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婚恋教育设为大学必修课,这需要学习吗?

建议婚恋教育设为大学必修课,这需要学习吗?,第1张

  我认为把婚恋作为我们大学的必修课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没有一个很好的恋爱观,导致在大学生活中分手的事情可以说是十分多的,甚至有些人不敢去谈恋爱这样的事情都是十分常见的。往往出现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已经产生了恐惧,所以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十分不好的现象。所以我认为把婚恋教育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我认为还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至少可以让我们的大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恋爱观,并且能够好好认清自己谈恋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婚恋教育的目的。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可以说谈恋爱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可能在高中的时候背着老师偷偷谈恋爱还会被我们班主任训,甚至在班主任发现之后还会通知我们的家长,于是我们的学生在高中的时候都是一个十分乖的孩子。但是到了大学之后我们很多学生可能说是十分的开心,因为在大学校园里面可以说基本没有人管着我们,因为在大学校园里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自律,只有自律才能让我们好好的享受在大学校园里面的生活。当然在大学里面谈恋爱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因为大学的恋情往往都是十分甜美的,虽然说在大学的伴侣不一定是自己最后的伴侣,但是我想说如果你是真的爱他,那么你就会为他付出一切。所以现在对很多学生来说充满着对恋爱的恐惧,甚至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谈恋爱,因为他们不知道现在谈恋爱到底可以干什么,所以这也就要求了把大学的婚恋教育作为我们的必修课。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明白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恋爱观。

心理课程学到了:

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接触到心理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获取了很多有益的知识。课程有多方面的角度,学习了从心理内涵、自我意识、情绪、人际交往、恋爱与性、生涯发展、人格塑造、学习与创造到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也在一步一步端正自己的心理态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并不是玄学,而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学科。在1879年冯特教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而对于心理健康,大家都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在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理发展成最佳状态。我们在判断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就是拥有比较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情绪情感、健康的个性心理。

我们身为大学生生理发展逐渐成熟,但是心理发展容易落后,应当好好地培养我们的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对于我们的要求是智力正常,情绪情感积极稳定,意志、行为健全协调,自我意识良好、人格完整,社会适应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性别角色。

回想起我在大一期间曾有过低迷消沉的情绪情感,在大一刚开始的时候,从浙江来到长沙这个对我而言陌生的城市,没有任何熟悉的人和事,在寝室里只有我分属于不同的班级,对于我这个从未远离家乡的人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我不适应这里的天气,不适应这里的食物,不适应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的个性,本来想借这个远读的机会长大,但是没想过会这么难,在半年的磨合中我慢慢适应了这个城市的人与事,变得开朗积极,感觉生活逐渐顺畅,当我在打开自己去接纳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事务也在接纳着我,是不好的情绪影响了我的生活。

学了心理课,回过头来思考,发现自己当时的消极对自己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是以当我们对着黑暗的时候,更应当积极地去面对,只有用阳光才能消除黑暗,黑暗不能打败黑暗,那样只会两败俱伤。

武汉大学一堂关于“恋爱心理学”的讲座火了!听课学生爆满,学生们挤不进教师,甚至爬窗也要听课,一下子引起网友一片热议,那么这样的课好吗?非常好。

第一、满足大学生对谈恋爱的好奇心

首先,大学生虽然可以谈恋爱,但是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谈恋爱,恋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大学生对恋爱充满好奇,急需了解一些婚恋相关知识,而武汉大学这堂课刚好满足了很多大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才出现课堂爆满的情况,所以从这点上,这样的课是非常好的。

第二、普及恋爱知识

虽然不少大学生认为自己会谈恋爱,甚至高中时期自己已经开始了,但是恋爱知识并不多,甚至是极其缺乏,所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普及一些恋爱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当面对感情时,可以很好处理恋爱关系,不让自己犯错,导致后悔莫及,所以从学习知识方面来讲,这是一堂非常好的课程。

第三、避免受伤害

大学生想谈恋爱不难,但是如何谈恋爱,避免亲密接触造成的伤害,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很多学生都是在懵懂的状态下犯错,发生关系,结果让自己后悔,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影响,而高校开设相关恋爱课程可以很好帮助学生处理感情问题,保持安全距离,让自己不被伤害到,尤其女大学生,千万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因为谈恋爱被伤害到,让父母担忧,所以高校开设恋爱课还是有必要的,可以很好避免学生受伤害。

第四、不影响学业

大学生虽然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但是学习任务还是非常重,尤其是想要评优或者考研的同学,学习任务一点都不能马虎,所以如果花费大量时间在恋爱上,很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学业,一旦出现挂科等情况,都会影响到自己。

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时间管理,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在保证顺利完成学业的情况,开启恋爱才是最明智的才选择,但是大学生往往因为缺乏高校婚恋知识,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而高校开设恋爱课,可以很好帮助学生,可以让学生储备知识的同时,建立正确的认识观,明白如何处理恋爱问关系。

因此从这方面看,武汉大学开设恋爱课是非常好的,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如何把恋爱和学业分开,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总之,武汉大学开设这样的恋爱课是非常好,满足了不少大学生的对恋爱知识的需求,可有有效帮助学生们处理情感,健康恋爱。

心里情感即指人的情绪。情绪是从心理学意义出发对人们的一系列主观认知和经验的称谓,是人们各种感觉、思想、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生理状态。通俗的来讲人的情绪有喜、怒、哀、乐、惊、恐、爱等表现形式,更深层次的情绪还有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表现形式。情绪是影响人们心理状态的基本因素,而人的性格和脾气则是心理状态的外显形式。

情绪是心理学范畴中的一个概念,因此要系统的了解情绪(心里情感)的成因、作用和意义,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认真的去学习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另一方面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不愿意和孩子谈论爱情,社会对此也没有给予重视—— 如何“谈恋爱”,需要在课堂上学吗

当大学新生看到课表上赫然列着“恋爱课”时,是憧憬还是躲避?是不屑一顾还是充满期待?据了解,已有多家高校开设恋爱指导公开课或选修课,有的门庭若市,有的却慢慢消失。

“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不愿意和孩子谈论浪漫的爱情,而社会对此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位高中生的父亲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的女儿坚持不和家庭条件不如自己的男孩约会。“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他认为,把握良好社会关系的核心应该是认识一个人的精神美德,而不是以金钱为导向。希望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恋爱观。

开设恋爱指导课程是否有必要,谈恋爱用不用教?记者在采访中,对开设恋爱课的不同观点交锋激烈。

把“爱情”搬上课堂

近年来,开设恋爱课程的高校不在少数,内容涉及心理学,恋爱技巧,恋爱经济学,婚姻与家庭等方面。

早在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就把“爱情”搬上了课堂,开设了一门名为“婚姻与爱情”的选修课,课程设定84人上课,实际报名接近500人。

2015年9月,郑州师范学院开设了一门“爱情心理学”的选修课,一经开设即爆满;2016年3月,天津大学名为“恋爱学理论与实践”的恋爱课程正式开讲,开课单位为校团委,该科目占两个学分,而恋爱“第一课”就是《恋爱中的法律问题》。

南京大学的“校园恋爱公开课”,共5讲内容,包括恋爱问卷大调查、名家点评恋爱故事等;西南政法大学的恋爱选修课,老师会教授一些表白、搭讪的小妙招,写情书成为课后作业之一;复旦大学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对“关于爱情”等内容精彩开讲,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后,人气迅速爆棚……

多家高校开设恋爱课,“谈恋爱”需要在课堂上学吗

如何授课是挑战

“其实,关于恋爱心理方面的内容,是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必修课中的一部分,只是一般课时较少。”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副教授夏翠翠介绍说。

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讲授恋爱知识,并不是让学生成为恋爱高手,而是让他们对爱情、情感、交往有更多的了解,当日后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有能力去处理。

在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到有些年轻人失恋了走不出去甚至轻生的,有些不知道如何解决恋爱冲突的,还有因为个人人格问题导致恋爱失败的,“这样的学生是需要通过一些学习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的。”

恋爱课程实际上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对自我成长经历的探索、梳理正确的婚恋观,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促进恋爱关系,并为将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做准备。“对恋爱婚姻方面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可以培养一个人建立幸福家庭的能力,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有质量。”

心理学方面的课程跟传统的课程是不一样的,老师不是要直接去讲,而是应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来帮助他们做引导和总结,传递一些正确的观念和理念。尤其是恋爱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所以,如何更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这对授课老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多家高校开设恋爱课,“谈恋爱”需要在课堂上学吗

与其“封堵”,不若引导

“对我们理工男来说,不太懂与女生相处,可是也渴望爱情,当爱情来临的时候,如何去珍惜和面对就显得尤为重要。”近日,西南交大开设了一堂名为“爱上双人舞——两性交往和相处的艺术”课程,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关注,该课程不仅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与人相处,还会给学生普及、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甚至包含了对孩子的教育等内容。

这门课的主讲教师,西南交大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老师高飞表示,该门课不单教学生如何恋爱,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的学习和体验告诉他们如何正确与人相处,无论是未来的恋爱、结婚或是朋友之间的相处,能少受些挫折。

高飞说:“有些弯路其实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体验,只要有正确的引导,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避免的,恋爱是技术活,至于能不能脱单,还得看缘分。”

好的恋爱可以给人的一生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是一段失败的感情则会成为一生中的阴影,影响今后的生活。

资深心理教师建议,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在学校没有开设恋爱课程的情况下,作为孩子家长,当发现孩子有恋爱的苗头时,不必惊慌失措。首先,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孩子荷尔蒙分泌正常,这是值得祝贺的事。其次,要坦诚布公地跟孩子交流,了解他恋爱的动机,并适时给出自己的指导意见,注意矫正孩子在婚恋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良认知。

如果家长和学校一味地禁止,可能孩子当下的恋爱行为是管控了,但将来该恋爱了,却可能由于心理障碍而不能够正常进行。就像有些大龄青年抱怨父母的那样,“该谈的时候不让谈,等大学毕业了,优秀的青年都被别人抢走了,却来催婚。”

采访中,多数家长表示,“我是真心希望孩子们从高中阶段开始到大学,就接受恋爱、婚姻、家庭、育儿诸方面的教育,免得社会上发生那么多恋爱、婚姻问题,以及家庭经营维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惑。”

对此表示不认同的家长也不在少数,“现代学校制度原本就有谈恋爱的属性,而谈恋爱本身是人生体验课,是教不得的。人生有起有伏,感情有得有失,再正常不过,家长学校不要太敏感,放手给孩子成长就好。最应该开设的是性行为健康安全课,还是从科学和人伦的视角帮助迷茫不知所措又无知无畏的孩子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6156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