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之王肱二头肌锻炼方法

前臂之王肱二头肌锻炼方法,第1张

 很多人都想拥有完美的肱二头肌,但是应该怎么训练呢?下面就来和我一起看看前臂之王肱二头肌锻炼方法吧。

 01运动量

 几乎所有的人都没做完足够的组数。无论哪个身体部位都必须一组接一组练到神经突触发不出冲动为止。如果你轻信了训练过度的说法,肯定达不到这个要求。所谓训练过度,不过是些懦夫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编造出来的借口。他们会说:“因为这是个小肌群,所以不要超过9组。”对于我来说,这样做根本称不上是训练。我现在一做就是20组,但即使这样也还称不上是冲击,只是日常训练而已。真正的冲击式锻炼不光要做到20组以上,还要把每组都做到极限次数。算组数时不要把热身组计算在内,尽管它们是必需的。

 02组合组

 什么叫组合组?没有比组合组更能动员肌肉和血液的了。而在所有的身体部位中,二头肌又是对这一技巧反应最敏感的,所以每次训练二头肌我都要用到它。但是这样做会极大地增加锻炼难度。组合组是种强力武器,但不能滥用,必须掌握好时机和地点。仔细阅读下面的建议会对你有所帮助。

 不要什么时候都用组合组,应把它放在每次锻炼的最后。

 杠铃弯举不能作为组合组的动作。这是一个复合动作,消耗的能量大,动员的肌纤维却少,否则只会带来酸痛。

 不要连着做二头肌组合组。组合组的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肌纤维到达极限状态,因此每次开始前都必须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为达到最大疲劳,必须先有最大能量。我发现保持二头肌能量的最佳方式是把它和三头肌放在一起练。这两部分力量差不多,又完全不相干,锻炼三头肌时,二头肌可以从从容容地恢复疲劳。反之亦然。我只在最后大负重动作中才使用组合组的方式,这可以使身体很自然地过渡到三头肌锻炼。我把力量要求差不多的三头肌练习动作和二头肌练习连到一起,如哑铃托臂弯举接做哑铃单臂屈伸;或坐姿哑铃交替弯举接做立姿法式弯举。

 能用于组合组的二头肌练习动作只有以下四种:哑铃弯举、托臂弯举、坐姿杠铃弯举和拉力器弯举。自由站立的杠铃弯举难度太大,高位拉力器弯举太容易,史密斯架则太局限了。

 03极限次数

 每组的次数依次减少,但都要做到极限次数。不管负重多大,只有做到极限次数,才能保证肌肉全面参与运动。

 04次数越少越好

 应在6到8次内就达到极限次数。如果多于8次,身体其它部位将进入有氧运动状态;如果少于6次,说明辅助肌已参与了运动,而二头肌还没有完全疲劳。

 05随机安排顺序

 假设力量最大时应该做难度最大的动作,那么每次训练都应该先做杠铃弯举。然而由于身体的适应能力很强,习惯了这种一成不变的安排后,辅助肌会替二头肌完成很大一部分工作。而每次都采用不同的动作,辅助肌就得不到机会去适应,二头肌将被迫承担起所有的工作。比如,你可以先做托臂弯举或交替哑铃弯举,虽然负重可能会变小,但效果肯定要好得多,因为所有的运动量都是由二头肌完成的。

 06二头肌与三头肌

 二头肌只能跟三头肌一起练。这一建议与第二条《组合组》有点类似,但这里是把它们分开成为独立的两部分。如果像许多人那样把二头肌和胸部放在一起,锻炼胸部时会消耗二头肌的能量。虽然你认为自己已付出了100%的努力,二头肌得到的却只有80%。每天只练一个身体部位,冲击效果会更好。二头肌和三头肌合在一起为一个部位——手臂。这样做的好处是全力做完一个动作后,下一个动作依然有足够的能量。

 07哑铃弯举

 哑铃弯举是最理想冲击的二头的训练动作,因为你可以双臂交叉着做,使两者都有足够的恢复时间。组合组中也是如此。另外,用哑铃可以很方便地调整负重。

 俯姿弯举是个例外,它局限性太大,负重又小,促进肌肉生长的效果远没有上述几个动作好,不适合用于冲击训练。我只用它进行热身,不过要加点花样,如慢速弯举并且每一次都做到顶峰收缩。这对促进血液循环大有帮助。我一般要做上6到8组,跟正式训练一样采用金字塔形的次数安排。不过,我从不将其列入正式训练。

 08托臂弯举

 二头肌训练中必须有托臂弯举,各种形式均可。托臂弯举能实现单块肌肉运动与力量的完美统一,这是其它任何一种动作都无法比拟的。肘关节固定允许你使用尽可能大的负重,肩关节固定则保证了单块肌肉运动的实现。我通常使用两个不同的角度:用倾斜式托臂架时,身体后移,通过类似于杠杆的作用提供更大的力量;用垂直托臂架时手臂是竖直的,能更好地实现单块肌肉运动。

 你可以单臂或双手各握一个哑 铃做这一动作,也可以用杠铃。哑铃允许你用掌心向上、向内等多种握持方法,以突出二头肌不同部分。杠铃则把所有压力都加在了二头肌肌腹上。

 09杠铃弯举

 我建议你不要把杠铃弯举用于组合组并不意味着要把它完全排除在外,恰恰相反,没有哪个二头肌训练方案少得了它。任何一个肌群锻炼课程中都必须有一种以上的自由负重复合动作,以便让所有肌肉在同一动作中发挥出最大力量。除此之外,没有一种方法能让目标肌群和辅助肌群同时全力工作。每次训练我都要做上5组杠铃弯举,第一组8次,最后一组6次,都用最大负重并训练到极限次数。这是标准的训练安排。

 每次训练的最后我都要用70%的最大力量做一组半杠铃弯举。这是个非传统的动作,但它确实很有效。我坐在长凳上,手握杠铃,降到一半时停住,然后闭上眼睛不停地弯举。每次都下降到一半的位置,这样一直做到做不动为止。

 10全过程用力

 为了取得最佳效果,一定要牢牢控制哑铃的运动,下降过程中同样要用力,不要让其自然落下。还要注意不要伸展得过开,在重压下完全伸直手臂很容易使二头肌和肘关节受伤。向上弯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二头肌上,到最高点时用力压缩。不要太计较所用负重的大小,感觉好就加量,感觉不好则减量,直到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负重。

 不要等到受伤后才去发现错误。许多健美者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是负重的大小,生怕别人看扁了自己。我听到好多人这么说:“看,那就是李。他看上去痛苦万分,可是负重却只有那么点”。我从不把这类话放在心上。我的目的是锻炼而不是出风头。

二头三头都是小肌群,你最好隔48小时之后再练,长肌肉主要是营养和休息。做二头和三头一起做一般叫做对抗练习,你先练二头和三头都无所谓。但是要是做对抗练习想要有效果的话,我建议你可以把这种练习理解为每组二头练习和每组三头练习连贯无间歇的练习每次为一组,然后进行休息30秒至1分钟,然后再做下一组,对抗练习的强度很大,必须要休息好,不然下面动作会力量不足。做这种单独的臂部练习最好动作种类多一些,每种动作做2组,每组8-20次,这样刺激才更到位,效果更好,至于先三头还是二头的问题都没有关系,估计你是没有教练指导吧,或者是新手。做动作的时候注意力要放到肌肉上,小臂尽量不要带到。

二头肌训练前的热身

你知道二头肌训练前的热身是怎样的吗?很多人都喜欢健身,很多男生就喜欢锻炼二头肌,但很多人不知道二头肌训练前的'热身应该怎么做,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二头肌训练前的热身要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头肌训练前的热身1

1、 向前肩部绕环 1组20秒

步骤

身体站直,双脚打开与肩同宽,保持身体稳定,手指虚握,大拇指点在肩部上

屈臂,肩膀向前做画圆动作,幅度越大越好

呼吸

自然呼吸

动作感觉

肩部有拉伸感

常见错误

错误:转动速度过快

解决:控制转动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

2、手臂环绕 1组20秒

步骤

身体站直,双脚打开与肩同宽,保持身体稳定

双手前平举,手腕关节紧紧相靠

由上至下转动手腕,腕关节互相不要分开

呼吸

自然呼吸

动作感觉

肘关节和腕关节有舒展和轻松感

常见错误

错误:转动速度过快,转动幅度太小

解决:控制转动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尽量增大手臂环绕幅度

3、髋关节环绕 1组20秒

步骤

自然站立,双手叉腰,双脚微微分开

将一侧腿抬起,外展,再落回站立位;略作停顿后做另一侧腿的外展

第二个循环时将一侧腿保持外展的状态下抬起,内收,再落回站立位;略作停顿后做另一侧腿的内收

控制动作速度,上身保持稳定

呼吸

抬腿时呼气,落腿时吸气

动作感觉

胯部有一定舒展感

常见错误

错误:身体随着腿部的运动而晃动

解决:尽量稳定上半身,可以扶住身边的桌椅或者墙壁保持稳定

4、支撑弓步转体 1组20次

步骤

俯撑,双手与肩同宽

挺直背部,一侧脚向前最大幅度迈开,同侧手肘触地后用力向上伸展,目光跟随手移动

转回至双手触地后,保持跨步的同时尽力将双腿伸直

依次回到起始状态,做另一侧的转体

呼吸

转体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动作感觉

手肘触地时胯部有牵拉感,转体时胸椎处有牵拉和舒展感,双腿伸直时大腿后侧有牵拉感

常见错误

错误:手肘无法触地

解决:手肘下沉到最低点即可

二头肌训练前的热身2

1、 早安式体前屈 1组20次

步骤

双手放于头两侧,手肘朝两侧打开,腰背挺直,双腿微曲,保持稳定

身体前屈,臀部向后移动,向前俯身至最大幅度,大致与地面相平

呼吸

前屈时吸气,起身时呼气

动作感觉

下放时感受臀部的牵拉感与腰部的紧绷感

起身时感受臀部的收缩感

常见错误

错误:弯腰驼背

解决:挺直腰背

2、 平板支撑交替抬腿 1组20次

步骤

俯卧在瑜伽垫上,双肘撑地,保持头、肩、背、臀、膝、踝呈一条直线

双腿交替向上抬起至最高点,抬腿时,支撑腿及上半身保持不动

动作过程中双腿完全伸直

呼吸

抬腿时呼气,下放时吸气

动作感觉

腹部全程保持紧绷

抬腿时,臀部有一定收缩挤压感

常见错误

错误:腹肌力竭后仍继续坚持,导致腰部开始借力

解决:腹肌力竭后即可休息,不必硬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72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