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中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写出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诉衷情中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写出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第1张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最后三句总结一生 ,反省现实 "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 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 ,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 ,"早岁那知世事艰"," 而今识尽愁滋味",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 ,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

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陆游抓住了神态和心理,从中把握到诗的情感。

陆游《诉衷情》当中诗人将自己的形象直接的在诗歌中乏处催肺诎镀挫僧旦吉表现出来,人物形象就是诗人本身,这样的人物形象称为抒情主人公。

通过刚才的分析鉴赏,可以将诗歌的抒情形象分为两类:

一是能够表达诗人情感的自然物;二是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又可以分为诗人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089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