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常见的运动损伤

羽毛球常见的运动损伤,第1张

羽毛球运动能够帮助增强人体体质,但是在运动中因为身体需要承受压力,特别是肩胛部、腰部、肘部,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羽毛球运动有哪些常见的运动损伤,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呢?

肘部损伤

打羽毛球中出现的肘部损伤主要是外侧前臂伸肌羣起点损伤以及内侧前臂屈肌羣起点损伤,多在打羽毛球扣球动作中出现。

对策:运动前充分热身放松,前臂的伸屈肌要强化练习,并且可以在伸屈肌的腹部使用绷带以预防等等。

膝部损伤

打羽毛球中出现的膝部损伤主要是指髌韧带上部以及髌骨过劳性损伤,常见于反复的跳跃、冲跑后。

对策:运动前对膝周围肌肉羣进行认真热身,运动后对其进行冰敷 ,并且穿着前后都有气垫的运动鞋等等。

腰部损伤

打羽毛球如果是经常后仰的话容易发生腰部损伤。

对策:运动前多做做前仰后仰、转体侧弯等动作,并且多进行仰卧起坐来加强腰腹部的力量,选择一个适合自身使用的球拍等等。

大腿损伤

打羽毛球中还可能会出现运动中的大腿肌肉拉伤。

对策:立即停止运动。在运动前充分准备活动,运动中规范技术动作,平时可以多做腿部肌肉力量的训练,比如负重前后交叉跨步练习等等。

羽毛球运动能够帮助增强人体体质,但是在运动中因为身体需要承受压力,特别是肩胛部、腰部、肘部,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羽毛球运动有哪些常见的运动损伤,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呢?

眼部损伤

打羽毛球可能会因为突然来球砸中眼周,特别是对方扣球的时候,速度快,力量大造成眼周损伤。

对策:等球时球拍举在面部并且集中注意力,若出现打中眼睛不适宜停止运动就医进行处理。

 羽毛球运动损伤及防护

 (一)手腕关节损伤

 由于羽毛球的技术要求,无论是击打、扣杀及吊、挑、推、扑、勾球时都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后伸和外展的动作,然后随着不同的技术要领手腕快速伸直闪动鞭打击球或手腕由后伸外展到内收、内旋闪动切击球,手腕在这种快速的后伸,鞭打动作中,还不断做出不同角度内、外旋及屈收动作。

 因而手腕部的薄弱环节三角软骨盘不断受到旋转辗挤造成损伤。因此,爱好者在进行羽毛球运动中,应该特别注意手腕的准备活动。并且应长 期坚持做好手腕损伤的预防工作。

 手腕损伤的改善措施:

 可用小哑铃或沙瓶负重做腕部练习,增加腕部力量。次数与重量视个人情况掌握,以每次练习出现臂酸胀为止,或加重球拍的重量绕8字练 习,以加强、改善腕部的肌肉活动能力。也可用砖头代替重物,同时还可以发展手指力量。运动时带上护腕或用弹力绷带加固。练习量视个人情况自行掌握。

 (二)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也是在羽毛球运动中多发的一种损伤,这是由于在羽毛球的各项技术中,无论是正手、反手击球或劈吊球,其基本动作都需要同时右(左)臂后引,胸舒 展,当球落至额前上方击球时,上臂向右(左)上方抬起,肘部领先,前臂自然后摆,手腕后伸,前臂急速内旋带动手腕屈收鞭打发力。因此,肩关节进行重复无数 次这种运动时,使得组成肩袖的四块小肌肉长处于离心性超负荷状态,从而造成肩袖损伤。

 因此,爱好者在进行运动时,也同样需要去注意准备活动的充分性,并在打球中应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肩关节损伤的改善措施:

 加强肩部力量训练及肩部的揉韧伸展训练,用一定重量的物品置于肘部,平举至与肩同高,持续1-2分钟为一组,每次4-6组,每组间歇时注意放松,放松时肩部进行正压、反拉及前后绕环练习。

 (三)膝关节损伤

 在羽毛球的运动中,经常会出现反复的在短距离内,瞬间变向,侧身及前屈、后伸、起跳、跨步、后蹬,膝关节的 稳定装置不断承受剧烈拉应力和牵扯力,一旦某个动作不协调和过度用力、过度疲劳常常容易引发膝关节的急性损伤。因此,在进行羽毛球运动中,特别要注意这种 重复发生率高的损伤。

 膝关节损伤的改善措施:

 采用静力半蹲或负重静力半蹲来增加该部位的力量。如果股四头肌的力量强,运动中承受负荷的能力就强,出现劳损的可能性也就会小些。 做加强力量的练习时膝关节屈的角度可由小到出现膝痛的角度开始,慢慢加在到不超过90度,每次练习时间可由5分钟开始慢慢加大到半小时以上,练习时,以出 现股四头肌轻微的抖动为止。运动时可佩戴护膝。

 (四)网球肘

 “网球肘”是所有球拍运动中最常见的伤。其原因是很多控制手指,手腕和前臂运动的肌肉都附着在肘关节周围。在羽毛球技术动作中,屈腕、旋前臂的动作比较 多。如反手击球动作,它是靠上肢的屈腕肌和旋前肌来完成的。在肘关节在130~180度时,伸肌群的合力最集中,而外侧韧带也拉的最紧。此时如果用最大的 力去做投掷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因此,在羽毛球运动中,加强保护肘关节和预防网球肘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网球肘的改善措施:

 1上场之前充分活动各关节,打球之前要挥几分钟空拍,刚开始打球时要逐渐加力,特别是冬季天冷时。

 2加粗拍柄,一般来说厂商出产的拍子总是出最细的,以便谁都能用。但肯定对于大部分球手它们太细。握紧时肘部肌肉负担过重。加粗后可以明显减轻肘部肌肉负担。

 3戴个护肘。

 4握拍要放松,击球时肘部不要过直。

 5逐步增加力量练习。

 此外,肘疼往往是在突然加大运动量时出现,应避免打球时间突然加长。

 (五)踝部伤害

 快速移动脚步的过程中,因为慌乱或是勉强接球、脚步未朝正确方向跨步,容易导致踝关节外翻或内拗而伤害到韧带。

 透过了解羽球运动伤害的发生原因、运动伤害发生的形式、容易造成运动伤害的部位以及认知预防的方法后,进而学习该项运动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就能降低从事羽球运动所带来的运动伤害。

 (六)腰肌扭伤

 羽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要求腰部处于不断地过屈(如弓步接吊球,跨步接,搓网前球)或过伸运动中(如扣、杀球、击后场高球)。在重复做这些动作中,腰很容 易受到损伤。爱好者在打球时注意力不集中,肌肉过于放松,动作技术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这些原因容易造成急性腰扭伤的发生。

 当出现急性腰肌扭伤时,腰部出现持续局限性疼痛,行动困难,咳嗽、喷嚏时症状加重,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 当时并无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咳嗽、喷嚏可使疼痛加剧。腰肌扭伤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 痛;有时可以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阻,静止时疼痛稍轻、活动或咳嗽时疼痛较重。

 当发生急性腰扭伤后,立即停止运动,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防止因延误治疗而转为慢性。扭伤初期宜睡硬板床。注意保暖与休息,重者需休息2-3周。治愈后应尽量避免再次扭伤,必要时可采取阔腰皮带外束,以保护腰部。

1 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损伤部位及原因

 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损伤部位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关节部位。其中最容易受伤的是手腕处的受伤,受伤患病率为3637%,其次是肩关节和踝关节,受伤患病率为3174%和2738%。在专业运动员中,最易受伤的部位是踝部和足跟部,这是由于专业运动员在训练中运动量过大而引起的。在羽毛球大众健身运动中手腕和肩袖处容易损伤,主要原因是在打球中技术动作不规范。

 11 手腕关节损伤

 在羽毛球运动在,手腕关节是较容易受伤的的。症状是击球发力时手腕无力或疼痛。由于羽毛球的技术要求,无论是后场大力杀球,或者前场的小力击球,都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后仰和外伸的动作。然后随着不同的技术要领手腕快速伸直闪动鞭打击球,在内旋闪动切击球时。手腕在这种快速的后伸到内收鞭打动作中做出不同角的度击球动作,因此容易造成手腕部薄弱的三角软骨盘的损伤。

 12 肩袖关节损伤

 肩袖损伤也是羽毛球运动中多发的一种损伤病状。这是由于羽毛球的各项技术中,其基本动作都需要肩部后引、胸舒展。当球落至额前上方击球时,上臂向上方抬起。肘部领先,前臂自然后摆,手腕后伸,前臂急速内旋带动手腕屈收鞭打发力。因此,肩关节经常进行重复的这种运动时,使得组成肩轴的四块小肌肉长期处于离心性超负荷状态,稍不小心,板易造成运动损伤。症状是挥臂击球时肩关节感到明显疼痛,不能够做大力发力动作。

 13 踝关节及跟腱损伤

 由于羽毛球运动中起跳和迅速的急停,特别是网前跨步放球,或变向的腿部动作过多,使踝关节和跟腱周围的飘腱韧带很容易受伤。另外,在拉力产生过快、斜向受力、受力之前施加外力等情况下也容易受伤一般表现为跟腱部位疼痛,尤其是跳起后着地,后腿支撑或做蹬地动作时。

 14 肘关节损伤

 肘关节损伤症状是肘部静止时没有疼感。但击球一发力即痛,肘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网球肘。肘关节损伤是羽毛球运动中最易出现的很多控制手指、手腕和前臂运动的肌肉都附在肘关__节周围。主要是由于技术动作不合理或局部练习负担过重造成。在羽毛球运动中,屈腕、旋前臂的动作比较多,且使用的力量都是较大的爆发力。如反手球动作。它是靠上肢的屈腕肌和旋前肌来完成的。肘关节在1300—1800时。伸肌群的合力最为集中,而此时外侧韧带也拉得最紧。如果用力过大。就有可能超越肌体负荷,发生损伤。因此在羽毛球运动中,肘关节受损几率也是很高的。

 15 膝关节损伤

 在羽毛球运动中。两腿经常出现瞬间的变向、侧身前屈、后伸、起跳及跨步,使膝关节不断承受剧烈拉力。一旦某个动作不协调、过度用力或过度疲劳,就会引发膝关节损伤。症状是膝关节酸痛无力或活动时膝部稍一弯曲就疼痛。

 16 身体其他部位损伤

 羽毛球运动也会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其中大腿肌群肌肉损伤居多。造成这一损伤的原因:一是由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如气温较低时,肌肉的粘滞性较高。肌群处于僵硬状态,如果不充分做好热身的准备活动,极易在突发性用力时出现拉伤;二是由于股四头肌力量不强或训练不足。不能承受训练中大强度的腿部瞬间位移、急停和起跳而造成股四头肌拉伤。

 2 预防措施

 21 运动前充分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积极的放松整理活动

 运动前不重视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理不充分、不正确、不科学,是引起羽毛球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内脏、神经系统机能不兴奋,肌肉血液供应不足,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运动,动作僵硬、不协调,极易造成损伤。在开始进行羽毛球运动前,首先应进行身体全面的、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如身体自上而下各关节的活动,包括绕环、拉韧带以及慢跑。然后要进行一些专项准备活动,如挥拍活动、起动步法及前后左右各方向的步法跑动练习。准备活动的理与时间要控制好。不能不动。也不能太猛,应以身体觉得发热、微微出汗为最佳。在寒冷的冬季。尤其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因肌肉韧带僵硬、没活动开而致伤。

 运动后要进行积极的整理放松活动。促进肌肉的恢复。运动后及时做一些拉长肌肉韧带的静力牵拉练习和按摩放松瑶动,能促进肌肉的乳酸代谢。以缓解肌肉和关节的酸痛感觉。促进肌肉疲劳的恢复,减少再次运动时由于肌肉没有恢复而造成的损伤。其方法是采用揉捏、敲打、抖动等方式对负荷量较大的肌肉部位进行放松。—般来说,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都应注意放松整理运动。

 22 合理掌握运动量,防止运动量过大

 由于下肢前后左右不停地满场反复多次奔跑,上肢无数次大力挥臂击球,腹、躯干处于连接上下肢运动、促使每个动作完成的必不可少的地位,所以运动中身体各部位负荷都大。如果运动量或内容的安排稍有不慎,某一局部负担过重。则会造成局部的损伤。如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练习,机体会因无法承受致伤。如多次进行大力杀球,则肩部肌肉负担过重;多次进行上网步法练习,则膝关节局部负担过重。为此,在运动中上下肢负荷安排要适当,密度大与密度小的内容要交替进行,并留意运动后身体各部位的'反应。如感到某一局部负担过重,则应立即停止该局部练习。

 23 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动作中技术动作不规范、不符合人体生理特点,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个重要原因。技术动作合理、准确。不但运动起来省劲、舒服、漂亮,而且不易受伤。相反。技术动作不合理、笨拙,不但费力别扭,不符合生理特点,易造成肩关节受伤。又如击球时手腕没有前臂、上臂内外旋带动,只用手腕屈伸击球,手腕极易受伤。做上网步法时,如前脚掌着地、重心前冲,髌骨则极易受损。

 24 加强力量素质的训练

 力量素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力量素质好,特别是小肌肉群力量好,能有效预防损伤。相反,股肉力量差、伸展性不好是致伤的一大诱因。对于运动时易出现损伤、力量又相对较弱的身体部位,应注意提高其机能和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特别是注意改善其肌肉的伸展性,这是预防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

 25 运动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当身体疲劳时,身体各部位运动机能状况下降,易出现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运动能力下降等反应。此时如仍然勉强参加运动,身体极易出现损伤,为此在进行羽毛球运动前和运动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反应,有肌肉发礓、酸痛或有“不愿意运动”的感觉时,则不再勉强进行比赛或训练。

 26 注意运动环境因素对损伤的影响

 在过滑的场地上进行羽毛球运动,下肢易拉伤。长期在过硬的地面上运动,如水泥地、砖头地等,膝、踝关节易劳损。场地不平或有异物会扭脚。鞋袜不合适、鞋子过大过小或鞋底过硬、袜子太薄或球拍过重等都不利于运动。

 3 改善运动损伤的措施

 大量的羽毛球运动实践证明,对于一些轻底的损伤,促进其恢复的较有效的方法是本着预防和治疗为主,适当加强受伤部位的力量训练和注意改善该部位的肌肉伸展度,可达到某种治疗效果。当然。如果在进行一些改善措施后,伤势仍然继续发展,则必须去医院就诊。对于羽毛球运动造成的常见损伤的防范和改善措施是:

 31 肩关节损伤的改善措施:加强肩部力量训练及肩部的柔韧伸展训练

 用一定重量的物品置于肘部、平举至与肩同高,持续l一2分钟为一组,每次4-6组。每组间歇时注意放松。放松时肩部进行正压、反拉及前后绕环练习。

 32 肘关节损伤改善措施:可采用俯卧静力支撑方法。加强该部位力量

 练时肘部稍弯曲。练习量视各自情况而定,以每次练习至手部支持不住为止或小沙开负重绕8字训练。网球拍前臂绕8字挥拍。或握小哑铃前臂屈收负重练习。使用正确的挥拍技术,握拍放松,击球时肘不要过直,加粗拍柄以减轻肘部周围肌腱韧带的负担。恢复期间练习或必要时带护肘或弹性绷带防护。

 33 手腕损伤的改善措施:可用小哑铃或沙瓶负重傲腕部伸届练习增加腕部力量

 次数与重量视个人情况自己掌握,以每次练习出现前臂酸胀为止。或加重拍的重量(用网球拍)绕8字练习,以加强、改善腕部的肌肉活动能力。也可用砖头代替重物,同时还可发展手指力量。运动时戴上护腕或用弹力绷带加固。练习量视个人情况自行掌握。

 34 膝关节损伤的改善措施:采用静力半蹲或负重静力量运动中承受负荷的能力就强,出现劳损的可能性也就会小些

 做加强力量的练习时膝关节屈的角度可由小到出现膝痛的角度开始。慢慢加大到不超过900,每次练习时间可由5分钟开始慢慢加大到半小时以上,练习时,以出现股四头股轻微的抖动为好。运动时可佩戴护膝。

 35 预防跟腱和踝关节损伤的措施-运动中需注意加强自我保护。

 如踝关节处用护套,增加运动强度时必需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运动中出现过度疲劳或疼痛时,则需休息几天,或适当减少运动量。运动量的安排呈波浪式。对于有轻度损伤的人来说,运动时可加带护踩。严重者可在护踝外加护弹性纱布包裹固定。掌握正确的技术,以腿部动作为先而带动整个身体的移动,而不是重心先移动再移动腿部,以免造成损伤。

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是软组织的损伤,其治疗原则就是按损伤不同的病理过程进行处理。合理的处理有赖于正确的诊断。在损伤即刻,伤部尚未肿胀,而且由于反射性的肌肉松弛与感觉神经的传导暂停,疼痛较轻,所以检查容易。一旦肿胀疼痛加重,或肌肉发生痉挛,则检查困难。因此伤后应及早检查,以利于明确诊断。根据上述损伤病理发展过程,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大致可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

  (一)、早期:指伤后24-48小时之内,组织出血和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症状的急性炎症期。这一时期的处理原则,主要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减轻炎症。治疗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述方法的一种或几种。 1 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这套方法越早越好,有制动、止血、镇痛、防肿的作用。一般是先冷敷,后加压包扎,包扎后应经常注意包扎部位的情况,要松紧适度。加压包扎24小时后即可拆除,再根据损伤部位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2 按摩:轻伤可采用一些较轻按摩(配合一些舒筋活血药物更佳)。重伤则不宜马上做按摩,否则会加剧伤处出血和组织液渗出,使肿胀加重,甚至造成继发性出血。但此时在伤部周围或远离伤部的上下部位,采用推摩、揉捏、点穴等手法进行按摩,可促进肿胀消退,疼痛减轻。 3 药物:外敷一些创伤药,常起到消肿止痛,减轻急性炎症的迅速疗效。

  (二)、中期:指受伤24-48小时后,这时出血已停止,急性炎症已消退。但伤部仍有淤血和肿胀,肉芽组织形成并开始吸收,组织正在修复。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伤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使淤血与渗出液迅速吸收,加速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可采用热敷、按摩、拔罐、药物等治疗之一种或几种,并结合一些物理治疗,如:红外线、超声波等。同时应根据伤情逐步进行功能锻炼,防止粘连形成。药物治疗,可外敷活血生新剂或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

  (三)、后期:损伤基本修复,肿胀、压痛等局部症状已消除,但功能尚未恢复,运动时仍感疼痛,酸软无力。此时期的处理原则是增强和恢复肌肉、关节的功能。 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适当配以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用旧伤药外敷,也可用一些洗药薰洗。 但应指出,上述三期辨证施治,适用与比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如损伤较轻,病程短,恢复快,则可将中后两期合并,把活血生新与功能恢复兼顾起来,同时施治。

打羽毛球腰肩受伤如何处理

 引导语: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打羽毛球腰肩受伤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您的阅读。

一、肩膀损伤

 在从事羽毛球活动过程中,极易发生肩部软组织损伤,其中又以肩袖损伤最为常见,约占肩部损伤的80%。而肩袖损伤约占整个羽毛球运动损伤的14%左右。

 (一)病因与病理:

 1肩袖损伤的发生,一部分伤者是因一次急性损伤而引起,以后由于未及时合理的彻底的治疗而继续受损,以至逐渐转变为慢性损伤。

 2一些伤者可无明显外伤史,是因局部负荷过度,肩袖肌腱受到多次反复的磨研或牵扯,使其微细损伤,逐渐劳损和退行性变而引起。

 3技术动作存在问题或有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肩部肌肉差肩关节柔韧性不佳等因素也是促进肩袖损伤的一些因素。

 (二)症状与诊断:

 1肩痛

 多在肩外侧痛,可向三角肌上部或颈部放射,在肩关节外展或同时伴有内外旋时往往出现疼痛。

 2痛弧

 在肩关节外展10度--120度的弧度内出现疼痛,超越120度后疼痛消失。肩部又放下至120度以下时,疼痛有显现。

 3压痛

 在肩峰下肱骨大结节处有压痛。

 4肿胀

 急性患者可有局部肿胀。

 5外展和外旋抗阻力试验呈阳性。

 (三)处理与伤后恢复练习:

 1理疗针灸按摩外敷伤膏药或局部药物封闭注射等,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2急性伤者应将上臂在外展30度的位置下固定休息。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急性发作的伤者应适当休息。暂停肩部超范围的急剧转动活动或专项技术练习。

 3急性期过去后,即应开始练习肩关节的绕环及旋转活动。

 4在伤后练习时,应以上肢下垂放松位下练习,然后逐渐增加肩的抬举角度进行练习,基本不痛后,可进行负重练习和逐步过渡到专门练习,慢性病者可从事肩部的各方活动,但应避免引起疼痛或使损伤会加重的疑些动作。

 5在专项练习时,可先做些难度和强度要求较低的动作,或改变一些练习方法或技术动作的样式,控制专项练习中局部的负荷量。

 6在伤后练习与康复中,要注意发展肩带小肌肉群的力量和柔韧性,在加强肩袖肌群肌力练习时,宜系取上肢外展80度--90度的屈轴静力负重练习。

 7注意发展肩部肌肉力量和肩关节的柔韧性,特别要加强肩部小肌肉群的练习。

 8为加强箭步肌力,可采用上肢外展80度--90度的屈肘负重静力练习。

 9负荷重量因人而宜,逐渐递增,时间以30秒到一分钟或以不能坚持为止。

 二、腰部损伤

 此伤系指腰(臀)部肌肉筋膜韧带或椎间关节等软组织损伤,俗称“腰肌劳损”。在羽毛球运动中中患有慢性腰痛者,大多属于此病(约占60%以上),占整个羽毛球运动损伤的11%左右。

 (一)病因与病理:

 在学生球员中,大多是由于疲劳积累,局部劳损或慢性细微损伤而逐渐形成的。而腰部活动过于频繁,负荷过大或过集中,象突然爆发用力超越了躯干一时所能承受的能力,所做动作超越了脊柱的功能范围,再加肌肉力量差(如,起跳扣杀时,过分伸脊柱动作或左右跨步,前后移动回球时,过分扭转躯干等),便容易造成急性损伤,而腰部损伤后,如未及时彻底治愈,训练时又不注意自我保护,则容易使急性损伤逐渐转化成慢性损伤。

 (二)症状与诊断:

 1疼痛

 轻伤时常无疼痛,过后或次日晨起时觉腰痛。重伤后即疼痛,甚至在发生扭伤一瞬间,觉“断了腰”或有一响声,疼痛亦较剧烈。若腰痛伴有小腿或足部放射痛及麻感,在胸腹内压力改变(如咳嗽打喷嚏大便)时串痛,麻木加重,则有可能是腰间盘髓核突出症。

 2脊柱生理弯曲改变,可出现侧弯,腰曲减小或消失。

 3腰部活动障碍和肌肉痉挛

 如腰背肌拉伤,在弯腰和侧屈时疼痛,并抗阻伸脊柱活动时出现伤处疼痛。

 4损伤的局部一般都有较明确的点压痛。

 5棘突偏歪

 椎间关节扭伤或错位,椎间盘髓核突出症的患者,常伴有患部棘突偏离正中线。

 (三)处理与伤后恢复练习:

 1物理疗法:针灸按摩外敷新伤药,内服跌打伤药,必要时可采用痛定封闭等。

 2急性疼痛期,除进行必要治疗外,应卧床休息,避免重多受伤,形成劳损。

 3在伤后康复练习时,要用宽腰带保护,要练治结合,练后腰疼加重者,应暂行专项练习,并注意休息。如练后无明显加重者,可按原计划进行练习。

 4康复练习时以加强躯干肌的力量和柔韧性为主,同时也要重视相关肌肉的锻炼(如腹肌两侧躯干肌等),另外练习前要做好局部准备活动,练习后做好放松与恢复,如热敷按摩伸展动作等。

 5要充分作好准备活动,使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得到提高。

 6注意力要集中,扣杀时肌肉不要完全放松,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7加强腰部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锻炼,同时还要加强腹肌练习。这些肌肉的增强,可避免本身的损伤,还可保护脊柱,避免脊柱及韧带的损伤。

;

  1、打羽毛球身体容易受伤的部位主要有膝盖、手腕、肩部、腰背、手臂等。

 2、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多为急性损伤,且易发生的部位多在于手腕、肩袖处和踝关节;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损伤中主要是踝部,其次是膝部和腰部。成年羽毛球队员的损伤多为腰,膝部损伤。

 3、不当姿势引起膝关节损伤,不正确的前冲止动和回动时外翻,以及屈伸时关节头和关节窝的不断摩擦引起膝关节内侧韧带和软骨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等。

 4、股四头肌力量不足,股四头肌及其肌腱参与构成膝关节囊的前部,股四头肌肌腱是伸膝的主要装置,启动、止动以及半蹲准备姿势主要依靠股四头肌来完成。

 5、长期大运动量训练,膝关节长期反复屈伸、摩擦造成关节面的磨损及韧带变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6610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