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参与七年战争

德国为什么参与七年战争,第1张

德国为什么参与七年战争

在七年战争爆发的前夕,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在酝酿新的巨大变化。首先,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英国打败了西班牙和荷兰这两个老牌殖民帝国。

此时英国只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法国,两个大国的矛盾升级是不可避免的。其次,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矛盾是神圣罗马帝国分裂以来众多诸侯国中最强大的,两国都想成为诸侯国的霸主。

同时,哈布斯堡王室领地在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中被普鲁士占领,两国矛盾自然日益尖锐。俄罗斯和普鲁士之间存在矛盾。

俄国在18世纪初击败瑞典成为欧洲强国后,继续向西和向南扩张领土,并将主要目标对准东普鲁士。普鲁士日益强大的实力成为俄国西进的巨大阻力,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在上述情况下,所有国家都尽最大努力争取盟友。在错误与失误的复杂关系中,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次缔结出《白厅条约》,矛头直指奥地利、俄罗斯、法国。

这时,俄国决定放弃原来签订的《俄英条约》,转而于1756年3月25日与奥地利结成攻防同盟。之后,法国也在5月1日毅然与宿敌奥地利签订了第一个《凡尔赛条约》。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双方不断争取盟友,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两大阵营。

德国士兵在欧洲的各种势力分化组合即将完成的时候,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判断战争不可避免。

考虑到普鲁士的战略地位,与其等着敌人进攻,不如趁敌人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先下手为强的机会。

1756年8月底,率领一支95万人的军队突然向萨克森发动进攻,“七年战争”爆发。

最后,以俄罗斯退出战争为标志,七年战争结束了。由于英国在海外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普鲁士重新夺回了西里西亚,其他国家被战争搞得精疲力尽,七年战争的结局基本成型。

基于这种情况,交战各国互相签订了一系列停战和平条约。

1763年2月15日,普鲁士为一方,奥地利和萨克森为另一方,签订了《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结束七年战争。

德国和瑞典在地理位置上相隔并不远,而且两国的关系一直维持着平和的状态。即使在二战期间,德国也没有攻打瑞典,虽然瑞典在二战期间对外宣布为中立国家。

但这不是德国不打它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瑞典本身的综合国力就非常强大,尤其在军事装备方面完全不比当时的德国差,甚至还会有所超越。所以,德国非常顾及瑞典的实力。

瑞典人更高冷

两国人的性格都非常高冷,对待陌生人很少会主动说话。但也有例外,当德国人跟陌生人交谈时,经常会问陌生人是做什么工作的。这方面有点像,现在很多男生跟女生搭讪时,上来就会问,“你是做什么的,家住哪里”之类的感觉。

然而,瑞典人面对陌生人时会尽量选择不说话,他们绝对不会问陌生人的工作等相关问题。大不了,双方不说话,互相喝闷酒。

但是,这两个国家的人也都是很开放的,他们喜欢谈论任何话题的内容,甚至包括成人之间的话题。前提是你跟他认识!

德国人更官僚

无论在德国政界还是公司管理界,等级顺序很明确,官僚化比较明显。然而在瑞典,这方面要差得多,而且瑞典相对廉洁不少。

瑞典人更重视团队

在团队合作时,瑞典人的能力和灵活性以及协调性是非常强的。然而德国在团队合作上的确有点不足。如果德国人在进行团队合作时,他们会遵循传统的等级顺序,官僚化也能显现出来。

在德国,当交货截止日期要提前时,落在个人身上的压力会增加。而在瑞典,解决这种问题时,瑞典公司通常会召开集体会议,试图以团队的形式找出摆脱困境的方法。将压力进行适当的分配。

德国人更爱争论

德国人喜欢参与任何辩论的会议和活动,并会竭尽全力的捍卫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会提供大量的论据和实验数据做辅助。而瑞典人则会避免任何不愉快,渐渐的保持沉默并悄悄地退出。

法国人也有好争论的性格,如果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出现在同一场辩论会上,那么这场争论必定很精彩。英国人也不爱跟别人争论太多,如果英国人和瑞典人出现在同一个辩论会上,那么争论的场景更像是一次无趣的谈判,谈不出一个明显的结论。

瑞典人比较的阳光,他们更热爱生活。尤其在创新领域更是大放异彩,比如,现在汽车的三点式安全带 、衣服的拉链 、汽车挡风玻璃雨刷器、还有牛奶包装业的利乐包装等,都是由瑞典人发明的。

这些创造和发明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瑞典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德国人相信世界可能会发展的越来越糟糕,但是瑞典人认为,世界的发展最终会是美好的。

德国巴斯泰 石桥

在品质的追求方面,两个国家的人都是重质量轻利益,比如瑞典的SKF轴承,德国的汽车。都是高品质的代表。

德国人更直接

德国人会直言不讳地表达对某样东西或事情的喜欢或不喜欢,而瑞典人则会谨慎地低调行事,一般会把观点放在自己的心里。很难能摸住他的脉。

德国 中年女

领导的角色不同

在德国,人们相信他们的老板会懂得如何激励一个团队取得好成绩,而在瑞典,老板会认为自己有能力把他的团队的能力激发到最好。这其实是有区别的。

酒品的不同

喝完酒后,两国人都变得开朗了不少,丝毫看不出瑞典人高冷的样子,德国人在喝酒的时候,话会变得越来越多,但瑞典人很少语无伦次。

瑞典人和德国人也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都热爱发明创造,做事态度都非常严谨认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依靠二战“发财”的国家:没有卷入战争,净赚三十七吨黄金

一、中立之国

这个国家就是位于北欧的瑞典王国!瑞典曾经是一个军事强国,跻身欧洲列强的行列,然而经过18世纪的大北方战争后,瑞典在波罗的海的霸主地位被俄国取代,大国的地位不复存在。1814年以后,瑞典开始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瑞典宣布中立,没有卷入这场战争之中。

1939年,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欧洲迅速成为了战场。瑞典当即宣布保持中立,并且得到了交战双方的承认。1940年4月,德军出兵占领了丹麦、挪威。这两个国家是瑞典的邻居,原本也宣布中立,可是依然遭到了纳粹德国的入侵。不过,瑞典却能“独善其身”,始终没有卷入这场人间浩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二、铁矿之国

瑞典地处北欧地区,气候较为寒冷,地广人稀,人口只有一千万人左右,地理位置也不是特别重要。可是它的自然资源却很丰富,特别是铁矿、森林。目前,瑞典已经探明的铁矿储量为365亿吨,是欧洲最大的铁矿砂出口国。希特勒看中的不是瑞典的战略位置,而是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铁矿砂,因为这是进行战争的基础。

德国钢铁大王蒂森就说过这样的话,“没有瑞典的铁矿石,德国注定要在这场战争中打败仗”。所以,希特勒在对待中立国的政策是这个国家必须能够为德国服务。二战爆发初期,英国利用海空军优势,一度想要限制德国从瑞典进口铁矿石。于是,希特勒破坏了丹麦、挪威的中立地位,悍然入侵这两个国家。

三、发战争财

瑞典一直保持中立,英法等国就不能对瑞典的铁矿石基地进行轰炸;假如德国入侵瑞典,相当于自断臂膀,同盟国也不会再顾及中立国的地位了。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至1944年间,德国从瑞典进口了不少于3800万吨的铁矿石。这些铁矿石让德国能够继续作战,同时让瑞典赚的盆满钵满,赚到了373吨的黄金!

瑞典为避免卷入战争,也被迫向德国做出了一些让步,比如允许德军通过瑞典境内。对于这些情况,同盟国也表示理解,它们也不愿意将瑞典拖入战争。随着战场局势的变化,瑞典对德国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先是削减铁矿石出口数量,接着又取消德军的过境权,最后完全停止贸易。1945年5月7日,即德国投降前一天,瑞典宣布断绝与纳粹德国的外交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7615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