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第1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此,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设计理念

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以上已习得的知识、经验对本节课知识的构建非常有必要 ,因此我们在课的设计上力求沟通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教材以三峡工程——三峡发电了为素材引入课题,以“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着力点,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算理和方法上。引导学生在小数乘法到整数乘法的转化过程中逐步达成“理解小数乘整数”算理这一目标,最终归纳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生能说出算理,明白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能进行有序的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

3在对算理的学习交流时,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思想,培养数学推理能力 ,规范数学表达。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体会小数乘整数在生活中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2、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探索新知。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音乐、自制答题板。

教学学法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手段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等数学活动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判断、比较、归纳、总结等方式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课例前测

班级: 姓名: 等级:

1直接写出得数。

08×10= 256÷100= 037×100=

375÷100= 597÷1000= 037×1000=

缩小它的 ( )

2按要求填一填。

0568 扩大到它的10倍是( ),0568缩小到它的100倍是( )

5648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 5648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是 ( )。

4306扩大它的1000倍是( ) ,4306缩小到它的一千分之一是 ( )

3列竖式计算

25×7= 48×16 =

一、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我们上什么课数学课。数学离不开算数这一关,快想想到现在你都学过哪些计算技能口算是一种吧,……横式]竖式、简算。

让我们做个课前小热身,快速抢答得数!

21×9=

210×9=

2100×9=

我们之所以答得这么快,是因为这几道题之间是有规律可循的。

再仔细观察这组题目及得数,这个规律是什么

生:增加0,也就是把原数扩大到它的10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师: 21×9= 2100×9= 那这两道呢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生:也就是说:从上往下观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师:说的很好,咱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师: 对,小小计算也存有大智慧!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齐读一下:

设计意图:导入复习部分的创设意在唤起学生已有的旧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习新知识做思维方式和知识上的铺垫。学生探索一下因数与积之间的变化规律,对后面的学习探索留下一点经验储备。

二、提出问题

师:智慧能够创造奇迹。2009年,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它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效益等诸多方面都闻名于世界。想不想亲自目睹下他的风采(想)请看! [放录像]

师:谁来继续介绍一下三峡电厂的具体情况!

师: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乘法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的 教学设计 一方面想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意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小结: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可以吗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谁来列式

586×6

三、解决问题:

1、估算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师: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用以前的方法先来估一估这个算式的结果大约是多少

生:586≈60,60×6=360,586×6≈360(万千瓦时)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意识的培养要渗透在计算教学中,从而为后面学生计算精确值提供依据。)

2精确计算

师:那么586×6的准确结果是多少呢想一想,能不能利用学过的各种计算知识,来算出586×6的准确结果呢(给点思考时间)

师:谁来继续介绍一下三峡电厂的具体情况!

生:(读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评析: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同时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谁来列式

生1:586×6

三、 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2: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师:对!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数乘法。动脑想想,怎样计算586×6

(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

师:有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注意: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第二,小组长记录下你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第三,每组选出两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开始活动!

评析:当学生发现了对“小数乘法”这个新知识还不理解时,就会产生求知的渴望,都希望自己成为“探索者”,把做题的方法弄个明白,于是他们就会去思考、去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就象种子一样,生长成新的知识,并且这些新知识的“根”就扎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片“沃土”上。

3、交流方法:

师:哪位同学向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

第一种:连加

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586+586+586+586+586+586= 3516 我们的做法怎么样

生2:我觉得有些麻烦,如果乘300多,你是不是就把300多个586相加啊

师:确实太麻烦了。你不但理解了他们的方法,而且还有了更深入的分析。不过,这个小组小数乘法不会做,就想到用小数加法来解决,也动脑思考了!

评析:“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的算法中做出分析和判断,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真正的沟通,我们还听到教师的评价不但对生2的质疑予以了肯定,同时也表扬了生1开动脑筋努力探索的解题方法。

第二种:先×10,后÷10

师:还有哪个组想交流(指生交流)咱们注意听,有疑问就问!

生1:×10就是把586变成586,按照586×6算出结果,还要再把得数÷10,这就能得到586×6的积。

师:对于这种方法,你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2:你们为什么要先×10,最后又÷10

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用心思考了。

生1:(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象我们小组加减分一样,早晨加了一分,可又被一位同学扣掉一分,互相抵消了,既没加也没减。

师:多形象的比喻!这样解释明白吗还有问题吗

生3:为什么要把586×10变成586

生1:586×6不会做,变成586×6,这是整数乘法,我们熟悉、好算!

生3:噢!明白了!

师:真是个好主意!这个方法很巧妙。你们组不但会思考,而且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评析:“学贵生疑”。“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还有问题吗”——教会学生善于质疑问难,为实现生生互动创造基础。同时将这些问题直接抛给了学生,拓展了学生与学生直接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与学生直接对话。

第三种:58×6+06 ×6

师:你们小组有什么好方法

生1:我们把586分成58和06两部份,分别和6相乘:58×6=348 06×6=36 36+348=3516

师:大家明白了他们的方法吗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想的

(生2把这种方法又介绍了一遍)

师:你知道为什么06×6得36,他们怎么算的

生2:6×6=36,06×6=36。

师:哦!也是把06看成整数来计算!

评析:学生的交流让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从同学身上学到的许多东西是教科书上所没有的。

第四种:竖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来看看你们小组的方法!

生1:我们列了一个竖式。遮住小数点,不看。直接算586×6=3516,最后把小数点加上去。

师:注意到没有,他刚才做了一个很形象的动作是什么

生2:遮住小数点!

师:哎!把小数点遮住,他们先算什么

生3:586×6

师:这个小组也是先把小数变成整数来做的。

评析:“遮住”虽然学生的语言是稚嫩的,但不难发现,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法更接近了转化的思想。教师就是要做一个发现者,随时注意学生所传达出来的信息,适时点拨,点燃学生想说、想表现的欲望。

师: (把第二种方法和最后一种方法同时展示,进行对比分析。)哎那大家看一下,这两个小组的解体思路就是不谋而合的

生:(恍然大悟)都是变成整数来计算的。

师:(指一生)来!咱俩一起合作!把你们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

他们都是,先把586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成为586。

再用586和6相乘得到3516,3516是谁的得数

怎样才能得到原来586×6的积呢

生:把3516再缩小到原来的1/10

师:这句话很重要我把它记下来。

小数点点在哪

生:点在6的前面。

师:这个小数点可不是随便点上去的。是把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就得到了3516

(指生完整的介绍一遍竖式方法的思路。)

评析:在这里,你不但看到了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多的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

4、总结思想

师:多清晰的思路!同学们,你知道吗刚才咱们在这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小数乘法转化成小数加法,或者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旧知识来解决。

评析: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如果没有思想的引领,方法也只能是一种笨拙的工具。在此,学生在经历了一个数学家发现的过程后,感受到了比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师:这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实际计算时不用写出来。只需像这样列竖式计算。

四:巩固练习

师:我这里还有一道题,你会算吗 132×4

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名同学讲讲计算过程!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不对!

师:再看这个问题,“2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列出算式!观察这个算式与上面的有什么不同

生:刚才我们做的是小数乘一位整数,这是小数乘两位整数。

师:试试看!写在题板上。如果有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

师:(出示错题)刚才,老师发现有位同学是这样做的!你对他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看法

生:因为这次是乘两位整数,其实这都是计算过程,都要按照整数乘法计算,不用点小数点。到了最后的结果我们再缩小到原来的1/10。

师:其实呀!我们还要好好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了个醒。如果还有错的也不要着急。就像这样,先仔细找找原因,再改过来!

评析: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是难点,学生出错很正常。老师抓住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通过交流找到错误原因,再次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师生共同归纳:计算一位小数乘整数时,先把一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计算,然后把结果缩小到原来得1/10,就得到最后的得数。

五、实际应用:

师: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最 后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一起来看!

(故事内容:老爷爷在卖苹果,15元一斤。小姑娘过来讲价:“太贵了,5元钱3斤卖不卖”,老爷爷说:“不卖!不卖!”)

师:看到有的同学笑了,能不能说说你笑什么

生1:3斤只有45元。如果卖5元钱3斤能多赚5角,老爷爷居然还不卖!

生2:小姑娘不会讲价,5元钱3斤,越讲越高!哪有这样讲价的

师:看来不学会小数乘法的知识是不行的。刚才大家都认为老爷爷傻,其实呀,换一个角度想,老爷爷可能并不傻,他不贪图眼前的小利,讲究的是诚信经营。

评析:摆脱了唯知识的教学,才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小故事在本节课里起到了联系实际,重视应用的作用。最后那句平时无华的话,拥有着一种大教学的观念,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铺垫着点滴基础。可以想象,学生在这样辩证思想的长期熏陶下,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获得不一样的收获。同时,认识世界、评价他人时不会那么狭隘。

师:这节课,还有几个有关小数乘法的问题,以后继续研究。今天咱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看了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的人还看:

1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建议

2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提纲要点以及教案

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 人教版

4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5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6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数学评课

评语(可套入模板):

第一目标:

这位老师执教的是某年级的某课的某课时,教学参考中要求本节课教学目标为自己评课前可以查一下,往里面套,某老师某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十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整节课,教学设计也是以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为依托,要素的落实为前提,设计比较合理。

第二导入:

课堂导入不仅切入点准,而且极具目的性和针对性,具体说怎么导入的,准在哪里,一个有效的导入能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觉得某老师这一点就做得非常好。

第三,环节设计:

某老师善于挖掘教材,在教学设计花了很多心思,尤其是某某环节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夸这个环节呢,不仅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培养了孩子主动学习研究的好习惯。方法得当,教师,不仅教得轻松,孩子也学得容易。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时效性的一个设计亮点。

第四,过渡语:

教师语言精练,可以看出字字句句都是经过课前进行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清楚地了解老师的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在引导学生朗读文本时,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引是,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跟读,入情入境,真正做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路,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儿。

建议点: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数,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数。

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数。

评分单

学情分析: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学生熟悉和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和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发现规律,掌握算理。

 教学当然不能紧靠经验,好好的准备教案会让课堂更加完美!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0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0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

一、基础知识

 (1)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2)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3)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4)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5)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6)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7)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8)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9)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二、基本技能

 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有:

 1负数的初步认识。

 2多边形的面积。

 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4小数加法和减法。

 5小数乘法和除法。

 6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7解决问题的策略。

 8用字母表示数。

 9整理与复习。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进行学习。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发散思维的训练;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解决问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做题马虎、书写不认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平时表现和知识质量检测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从高到低直线分布基本均匀,有三、四个同学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教学成绩。

  教学措施

 新课改要求我们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综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做起: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精神,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能更好完成教案中个性化补充,认真细致地批改作业,对学困生实行面批面改。

 (二)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探究、交流、指导、反馈、总结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2020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

教学内容:

 教材P44-P46例1-例3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

  二、新授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a×b=b×a(a×b)×c=a×(b×c)

 可以写成:a·b=b·a或ab=ba(a·b)·c=a·(b·c)或(ab)c=a(bc)

 (a+b)×c=a×c+b×c

 可以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3(1):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问:(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师强调:a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x  m×m  01×01  a×6  3×n  χ×8  a×c

 教学例3(2):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两生板演。师强调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1、2题。

 要求:第1题在书上完成。第2题先写出字母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

 2、练习十:第1-3题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一)

 乘法交换律:a×b=b×a  S=a×a  C=a×4

 可以写成:a·b=b·a或ab=ba  S=a2  C=4a

2020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教学内容: 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

 (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

 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

 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互动新授

 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

 连加。展示:35+35+35=105(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师板书意义)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则35角×3=105角=105元。

 (3)追问: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如果要用竖式计算,你会算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与同桌讨论:如何列竖式计算35×37

 引导:出示(边说边演示):

 强调:我们可以把35元转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转化成105元。注意在列竖式时因数的末尾要对齐。

 2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算式:072×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还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2)学生汇报演示。

 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这两种方法。

 (3)比较:(见板书设计)

 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用乘法比较简便。

 (4)追问: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

 生:先把072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转化成72×5=360,得出结果后再把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36。

 质疑:既然把所得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那这个积就应该是一个两位小数,为什么现在只有一位呢?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积末尾的0可以直接去掉。

 (5)注意: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那么,谁能和大家说说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归纳出: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要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再把乘出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当积的末尾有“O”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师:(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顺利地买完了风筝,那就让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吧!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2题

 同桌之间相互谈谈是怎样点小数点的。

 3指名板演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3题

 4不用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148×23=3404

 148×23=()148×23=()0148×23=()()×()=3404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作业:教材第4页练习练习一第1、2、3题。

#课件# 导语课件,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篇课件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课件的设计,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体类型、作家风格、作品的内容和具体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而灵活运用的。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小数乘整数》,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6-87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等方式上,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题目。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得到的积回归小数乘法积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用竖式计算

 057×23=25×44=

 提问: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根据13×12=15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3×12=

 13×12=

 13×12=

 (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例如:因为13×12=156,而13×12中13缩小了十倍,所以积就要缩小十倍是156)

 提问:我们以前学习了小数乘整数,那么13×12是小数乘小数,它的结果你们说的对吗?学完这节课你就知道了(导入课题)

 二、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1.课件出示例题。

 提问:

 ①从图中,你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

 ②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你会列式计算小明房间的面积吗

 (出示36×28=)

 2、36×28=?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你能估算一下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吗?(指导学生估算36×28的积)

 3、探索笔算方法

 ①通过刚才的估计,我们知道36×28的积应该在6~12之间,或者说是在9左右。那么准确的得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谁能在黑板上写出36×28的竖式)。

 ②怎么用竖式计算呢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如果讨论好了,可以试着写在随堂本上

 ③教师巡视,指名一学生上黑板计算,师生互动,完成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小数按照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想起。(在计算36×28时想起36×28的笔算,师板书:

 36

 ×28

 ④做错的同学订正一下。

 ⑤引导学生想一想小数乘小数怎么算

 三、自主探索,形成认识

 教学“试一试”

 1我们现在来解决小明阳台面积的问题,请同学们列式计算(独立完成)。

 2观察黑板上的四道竖式,思考

 ①结合具体题目,让学生说说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②小数乘小数与小数乘整数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3总结、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加强理解

 1解决13×12=156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去掉问号)

 2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P87第一题)

 提问:说说为什么这样点小数点?要注意些什么

 4用竖式计算:

 46×12=18×45=104×25=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P89第2题)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六、作业:

 P89第13题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比1大(或小)时,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24×08=________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有的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教材上安排了计算方法的小结,通过本环节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一)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056×004=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二)及时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数乘法,也有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类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2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的计算。

 (三)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1集体订正“做一做”第2题时,引导学生分别将每组题中计算的结果和第一个因数比较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

 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并结合具体例子明确应用这个关系可以判断乘法计算中的一些错误。

 设计意图:“乘得的积的小数数位不够,怎么点小数点?”是小数乘法中的难点,让学生用刚刚总结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来进行例4的计算,意图就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成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化解冲突,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从而突破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仅为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提供了操作依据,避免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发生错误,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分析归纳能力。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基本计算)。

 (1)学生独立练习。

 (2)组织学生交流和订正。(其中有第一个因数的位数比第二个因数的位数少、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等多种类型同时出现的小数乘法计算,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练习二第2题(基本应用)。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生看懂每种商品各有多少千克。

 (2)引导学生回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学生独立完成。

 (二)拓展练习

 补充题: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

 048=()×()=()×()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基本计算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基本应用感受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拓展练习进一步体会因数与积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

 练习二第3、4、5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0419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