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运动常见损伤及措施

打羽毛球运动常见损伤及措施,第1张

1 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损伤部位及原因

 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损伤部位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关节部位。其中最容易受伤的是手腕处的受伤,受伤患病率为3637%,其次是肩关节和踝关节,受伤患病率为3174%和2738%。在专业运动员中,最易受伤的部位是踝部和足跟部,这是由于专业运动员在训练中运动量过大而引起的。在羽毛球大众健身运动中手腕和肩袖处容易损伤,主要原因是在打球中技术动作不规范。

 11 手腕关节损伤

 在羽毛球运动在,手腕关节是较容易受伤的的。症状是击球发力时手腕无力或疼痛。由于羽毛球的技术要求,无论是后场大力杀球,或者前场的小力击球,都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后仰和外伸的动作。然后随着不同的技术要领手腕快速伸直闪动鞭打击球,在内旋闪动切击球时。手腕在这种快速的后伸到内收鞭打动作中做出不同角的度击球动作,因此容易造成手腕部薄弱的三角软骨盘的损伤。

 12 肩袖关节损伤

 肩袖损伤也是羽毛球运动中多发的一种损伤病状。这是由于羽毛球的各项技术中,其基本动作都需要肩部后引、胸舒展。当球落至额前上方击球时,上臂向上方抬起。肘部领先,前臂自然后摆,手腕后伸,前臂急速内旋带动手腕屈收鞭打发力。因此,肩关节经常进行重复的这种运动时,使得组成肩轴的四块小肌肉长期处于离心性超负荷状态,稍不小心,板易造成运动损伤。症状是挥臂击球时肩关节感到明显疼痛,不能够做大力发力动作。

 13 踝关节及跟腱损伤

 由于羽毛球运动中起跳和迅速的急停,特别是网前跨步放球,或变向的腿部动作过多,使踝关节和跟腱周围的飘腱韧带很容易受伤。另外,在拉力产生过快、斜向受力、受力之前施加外力等情况下也容易受伤一般表现为跟腱部位疼痛,尤其是跳起后着地,后腿支撑或做蹬地动作时。

 14 肘关节损伤

 肘关节损伤症状是肘部静止时没有疼感。但击球一发力即痛,肘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网球肘。肘关节损伤是羽毛球运动中最易出现的很多控制手指、手腕和前臂运动的肌肉都附在肘关__节周围。主要是由于技术动作不合理或局部练习负担过重造成。在羽毛球运动中,屈腕、旋前臂的动作比较多,且使用的力量都是较大的爆发力。如反手球动作。它是靠上肢的屈腕肌和旋前肌来完成的。肘关节在1300—1800时。伸肌群的合力最为集中,而此时外侧韧带也拉得最紧。如果用力过大。就有可能超越肌体负荷,发生损伤。因此在羽毛球运动中,肘关节受损几率也是很高的。

 15 膝关节损伤

 在羽毛球运动中。两腿经常出现瞬间的变向、侧身前屈、后伸、起跳及跨步,使膝关节不断承受剧烈拉力。一旦某个动作不协调、过度用力或过度疲劳,就会引发膝关节损伤。症状是膝关节酸痛无力或活动时膝部稍一弯曲就疼痛。

 16 身体其他部位损伤

 羽毛球运动也会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其中大腿肌群肌肉损伤居多。造成这一损伤的原因:一是由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如气温较低时,肌肉的粘滞性较高。肌群处于僵硬状态,如果不充分做好热身的准备活动,极易在突发性用力时出现拉伤;二是由于股四头肌力量不强或训练不足。不能承受训练中大强度的腿部瞬间位移、急停和起跳而造成股四头肌拉伤。

 2 预防措施

 21 运动前充分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积极的放松整理活动

 运动前不重视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理不充分、不正确、不科学,是引起羽毛球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内脏、神经系统机能不兴奋,肌肉血液供应不足,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运动,动作僵硬、不协调,极易造成损伤。在开始进行羽毛球运动前,首先应进行身体全面的、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如身体自上而下各关节的活动,包括绕环、拉韧带以及慢跑。然后要进行一些专项准备活动,如挥拍活动、起动步法及前后左右各方向的步法跑动练习。准备活动的理与时间要控制好。不能不动。也不能太猛,应以身体觉得发热、微微出汗为最佳。在寒冷的冬季。尤其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因肌肉韧带僵硬、没活动开而致伤。

 运动后要进行积极的整理放松活动。促进肌肉的恢复。运动后及时做一些拉长肌肉韧带的静力牵拉练习和按摩放松瑶动,能促进肌肉的乳酸代谢。以缓解肌肉和关节的酸痛感觉。促进肌肉疲劳的恢复,减少再次运动时由于肌肉没有恢复而造成的损伤。其方法是采用揉捏、敲打、抖动等方式对负荷量较大的肌肉部位进行放松。—般来说,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都应注意放松整理运动。

 22 合理掌握运动量,防止运动量过大

 由于下肢前后左右不停地满场反复多次奔跑,上肢无数次大力挥臂击球,腹、躯干处于连接上下肢运动、促使每个动作完成的必不可少的地位,所以运动中身体各部位负荷都大。如果运动量或内容的安排稍有不慎,某一局部负担过重。则会造成局部的损伤。如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练习,机体会因无法承受致伤。如多次进行大力杀球,则肩部肌肉负担过重;多次进行上网步法练习,则膝关节局部负担过重。为此,在运动中上下肢负荷安排要适当,密度大与密度小的内容要交替进行,并留意运动后身体各部位的'反应。如感到某一局部负担过重,则应立即停止该局部练习。

 23 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动作中技术动作不规范、不符合人体生理特点,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个重要原因。技术动作合理、准确。不但运动起来省劲、舒服、漂亮,而且不易受伤。相反。技术动作不合理、笨拙,不但费力别扭,不符合生理特点,易造成肩关节受伤。又如击球时手腕没有前臂、上臂内外旋带动,只用手腕屈伸击球,手腕极易受伤。做上网步法时,如前脚掌着地、重心前冲,髌骨则极易受损。

 24 加强力量素质的训练

 力量素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力量素质好,特别是小肌肉群力量好,能有效预防损伤。相反,股肉力量差、伸展性不好是致伤的一大诱因。对于运动时易出现损伤、力量又相对较弱的身体部位,应注意提高其机能和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特别是注意改善其肌肉的伸展性,这是预防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

 25 运动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当身体疲劳时,身体各部位运动机能状况下降,易出现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运动能力下降等反应。此时如仍然勉强参加运动,身体极易出现损伤,为此在进行羽毛球运动前和运动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反应,有肌肉发礓、酸痛或有“不愿意运动”的感觉时,则不再勉强进行比赛或训练。

 26 注意运动环境因素对损伤的影响

 在过滑的场地上进行羽毛球运动,下肢易拉伤。长期在过硬的地面上运动,如水泥地、砖头地等,膝、踝关节易劳损。场地不平或有异物会扭脚。鞋袜不合适、鞋子过大过小或鞋底过硬、袜子太薄或球拍过重等都不利于运动。

 3 改善运动损伤的措施

 大量的羽毛球运动实践证明,对于一些轻底的损伤,促进其恢复的较有效的方法是本着预防和治疗为主,适当加强受伤部位的力量训练和注意改善该部位的肌肉伸展度,可达到某种治疗效果。当然。如果在进行一些改善措施后,伤势仍然继续发展,则必须去医院就诊。对于羽毛球运动造成的常见损伤的防范和改善措施是:

 31 肩关节损伤的改善措施:加强肩部力量训练及肩部的柔韧伸展训练

 用一定重量的物品置于肘部、平举至与肩同高,持续l一2分钟为一组,每次4-6组。每组间歇时注意放松。放松时肩部进行正压、反拉及前后绕环练习。

 32 肘关节损伤改善措施:可采用俯卧静力支撑方法。加强该部位力量

 练时肘部稍弯曲。练习量视各自情况而定,以每次练习至手部支持不住为止或小沙开负重绕8字训练。网球拍前臂绕8字挥拍。或握小哑铃前臂屈收负重练习。使用正确的挥拍技术,握拍放松,击球时肘不要过直,加粗拍柄以减轻肘部周围肌腱韧带的负担。恢复期间练习或必要时带护肘或弹性绷带防护。

 33 手腕损伤的改善措施:可用小哑铃或沙瓶负重傲腕部伸届练习增加腕部力量

 次数与重量视个人情况自己掌握,以每次练习出现前臂酸胀为止。或加重拍的重量(用网球拍)绕8字练习,以加强、改善腕部的肌肉活动能力。也可用砖头代替重物,同时还可发展手指力量。运动时戴上护腕或用弹力绷带加固。练习量视个人情况自行掌握。

 34 膝关节损伤的改善措施:采用静力半蹲或负重静力量运动中承受负荷的能力就强,出现劳损的可能性也就会小些

 做加强力量的练习时膝关节屈的角度可由小到出现膝痛的角度开始。慢慢加大到不超过900,每次练习时间可由5分钟开始慢慢加大到半小时以上,练习时,以出现股四头股轻微的抖动为好。运动时可佩戴护膝。

 35 预防跟腱和踝关节损伤的措施-运动中需注意加强自我保护。

 如踝关节处用护套,增加运动强度时必需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运动中出现过度疲劳或疼痛时,则需休息几天,或适当减少运动量。运动量的安排呈波浪式。对于有轻度损伤的人来说,运动时可加带护踩。严重者可在护踝外加护弹性纱布包裹固定。掌握正确的技术,以腿部动作为先而带动整个身体的移动,而不是重心先移动再移动腿部,以免造成损伤。

  这种情况一般常因为局部肌肉筋膜疲劳损伤引起,一般肌肉拉伤疼痛明显恢复时间较长,有明年压痛以及功能影响

  建议饮食清淡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局部热敷按摩理疗,可以外科检查明确,局部热敷按摩理疗,应用活络油等活血消炎止痛药物 

  介绍几种按摩法: 

  穴位按摩 :按摩手三里。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 ,揉动 1分钟 ,换左手 ,每日 3次。按摩印堂穴。用食、拇指按住该穴 ,旋转揉动 ,每次 1分钟 ,每日 3次。

捏压患处 :用右手拇、食指捏住压痛点 ,用力深压 ,并向前后左右揉动 1分钟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捏右肩。每日 2次。

其实羽毛球是一项劳损关节的运动,尤其是业余选手,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更容易劳损或受伤。

打羽毛球时,无论是打、扣杀、吊、挑、推、扑、勾球都要求手腕要有基本的后伸和外展的动作。技术要领不同,手腕会快速伸直,闪动鞭、打击球或由后伸外展到内收,这种情况下,手腕的薄弱环节三角软骨盘会因受到旋转辗挤,特别容易造成损伤。羽毛球也会导致肩部受伤,肩关节是上肢和躯干的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肩部损伤包括关节盂唇软骨撕裂、关节囊增厚和肩部撞击综合征等。很多人都知道打羽毛球容易得“网球肘”。其实打羽毛球也可能导致“高尔夫肘”。高尔夫肘和网球肘发生的原因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施力点的位置不同,受伤的位置也不同。“网球肘”是肘部外侧的损伤,患者多喜欢反手击球。

羽毛球投掷和摆动时,肩关节外展。此时,肩峰下关节的内部组织可反复摩擦和撞击,产生慢性肩痛综合征,称为“肩撞击综合征”。比赛中,飞奔救球的球员往往会得到观众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但是在实际打球的时候,这种动作容易导致“头臼碰撞综合症”。

因此,我个人对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有以下建议:1、不要为了急于比赛而省出这10分钟,每次比赛花10分钟准备运动,你的运动寿命至少可以延长5年;2、应进行适当的保护力量训练,肌肉保护将减少关节劳损,就像在齿轮上涂抹轮滑油一样。我们常见的伤害从严重到严重的顺序是:1。膝盖、腰部、大腿(拉伤)2。脚踝,肩膀。3手腕、颈椎等。最好从一开始就学会每一个动作,先提高自己的肌肉能力,选择健康、均衡、健身的运动,有效避免运动损伤。

1、肩部拉伤。

在打完羽毛球后,肩膀感觉很痛,有的甚至整个肩膀都无法抬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肩部拉伤。在打球时没有用对方法和肌肉力量不足,大力扣杀都是会导致肩部拉伤的。

2、造成网球肘。

打球后肘关节疼痛,就是打球的时候造成了“网球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反手动作不顺畅、但还是使劲打的结果。

3、容易膝关节劳损。

打羽毛球是一个用膝比较多的运动,作为经常吃劲的关节,如果膝盖周围的肌肉力量不足,就会慢慢造成劳损。

想办法锻炼上、下肢力量。比如,通过练习跳绳,提高下肢力量和下肢的灵活性,通过做俯卧撑锻炼上肢向前挥动的力量,通过手握哑铃向后上方摆动,锻炼背阔肌,提高向后摆动上肢的力量,增加反手击球的力量。其实很多方法,只要有助于提高球技,有助于提高兴趣,都可以去试试。

新手在打羽毛球的时候,应当注意腿部、腰部、韧带以及踝关节等处的扭伤和拉伤。

羽毛球是一项非常适合我们锻炼身体的运动,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肘部、腰部以及腿部的力量,就算不是专业的羽毛球运动员,平时用此项运动来锻炼身体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打羽毛球,这项运动并没有什么年龄限制,只要你愿意,就基本可以。但是,如果你还不会打羽毛球,想学习的话,新手应当特别注意一些问题,因为羽毛球这项运动看起来简单是没错,却非常容易受伤,可以说是受伤率很高的一项运动了,经过相关人员的调查,羽毛球运动的受伤率已经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这项运动,新手在学习之前一定要特别注意。

在学习羽毛球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的是羽毛球运动会用到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打羽毛球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一直不停地在运动,击球的时候,需要用到我们的手臂去发力,同时脚步还要不停地移动、转体,甚至还要跳跃,在击球技术和步法的协调配合之下,才有可能击败对手。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需要用到我们的手臂、肘关节、踝部、腰部等等部位,这些部位需要配合好,一个也不能放松,所以打羽毛球能带动全身的运动,从而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能够强身健体,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减少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羽毛球行列的原因。

对于新手而言,由于球技还不够成熟,所以一些动作使用得并不规范,那么就容易给身体的一些发力部位带来损伤。比较常见的损伤有肘关节损伤、踝部以及腰部的扭伤、手臂以及大腿部肌肉的拉伤,还有跟腱的断裂。这些虽然并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但是一旦损伤了这些部位也是比较难以恢复的,日后很容易旧伤复发。

一个星期打一次有点腰酸腿痛的很正常,前提是你不参加其他的体育活动。

建议你做好三件事,就可以大大缓解疼痛:

1、是打球前要热身,做一下拉伸,把身体活动开,特别是你觉得会酸痛的部位,切忌一上来就剧烈活动,这样还特别容易受伤;

2、如果有可能,选用一个合适的护腰;

3、活动结束后,如果有条件慢跑15分钟,可以有效阻止乳酸堆积,不会感到太酸痛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5701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