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四大症状?

帕金森四大症状?,第1张

帕金森的四大症状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发病早期可以出现嗅觉减退,中晚期常有肢体麻木、疼痛,还可以出现睡眠障碍,有些患者可伴有不宁腿综合征。

还可以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比较常见,如便秘、多汗、油脂面。吞咽困难可以导致流涎。疾病晚期可以出现性功能减退、排尿障碍和体位性低血压。

50%以上患者可伴有抑郁、焦虑。疾病晚期可发生痴呆,严重时可出现幻觉。

1一般资料 [1] 多见于中老年,呈隐袭性发病,50岁以上的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90%以上,慢性进展性病程,5~8年后约半数患者需要帮助。震颤、强直、运动不能(或运动减少)与姿势和平衡障碍为其主要表现。

2首发症状 存在着个体差异,以多动为主要表现者易于早期诊断。首发症状依次为震颤(705%)、强直或动作缓慢(197%)、失灵巧和(或)写字障碍(126%)、步态障碍(115%)、肌痛痉挛和疼痛(82%)、精神障碍如抑郁和紧张等(44%)、语言障碍(38%)、全身乏力和肌无力(27%)、流口水和面具脸(各16%)。通常认为,从发病至诊断时间平均25年。 [2]

(1)震颤:震颤是因肢体的促动肌与拮抗肌节律性(4~6Hz)交替收缩而引起,多自一侧上肢远端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及头部一般均最后受累。上肢的震颤常比下肢重。手指的节律性震颤形成所谓“搓丸样动作”。在本病早期,震颤仅于肢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出现,做随意运动时可减轻或暂时停止,情绪激动使之加重,睡眠时完全停止。强烈的意志和主观努力可暂时抑制震颤,但过后有加剧趋势。

(2)强直:促动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都增高。当关节做被动运动时,增高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而感均匀的阻力,称为“铅管样强直”。如病人合并有震颤,则在伸屈肢体时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如齿轮在转动一样,称为“齿轮样强直”。以颈肌、肘、腕、肩和膝、踝关节活动时肌强直更显著。注意让患者放松,克服其不自觉的“协助”。由于肌肉强直,病人出现特殊姿势。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膝关节均略为弯曲。疾病进展时,这些姿势障碍逐渐加重。严重者腰部前弯几乎可成为直角;头部前倾严重时,下颌几乎可触胸。肌强直严重者可引起肢体的疼痛。

(3)运动障碍(运动不能或运动减少):是帕金森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既往认为运动不能系肌强直所致。自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后发现,手术可减轻甚至消除肌强直,但对运动减少或少动影响不大。临床上肌强直、少动之间表现程度也不平行。认为运动减少与DA缺乏有关。运动障碍表现为:

①运动启动困难和速度减慢: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坐下后不能起立,卧床时不能自行翻身,解系鞋带和纽扣、穿脱鞋袜或裤子、剃须、洗脸及刷牙等动作都有困难。重复运动易疲劳。

②多样性运动缺陷:表情缺乏、瞬目少、“面具脸”为特有面貌,严重者构音、咀嚼、咽下困难,大量流涎是由口、舌、腭及咽部等肌肉运动障碍所引起,而唾液分泌并无增加,仅因病人不能把唾液自然咽下所致。严重病人可发生吞咽困难,步行中上肢伴随动作减少、消失。

③运动变换困难:从一种运动状态转换为另一种运动困难,出现运动中止或重复。如行走中不能敬礼、回答问题时不能扣钮扣、系鞋带等精细动作困难,连续轮替动作常有停顿,病人上肢不能作精细动作,书写困难,所写的字弯曲不正,越写越小,称为“写字过小症”等。

(4)姿势保持与平衡障碍:最初帕金森报道时就提出姿势与步态异常为本病的主要表现。Martin(1967)认为姿势与步态的异常是由于伴随主动运动的反射性姿势调节障碍所致,可出现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起步困难、步行慢、前冲步态、步距小,行走时,启步困难,但一迈步后,即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去,越走越快,不能即时停步或转弯,称慌张步态。转弯困难,因躯干僵硬加上平衡障碍,故当病人企图转弯时,乃采取连续小步使躯干和头部一起转向,由于姿势反射调节障碍,患者行走常发生不稳、跌倒,尤其在转弯,上下楼梯更易发生,立位时轻推(拉)患者有明显不稳。因平衡与姿势调节障碍患者头前屈、前倾,躯干前曲、屈膝、屈肘,双手置于躯干前,手指弯曲,构成本病特有的姿态。

(5)其他:病人可出现顽固性便秘、大量出汗、皮脂溢出增多等。出汗可只限于震颤一侧,因此有人认为出汗是由于肌肉活动增加所引起。皮脂溢出增多在脑炎后病人尤为显著。少数病人可有排尿不畅。动眼危象是一种发作性两眼向上窜动的不自主眼肌痉挛运动,多见于脑炎后震颤麻痹病人。病人也可有言语障碍,语音变低,发音呈暴发性,咬音不准,使旁人难于听懂。相当一部分病人有认知障碍。晚期可有痴呆、忧郁症。

临床上常用的分级方法还是采用1967年Margaret hoehn和Melvin Yahr发表量表,称为hoehn-Yahr分级:hoehn和Yahr给各阶段的定义是:

Ⅰ期:单侧身体受影响,功能减退很小或没有减退。

Ⅱ期:身体双侧或中线受影响,但没有平衡功能障碍。

Ⅲ期:受损害的第一个症状是直立位反射,当转动身体时出现明显的站立不稳或当患者于两脚并立,身体被推动时不能保持平衡。功能方面,患者的活动稍受影响,有某些工作能力的损害,但患者能完全过独立生活。

Ⅳ期:严重的无活动能力,但患者仍可自己走路和站立。

Ⅴ期:除非得到帮助外,只能卧床或坐轮椅。

1、肌肉骨骼痛:最常见的疼痛类型,由不自主的、持续的肌强直、扭转运动和姿势异常造成的。该类型表现为关节和肌肉痉挛痛和紧张痛。关节疼痛一般常发生在肩、髋、膝和脚踝处;肌肉痉挛和紧张主要表现在颈部、手臂、脊柱旁和小腿肌肉。若头颈肩部都累及,类似于衣架,又被称为衣架样疼痛。2、慢性躯体痛:可理解为中枢性疼痛,这类疼痛往往表现为难以定位、持续的、难以表达的隐痛感或是不明原因的不适感,位置与神经分布无关,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3、波动性痛:这类疼痛通常在关期时出现,随着“开-关”期、药物剂量波动而疼痛明显。4、夜间痛:帕金森病患者可合并不安腿,夜间下肢出现主观躁动不安感,并伴随着强烈的期待移动和改变位置的欲望,有些患者在夜间试图在床上翻身时会感到疼痛。5、口面部痛:有些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烧嘴综合征”,嘴或下巴区域会出现灼热感或疼痛,在咀嚼时有时也会感到疼痛。6、肢体烧灼样痛:多为药物副作用,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有时可导致肢体水肿,导致灼热疼痛。7、神经根痛:表现为麻木、刺痛、冰冷等异常感觉,常由神经根被压迫、损伤引起,外周神经病变也可导致疼痛的发生。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更多发生于运动症状起始侧,或运动症状严重一侧,有研究称,下肢的患病率最高(472%),其次是背部(143%),上肢(134%),颈肩部(124%)。由此可知,帕金森病导致的疼痛问题繁多,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合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相当重要。但是很多患者不知道的是,其实被大多数人忽视的按摩,其实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病情的恢复,效果是非常不错的,通过正确的按摩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疾病带来的影响,改善肢体僵直沉硬的情况,甚至可以起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

    静止性震颤

    多数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典型的表现是频率为4~6Hz的“搓丸样”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

    肌强直

    检查者活动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躯干时可觉察到有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呈现各方向均匀一致的特点,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为“铅管样强直”。患者合并有肢体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转动齿轮,故称“齿轮样强直”。在疾病的早期,有时肌强直不易察觉到,此时可让患者主动活动一侧肢体,被动活动的患侧肢体肌张力会增加。

    运动迟缓

    运动迟缓指动作变慢,始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患者的运动幅度会减少,尤其是重复运动时。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在多个方面。面部表情动作减少,瞬目减少称为面具脸。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因不能主动吞咽至唾液不能咽下而出现流涎。夜间可出现翻身困难。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常常将运动迟缓误认为是无力,且常因一侧肢体的酸胀无力而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因此,当患者缓慢出现一侧肢体的无力,且伴有肌张力的增高时应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

    姿势步态障碍

    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姿势反射可通过后拉试验来检测。检查者站在患者的背后,嘱患者做好准备后牵拉其双肩。正常人能在后退一步之内恢复正常直立。而姿势反射消失的患者往往要后退三步以上或是需人搀扶才能直立。PD患者行走时常常会越走越快,不易至步,称为慌张步态。

    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颤和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可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疲劳感也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

    冬雷脑科发现,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主诉,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为何容易疼痛?

帕金森病疼痛的发生与中枢和外周的传入神经功能减退有关。选择性纹状体区域多巴胺缺失,以及特定多巴胺能皮质下区域路易体病理的发展,都可能是帕金森病疼痛的基础。

帕金森病感觉失调方面的突出表现是痛觉阈值降低,对多种刺激的耐受性降低,痛觉消退反射减弱,皮质痛觉相关区域的痛觉诱发激活异常。对健康人尚不至于产生疼痛的不良刺激,可造成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

帕金森病疼痛的多发部位

帕金森病疼痛多发生在背部(714%)或关节(524%)。

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的疼痛,常以发作性疼痛为主要表现(79%),仅有153%的患者表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

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慢慢在变好,但同时围绕在大家周边的有疾病,当我们产生疾病的时候,不仅给身体带来的危害还有身体和情感产生巨大的压力以及疾病的到来,会给每个家庭带来一大笔的财务压力,有的病到现在都没有医治的方法,只能靠药物维持,痊愈的可能性也不怎么大,但是现在医学发达,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特别是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特别容易患多种疾病,比如说有帕金森综合症,老年痴呆也叫阿尔兹海默症,医学证明上帕金森综合症就是因为身体里面的神经系统老化而引起的疾病分泌了多巴胺不足导致的,就是无法维持正常人一样运动,主要的症状就是行动缓慢,身体发僵,甚至还可能出现静止性震颤等等。

这个帕金森综合症多发病于60岁以上的老人,而且男性比女性的患病率高一些,但是这也不不说明女性不可能患这种病,只患这个病的男性要比患这个病的女性多50%。到目前为止,帕金森综合症没有治愈的方法,只能靠药物维持,或者手术治疗以及其他的治疗来缓解这些症状的发生,但是不可能痊愈。如果已经被诊断了,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的话,那么还有10-20年的时间可以活。

同时,帕金森综合症也有可能会出现在年轻人的身上,这种概率就是因为有其他疾病的产生而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提前来临,比如说血管病,外伤,脑部炎症,这些可能会导致多巴胺的受体受损而接受不了多巴胺,那么就会导致多巴胺不足,这样的话,帕金森综合症就会出现。

帕金森综合症到了,晚期的话是会让人老年痴呆的,而且对心脏还有很严重的影响。

所以为了预防帕金森综合症,我们应该多加的锻炼,让身体产生多巴胺。

帕金森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影响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主要运动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帕金森病的症状会随时间逐渐加重[1]。

常见症状有哪些?

静止性震颤:即静止时发生的抖动或颤动。患者的头、手、手臂或腿都可能受影响。

肌强直:肌肉僵硬,不灵活。

运动迟缓:动作缓慢,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

姿势步态异常:身体平衡、行走功能障碍。

感觉障碍:最常见的感觉障碍主要包括嗅觉减退、疼痛或麻木、不宁腿综合征(入睡前感到腿不舒服,活动后能缓解)。

精神障碍: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焦虑、幻觉、认知障碍,甚至痴呆等。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便秘、排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体位变化时发生的低血压,出现一些低血压症状,如头晕、眼前发黑,甚至眼前金星)等。

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多醒、早醒、睡眠行为异常、白天过度嗜睡。

晚期帕金森能拖多久呢帕金森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到了晚期患者会出现身体僵直,甚至会出现全身瘫痪,无法自行站立。对于晚期的帕金森能拖多久,没有准确的时间,因为晚期帕金森需要长期卧床,很容易发生并发症,比如肺炎和褥疮,所以患者的病情不同,生存时间是不一样的。

  晚期帕金森只要做好生活调理,预防并发症,按时服用药物是可以延长生存时间的。在生活方面做好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做一些简单运动,主要是锻炼肢体功能,活动关节,缓解关节僵硬的症状。在饮食上保持营养的吸入,可以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高营养的食物,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出现并发症。

  晚期的帕金森能拖多久,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时间统计。帕金森是一个难以根治的疾病,特别是到了晚期症状加重,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威胁到生命健康。患者在发病期间要注意身体的温度和湿度,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防止发生感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537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