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创作的红色歌曲

延安时期创作的红色歌曲,第1张

延安时期创作的红色歌曲有《东方红》《黄河大合唱》《延安颂》《游击队歌》《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

1、《东方红》

该曲不仅是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也是人民情感的真挚表达。走进新时代,这首诞生于黄土高原民间音乐沃土,表达人民朴素心声的歌,又通过民歌新唱等形式被演绎为多种版本。

2、《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讲述了抗日将士和民众苦中作乐的游击战争,赞美了英勇智慧的游击队战士,讴歌了中国抗战军民百万雄师的英姿,歌唱了中华民族的雄伟气魄,憧憬了新中国的破晓,并向全世界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吹响战斗的号角。

3、《延安颂》

《延安颂》的曲调气势恢弘,委婉流畅,它将抒情性与战斗性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歌曲倾注了曲作者对革命圣地的无比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歌曲结尾时的“灿烂辉煌”一句,上行的四度大跳使歌曲达到最高潮,给听众的心灵以强烈震撼,使人难以忘怀。

4、《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全曲音域集中,形象鲜明,语言通俗,这也是这首歌能在群众中久唱不衰的原因。

5、《夫妻识字》

《夫妻识字》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创作于延安时期的秧歌剧,曾被老一辈艺术家无数次演唱经久不衰。作者通过对刘二夫妻互帮互学,“生产当个模范,学习要争个第一”的动人描写,讴歌解放区翻身后的农民群众热烈开展学文化运动和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形式。

6、《兄妹开荒》

这台著名秧歌剧是1943年由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在延安时期创作的。内容反映解放区大生产运动,依据当时陕甘宁边区开荒劳动模范马丕恩父女的事迹编写。原名《王二小开荒》,后以群众通称的《兄妹开荒》定名。

1、红歌能唤起孩子们的红色记忆。红歌不仅歌词美,而且一首红歌就是一段历史,唱红歌可以使学生受到红色教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它们是当时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承载了国人太

有许多红歌首先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的,后来经词、曲作者整理被推广,它脍炙人口,便于记忆。所以人们每当听到红歌就会产生对那段革命历史的记忆。红歌是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办法。红歌是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经典性,娱乐性;更有一定的教育性。

2、用红歌构建课堂教学确实好处多多。红歌教育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可以听红歌、可以唱红歌、可以读红歌、也可以组织红歌赛,还可以组织开展“看、演红剧、学英雄”主题活动。

听唱感染学生思想,使他们思想发生微妙的变化。读红歌,读词分析词中的中心意思,词里传达的思想,指导学生从歌词当中找到与自身的切合点。这样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用红歌构建红色课堂,对学生们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点化,使他们的爱国情愫在不觉中得以形成、升华。

4、“红歌”是对学生思想与灵魂的深刻洗礼,是对红色精神的一种张扬与传承,用红歌构建红色课堂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军精神”的有效途径,展现了校园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学校德育的又一个特色与亮点。《小号手之歌》、《游击队之歌》《共产儿童团歌》《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

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陶冶着每一个心灵。让学生沐浴在美育的校园文化里,自然中增进学生对校园的感情,在爱校的同时自觉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在音乐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集体荣誉感!由此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及健康向上的心态。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5、红歌会催生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追求。在物质生活开始变得富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年代,让支撑民族气节与风骨的红色精神一点点地增加,唤起红色精神的回归,这是非常必要的。

不少红色歌曲和民族歌曲,是在特定年代沉淀多年的文化精华。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一代代人的心中。成为时代的座标。人们听到演唱某首歌。就会想起某个时代。

比如,一唱起《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就会想起雷锋同志那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的无私精神,和甘于做革命工作的一颗“螺丝钉”的高尚品质;再比如一唱起《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仿佛就回到了那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老一辈工人师傅那可亲可敬的工作作风,我们也油然升起了一股自豪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意识。

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红色歌曲能够流传下来的,也多是质量非常高的好歌曲,很多都优美动人。一个人不论长到多大,走到哪里,心里终是要有根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吸收了这些经典的文化元素,应该是很有好处的。

贺敬之一边烧炭开荒一边写下《南泥湾》 《卖花姑娘》系金日成原创作曲家受感染一气呵成写出《大刀进行曲》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色风潮再次席卷北京舞台。其中一台由董文华、刘秉义领衔主唱的《向那伟大的年代致敬》的大型晚会本月30日将在人民大会堂上演,它将用红色革命歌曲唤起观众对那炮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美好回忆。

虽然《海港之夜》、《小路》、《南泥湾》等红色“名歌”激昂优美的旋律大家是非常熟悉了,但这些红色歌曲背后的轶闻趣事却是鲜为人知。

触景生歌型

代表歌曲:《海港之夜》

经典歌词:啊,别了,亲爱的海港,明晨将起程远航。天色刚发亮,回看码头上,亲人的蓝手帕在挥扬。

诞生故事:1941年8月,为了创作一首情境优美、让人印象深刻的歌曲,前苏联著名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著名诗人丘尔庚踱步来到海边的防波堤。

这时海面上起了雾,蓝莹莹的薄雾给月光、给海水涂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不远处的锚地,停泊着“马蒂号”布雷舰,从舰上传来隐隐约约的手风琴声……月光下,一个戴着蓝色头巾的姑娘在码头上和一个水兵低声话别。这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给了作曲家和诗人极大的创作灵感,两天之后,《海港之夜》诞生了。

领袖操刀型

代表歌曲:《卖花姑娘》

经典歌词:卖花呀,卖花呀,请买美丽的大红花。香喷喷,鲜葳葳,美丽鲜艳的大红花……

诞生故事:熟悉《卖花姑娘》的人数不胜数,但知道这首歌曲是已故朝鲜***金日成原作的人却极少。

据金日成回忆录记载,20世纪30年代,他在吉林监狱里就开始构思《卖花姑娘》这个剧本。而金日成出狱后在中国东满西进辽河农村开展革命宣传工作,1930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13周年的纪念日,金日成将《卖花姑娘》搬上中国西满辽河地区五家子村的三星学校礼堂,花妮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唱响了《卖花姑娘》。

忆旧赞新型

代表歌曲:《南泥湾》

经典歌词: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诞生故事:1941年,一片荒岭的南泥湾被建设成了富饶美丽的“陕北江南”。

当时在鲁艺班学习的著名作曲家马可和诗人贺敬之也到南泥湾参加开荒、烧木炭,亲身体验过“睡觉睡不好,蚊子到处咬,伸手抓一把,不知有多少”的艰苦建设。在看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南泥湾后,马可和贺敬之心情非常激动,创作灵感如泉涌,一气呵成创作了传唱半个世纪的《南泥湾》。

接力创作型

代表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经典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诞生故事:《义勇军进行曲》一开始是**《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剧作家田汉一完成**剧本就被投进了监狱,仓促间,田汉将《义勇军进行曲》的草稿写在一张锡纸上,并请夏衍将这张宝贵的香烟锡纸交给聂耳。聂耳冒着随时被抓住的危险将其留在身边,并在革命同志的帮助下,远渡日本进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终于完成了后来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

战役演化型

代表歌曲:《大刀进行曲》

经典歌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诞生故事:日寇侵占东三省后,宋哲元率领的二十九军官兵自造大刀建立了“大刀队”。喜峰口一战鬼子第一次尝到了大刀的厉害,中国军队取得了“九一八”事变以来,抵抗日军侵略的首次胜利。23岁的作曲家麦新受到大刀队英勇事迹的感染,一气呵成写出这首唱着最过瘾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文/猢狲

新时代:指更好的国情,国力。

开创未来:指继往开来,坚定步伐,开创新的未来。

《走进新时代》是张也演唱歌曲,由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收录在专辑《百年经典9:走进新时代》中。

这首歌是一首红色歌曲,整首歌曲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旋律充满正气,歌词健康向上。这首歌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反映了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进入改革开放后,一曲《走进新时代》,为我们展现了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念。

《走进新时代》

歌词: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啊 我们意气风发走进那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啊 带领我们走进——走进那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开创——未来!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应该说《走进新时代》是一首政治性很强的抒情歌曲,它的旋律优美,歌词质朴简洁,朗朗上口,亲切感人;它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它有别于那种直白的口号式的空洞说教,也有别于某些浅显的表白,更有别于那种语言贫乏却故意声嘶力竭地叫喊“今天真高兴”之类的无病呻吟。其实歌曲除了旋律可以表达一种情绪之外,更有歌词传递一种社会文化。在表达方式上,人们口头那种“很高兴见到你”之类的话,有时候只是一种口是心非的客套,接受的人无须惊喜,更别当真,我们的歌曲创作更不能落入这种“假大空”的窠臼。“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这两句歌词虽不新颖,但用在这首歌里,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十分准确和到位。

歌曲《走进新时代》之所以能迅速而广泛地流传开来,我以

当代中国,人们将中国***领导的革命战争时期创作的反映战斗生活的歌曲,建国后建设、发展等时期抒发无产阶级远大志向、反映人民群众生活与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歌曲称为“红色歌曲”,简称“红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343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