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感积累素材

什么是情感积累素材,第1张

一边寻找要的素材一边完成写作的。再谈忘记年龄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映像最深的就是陈果对于衰老做的解读。我只是知道陈果的阐述是我想表达的,可是确切的具体陈果是怎么表达自己观点的,我就是模棱两可了。

所以为了能最大程度上去准确的表达,我才开始通过网络搜索她具体的语句,这让我意识到平日里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之前看过有关素材的文章,也听过一些牛人关于素材积累的经验和分享。即使是这些分享已经细化到你要用哪个手机APP,平时对素材怎么分类,以及如何标注等等一些非常细节的操作方法。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并没有在意,也没有试着去按照分享的方法去实践。因为在我的观念里,一直认为写作就是自我情感的表达,想什么就写什么就好。并没有认识到素材对于一个观点完整阐述的重要性。

这是在我自己亲身经历了几天日更后,才意识到的。并且我把自己认为的理所当然当成是正确的,还固执的去坚持。并没有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去接受尝试那些我以为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

这次的经历引发了我的一些感悟:

1、凡事需要亲自体验才能有更透彻的了解。

2、对事物的理解应该秉持一直更加开放的态度。不要把自己以为的当做是事物的真相。

3、平时点滴的积累非常重要,素材积累是如此,在其他方面也一样。

  我的的父亲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可在我看来,我的父亲对我的爱,并非完全如山那样严峻,有时却如水那样温柔。

  父亲是位有文化,品德高尚的人,虽然他不像别的家长那样富有,但他为我付出的绝对不比别的孩子差,甚至比他们还好。

  每当谈起我的父亲,我不禁流泪。他平时工作很繁忙,但无论如何,每天坚持问候我有关学习、生活上的事情,只要我学习上有问题,他都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去辅导我。从上学到现在,每一次家长会他都从未缺席,他曾说过:“无论再忙,孩子永远是我考虑的第一位”。

  每个周末,我都去父亲工作的地方。有时,去到时,看到他在工作,不忍心打扰他,就在一旁看着,看着那渐渐变老的父亲,两鬓又多了一丝白发,我又一次不禁落泪了。看着那身体一日比一日瘦小,我的心万分痛苦。想起了父亲当年是如何挨过来的。

  而我对我父亲的爱,比对母亲的爱更为重要。自我懂事以来,父亲已是我生命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习上他是我的好老师,在生活上,他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我做错事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打、骂我,而是心平气和地教导我。无论我做错了什么,他都从自身发掘问题后,再去教育我。他十分注重我的一切,所以对我格外严格。但我不恨他,因为父亲是在关心我,怕我走歪路。

  我以我父亲为荣。他在生活中十分注重形象。所以他的衣着十分整齐。他曾说过:“一个人的形象代表一个人的品质”。

  十几个春秋已过去了,我对父亲的爱也加深了。我也很清楚,我这一生中,没有谁能取代他在我生命中的地位。

  父亲,您放心吧,我一定会不负您的重望。长大后依然清楚记得归家的路如何走。

  我得到的爱

  我生活在幸福之中我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在幸福之中。

  我的家庭中有四口人,每一个人都与我的幸福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我有一个会逗我开心的弟弟,每当我不开心或当我生气时,我的弟弟都会把我逗得很开心、很高兴。每当我有一些家务事时,我的弟弟就会帮助我一起分担这些家务事。这使我得到了幸福,因为我有一个可爱的弟弟。

  我有一个关心我的好爸爸,每当天空下起雨时,爸爸都会冒着大雨来到学校接我。虽然我已经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了了,但一年四季,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大风大雪,爸爸还是从家中来学校接我。我有一个让我开心,能让我感觉到幸福的爸爸。

  我还有一个好妈妈, 她对我非常严格,就是这样,才不会是我犯错误。她还很关心我们,当我们受到伤害时,总是妈妈用温柔的双手抚平我的创伤;每当我们消沉时,是妈妈对我们说,让我们做一只敢于同暴风雨搏斗的鹰;在我们骄傲时,妈妈严肃的教育我们,讲《骄傲孔雀的未来》这个寓言故事,说骄傲的孔雀永远不会飞的很高。妈妈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位平凡的母亲,但妈妈说的每一句话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我有一个无私的妈妈,这是我觉得非常幸福。

  我生活在幸福之中,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给我带来幸福,正是妈妈和爸爸每天在不停地奔劳着,才会有今天的一个幸福的家庭。

陪总统父亲到日落 1994年,当父亲里根向全世界宣布自己被诊断为老年性痴呆症时,他已经83岁了。他在信中写道:“现在,我已经开始走向生命中的日落旅程。”我接受了父亲的生命已接近尾声这一事实。老年性痴呆是很痛苦的死亡过程:越来越缓慢,越来越残酷,还会消灭所有的记忆。 我尽可能地陪伴父亲,在其后的两三年里,我把图画书带到父亲身边——通常是一些自然类书籍。有一天,我带去一本关于狼的书。每一幅,我都编了一个小故事——这些幼狼正等待着它们的妈妈带回食物,这只幼狼刚睡醒„„当我们看完这本书后,父亲又翻到书的开头,希望重新开始新的冒险历程。 我仿佛被拉回到孩提时代。那时,父亲总是用神奇、美妙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让我如痴如醉„„ 这一天终于降临了——父亲再也想不起我是谁。此前我还始终抱着一丝父亲能认出我的侥幸,然而就在那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已被父亲彻底遗忘了。 我站起来,让父亲独自待一会儿。我吻了吻父亲的面颊,说:“再见,我爱您。”父亲在其他任何时候都会回答“我也爱你”,然而这次他却没有。他满脸困惑,说道:“谢谢你,非常感谢你。” 这本该是令人悲哀的时刻——在你意识到老年性痴呆症已经把你从你所爱的人的记忆中偷偷挖走的那一刻。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从父亲的角度来揣度这一时刻,强烈地感受到了他的善良。如果我很自私地看待这件事,我将失去发现父亲的心地是多么慷慨、善良的机会。 因为我是父亲的女儿,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 ■素材运用:里根,这位伟大的总统,虽然失去了记忆,失去了行动能力,却始终保留着高贵的人性——礼貌。他内心的慷慨与善良,决不因疾病而有丝毫的折损,反而愈发清晰动人。所谓的人格魅力,大抵就是如此吧。 亲爱的朱丽叶 维罗纳,一座历史悠久的意大利城市,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的故乡。每年,成千上万封不同语种的情书,汇集到这里,汇集到朱丽叶的故居——卡佩罗路27号的一个小院。 每一届的维罗纳市市长都会面临一个难题:世界各地写给朱丽叶的情书,如雪片般飞来,这不是一些可以随便处置的信件,他们不能让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有收不到朱丽叶回信的“伤心人”。为此,政府成立了一个朱丽叶俱乐部,每年有10名志愿者承担替朱丽叶回信的工作。 瑞典青年奥尔森,就收到过上千封来自“朱丽叶”的信。 奥尔森命运多舛,16岁那年不幸患上白血病。他爱读莎翁的戏剧,泪水一遍遍打湿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然而,现实中,他没有女友,甚至没有一位好朋友。 于是,他试着给朱丽叶写信。本以为是无望的倾诉,没想到,“朱丽叶”居然回信了,这让奥尔森喜出望外。 回信这样写着:“亲爱的奥尔森,你就是我的罗密欧,你在哪儿?”落款是卡佩罗路27号,奥尔森的心与墙外的绿萝一道绿了起来。 三年过去,奥尔森的身体每况愈下,他清醒地意识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朱丽叶的回信一张张展开,折叠成纸鹤。数一数,整整一千只。 生命最后的时刻,奥尔森依靠别人的帮助,将纸鹤从窗棂一只只放飞出去,放飞最后一只时,奥尔森微弱地呼唤一声:“亲爱的朱丽叶„„”泪就涌了出来。 如今,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条小巷,奥尔森的居住地,许多人家都保留了一封朱丽叶给奥 2 / 34 尔森的回信,他们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同时也相信,这一片薄薄的纸,能为真情疗伤。 ■素材运用:维罗纳,一个温情的城市,充满了爱和体贴,朱丽叶在这里永远活着。如能远足,我想到这座城市。因为她让每一份情感都有呵护,让每一声微弱的呼唤都有应答。如果我能走过卡佩罗路27号那个小院,我也会轻轻唤一声:“亲爱的朱丽叶!” ■话题拓展:爱、尊重、真情 镀着阳光的金项链 一位摄影家到索马里难民营去采访。他一直有一个愿望:用相机记录下难民们水深火热的日子,唤醒全世界的良知。 那是一个垃圾处理场般的居住地,而让他无比惊讶的是,在他给人们照相的时候,不论男女,都把自己收拾得过节一样。 摄影家为他们照满了自己所有的胶卷。就在要离开时,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央求他为她照张相。他看到她的胸前竟然还戴了一串金光闪闪的项链,原来那是她用泥巴搓出来的一个个泥球,然后用花粉涂在外面,串成了项链。 他拿着相机的手在颤抖,他不能告诉她相机里已经没有胶卷了,他不能让这朵花在瞬间凋谢。她对着他的镜头绽放着灿烂的笑,他也不停地摁着谎言的快门,用一个个闪光灯骗过了她的期待。 20天后,他迫不及待地再次回到难民营,想为那个女孩补拍几张照片。但他不知道,她纤细的生命一直在飘飘荡荡,一次普通的感冒,让她永远地睡着了。 小女孩的母亲说,这20天是孩子最快乐的日子,她每天都盼望着看到自己的照片,看到自己在灿烂阳光下,像花儿一样绽放。 母亲说,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还在问:“中国叔叔来了吗?” 这就是生命。在那最贫苦的地方,为最苦难的灵魂涂抹上阳光的色彩„„ ■素材运用:非洲女孩黑黑的脸和灿烂的笑,在那一刻永远刻在了摄影家的灵魂里,再也剜不掉。那是一张裱在摄影家心底的照片,那是一群贫苦交加的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其实,他们是在为自己守着那最后一点尊严,让全世界都尊重的非洲的心。 ■话题拓展:尊严、美丽的谎言 一个爸爸和103个孩子的故事 “我叫石青华,我是光爱学校校长,也是103个流浪儿的爸爸„„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学校„„”2008年,可能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则感人的广告,但广告背后的故事,却并不广为人知。 最初的日子是艰苦的。石青华一家和7个孩子一起挤在一个破四合院里,靠石青华打工维持生活。日子一天天过去,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到了这个“石爸爸”的身边。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石青华创立了“光爱之家”,专门收留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儿、孤残儿童,实行全免费寄宿制。 可是,生活开支从哪里来呢?孩子们叫石青华“白菜爸爸”,他们的伙食基本就只有白菜。因为一般的菜都很贵,大白菜比较便宜,白菜帮子也比较容易捡到。为了让孩子们有饭吃,石青华只好想办法给大白菜放点盐,跟粥和米饭混在一起吃。 有志愿者带来冰激凌,一个小女孩看了半天没敢吃,别人叫她舔一下她就舔一下,还是不敢吃下去。她好奇地看着它融化,问:“这个真的能吃吗?”石青华永远忘不了这样的日子,他梦想着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孩子们的生活。他开起了幼儿园,用微薄的盈利支撑着“光爱之家”。 2007年秋天,一个在广告公司工作的志愿者询问石青华是否愿意接拍一个“芬必得”的广告,广告公司希望能拍摄石青华和他的“光爱之家”。 做广告?石青华犹豫了。本来就有很多人怀疑他动机不纯,不是为名就是为利,再加上 3 / 34 如果广告播出去,招来更多孩子怎么办,养活现有的孩子还费劲儿呢。石青华最初一口拒绝:“我已经默默无闻地支撑了3年,何必再揽这个事呢?”可是不做,孩子们就会三餐无着,温饱都成问题,更别提支付“光爱之家”老师的工资。石青华身边的老师和志愿者都支持他去拍广告。“拍了广告就有收入,有收入就能帮这些孩子!”学校为此开了两次会,石青华终于决定——拍! 广告再现了“光爱之家”创业初期的艰难场景。片里,石青华一人楼上楼下地跑着搬煤,做饭,讲课,盖房子,送孩子去医院„„ “我没想到的是,广告播出后,真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石青华把拍广告得到的20万元全部用作位于通州新校舍的租借费,而来自各地的志愿者和爱心企业也开始定向为他们捐助衣食、教学设备。“我们可以餐餐吃肉了,孩子们每天都可以喝牛奶吃鸡蛋,我们还有一个很棒的图书室,还有电脑房、健康屋、音乐教室,我们越来越像一个正规的学校了。” “光爱之家”变为光爱学校,现在的石青华已经不仅要为孩子们提供衣食住的场所,更希望他们能在光爱学校获得知识,得到精神的支柱,将来能顺利走上社会,谋得自己的一席之位。 为了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孩子谋出路,石青华费尽了周折,托遍了人情。一个孩子出去了4次,回来了4次,他不能适应外面的社会,石青华又想法子为他寻找最合适的岗位。“我必须让他们成功,成功的孩子才能带动更多孩子拥有自信,相信未来。” ■素材运用:一个广告,犹如一根线,串起了一群困顿中的孩子,一个胸有大爱的男人,以及无数充满爱心的人。石青华的故事,是老百姓心中最真实的“感动”,这103个孩子的数量将会不断地扩大,再扩大,而他们的父母,将会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话题拓展:大爱、无私、个人与社会、商业的力量、利与情

爱,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台阶

幸福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台阶,无论是他下来,还是你上去,只要两个人的心在同一个高度和谐地振动,那就是幸福。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她遇到他。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她。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他。

那年,她刚刚25岁,鲜活水嫩的青春衬着,人如绽放在水中的白莲花。唯一的不足是个子太矮,穿上高跟鞋也不过一米五多点儿,却心高气傲地非要嫁个条件好的。

是相亲认识的他,一米八的个头,魁梧挺拔,剑眉朗目,她第一眼便喜欢上了。隔着一张桌子坐着,却低着头不敢看他,两只手反复抚弄衣角,心像揣了免子,左冲右撞,心跳如鼓。

两个人就爱上了,日子如同蜜里调油,恨不得24小时都黏在一起。两个人拉着手去逛街,楼下的大爷眼花,有一次见了他就问:送孩子上学啊?他镇定自若地应着,却拉她一直跑出好远,才憋不住笑出来。

他没有大房子,她也心甘情愿地嫁了他。拍结婚照时,两个人站在一起,她还不及他的肩膀。她有些难为情,他笑,没说她矮,却自嘲是不是自己太高了?

摄影师把他们带到有台阶的背景前,指着他说,你往下站一个台阶。他下了一个台阶,她从后面环住他的腰,头靠在他的肩上,附在他耳边悄声说:你看,你下个台阶我们的心就在同一个高度上了。

结婚后的日子就像涨了潮的海水,各自繁忙的工作,没完没了的家务,孩子的奶瓶尿布,数不尽的琐事,一浪接着一浪汹涌而来,让人措手不及。渐渐地便有了矛盾和争吵,有了哭闹和纠缠。

第一次吵架,她任性地摔门而去,走到外面才发现无处可去。只好又折回来,躲在楼梯口,听着他慌慌张张地跑下来,听声音就能判断出,他一次跳了两个台阶。

最后一级台阶,他踩空了,整个人撞在栏杆上,“哎哟哎哟”地叫。她看着他的狼狈样,终于没忍住,捂嘴笑着从楼梯口跑出来。

她伸手去拉他,却被他用力一拽,跌进他的怀里。他捏捏她的鼻子说,以后再吵架,记住也不要走远,就躲在楼梯口,等我来找你。她被他牵着手回家,心想:真好啊,连吵架都这么有滋有味的。

第二次吵架是在街上,为买一件什么东西,一个坚持要买,一个坚持不要买,争着争着她就恼了,摔手就走。走了几步后躲进一家超市,从橱窗里观察他的动静。

以为他会追过来,却没有。他在原地待了几分钟后,就若无其事地走了。她又气又恨,怀着一腔怒火回家,推开门,他双腿跷在茶几上看电视。

看见她回来,仍然若无其事地招呼她:回来了,等你一起吃饭呢。他揽着她的腰去餐厅,挨个揭开盘子上的盖,一桌子的菜都是她喜欢吃的。

她一边把红烧鸡翅咂得满嘴流油,一边愤怒地质问他:为什么不追我就自己回来了?他说,你没有带家里的钥匙,我怕万一你先回来了进不了门;又怕你回来饿,就先做了饭……我这可都下了两个台阶了,不知道能否跟大**站齐了?她扑哧就笑了,所有的不快全都烟消云散。

这样的吵闹不断地发生,终于有了最凶的一次。他打牌一夜未归,孩子又碰上发了高烧,给他打电话,关机。她一个人带孩子去了医院,第二天早上他一进门,她窝了一肚子的火噼里啪啦地就爆发了……

这一次是他离开了。他说吵来吵去,他累了。收拾了东西,自己搬到单位的宿舍里去住。留下她一个人,面对着冰冷而狼藉的家,心凉如水。想到以前每次吵架都是他百般劝慰,主动下台阶跟她求和,现在,他终于厌倦了,爱情走到了尽头,他再也不肯努力去找台阶了。

那天晚上,她辗转难眠,无聊中打开相册,第一页就是他们的结婚照。她的头亲密地靠在他的肩上,两张笑脸像花一样绽放着。

从照片上看不出她比他矮那么多,可是她知道,他们之间还隔着一个台阶。她拿着那张照片,忽然想到,每次吵架都是他主动下台阶,而她却从未主动去上一个台阶。

为什么呢?难道有他的包容,就可以放纵自己的任性吗?婚姻是两个人的,总是他一个人在下台阶,距离当然越来越远,心也会越来越远。其实,她上一个台阶,也可以和他一样高的啊。

她终于拨了他的电话,只响了一声,他便接了。原来,他一直都在等她去上这个台阶。

人生就是这样,你要的幸福也许仅仅差一个台阶而已,尤其在感情中如果你还讲自尊心,那原因只有一个,你只爱你自己。在别人包容自己的时候,请也给别人一个台阶下,况且这个“别人”还是自己很爱的人呢!

如果你脾气一直很差,那只能说明一直有人惯着你。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好的脾气;如果,你恰巧碰到了那个愿意迁就你的人,请记得别磨光了他的感情,给对方也给自己一个台阶。

两个人相爱着,最美好的莫过于此。那就是一起努力,一起改变,一起梦想。一个人虽然自由,但两颗心才会温暖。

不要对爱你的人太过刻薄,一辈子真正对你好的人真的没有几个。多少人在一切都将失去时,才幡然醒悟:爱的宽厚,不能过度消耗。每个人都有脾气,能为我们忍下所有的怒气,仅仅因为那个人比你更心疼你。

  日子过的跟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常,每天上班下班,晚上回到家更多时候也是孤身一人,除了朋友偶尔的联系,更多的只是自己胡乱找点事情来做,我怕自己过于无聊给你添乱,以至于半夜失眠也不敢打电话吵醒你,甚至有一次肚子疼到半夜3点多也只是一个人默默哭泣,强忍着。你总说希望我能照顾好自己,不要让你担心,于是我就真的不会再让你担心了。

 有人说过,不要一味的主动去找男友,他要是心里有你,自然会跟你联系。于是我信了,我不联系你你就真不联系我了。我们就是这样,把原本可以浪漫起来的生活变得跟结婚数十年一样。还记得我经常跟你讲我爸妈结婚20多年了依旧恩爱,老爸依旧会在天冷的时候帮老妈洗头,甚至帮她把头发吹干,你说你不可能这么对我,于是我只能用哦字来代替回答。

 所以,面对一份感情最好的心态便是,随时做好了跟他踏入婚姻殿堂的准备,也随时做好了他离去的准备。你现在还缺的就是这样一份心态。

 感情如果只是教会了我如何变坚强,如何变的不再依赖人 。那么,当有一天累了,我可能就会义无反顾选择离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39801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