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枫叶杜牧的诗句(杜牧写的有关枫叶的诗有哪些)

关于枫叶杜牧的诗句(杜牧写的有关枫叶的诗有哪些),第1张

1杜牧写的有关“枫叶”的诗有哪些

1《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3《秋思》

唐代:杜牧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4《秋梦》

唐代: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5《秋晚江上遣怀》

唐代: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杜牧描写秋天枫叶的诗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译文: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扩展资料: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参考资料:

-山行

3关于枫叶的古诗大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感枫五首

作者:李贺 年代:唐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香 山

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

风吹白云动,

万里送柔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秋雨夜眠 白居易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山行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送周子落第游荆南 岑参

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玉山岭上作 皇甫曾

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

过蛮洞 宋之问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山中望篱东枫树有怀成都 陆游

五门西角红楼下,一树丹枫马上看

初冬 陆游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暮秋书事 陆游

枫叶欲丹先惨澹,菊丛半倒不支持

文征明山水 乾隆

祛暑松荫老,点秋枫叶新

送增田涉君归国 鲁迅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

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4杜牧领略的秋天的枫叶的诗句有哪些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山行》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1 关于枫叶杜牧的诗句(杜牧写的有关枫叶的诗有哪些)

关于枫叶杜牧的诗句(杜牧写的有关枫叶的诗有哪些) 1杜牧写的有关“枫叶”的诗有哪些

1《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3《秋思》

唐代:杜牧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4《秋梦》

唐代: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5《秋晚江上遣怀》

唐代: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杜牧描写秋天枫叶的诗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译文: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扩展资料: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参考资料:

-山行

3关于枫叶的古诗大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感枫五首

作者:李贺 年代:唐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香 山

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

风吹白云动,

万里送柔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秋雨夜眠 白居易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山行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送周子落第游荆南 岑参

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玉山岭上作 皇甫曾

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

过蛮洞 宋之问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山中望篱东枫树有怀成都 陆游

五门西角红楼下,一树丹枫马上看

初冬 陆游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暮秋书事 陆游

枫叶欲丹先惨澹,菊丛半倒不支持

文征明山水 乾隆

祛暑松荫老,点秋枫叶新

送增田涉君归国 鲁迅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

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4杜牧领略的秋天的枫叶的诗句有哪些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山行》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辘轳   [lù lu] [辘轳]基本解释

1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2机械上的绞盘

[辘轳]详细解释

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顾 曰:‘井上辘轳卧婴儿。’”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井别作桔橰、辘轳。”原注:“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桔橰。” 宋 朱敦儒 《念奴娇·中秋月》词:“参横斗转,辘轳声断金井。”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在井台上,她又碰见了 郑傻子 。他正摇著辘轳在打水。”

机械上的绞盘。

《六韬·军用》:“渡沟壍,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著转关辘轳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 清 黄宗羲 《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南堰挽舟设辘轳,北堰则徒手举之,故其舟尤小也。”

车轮。

清 周龙藻 《陇头水》诗:“人言此水声声别,尽是征夫眼中血,万古千秋共呜咽。呜咽声,流未已;辘轳声,行不止。”

比喻如辘轳般圆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 范文澜 注:“以井鹿卢喻声韵之圆转,逆鳞相比喻声律之靡密。”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李秀兰 、 徐月英 谈谐歌笑,机捷辘轳。”

喻心中情思如辘轳般反复上下。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然以学使尊严,何敢遽为 毛遂 ,辘轳于中,莫可排解者累日矣。”

指辘轳剑。

唐 常建 《张公子行》:“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轳。” 唐 刘沧 《边思》诗:“ 汉 将边方背辘轳, 受降城 北是单于。” 宋 范仲淹 《上都行送张伯玉》诗:“宝此金辘轳,去去延 平津 。”参见“ 辘轳剑 ”。

诗格名称之一。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八病之外,又有折腰、联句、辘轳,又有退韵、回文、反复、扇对、探题,诗格固多。”参见“ 辘轳体 ”。

佛教语。即辘轳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积二十辘轳,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劫。”参见“ 辘轳刼 ”。

[辘轳]百科解释

辘轳,汉族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等部分构成。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井别作桔橰、辘轳。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辘轳也可指机械上的绞盘。渡沟壍,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著转关辘轳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 更多→ 辘轳

[辘轳]英文翻译

windlass; winch

[辘轳]相关词语 碌碡 桔槔 囚徒 轱辘 杵臼 [辘轳]相关搜寻 辘轳剑 辘轳体 辘轳格 辘轳韵

刘沧《晚归山居》原文:

《晚归山居》

刘沧 〔唐代〕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

日暮独寻荒径归。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刘沧《晚归山居》赏析:

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表现“钟声”。意境上,颈联诗人孤寂地行走在荒径,描写了山影投映溪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烟逝去,意境幽暗空寂。

颔联体现了孤独惆怅之情。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诗人“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同时又有思念故乡之情。深秋时节,诗人独行郊外,“频忆”故乡往事,一个“频”字流露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尾联表现了诗人喜爱山居之情。诗人虽独处郊野,却见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娟娟”“不惜”表现出了诗人对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

运用移步换景。傍晚时分,诗人从郊野走回山中,随着诗人的行踪,写了稀疏的树林,荒凉的山径,随云、水而动的黯淡山影,微茫雾霭中传来的钟声,是移步换景的写法。以时间为序。从日暮到天色越来越黯淡,雾霭茫茫,再写到月上西林,月光照在竹篱门上的情景,写了诗人一路所见的景物。以动衬静。黯淡的山影随云、水而动,晚钟的声音悠远而渺茫,从茫茫雾霭中传来,以有声衬无声,描绘出傍晩时分山中的宁静寂廖。抒发了诗人独居山中的孤独寂寞及思乡之情。傍晚时分,诗人独自走回山中,思绪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描绘秋天傍晚荒疏寂廖的山中景色,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孤独凄寂的心境。

作者简介: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表达主题:

《晚归山居》通过描写秋天傍晚的山中景色,抒发了作者独居山中的孤独寂寞及思乡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39384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