、中

  烟、川、天,按照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来判断,是阴平,还是阳平?

  (阴平)

  峰、同、中——两个阴平,同,阳平

  李白押的韵是 an 开口呼,此韵的发音特点是:气流轻快的从口中向外流出,发出响亮的声音。结合李白的诗风特点:豪放派。他的这个韵就非常附和他的诗风的特点和性格,开朗豪放,激情满怀.特别是最后一句,语出惊人,用两个字说,那就是张扬。一种外放,一种从心内往外释放的激情。

  再看苏轼的:同 押韵母为ong

  在读音的时候气流内转,以鼻腔发音,较之韵母an有了很多的收敛.

  结合苏轼的风格,显得比较沉稳更趋向于写实,

  苏轼少了李白的豪放,但是多了一份深蕴的哲理。

  同时,ong为后鼻音,大家自己读下是不是有点像钟声啊,像寂静的山中敲过的钟一下,敲钟人明明敲打的动作已经停止了,可是依然余音缭绕,从耳朵像要缭绕到人的心里去。

  雄厚浑远

  李白因景而抒怀,苏轼因景而感慨,不同的侧重点所选择的韵字也不同,这就是韵字在情感上的细微差别,

  我们再看阴平阳平在诗中的作用。阳平,声音上扬,通过抬高声调来强调句意。阴平,平缓,声调低和《题西林寺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描述概貌,故而用阴平。

  到了第二句开始提升下感情,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和思考。

  同,不仅起了强调作用,还设下了疑问.不同,为什么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为后面的转句和结句留下伏笔,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一字重千斤

  一句话总结就是:开口呼的感情外张,搓口呼的感情比较沉郁。这一点不管是在开心还是悲愁的诗里所相通的

  开口呼的感情外张,搓口呼的感情比较沉郁。开口呼: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感情,当然不是绝对。但是开心的感情首选是开口呼。开口呼一旦用在表达悲愁的诗中,一般都是愁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直到把那种愁全部的宣泄出来为止

 

  齐齿呼:不温不火的。一般表达的感情也是淡淡的。淡淡的愁 ,淡淡的喜。愁不会愁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喜不会喜的“漫卷诗书喜欲狂”。 八庚和九青,一般表达的内容都跟情感有关。

  搓口呼:搓口呼的发音特点是 双唇相搓,脸上看不到一点不会张,所以一般表达的感情很少有开心的。特别是十一尤,几乎只要有愁,它便是首选韵部。

下面是选词牌

一、压抑凄凉类: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盘》苍凉楚。

《钗凤》声凄紧。

《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剑器近》低徊掩抑。

《西吴曲》苍凉楚。

《雨霖铃》缠绵哀怨。

《摸鱼儿》苍凉郁勃。

《普萨蛮》紧促转低沉。

《天仙子》伤伤别,急调苦。

《曲玉管》抒写羁旅中的怀旧伤离绪。

《蝶恋花》、《青玉案》是达幽咽调,描写感。

《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切。

《南乡子》适宜抒写缠绵低抑调。

《阮郎归》急凄苦,凄婉绝。

《生查子》比较谐婉、怨抑。

《莺啼序》凄凉悲苍,宜写伤伤别之

写不下了,词牌就到这,可复制粘贴其中一二句话到百度搜原文

希望后代长成为栋梁之才。

带子上朝词牌名表达了孔府辈辈做官,代代上朝,水为官府门第,世袭爵位不断,希望后代长成为栋梁之才的感情。

《带子上朝》便是取材郭子仪父子的故事,寓意孝悌廉洁、护佐江山、辈辈忠贞、代代上朝。

其实这个不一定,相同词牌只是句式,字数要一样,表达的情感可以完全不同!只能是取其代表作,就代表作来说

岳飞的 满江红 收复河山 名句: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厥。

秦观的 鹊桥仙 赞美爱情 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轼的 念奴娇 咏史怀古 咏怀三国赤壁人物的豪迈 名句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的 江城子 吊念亡妻 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 水调歌头 思念兄弟 感慨人生 名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辛弃疾 清平乐 农家生活的闲适安宁 名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陆游 诉衷情 表达人生的无奈 名句: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姜夔的 扬州慢 咏史怀古 带着国家衰败的哀伤 名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工作都几年了,很多都不记得了,总是宋词前后期的主流不一样,后期主要是抗金为主题的,前期爱情 怀古的多。难得百度这个专栏有人问点有水平的,不然一天就是小孩子追姑娘藏头诗,恶心人啊!

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

先说有关系。

一般来说,平声音长,高亢而远,委婉绵长,余音不已。仄声短促急迫,铿锵有力,豪情跳跃,慷慨激昂。押平韵的词牌,大多适合表现柔和、明朗的情感;押仄韵的词牌,比较适合表现激愤、豪迈的情感。特别是仄声中的“入声”,由于发音内吸,适合表现悲愤、乃至悲切的感情。有的词牌规定,“例押入声韵”,或“宜用入声韵”,更有明显的特色。

以《忆秦娥》为例:

其一: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悲切之情

其二: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悲壮之情,壮多于悲。

从句式来看,句子短小的,比较欢快、急迫;句子冗长的,更适合那种“细细道来”婉转抒情。

之所以说它不是绝对的,因为相同的词牌都能表现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

例如相同的《卜算子·咏梅》:

其一: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其二: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二者的感情色彩完全不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428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