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摇摇船训练目的

舞蹈摇摇船训练目的,第1张

一、手抱大型物挡住视线还能走至少3米远;

训练目的:改善孩子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大型物向前走。

难度设置:选择重量适中的物品做训练。

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着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掉落等情况的发生。

二、能两眼睁开双臂伸直(或交叉胸前)单脚站立5秒;

训练目的: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睁开眼睛(或者双手交叉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的站立;

B、然后练习双手交叉在胸前站立。

帮助给予:

1、如果孩子开始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可以让他先尝试扶着椅背或握着训练者的手站立5秒;

2、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有所长进,则要求他只在需要时才扶持;

3、在孩子前方视平线的位置给予玩具或其他吸引他的东西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4、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

三、能两眼闭合双臂伸直(或交叉胸前)单脚站立5秒;

训练目的: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闭着眼睛(或者双手交叉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

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然后练习双手交叉在胸前站立。

帮助给予:1、如果孩子无法自觉地闭上眼睛,可尝试用布蒙住他的眼睛。如果孩子不愿意,先让他尝试习惯不练习的时候蒙上眼睛的感觉;2、充分运用奖励的原则来激发孩子的合作性;3、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

四、袋鼠跳;

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

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难度设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减少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

帮助给予: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

五、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得绳子5次;

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训练计划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将一条约2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像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从上面跳过。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B、快速摆动,动作幅度大,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

六、摇摇船

训练目的: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20下,或左右滚动20下。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膀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一旦孩子掌握了要领,及时撤销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

七、糊壁纸;

训练目的:提供触觉刺激,改善计划动作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靠墙站立,以身体当作滚筒贴着墙壁滚动,好像在糊墙纸。先向一个方向滚动,然后再相反方向滚动。

难度设置:A、只滚动3-5下;B、从墙壁的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提醒孩子注意头不要碰到墙壁,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如:孩子滚动时离墙壁太远。

八、拍气球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的计划能力

训练要求:把气球往上抛,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量不让气球落到地上。

难度设置:A、双手轮流拍打;B、在地上设置简单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让孩子绕过路障拍气球。

帮助给予:1、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的高一点,延迟下落的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2、必要时给予身体协调;3、提醒孩子看脚下的“路障”。

九、滚筒式时光隧道游戏

训练目的: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以及调节前庭感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用脚在前面的方式倒爬到隧道里

难度设置:A、开始时孩子可能害怕或不理解要求,可以先培养孩子对隧道的兴趣,把球滚到隧道里,鼓励孩子爬进去捡球,表扬他的勇敢尝试;B、协助孩子双脚放在前面,倒爬到隧道里,边帮助边给予口头提示,语气要轻柔,以免引起孩子紧张而拒绝合作。

帮助给予:1、由始至终身体协助;2、由始至终的口头指导及适当的鼓励表扬。

十、隧道滚动游戏

训练目的: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及身体协调不良的现象,增强前庭系统的刺激和调节,改善视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钻到阳光隧道里,用手指张开保护脸部,成人则在一旁轻轻地慢速滚动隧道。

难度设置:A、开始时成人可伸手到隧道里抚摸孩子的身体来舒缓他的紧张情绪,并且要和孩子说话;B、如果孩子有不适的感觉,应立即停止并协助孩子从隧道中钻出来。切莫强求让孩子呆在隧道里;C、如果孩子喜欢这样的晃动,可稍微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声音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帮助给予:1、跟孩子一起钻隧道;2、给予必要的身体触摸和口头鼓励。

十一、平衡台平躺游戏

训练目的:调节身体协调不良的情况,强化大脑和脑干的知觉机能。

训练要求:让孩子放松身体,先坐在平衡台上,然后慢慢躺下来,伸展手脚的肌肉,保持身体平衡。成人则左右倾斜摇晃平衡台,要维持一定的韵律感,以促进孩子的脑干的功能。

难度设置:A、开始时慢慢地移动;B、逐渐的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姿势和表情的反应;C、可让孩子分别睁眼和闭眼做摇摆,并观察他的不同反应;D、还可以在摇晃中做明显的停顿,先向左倾斜,再向右倾斜,观察孩子对两侧晃动的不同反应;E、也可以让孩子俯卧着做以上动作。

帮书给予:1、给予必要的身体触摸和口头鼓励,以调节孩子的紧张情绪和增强自信心。

十二、平衡台静坐摇晃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不良,减低肌肉张力过高的现象,让前庭体系和固有体系的机能感觉不同的反应。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平衡台上,左右晃动身体。

难度设置:A、提醒孩子坐好,自己尝试运用可以自由移动的双手保持平衡;B、先睁眼练习10分钟,再闭眼练习10分钟,以此来感觉两种不同的平衡感。、

帮助给予:1、必要时跟孩子一起坐在平衡台上做这一练习;2、运用增强和间歇增强的原理来协助孩子完成练习。

十三、平衡台互相扶持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不良的情况,对身体协调、触觉感、前庭体系都起到刺激的作用。

训练要求:指导者和孩子共同站在平衡台,两人双手紧握,互相保持平衡。由于站姿使重力感不稳定,两人配合的动作对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摇晃时可先练习由指导者带动孩子,再由两人在同一速度上配合彼此摇动的韵律。速度要适中,不要过快。

帮助给予:1、用夸张的身体晃动动作来带动孩子,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兴趣,但速度不要快;B、鼓励孩子配合你晃动的速度来调节自己的身体平衡。

十四、平衡台站立摇动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促进反射感觉,建立前庭固有的平衡感,调整视觉统合。

训练要求:让孩子站在平衡台上,由指导者在台下缓慢摇动平衡台,提醒孩子调整姿势保持平衡。

难度设置:A、可以让孩子双手伸直,以保持身躯平衡,并且可以闭眼尝试不用的感觉,或在平衡台上缓缓移动身体,已调整不同的平衡反射;B、开始时可练习10-20下,习惯到60下,平衡效果较易发挥;C、再逐步练习到100-200下,以加强对前庭固有体系的调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652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