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纳雍及穿青人的来历?

贵州纳雍及穿青人的来历?,第1张

穿青人是贵州独有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人数约六十七万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关于穿青人的族源由来,学术界和民间向来有多种说法,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土著说

认为穿青人和历史上的僚人一样,是发源于贵州的原生民族。这种观点以贵州民族研究专家为代表,穿青人内部的一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士也持该观点。

分支说

认为穿青人是汉族的一支,是明朝征讨云南时迁移到贵州的随军汉人,由于地理隔绝等诸多因素形成的一个集团。持这种观点的为以民族识别专家费孝通为代表的部分学者。 

混合群体说

认为穿青人是明代汉族移民与当地土人(即汉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少数民族)互相通婚融合后形成的,处于汉族社会与少数民族社会之间。这是21世纪以来中央民族大学部分学者的观点。

扩展资料:

纳雍穿青人风俗特色

一、祭祀。

穿青人所祭祀的“五显神”兵马是猴类山魈,即传说中山里的独脚鬼怪。他们以猴为图腾崇拜。过去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五到十五,穿青人都要由他们的巫师披上熊皮装扮成山魈模样,各村各户追逐驱赶瘟疫,装扮的一对青年男女要随行演唱。

二、服饰。

旧社会穿青人别于汉族的标志是妇女不缠足,喜穿细耳草鞋或反云勾鼻花鞋,脚扎青色绑带,穿三节衣,两节袖的滚花边大袖衣,拴腰带,戴大勾耳环,梳三把头。三节衣,两节袖的花衣服。即衣身用青蓝二色的布接连拼揍而成,上节青色至腰。下节蓝色至小腿。

三、婚姻习俗。

在封建统治时期,穿青人的婚俗从说亲到结婚后的回门,规矩繁多。

如姑表联亲、背鸡认亲、以鹅押礼、打亲闹亲、砍亲路和照亲路、草鞋陪嫁、披露水衣和戴雨帽、赶亲、讨奶母钱和送梳头油、新娘站花、挑水试新娘、井边回门等。民国时期,部分青年男女的婚姻已开始跳出近亲的圈子,但在婚礼上把繁琐的礼节简化。比如接亲和圆房。

参考资料:

-穿青人

对于打人者,此行为应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不满十八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具体怎样量刑,还要看有无其他可以从轻,减轻的情节和赔偿情况,以及具体实施过程,谁先引起,打人者是不是被动防卫另外一个后来加入失手打死,打击的工具,致死部位,这些都是量刑的依据。就目前的条件,至少应在8至12年之间。

在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学校有失职之责,应当负部门责任,主要是部门民事赔偿,具体数额由律师综合考证提供,不会太重,因为只是部分责任,且过程学校不可预期,也不是校外人员潜入照成的安保不全。

以上见解,仅供参考。

纳雍县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1、旅游业,纳雍县地处贵州省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地区,该地区的森林,溶洞,湖泊,古镇等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矿产资源,纳雍县地下蕴藏有大量的煤,铁,铜,锌,铝,铅,锰等矿产资源,有很大的开采和开发潜力。

3、农业,纳雍县农业资源丰富,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花生等作物,同时也是猪,牛,羊等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4、工业,近年来,纳雍县积极引进外来投资,加大工业发展力度,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化学制品,建材等为主的产业格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7494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