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历史降雨

郑州市历史降雨,第1张

一、郑州历史最高气温是多少

自然环境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准平原,介于东经12度2--11度14分,北纬34度16分-34度58分之间。郑州是一座平原城市,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平均降水量6409毫米。

她四季分明并各具特色,一年中7月最热,平均气温273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气温02摄氏度。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

郑州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它东西跨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

以京广线为界,西部是山地、丘陵,东部是黄淮冲租平原。最高处是登封县嵩山的玉寨山,海拔15124米。

最低处是中牟县的部岗一带,海拔仅75米。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呈阶梯状,地形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郑州山地 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郑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铝、矾士、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土、石英沙等34种; 耐火粘土种类齐全,储量达1亿吨,占全省储量的一半; 铝土矿储量1亿吨,占全省的30%; 天然油石矿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 郑州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经济林果等粮食作物和苹果、梨、红枣、柿饼、葡萄、西瓜、大蒜、金银花和黄河鲤鱼等农副土特产品。中牟、新郑、荥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县。

郑州境内有大小河流124 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 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黄河是郑州市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地,黄河水从邙山干渠流入西流湖,经过柿园水厂的提灌站,将水提升至尖岗水库。

郑州水面面积约114平方公里。郑州市境内的纸水河和枯河是黄河的支流。

汜水河分为两支,东支发源于新密市尖山乡田种湾村五指岭北坡,西支发源于新密市尖山乡巩密关村以北五指岭东牛旦山,汜水河上游东支建有仙鹤湖水库,西支建有峡峪水库。枯河古称“旃然河”。

金水河为西南至东北流向,金水经郭家嘴水库和帝湖水库(原金海水库) 进入郑州市区。郑州市区的主要河流有: 索须河、魏河、贾鲁河、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等。

金市总面积7946)2平方公里,郑汴新区规划总面积2127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郑州市区(303 平方公里) 的7倍大。截至2013 年9 月底,郑州市辖6个市辖区、5 个县级市、1个县。

树龄最长的树:登封嵩阳书院内的两棵古柏,传为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0年),汉武帝游嵩岳时,分别封为大将军和二称军。最高气温: 1966年6月221郑州市最高温度达到43C最低气温: 1971年12月27日郑州市最低温度达到-197C。

最大日降雨量: 1987年8月10日,郑州市日最大降水量289毫米,暴雨最大 强度每小时110毫米。最大月降雨量: 1957年7月,郑州市月降雨量3762毫米,为年平均降雨量 的576%。

最大年降雨量: 1964年降雨量为10413毫米,比平均年降雨量6529毫米多 将 近60%。最长的连续降雨天数: 1958年7月10日至20日,连续降雨11天。

最少的年降雨量: 1981年降雨量为3759毫米,只达到平均年降雨量6529毫米的60%。最长的无雨天数: 1966年11月中旬至1967年2月下旬,连续90多天无雨。

最长的一次降雹时间: 1962年6月24日17时42分至19时10分,降雹时间长达88分钟。降下的个体最重的冰雹: 1979年9月8日,新郑县(今新郑市) 观音寺乡盘谷寨村降雹最大者重达4公斤。

地面积雹最厚的一次降雹: 1950年5月,新郑县(今新郑市) 杨庄区暴雨加 冰雹3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为10厘米。最早的降雪日期: 1978年10月28日密县(今新密市) 降雪。

共郑 最晚终雪日期: 1960年5月6日郑州市区终雪。积雪最深的一次降雪: 200 年11月12日,郑州市区地面积雪32厘米。

人 最大风速: 嵩山有超过40米/秒的大风,郑州纪录为24米/秒。1登元 最高点:郑州市最高的山是位于谷封市的业室少,主峰连天峰,海拔1524米 最低点,郑州市最低点位于中牟县韩寺乡胡举庄,海拔只有7米。

降落在郑州最重的限石:1981年3月,一期通13公厅,星灰褐色的所石,降 落在密县超化乡金花泉附近。发生的最强烈的一次地震。

清嘉庆十八年+= 月十九日(公元1814年1月10 日),荥阳贾峪发生5级地震,震中裂度6度。第一条林荫路:150年修建的解放路是郑州市出现的第一条植品 第一块公共路195年,在市区中心以形公司、组公词为基础兴建人民公园,市区出现了第一块公共绿地首批使用天然气的居民: 1986年9月10日,省民航局的400户居民。

二、2017年元旦郑州天气预报

还没有2017的

郑州市2016年1月历史天气

平均高温:5℃ 平均低温:-4℃

平均空气质量指数:188

极端高温:15℃(1月2日)

空气最好:65 空气良(01月25日)

极端低温:-10℃ (1月23日)

空气最差:500 严重污染(01月03日)

2016-01-01星期五 12℃ 1℃ 多云 无持续风向微风 222重度污染

2016-01-02星期六 15℃ -1℃ 晴 西南风微风 251重度污染

2016-01-03星期日 12℃ 0℃ 多云 无持续风向微风 500严重污染

三、郑州2016年8月14

河南郑州 历史天气

2016-08-14星期日 33℃/26℃ 阵雨~多云

2016-08-15星期一 33℃/25℃ 阵雨~多云

2016-08-16星期二 29℃/24℃ 阵雨~多云

2016-08-17星期三 32℃/24℃ 多云

2016-08-18星期四 35℃/26℃ 多云

2016-08-19星期五 32℃/25℃ 雷阵雨

2016-08-20星期六 32℃/25℃ 多云

2016-08-21星期日 32℃/24℃ 晴~多云

每年各地都会有降水情况,大体分布的月份是差不多的。但是每年的降雨量还是会有波动的。那么,2018年降雨量比2017年多还是少?2018年全年降雨量是多少?

2018年全年降雨量预测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约6+e12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为628mm,小于全球陆面平均的834mm,也小于亚洲陆面平均的740mm。这些降水量中有56%为土壤和地表水体蒸发和植物蒸腾所消耗,剩余的44%形成径流。我国河川年平均径流量为26+e12立方米,其中包括冰川融雪水量约5×10m。我国地下水总量约有8×10m,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着既密切联系又相互转化的关系,两种资源在数量上有一部分是重复的。扣除这部分重复的水后,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7+e12立方米m。

2018年降雨量比2017年多还是少

1、没有明确的答案。

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

1、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

2、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49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249毫米;

3、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299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499毫米。

暴雨的定量标准,各地并不一致,视具体情况而定。气象上大致规定暴雨按强度分三级:

1、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3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50毫米;

2、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7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00毫米;

3、特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250毫米。降雨在某一历时内的平均降落量。它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mm/min)表示,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L/(s·ha))表示,是描述暴雨的重要指标,强度愈大,雨愈猛烈。计算时特别有意义的是相应于某一历时的最大平均降雨强度,显然,所取的历时愈短则所求得的降雨强度愈大,年降雨量高的地区常常出现高强度的降雨。

2017年全年降雨量

2017年全国降雨量较多,降水日数会趋于正常,但要警惕我国夏季会出现北涝南旱,35度以上高温日将较今年明显偏多。

中科院大气所ENSO预测系统预测2017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2017 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正常略偏多。2017 年冬季,我国较于往年平均气温偏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偏多,北方地区雾霾天数偏少。

2017年气候将处于极高或极低的状态。2017年春季到来较晚,天冷,多雨,多雾霾,有低温灾害;2017年夏天炎热,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雨水少,出现旱灾,有区域性洪涝;2017年秋季气温偏高,多台风,要注意防范;2017年冬季较常年明显偏冷,有暴雪袭击。

2017年夏季南方为什么降雨量这么大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在夏秋季节,中国东南沿海常常受到热带风暴——台风的侵袭。台风(热带风暴发展到特别强烈时称为台风)以6—9月最为频繁。

六月份按照我国的划分正好出于梅雨季节这个时候,梅雨季节的特点就是雨水多,阴雨连绵。那么,六月份雨水多吗?2017年6月份雨水多吗?

六月份雨水多吗

我国六月份正处于梅雨季节,雨水是比较多的。

一般来说,下雨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潮湿的暧空气;

二是空气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

六月份雨水多的原因

夏天常常刮东南风,中国的东南部是沿海。这样,风就能把潮湿的空气吹到陆地上来。另外,到了夏天,太阳光直射地面,接近地面的空气也最热,容易产生空气的强烈上升运动。这样,夏天的雨就比较多了。

我国处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每当夏季到来时,强烈的太阳光照射着陆地和海洋,因为海洋增温比较慢,所以海洋上气温较低,空气就会冷缩在附近海面上,形成了高气压;而陆地的温度加得较快,陆上气温较高,空气受到了热膨胀而上升,在近地面上形成了低气压。风总是从高气压刮向低气压的,这样的话,我国夏季吹的风主要是从海洋吹过来的暖湿风,又叫东南风。

在海洋上刮来的暖湿风,在我国登陆后,和北方南下冷空气相遇,形成了锋面,因为暖湿空气较轻所以在锋面上,而南下的冷空气重在锋面下,使得锋面成为一个向冷空气倾斜的狭小过渡地带。而暖湿空气在锋面上爬升,冷却后凝结形成了降雨,称为锋面雨。伴随着暖空气强烈势力的增强,在5~9月,锋面雨带就不断向北推进,一般地看来,5月份,雨带多在华南地区,夏初6月份,多在长江流域,七八月份在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份后冷空气的势力增加,而暖空气慢慢减弱,锋面雨带向南撤离,10月份雨带撤离中国大陆,退隐到海上。因此,在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多雨,是受到海洋上吹来的东南风的影响。

雨水多怎么办

夏季雨水多应对方法:首先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在前一天就查清楚明天天气如何,应该做什么准备,比如明天天气晴朗多云,那么自己大可不必担心明天会突然遇到暴风雨,也不用拿雨伞做准备,装进包里都会觉得重。

夏季雨水多应对方法:出门多带一把伞,既可以遮阳,又可以挡雨,一举两得,这样就能更好的应对夏季的多雨天气,也能防止突然下雨而没有挡雨的工具。当然有些伞是两用的,有些是单一功能的,建议用两用的。

夏季雨水多应对方法:多拿一件衣服,尤其是出远门的时候。夏天虽然颜色,但是暴风雨天气还是会很凉爽,这个时候,准备一件外套在身边就非常有必要了,尤其是女生,还能防止感冒,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系在腰间,做装饰用。

夏季雨水多应对方法:阴天或是下雨天尽量少出门或者干脆不出门。其实夏季雨水多,还有阵雨、雷雨天气,尤其是电闪雷鸣的时候,会很恐怖,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出门,躲在家里看电视或是听音乐,亦或者直接睡觉都是不错的选择。

夏季雨水多应对方法:除了雨伞、外套等,最好准备一双雨鞋,或者能够防水、可以在水里面使用的鞋子,雨水可多可少,说不上什么时候我们就要在水中行走,那么一双防水鞋子就是保护脚部的最好工具。

夏季雨水多应对方法:如果没有防水鞋子,还可以准备两个塑料袋或是防水脚套,这样在下大雨的时候,就不用担心自己的鞋子被地上的雨水浸湿,或者担心自己在水中行走,把脚泡白的情况了。

 我们都知道,在最近时期,我国南部地方出现大量降水,多迟出现暴雨的天气,很多地方都受到危害,比如湖南、浙江等地方。那么2017南方降雨会持续多久呢下面是由我分享的2017年南方的暴雨什么时候结束,希望对你有用。

2017年南方的暴雨什么时候结束

 一般情况下,南方暴雨时期都会在每年的六七月份的时候,也就是说,南方暴雨大约会在每年7月中下旬的时候结束。

 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常在积雨云中形成。气象上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但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中国向来是个暴雨多发的国家,每年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大部分地区几乎都有暴雨的出现。每年的4-6月为华南地区暴雨频发时期。

2017年南方暴雨最新报道

 7月3日起,南方强降雨将减弱,但广西等地局地仍有暴雨。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湖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请公众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注意防范持续强降雨可能导致的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

 6月以来,我国江南等地接连遭遇6次强降雨过程,频繁的雨水导致江南大部、华南北部、贵州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其中湖南中部偏多1~2倍。6月22日夜间起至7月2日白天,强降雨带已涵盖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十余省(市、区)。此次降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截至7月2日早晨,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雨量超过200毫米,湖南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广西北部等局地500~800毫米。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湖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湖南长沙橘子洲被洪水穿洲,广西桂林现多处内涝。据水利部门消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部分水文站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湘江长沙站、资水冷水江站等超历史最高水位,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也于7月2日10时4分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7月3日,因暴雨范围减小,强度减弱,中央气象台于6时解除暴雨蓝色预警,但广西东部和南部沿海、广东大部、云南西部和东南部、四川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大雨或暴雨,广东中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120毫米)。5日前后主雨带将北抬,5日至8日,四川盆地、汉水中上游、黄淮、江淮东部以及华北、东北地区大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

 公众需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注意防范持续强降雨可能导致的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并同时警惕雷暴大风等局地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暴雨有什么危害

 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还有可能危害人民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暴雨造成的危害都有哪些呢其危害主要包括洪涝灾害和涝渍灾害。

 1、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发生是由于大雨、暴雨造成的水过多或过于集中引起的。而特大暴雨还会引发山洪暴发、河流泛滥等。洪涝灾害不仅危害农作物、林果业和渔业,而且还能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2、涝渍灾害

 涝渍灾害包含涝和渍两部分,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能力而形成,而渍主要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水状态,农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形成渍灾。但涝和渍灾害在多数地区是共存的,有时难以截然分开,故而统称为涝渍灾害。渍涝灾害是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加强了嫌气过程,产生有毒物质,从而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预防暴雨的主要措施

 1、日常生活应多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当得知暴雨来临时,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2、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

 3、平日不要将杂物、垃圾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4、得知暴雨到来时,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5、如居住于底层的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6、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洞中或地坑等。 7、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7、在山区居住的群众,要注意防范山洪等发生。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8、种植瓜果蔬菜的农户应在暴雨来临前,对作物进行有效的防护。

 9、居住在地势较高、山区上的居民,在特大暴雨来临前,要及时有序的转移至安全区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61377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