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疾病导致的屁股疼,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

腰椎疾病导致的屁股疼,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第1张

髋部(俗称屁股)是躯干与腿相连接的部位,可以使你的躯干和腿能向前、后及侧面自主运动。由于髋部是一系列机体运动的中心,髋关节是我们身体重要的负重关节,每天都要承受来自上半身的巨大负荷。

而平时出现的屁股疼(臀部疼痛症状),不论是由腰椎疾病还是髋部本身问题所导致的疼痛,通常跟我们的髋关节及周围的肌肉密切相关。

另外,臀部、膝盖和脚踝的一些重复性劳损,常见于跑步、举重物和运动锻炼引发的损伤,都可能是由于臀部和核心肌肉组织无力或过度紧张引起的。

如果你平时也有这些臀部疼痛症状,以下这5个简单运动训练,就可以减轻、缓解或消除疼痛。

特工提示:练习之前,与医师或物理治疗师确认,这此锻炼是否适合你的情况。

01、仰卧直腿抬高训练

动作说明:

仰卧式,保持左腿伸直,右腿膝盖弯曲。收紧左腿,然后抬高。保持2S,然后慢慢放下左腿,期间保持左腿尽量伸直。重复10到15次,换另一侧腿。

训练效果:可以增强臀部、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帮助支撑膝盖)。02、侧卧腿抬高训练

动作要领:

左侧卧,左脚应弯曲,右腿伸直。慢慢抬起大腿,确保膝盖伸直,脚趾指向前方。保持2S,然后慢慢降低。重复10到15次,换另一侧腿。

训练效果:侧腿抬高有助于增强臀侧肌肉 —— 在行走和跑步时,这些肌肉对保持正确的臀部和膝盖位置至关重要。03、仰卧臀大肌拉伸

动作程式:

仰卧式,屈右膝,抬起上半身;双手抱住右腿膝盖,缓缓躺平身体,将膝部拉向胸部;感觉到你的右髋有拉伸感,保持20S;换另一侧腿,各做10次为一组,一次做3组。

训练效果 :快速缓解腰背的酸痛,增加腰背的灵活性。

04、仰卧梨状肌拉伸

(最多18字)

动作流程:

仰卧,将左小腿靠在右腿膝盖上双手置于右腿膝盖略下的位置,轻轻将右腿拉向胸部,直至臀部有拉伸感。保持20S,换另一侧腿。

训练效果 :拉伸梨状肌,打开髋关节,使走路更轻松。

05、瑜伽球+臀桥式

动作指导:

平躺,双腿合并置于瑜伽球上;做抬高腰部及臀部动作,保持臀部及腰背部肌群微发力,并将注意力放在下腹部位置;保持2S,慢慢放下,重复10到15次。

训练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臀肌和绳肌力量。

特工提示:合理的拉伸和力量训练可以激活、增强臀部力量,预防并缓解臀部疼痛问题。以上动作训练,建议在专业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哦~

特工提示 :如果你有臀部疼痛方面的问题,可在下方留言与大家一起讨论。

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绝不让你失望!

你是不是经常出现以下情况:

伏案工作两小时后抬头的那瞬间、从沙发上起身的那一刻……你的肩膀和脖子又沉又僵,有时候甚至还头疼头晕。

这是现在大多数上班族都有的问题,由于长期低头看电脑、玩手机,使得颈部关节组织一直处于疲劳状态,造成颈椎劳损,所以才经常会出现脖子痛,肩膀酸,头晕等症状。

「肩颈痛」到底有多普遍?

《英国医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对全球人口的肩颈疼痛负担进行了分析。

全球范围内肩颈疼痛的人数,从 1990 年的 1643 亿增加到 2017 年的 2887 亿。

肩颈痛的原因,你知道吗?

1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

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低头刷手机就很容易造成肩颈肌肉疲劳,最终导致肩颈疼痛甚至引发颈椎病。

2 长期葛优躺

葛优躺姿势是身体东倒西歪,弯腰驼背蜷缩成一团,这种姿势短时间内会让人感觉很舒服,但是它与颈椎的生理弯曲正好相反,长期如此,则会造成颈椎病从而引发肩颈疼痛问题。

来源:站酷海洛

3 坐姿错误,久坐不动

我们使用电脑工作或者玩游戏的时候,有时候为了看清屏幕,脖子会不自觉地往前伸,再加上长时间的久坐不动,肩颈部的肌肉就会一直处于疲劳、僵硬的状态,导致肩颈疾病的发生。

肩颈就像人体的十字路口,对身体的整个代谢循环都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肩颈出问题不仅会引起局部疼痛, 还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小抗议」。

那么肩颈问题的常见症状和危害具体有哪些?有没有什么小技巧能够有效缓解肩颈痛?

僵硬、疼痛、麻木、酸胀、变形,你的肩颈还好吗?

小犀牛健康家中医馆开设中医科,针灸推拿,艾灸养生,拔罐刮痧等服务项目,并且!!!特大福利,DOU音:小犀牛健康家!

中老年四肢僵硬,上班族肩颈酸痛感,现在就可以预约小犀牛健康家中医馆啦!

1、伸展。伸展锻炼缓解背部疼痛的效果与瑜伽相当。通过上下左右拉伸四肢,人体的重要肌肉群都可以得到锻炼,特别是躯干和腿部。每次锻炼40~50分钟,动作多样化一些,效果会更好。

2、力量。美国健身教练凯西·凯尔勒发现,适当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后背疼痛。主要锻炼动作有椅式悬垂、上斜式俯卧撑、深蹲和俯身划船等。

3、游泳。201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久坐的成年人如果每周接受5次“水疗”,两个月后,背部疼痛会明显减轻,这对孕妇的背部不适也有效。

4、太极。这种动作舒缓的中国武术,对缓解背部疼痛效果神奇。美国风湿病学会的研究表明,每周练习两次,每次40分钟的太极拳,持续10周,患者的疼痛强度下降13%左右。

5、普拉提。最近发表在《欧洲理疗康复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练习5个小时的普拉提,坚持6周,疼痛感就会明显减轻;持续6个月,不仅疼痛基本消失,患者的情绪也更稳定,生活质量更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久坐腰酸背痛 6种运动缓解背痛

当然可以啊,按穴位是外治通经络,而吃药是内治通经络,经络通则百病去,按摩穴位和用药分别是中医六大治法之一,都可以达到目的,中医杀灭病菌是将病菌所生存的环境去掉,就是中医擅长将人体内的淤毒之血去掉,并将新鲜气血引到患处乃至全身,病菌就会死亡,病菌最怕新鲜血液,就像苍蝇害怕干净的房子一样,不光是对付病菌,经络通了,肿瘤也会自动消退,医生医术越高,越能看到病根,就能更快打通经络,而按摩穴位却是一种引血之法。而西医不是去掉病菌生存环境,而是直接杀死细菌病毒,所以多数时候西医无法治本。中国现在许多医院喜欢挂点滴,但是遇到体质虚弱或特殊体质的人,或肾寒虚弱的人可能退不了烧,反而肯能恶化,经常有点滴挂死人的事发生。外国发明的点滴在外国却不常用。

治疗儿童感冒发烧用推拿按摩穴位效果相当快,多数时候能当场退烧,小儿发烧试试推拿治疗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医师  黄克勤

   两天前,一位家长抱着2周岁的孩子过来要求推拿,原来是孩子上午外出游玩的时候着凉,回来就发烧了,体温达到39度,听亲戚介绍说小儿推拿退烧效果非常好,还可以避免药物退烧的副作用,下午就抱过来试试。经过2天(2次)的推拿治疗后,孩子的体温完全恢复到正常了,家长很满意。 

    发烧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人体之所以能保持较恒定的体温,主要是因为体内有产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互相调节,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而小儿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而且年龄越小调节功能越差。但小儿对发烧的耐受力较好,若经过及时治疗,恢复也较快。中医认为小儿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发烧症状。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

 

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温州市二医自去年开展小儿推拿以来,已接诊了40多例小儿发烧患者,有急性发烧的,也有长期低热的,效果都比较明显,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是?

     想了解一下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

 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理疗的方法:

(1)天河水(要穴):尺.桡沟.从远端至近端用布擦.用温水或凉水(也就是把手抻直,手掌向上.从手腕到手肘中间的沟)

(2)清肺经:手无名指腹.两支手都有,都要按摩.从手指近端向远端推(注意这个穴位到儿童六岁就消失了)

(3)开天门:用拇指推印堂至发际(推到发红.不要把宝宝的皮肤推破)现在了解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了吧。

 

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②揉外劳宫100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

      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内容及来源请参考: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11/13/976147_18345283shtml

但是成人穴位按摩取穴治疗效果快不快就要看医术了,当然用常用治疗感冒的穴位也不错。

感冒初期在膀胱经、肺经处刮痧或按摩,刮痧效果最好。这说的是经络,而穴位是在经络上的,是经络上最旺盛的地方,还有自己可以按摩百汇穴,还可以自己按摩或攥拳头敲打胳膊上的大肠经,按摩大肠经上的合谷穴可以治感冒。热水泡脚并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发一些汗也有效。还有按摩后颈下的大椎穴是感冒常用有效穴,当然治疗感冒有一个好方法,就是取嚏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能打喷嚏就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感冒就会好,取嚏法就是用纸卷插入鼻子刺激鼻粘膜,就想打喷嚏,当然如果患者肺气不足,也很难打出,得先补肺气,或者家里在炒辣椒,那是个好机会,多打喷嚏甚至可以治疗经久不愈的老感冒。

胆绞痛为什么通常是夜间发作?

1、睡眠后的体位改变:人的胆囊像—只鸭梨,白天人站立或坐着时,胆囊总是底向下悬挂着,如果胆囊里面有结石,由于重力的作用,胆结石常常沉在胆囊底部或漂浮在胆汁中。晚上睡觉的时候是平躺在床上,有时候会翻身,此时由于重力作用,胆囊结石里面滚来滚去,滑进胆囊颈部卡住,影响胆囊内胆汁排出,此时胆囊不断加强收缩力,于是病人感到 一阵绞痛。如果改变一下体位,如右侧卧位或坐起来,结石可能发生松动或回到胆囊底部,疼痛可立即减轻或消失。

2、晚餐吃得过饱。这是诱发胆绞痛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白天较忙,就普通人的进餐习惯而言,一般晚餐要稍微吃得多些,吃得丰盛一点,偶尔还会喝点酒。吃完饭后胆囊强烈收缩以帮助消化,如果有胆囊结石,结石在胆道内移动、胆道平滑肌痉挛导致收缩,引起胆囊绞痛。所以胆结石患者为了预防胆绞痛晚间发作,建议晚餐不要太饱,并以清淡饮食为宜。

3、迷走神经兴奋:胆囊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迷走神经分布在胆总管和胆囊管末端,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食物中脂肪过多,胆囊和胆管收缩强烈,引起胆绞痛。

胆石患者要想减少绞痛发作,日常饮食应严格控制,不要吃过油腻的食物,不能忍受疼痛的时候可以吃止痛药,但这些都只能暂时的缓解疼痛,要想彻底治愈呢,一劳永逸,还是要选择正规的治疗,用手术的方式取出胆结石,胆绞痛就不会再犯。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在外力的诱发之下,导致髓核自破裂纤维环突出,当对周围神经根造成压迫的时候,会导致出现坐骨神经压迫症状。

因为马尾神经在腰骶的位置一旦受损会直接影响到坐骨神经,而坐骨神经主要分布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踝部,足底等部位,所以这些部位会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当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休息,睡稍微硬点的床。可以对症应用消炎止疼的药物,营养神经的药物,减轻水肿的药物等改善症状。

那么平时我们应该怎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呢?

1加强腹背部核心肌肉力量训练。

腰间盘突出引起的原因之一是,腹背部的核心肌肉力量不足;所以在急性期过去以后,一定要注意加强腹背部核心肌肉力量的训练。最好在专业训练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这样可以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2避免过度劳累要注意劳逸结合。

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还需要避免过度劳累现象发生,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即使是参加力量训练的话,也要注意量力而行,切不可运动量过大,以免新的伤害再次袭来。

3要充分伸展脊柱长度促使康复。

除了日常锻炼加强腹背核心肌肉群力量以外,还要注意充分伸展脊柱的长度训练,促使腰间盘突出的完全康复。如单杠的引体向上,空中瑜伽的倒挂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选择。

很多人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导致下面坐骨神经损伤,却不知道为什么坐骨神经会受到影响,其实是腰椎和下面坐骨神经中间有一个神经,叫马尾神经,一旦受损下肢的各种症状就会接踵而来。

马尾神经损伤在早期可能只是影响走路或者一些肢体的感觉感知障碍出现,中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无法工作,大小便困难,性功能障碍,麻木刺痛感缠绕着病人,使病患及家属都非常痛苦。从而逐渐由于各种行动不便导致把自己情绪封闭起来,远离了原先的熟悉的生活、工作圈。终日待在家里或者康复科。

这样疾病在进展,病情在加重,心情也随之变得异常不好,很多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慌症状。还有患者因为病情站立不便,肌肉萎缩,很容易摔倒,有的甚至长期需要轮椅生活。

因病情需要,很多家庭因为一场病导致家庭负担加重,随着马尾神经损伤病情的进展,马尾神经损伤患病家庭将会面临越来越沉重的人力和经济负担,从最开始的偶尔需要人照顾逐步发展到需要一个甚至两个专门的人来照顾患者的基本生活。

一般来说,腰肌劳损,首先你肯定会腰部痛,当然,痛起来也分多种痛,无论是酸痛、钝痛、胀痛基本都是有问题的!甚至严重一点的,会感觉到刺痛、像灼烧一样的疼痛感这种都是有的,这就取决与个个人劳损的程度了。所以当你出现长期腰部疼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

其次,当你得到充分休息了以后,疼痛感就会减轻,甚至会消失,别以为这个时候你就好了,只要一累,或者弯腰工作久了,就会再次显现出来的!所以当你休息完觉得腰好了没事了,开始工作没多久又难受了,这个时候腰肌劳损可能就已经跟着你了!

有些人在感觉到腰部疼痛会下意识拿拳头去锤自己的腰部以缓解疼痛,当手按压腰部如果有明显的痛点的话,也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另外,别以为腰肌劳损只会导致腰部疼痛,我们都知道,很多疾病并不可怕,但是引起的并发症会很可怕甚至要人性命。腰肌劳损长期存在不引起注意以后,也会引起其他部位的疼痛的,比如腹部疼痛、胸背部疼痛、甚至女生如果长期存在腰肌劳损的话,会引起痛经、月经失调、会阴部疼痛等等这些问题。

并且,其实这个病自己也很难辨别,最好还是要去看医生,毕竟腰肌劳损与腰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等等这些问题可能存在相同的症状显示,但治疗方式会存在很大区别,所以还是以看医生为主要解决方法为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623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