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恐吓电话怎么处理

接到恐吓电话怎么处理,第1张

警方提示:不要相信恐吓电话 第一时间报警

广大市民接到威胁恐吓电话后,无论涉及自己还是家人,一定第一时间报警,同时尝试跟家人取得联系。如果遇到暂时联系不上的情况,也不要相信对方,报警后民警也会通过多种方式联系他们,犯罪分子往往就是利用事主慌乱、不知所措的情绪控制事主,一步步引导事主上当受骗。

因此,遇到此类情况首先不要慌张,联系家人的同时报警,如果自己一人无法同时兼顾,也可以让邻居或朋友帮忙,越多人参与越能更快识破骗局。

扩展资料

1、情节轻的恐吓

发恐吓电话、短信,情节较轻的,不涉及犯罪,但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治安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它方法威胁别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别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别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别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构成犯罪的恐吓

恐吓他人,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按构成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293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参考资料:

人民网-打电话恐吓学生家长 一诈骗团在京伙频繁作案

女性诈骗手段有哪些

 女性诈骗手段有哪些,诈骗行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很多骗子的手段并不见得很高明,网络诈骗的共同点是被骗者轻信或贪图便宜造成的,受骗的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受害人本身。下面来看看女性诈骗手段有哪些。

女性诈骗手段有哪些1

  网恋要谨慎:小心王子变骗子

 7月初,沈女士在网上结识一陌生男子,双方颇为投缘,很快便确定为恋人关系。之后,该男子向其,在对方的指引下,沈女士开始进行炒外汇投资,第一笔投资10000元后,就挣回了52949元并成功提现。尝到甜头的沈女士在对方的鼓动下,欲再次提现时发现其账户已被冻结,对方也失去了联系,被骗34万余元。扮演成功男士吸引单身女性注意推荐了一款名为“某货币交易中心”的投资平台又陆续向平台内充值了34万余元

 诈骗手段:→嘘寒问暖,骗取感情→暴富诱惑,引导投资→前期小盈利,巨额无法提现→卷款拉黑。

  网购需警惕:骗子最爱披客服外衣

 诈骗手段:→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快递损坏丢失”等→诱骗受害人到指定平台办理退款、理赔等业务实施诈骗。

  求职必看:虚假高薪诱惑应舍弃

 7月下旬,张女士在一孕妇交流群中看到一则招募兼职刷单广告,随即联系对方询问刷单事宜,谈妥后,张女士小额。初尝甜头的张女士为了。当她再次联系对方时,发现对方早已销声匿迹,被骗224万余元。以“轻松高薪”做诱饵吸引受害人兼职刷了几笔订单后,顺利收到返还的本金及佣金赚取更高的佣金,便按照对方要求开始做“多单”任务,连续9次刷了224万余元,钱却一分也没有返还

 诈骗手段:→小额试单,引诱上钩→连环忽悠,任务未完成不返款,无限循环→拉黑消失。

  收到“逮捕令”切勿惶恐

 8月5日,赵女士接到一陌生电话,需要赵女士添加 QQ做电子笔录,,并将自己支付宝、微信中的钱都转移到指定银行卡内,最后被诈骗6万余元。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涉案对方称是某公安局民警,告知赵女士涉嫌一起洗钱案件在对方的一步步引导下,赵女士向其提供了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账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

 诈骗手段:→震慑、恐吓要求受害人配合警方调查→远程操控转移资金实施诈骗。

女性诈骗手段有哪些2

  第一种诈骗方式:通过各种方式邀请参加活动,通过各种免费活动和旅游活动实现建群诈骗的目的

 很多老年朋友都会收到一些邀请,免费参加一些公司年庆活动、健康养生讲座、郊区免费采摘、景点免费旅游等活动,甚至有的公司方还免费邀请老年人到杭州、四川等名胜去旅游,免费的吃喝玩乐、免费的招待活动、免费的知识讲座,无论是讲座洗脑、还是免费吃喝,最终的目的都是推荐自己的产品、投资和理财,在轻松愉快过程中逐步丧失了警惕,从而以为是发财的机会实际上却是一个受骗的机会。

 投资人民币上当的胡女士,就是接到某时来篆公司打来的电话邀请参加公司满3年以上的老客户活动,在业务员范某接待过程中推荐并购买了第四套十连号的人民币藏品。

 因此,对于那些满天飞的免费邀请各种活动,免费的旅游活动,一定不要以为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可能就是给你挖的诈骗陷阱。

  第二种诈骗方式:以权威机构的名义使投资诈骗具有了合理性和可靠性,所以,很多投资活动和诈骗活动都号称与权威机构合作或者权威机构批准

 任何诈骗活动都必须找一个合理的名目,诈骗活动要成功,名正言顺很有重要。

 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但诈骗活动却往往会利用各种权威的`名义使诈骗活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隐蔽性。

 有的诈骗活动以国家政策、西部大开发的名义进行投资诈骗,有的诈骗活动甚至以扶贫的名义进行诈骗,导致大家放松警惕。有的诈骗机构对外宣称有政府机构、部委的政策支持,有的甚至挂靠国家产业政策,目的就是加强吸引力和欺骗性。

 上面的人民币投资诈骗案件,业务员介绍说这套第四版人民币收藏品是与中国人民银行以及旗下的装帧机构进行的合作。一套的总面值为1680元,各面值十张十连号,单套售价16800元;每组十套168000元,三组起售。

 由于有权威机构的影响力,使权威机构成为诈骗的招牌,从而达到欺骗大众投资的目的。

  第三种诈骗方式:亲情推荐、熟人推销已经成为诈骗活动的重要途径,无论是高息理财产品诈骗还是投资诈骗,亲情攻势和熟人攻势都是近几年诈骗的重要方式

 亲戚推荐、熟人介绍无形中使金融诈骗具有了更多的可信赖性。

 亲情营销、情感攻势、熟人介绍不仅使金融诈骗快速地传播,更重要的是,人们出于对亲戚、朋友、熟人的信任成了诈骗的受害者。

 陌生人推荐和销售肯定缺乏信任感,但熟人就不一样了。扬州足疗小妹遇上“银行行长”积蓄被骗一空,表面上看起来是银行行长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仍然是熟人的关系,由于是熟人所以才更加信任。

 很多诈骗活动的业务员更是利用了这一点,开始是陌生人接触小区的老人,然后就像亲儿子、亲孙子一样地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让老人真正有了亲情般的依赖,从而对推销的投资产品放松警惕,不知不觉就上当受骗了,甚至在已经知道上当受骗以后仍然心甘情愿。

  第四种诈骗方式:高息承诺、保本承诺、承诺高价转售或者高价回购,诱导投资者赚取更多的收益,并且明确或者暗示肯定赚钱

 很多投资诈骗都是以高息、高收益为噱头,诱导投资者进行投资。就像文章开始时说的,很多投资品和理财产品承诺96%的收益,有的金融投资平台和投资理财产品承诺的收益率15%甚至更高;有专家说超过6%的投资收益都是高风险的,但一些投资理财产品10%的收益甚至15%的收益,那么,什么样的投资项目可以有那么高的收益呢?

 但仍然有很多人面对高息会上当,这就是只看到了高息的诱惑而没有看到高息的风险。

 有的投资品承诺回购或者优先购买,并明示或暗示较高的收益率,从而让投资者觉得安全并有可观的收益。

 上面的投资人民币的案例就是以承诺高价回购的方式让投资者放心投资,但到需要回购时却不会兑现。

女性诈骗手段有哪些3

  防诈骗安全教育知识

  一、预防网络诈骗的办法

 1、全面了解网站不掉诈骗陷阱

 网络诈骗的共同点是被骗者轻信或贪图便宜造成的。广大网民在进行网络交易前,要对交易网站和交易对方的资质进行全面了解,特别是一些企业类的电子商务网站。网上流行的低价竞拍中暗藏着更多的欺诈可能性。如果确定自己在网络交易中被骗,要及时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出具保存的证据。

 2、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电脑定期杀毒。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随便点击不明链接。

 3、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4、进行大额汇款或转账前要和对方本人亲自取得联系,如果暂时联系不上也要想方设法通过别的途径核实网上要求你转账一方的身份,不贸然转账。

  二、遇到网络诈骗的抢救办法

 如果不小心掉入不法分子所设置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1、受害人自己可以采取紧急止付措施(时限为次日零时),快速冻结被骗资金,尽最大可能减少自身的损失,主要做法有:

 (1)拨打诈骗帐户所属银行的客服电话(工商银行95588、农业银行95566、建设银行95533、交通银行95559)根据“自动语音服务”故意输错支付密码3-5次,直至电话语音中听到“此帐户密码多次输入错误,已暂停使用”等类似提示,锁定电话银行。

 (2)登陆诈骗账户网上银行,故意3次输错交易密码,锁定网上银行支付交易。

 2、报案后,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记录下犯罪分子使用的每一个电话号码、银行卡、QQ、阿里旺旺、电子邮箱等。注意证据的固定、保存,需要保存、固定的证据包括:

 (1)受害人的汇款凭证、网银转账记录。

 (2)通话记录凭证、短信原始内容。

 (3)涉案网址、支付链接(保存电子版页面);对方发送的文件或程序,网上****及聊天内容(QQ、阿里旺旺等)。

遭遇网络诈骗,建议到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举报诈骗行为或者拨打110及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对方的行为涉嫌诈骗罪。

恐吓时索要财物,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扩展资料

处罚情节轻的没有达到刑事处罚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_恐吓罪

一、短信诈骗手段有哪些

1、短信诈骗手段如下:

(1)意外事故型诈骗,谎称通信公司以操作为由要求关机,然后给其家人或是朋友短信通知;

(2)恐吓型诈骗,冒充是黑社会人士发短信或是打电话;

(3)骗取话费型诈骗;

(4)中奖、欠费型诈骗短信;

(5)虚假高薪招聘、征婚广告,通过在网上或是其他途径发布高薪招聘、征婚广告,诱使当事人上当;

(6)支付软件转账诈骗;

(7)冒充好友借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信息的举报方法是什么

1、公民受到诈骗的,应该向诈骗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报案,以挽回自己的损失;

2、当事人也可通过对诈骗网站、诈骗分子的即时通讯账号举报,防止其他人继续遭受损失;

3、尽可能多的留存证据,例如打款记录截图或银行转账单据、聊天记录截图、通话录音等;

4、将公安部门的接警或立案回执、证据材料、违法网站网址、违法即时通讯账号等一并向举报中心提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3915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