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脂怪腹肌猴是什么意思

体脂怪腹肌猴是什么意思,第1张

体脂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怪指奇异,奇怪。

脂大多在百分之10左右或以下,而我们想要的峡谷般的腹肌,只靠低体脂是无法实现的。

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说,这是一个不管男女都比较喜欢的状态,腹肌清晰可见,但不会像百分之6到7体脂肪那样血管明显。

金丝猴

金丝猴是一种生活在亚洲的猴子,是狭鼻猴属中最小的猴子。它们的身体呈金**,被毛柔软光滑,头顶有一簇长毛,看起来像是一顶**的帽子,很可爱。

1 生活习性

金丝猴是一种群居动物,喜欢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它们主要以水果、叶子、昆虫等为食,还会捕食小鸟、蜘蛛等动物。金丝猴生性活泼好动,善于攀爬树枝、跳跃等动作。

2 分布地区

金丝猴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缅甸、泰国等地区。其中,中国的云南和贵州地区是金丝猴的主要分布地区,这些地方的气候适宜、植被茂密,是金丝猴生存繁衍的理想环境。

3 保护现状

由于森林开发、野生动物交易等因素的影响,金丝猴的数量逐渐减少,目前已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红色名录。为了保护金丝猴这一生物资源,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限制野生动物贸易、建立保护区等措施都不可缺少。

4 人类与金丝猴的关系

人类很早就知道金丝猴的存在。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金丝猴常常是主角之一,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一只会说人话的金丝猴。但人类与金丝猴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的,有些人类会破坏金丝猴的栖息环境,甚至抓捕它们用作食物或药材,对金丝猴的生存构成了威胁。

5 未来展望

虽然金丝猴的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随着野生动物保护的不断加强,金丝猴有望从濒危物种榜单上被拿下。我们希望人类能够加强对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保护,也希望金丝猴们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安心生活,不受外界威胁。

6 宣传教育

除了政府部门的保护工作外,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弘扬保护文化也是很重要的。建立野生动物保护站、举办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展等活动,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野生动物的珍贵和保护的必要性。

7 志愿者保护行动

除了宣传教育之外,志愿者保护行动也很重要。在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可以成立志愿者保护组织,开展巡护、清理环境、科普宣传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起到保护珍稀物种的作用,也可以让更多的人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到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8 结语

金丝猴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但当前它们的数量正在下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宣传,让它们从濒危物种的行列中走出。相信在大家的关心和保护下,金丝猴们一定能继续在茂密的森林中安心、快乐地生活着。

不能,血型不同,而且DNA的组成相差很大,会导致人体产生排斥。导致移植的器官在体内损坏。

“万能猪”是科学家们培育的一种克隆猪,其体内导致猪器官与人血不相容的猪DNA片段已被敲除,因此它们的器官可以移植到人体中。从理论上说,这种器官移植到人身上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如果能够实现,将为深受供体短缺困扰的人类器官移植带来全新的希望。

异体器官移植的迫切性

关于器官移植,目前主要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即接受器官移植的受体和供体是同一种类(例如都是人),但他们具有不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在他们之间进行器官或组织的移植;另一个是异种器官移植,是指将动物身体的器官,通过基因技术,移植到人体中,并长期有效存活。现在临床上进行的器官移植手术绝大多数是同种异体器官移植。这种手术受到供体缺乏的限制,造成许多患者的死亡。这是因为目前等待器官移植患者的数量远远大于可供移植器官的数量,很多人往往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去。

自从1954年第一例肾移植手术后,器官移植手术已成为器官衰竭者的主要救命手术,但供体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器官移植技术的开展。人类来源的器官供应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在中国,这个问题更突出。我国每年有100万~150万生命垂危的人亟须器官移植,最终能得到供体接受移植的病人不到1万人。

在其他国家,这个差距也是很大的。全世界需紧急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数量与所捐献人体器官的数量比为20∶1,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靠药物维持可以等待但又必须接受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因而供体器官的缺口相当大。

为什么猪是最佳供体对象

一方面供体短缺,另一方面需求量剧增,怎么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开展异种器官移植是世界公认的解决器官短缺的重要途径。面对这种困境,科学家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既然人的器官不好找,能否用其他动物的器官来替代一下?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

人们首先想到的供体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猴、猩猩和狒狒,这些动物与人一样属于灵长类动物,它们的器官结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与人非常相似,应该更适合移植到人体,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要考虑到移植器官的性能和尺寸。灵长类动物虽然和人类最接近,但大多数成员(例如猴)的体型太小,它们的器官根本无法承担人体代谢的需要。而猩猩和狒狒等大型类人猿又都是濒危的稀有动物,是人类保护的动物。同时,灵长类动物的特点是世代间隙长,尤其是猩猩和狒狒,世代间隙长达10年以上,繁殖率低,一胎一仔,饲养成本也较高,很难满足人类器官移植的需求。最后一点是因为它们与人类是“近亲”,存在于它们体内的一些病毒,例如SIV(猴免疫缺陷病毒)、埃博拉病毒很容易传染给人类,它们的器官移植到人体上发生重组之后甚至会产生更有害的病毒。

既然孙猴子这个“大师兄”指望不上,那就只好烦劳“二师兄”猪八戒牺牲一下了。虽然在分类上,猪是偶蹄目,人是灵长目,相差挺远,但从体型、食性、代谢水平这些外在指标来看,猪和人类大体接近。猪的一些器官从“性能参数”上看和人类基本处于同一档次。例如,猪的心脏与人的心脏大小差不多,其管道分布和动力输出也相类似;人的体温为36~37℃,猪的体温也是36~37℃;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猪为55~60次/分钟。

同时,它与人进化距离不远不近刚刚好,猪组织内的病毒不太会造成人类感染。此外,猪便于定向育种和大规模繁殖,显然是不错的潜在移植器官来源。科学家对猪情有独钟,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猪是异种器官移植的最佳选择对象已成为共识。

一头猪的器官可广泛用于人体角膜、皮肤、胰岛、关节、肌腱、韧带、肾脏、心脏、肝脏等器官的移植。在医学界,植入人体细胞的猪的心脏瓣膜已用在患者身上。美国有科学家已大胆尝试用野猪的肝脏为肝昏迷的患者过滤肝脏毒素,为他们争取时间,等待肝脏供体。而猪的韧带肌腱的移植技术也已经成熟。

需要解决的难题

要培育出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万能猪”,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难题。

1.超急性排斥反应

异体器官移植最大的障碍在哪里?是超急性排斥反应。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犹如一支军队,护卫着身体不受外来细菌和病毒的侵略,也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移植外来器官的同时,会带来别的身体细胞,自身免疫系统就会将这些“非己”成分视为侵略者,试图将其消灭,这就是“免疫排斥”。

猪体内有一种简称α—GAL基因,是狒狒与人等灵长类动物所没有的。当猪器官植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将这种分子认作外来物而发起攻击,几分钟内即可将移植器官摧毁。科学家曾经试验过很多方法来解决超急性排斥问题,比如在猪器官移植给猴子的实验中,试图先去除供体的α-GAL糖分子,或者通过给猴子做血液透析以去掉它们体内的抗体等。但这些做法的持续时间和效果都十分有限。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解决排斥反应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用某种办法“敲除”掉猪的α-GAL基因,再导入人的抗排斥反应基因。

传统的基因敲除方式步骤复杂,效率也不够高。目前,采用的最好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Cas9技术。简单说就是让拥有剪切DNA链条能力的Cas9内切酶,在导向RNA片段的指引下对特定位置的基因片段进行精确切割,从而人为制造基因的突变甚至失活,之后还能在空缺处加入新的基因片段,人为编辑修改基因序列。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成功率也更高,可以说是整个基因工程界的新锐技术。

和克隆羊、克隆猴一样,“万能猪”是将去核的卵细胞和经过遗传修饰的体细胞通过电脉冲融合,这个融合细胞能像受精卵一样分裂分化,最后再将融合细胞植入**母亲的体内。经过110多天的孕育,“万能小猪”就可以出生。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猪,既可以精确地模拟人类的疾病,也可以作为人类各种器官的供体,造福人类 健康 。

2内源性转录病毒

在异种移植中,跨物种的生物安全问题也一直引人注意。通常认为,种属上与人越接近的物种,其所携带的病原体就越容易感染人类。

目前的研究确定了26种存在种间交叉感染风险的病原体。其中,最难解决的是消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近些年,这一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哈佛医学院遗传学教授乔治·丘奇团队利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一次性地敲除了隐藏在猪基因组中的PERV片段,体外实验验证病毒的感染率只为原来的千分之一,从而解决了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风险。

3超洁净猪舍

“万能猪”可不能养在普通的猪舍中,它们比人还干净。因为这些猪的器官要被移植到人身上,必须避免猪身体上的病毒传给人,因此对它们的饲养要非常讲究。首批克隆出来的猪还不能直接用于临床,必须再繁殖一代,成为“猪二代”才会用于移植。这些猪从出生到临床应用,享受的可不是一般的待遇。这些猪宝宝都是剖腹产的,从一出生就马上和猪妈妈分开,被送到超洁净的猪舍中,接受人工饲养。猪舍内必须是完全无菌、无病毒的,饲养人员进去之前必须沐浴更衣,还得换上专门的工作服。

这些猪的饮食,比如饲料和水,都是经过无菌、无毒的处理。每头猪身上都贴有一块电子芯片,工作人员会对它们进行24小时监控,每隔一段时间,这些猪都要接受检验、检疫。可以说,这些猪比人还干净,它们的器官确保无菌。如此高规格的猪舍,建设起来所需要的财力、物力可想而知。一个能够容纳5000~10000头猪的大型超洁净猪舍,只建设成本就高达1亿美元。现在,这种超洁净猪舍已经建成,可供养殖“万能猪”。

4伦理之争

人造器官的培育和移植已取得很大突破,但这条路对人类来说依然任重而道远——除了技术难题,还要面临着更多伦理问题。

争议1 器官有记忆,“猪性”会否移植给人

临床实验发现,器官移植后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影响。年长的人身上移植了年轻人的肾脏,头发会变黑;脾气温和的人移植了脾气暴躁的人的心脏后,脾气也会变暴躁。那么,假如猪的器官也能记忆,会不会把旧主人的习气带给人类?人的性情会出现哪些变化?如果某人在生育前接受了异种器官移植,他的下一代基因中会不会带有猪的成分?

争议2 移植猪器官,会是“混合体”吗

2002年,美国两位科学家把人类干细胞植入绵羊的早期胚胎里,结果在生育下来的小羊的血液、肌肉和心脏里,发现了40%的人类特质。当人类干细胞注入到猪的胚胎时,从四肢到内脏,甚至大脑,猪的全身各个器官都具备了一定比例的人类细胞,那这只“猪”还能叫作猪吗?同时,将猪的器官植入人体,人是否成为“猪人”?现在的 社会 有没有准备好去接受一个部分是人、部分是猪的生物。

对此,南京医科大学的戴一凡教授回应说:“欢迎大家参与讨论,但个人认为从科学角度出发都不是问题。就像 汽车 换了发动机,还是原来那个牌子的 汽车 ,本质没发生变化。如果说人换上猪心脏就成了猪人,那么体内装上人工装置的患者就成机器人了吗?”

别办缺德事!动物比人值钱!它们也需要 健康 生活!

只是时间问题,随着 科技 的进步,以后都可以。

器官移植最大障碍是排异,如果能用基因技术培养出来一种克服排异的猪就解决问题了,猩猩猴子器官在体积上还是有差距,猪器官大小适合。

生物体很奇妙,一般来说,人体内的肌肉组织和血液体液,对不是自身的物质或生物组织都有排异反应,以保护自己。

嘿嘿

1猴子见到我们,有的挤眉弄眼,有的抓耳挠腮,有的上蹿下跳,有的却无动于衷。

2小猴子抬起前爪,胡乱地抓着脑袋和耳朵,显得调皮又淘气,活泼且灵巧。

3这猴子毛茸茸的脑袋,毛茸茸的爪子,脸色绯红,像犯了大错,见不得人似的羞愧起来。

4猴子一看不好,就伸臂抓住了一根细藤,腾跃到树梢上,动作像飞鸟一样矫健。

5猴子身上长着赤色的细毛,红屁股,眼睛很机敏,它们一会儿搔搔后脑,一会儿翻毛层,像捉到虱子似的往嘴里送。听说,猴子这种动物并不是吃虱子,而是将皮肤分泌出来的盐粒吃回去,用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

猴子(哺乳纲动物)

猴子。是三种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的成员,灵长目是动物界的种群,猴子一般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包括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

猴并没有形成一个“自然群组”,现存并所知的有264种猴。另外由于猿类似猴,黑猩猩、长臂猿等在非正式场合也常被称为猴,但生物学家并不认为它们是猴。这就区别于种类的不同而导致的相貌的区别。猴没有任何显著的特征,因为它们的特征都是源于类人猿和猿。

猴种类的部分特征差不多,例如很多新世界猴会有缠卷的尾巴,这样当它们爬树时就可以用来抓着树枝,相反旧世界猴就没有缠卷的尾巴,而是有较小的鼻孔,鼻孔之间的距离也较近,部分的背部有硬皮,就像嵌入的座椅靠垫般;部分也像人类有三色的视力;其他则是两色视或单色视。虽然新旧世界猴,像猿,都有向前的眼睛,但二者的脸部却是不同的;而每种类的猴仔都有某些特征一样,例如鼻子,颚部和臀部的类型。因此如果要明白猴的话,必须去学习它们的个别不同的特征。

各种猴子的特点是什么

 各种猴子的特点是什么,猴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了解的动物,很多人对于这样聪明的猴子都是非常喜爱的,猴子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香蕉了,看看各种猴子的特点是什么。

各种猴子的特点是什么1

  一、猕猴

 1、猕猴体长51~63厘米,尾短,有颊囊,身体粗壮,前肢与后肢大约同长,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抓握东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头部呈棕色,背部呈棕色或棕色,下部为橙色或橙色,腹部为淡灰色。

 2、猕猴主要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成十几只甚至几百只大群。以树叶、嫩枝、蔬菜等为食物,还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捕食其他小动物。相互联系的时候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和手势,互相梳毛也是重要的社交活动。

  二、懒猴

 懒猴是主要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雨林地区的小型原猴,平均体长在175~26厘米之间,平均体重只有85~350克,有一双面向前方的大眼睛,耳朵也大,大拇指和其他四趾相对,形成镊子的形状,可以拿握东西,没有尾巴,身体是深灰色,毛发是银白色,可以说是最可爱害羞的动物,瘦小的身体,大眼睛,非常惹人怜爱。

  三、蜘蛛猴

 蜘蛛猴身体和四肢都很细,在树上活动的时候,从远处看就像巨大的蜘蛛,所以有了这个名字。头圆小,尾巴比身体长,毛多还密,无拇指,可直立行走。在树上活动时,用细长的四肢纵跃或爬行,用长尾缠绕在树枝上挥舞,分布在墨西哥从南到巴西的广大地区,生活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

  四、疣猴

 1、疣猴是猴类中最漂亮的了,因为毛色多种多样,长得也很滑稽。它们的臀疣很小,尾巴很长,尾巴端部常有一撮毛,有的还成球状,颊囊也比一般猴子小,拇指已退化成一个小疣,故称疣猴。有的生活在茂密的丛林中,有的生活在接近草原的树林中,主要吃植物嫩芽和叶片,同时也吃野果和谷物。

 2、每组疣猴9~13只,由成年雄性领导,用宏伟的声音保护领土。动作灵敏,可在枝条之间进行长距离跳跃。由于毛皮漂亮而被人类贪婪肆意杀害,非洲各国将疣猴列为珍贵的保护动物。

  五、叶猴

 我国有六种叶猴,黑叶猴、白头叶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和白臀叶猴,都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叶猴起源于欧洲,祖先从欧洲经过非洲到亚洲,首先进入东南亚地区,沿河谷或低地进入中国华南和西南一带有热带岩溶解地形的亚热带森林,也就是在现在的分布区生存繁殖,形成优势群体。

  六、短尾猴

 短尾猴又称红面猴,是体型较大的猕猴,体重5公斤,体长50~56厘米,尾极短,面部多为暗红色或紫红色斑块,体色深,背部多为暗褐色或暗橄榄褐色,腹面略浅于背部,暗棕**。主要生活在1500~3000米的原始广叶林、针广混合林和竹林地区,食性复杂,吃野果、叶、竹笋,吃螃蟹、青蛙等小动物。

  七、狒狒

 狒狒体长508~1142厘米,尾长382~711厘米,体重可达60千克,头部粗长,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齿长而尖,可达5厘米,具颊囊。体型粗壮,4肢等长,短而粗,适应于地面活动。臀部有色彩鲜艳的胼胝。毛黄、黄褐、绿褐至褐色,一般尾部毛色较深。毛粗糙,颜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颜面周围、颈部、肩部有长毛,雌性则较短,主要分布于非洲。

  八、山魈

 1、山魈是世界上最大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头部大而长,鼻骨两侧各有一块骨质凸起,其上有纵向排列的脊状凸起,其间为沟,外被绿皮,脊间鲜红。雄性每侧大约有6条主沟,其红色部分延伸到鼻骨和吻部周围,这种颜色鲜艳的特殊图案形状像鬼怪,因此被称为山魈。

 2、山魈为群居动物,群落生活,在丛林和岩石之间玩耍,主要天敌是花豹,但花豹一般只猎杀雌性山和未成年山。

  九、金丝猴

 金丝猴毛质柔软,鼻子翘曲,有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6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耐寒。6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十、黑叶猴

 黑叶猴体长约50~60厘米,头小,尾巴长,四肢细。头顶有直立毛冠,体背毛比腹面毛长而密,臀疣大。全身黑色有光泽,耳基到两颊都有白发,手脚都是黑色的。

 以果实、种子、嫩芽和叶柄为主要食物,新鲜树枝的嫩叶、花蕾、竹笋、鸟和昆虫也可以,可以吃的食物有80多种。主要生活在河道两岸和低谷地区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叶林,栖息生境的海拔高度不及1200米,分布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

各种猴子的特点是什么2

  猴子的特点是什么

 猴子和人一样,同属于动物学中的“灵长目”。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主要特点是:

 1、四肢长并有明确分工,关节灵活而运用自如,拇指可与其它四指对握,双手具有一定的操作功能;

 2、双目和人类相似,长在头部前方,具有“双视”功能,能准确判断距离;

 3、上下颚短,脑腔很大,大脑发达,智力较高

 4、具有辨别色彩的能力;

 猴是一个俗名,灵长目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一目,它属于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它趾(指)对握。

 猴子大多为杂食性,以植物为主,也不放弃唾手可得的肉食。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异,如指猴善于抠食树洞或石隙中的昆虫。

 猩猩的食量很大,几乎把绝大部分的活动时间用以觅食。疣猴科胃的构造特殊,大部分种类吃粗纤维多的植物性食物。

 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

 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十二属相之一,排在第九位。

各种猴子的特点是什么3

  猴子的特点

 猴体形中等,四肢等长或后肢稍长,尾巴或长或短,有颊囊和臂部胼胝,营树栖或陆栖生活。

 1、猴子的体型属于中等型,猴子的头骨大,并且颅腔也大,只是到颌部就变短,脸部也变扁,多数猴子种类的鼻子都比较短。灵活性比较好,拇指和其他四个指头可以抓握,而且还有辨别色彩的能力,眼睛和人类相似,大脑发达,智力水平也很高。

 2、猴子有很多种,例如猕猴、懒猴、蜘蛛猴、叶猴、疣猴、金丝猴、狒狒、黑叶猴、山魈、短尾猴等。其中短尾猴又叫红面猴、断尾猴。

 3、多数猴子是素食者,但其中的狒狒却会偶尔吃肉,有机会的话,它们更会偷走黑猩猩或其他动物的幼兽来吃。而毛臀叶猴则主要吃叶子和其他植物部份,但也喜欢吃水果、花、种子和昆虫。

  猴子有什么特点

 猴子外貌特点猴体形中等,四肢等长或后肢稍长,尾巴或长或短等。

 1、猴子是哺乳纲灵长目猴科动物的统称,是三种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的成员,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猴子一般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猴并没有形成一个自然群组现存并所知的猴大约有262种。

 2、猴子是一种灵长类动物和人类有很高的相似度,猴子有聪明的大脑也有灵活的手脚,猴子的特征和特点是四肢有明确的分工灵活性比较好,拇指和其他四个指头可以抓握而且还有辨别色彩的能力,眼睛和人类相似大脑发达,智力水平也很高。

 3、猴总科对应旧大陆猴而狒狒就是旧大陆猴中的一类,严格来讲狒狒应该是指旧大陆猴下的猴亚科下的狒狒族下的狒狒属中的6种狒狒的总称,与狒狒所属的猴总科相对的人猿超科就基本等同于猿这个概念,当然接受这个概念的前提是你认同人也是猿的一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8350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8
下一篇2023-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