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器械核心技术变革风暴来临,哪些内资企业可以后来居上?

内窥镜器械核心技术变革风暴来临,哪些内资企业可以后来居上?,第1张

在上文介绍过了内窥镜的工作原理和我国内窥镜市场的发展现状后,可以看出我国内窥镜领域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行业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有哪些?本文将通过介绍内窥镜市场的外资企业和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国产企业来分析我国内窥镜市场的竞争格局。

03

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分别领跑软镜、硬镜市场,内资企业寻求后来居上

31 奥林巴斯:占我国软镜市场708%,将积极开拓二级医院市场

奥林巴斯是世界精密仪器、光学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已有百年发展 历史 。公司在1919年创立之初,以显微镜制作盈利,获得成功后,又进军了内窥镜领域,195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推出胃镜实用化的企业。

由于发展时间时间较早,技术较为成熟,奥林巴斯掌握了窄带成像技术和自体荧光成像技术,在消化道内窥镜上应用可以使消化道黏膜微血管的观察更加清晰,同时减少阴影,降低误诊率。 这一技术领先于其他厂商,也让奥林巴斯做到了软镜市场的垄断,在全球占据了65%的市场,在我国更是控制了708%的市场。 除此之外,公司在硬镜领域也位于第一梯队,占据了我国23%的硬镜市场,仅次于德企卡尔史托斯。

图表1:奥林巴斯占据我国708%的软镜市场

公司围绕着内窥镜建立了全面的产品线,并提供配套的手术、维修等设备,消化道内窥镜是公司的核心产品。 2019年公司总营收7974亿日元,其中与医用内窥镜有关的业务收入占比接近80%。

奥林巴斯十分重视中国市场。公司官方报告显示,2019年亚洲市场收入1680亿日元,其中有60%以上来自于中国。为了巩固市场地位,公司在我国多地建立了配套的医师培训中心,给许多无法接触临床的年轻医师提供熟悉公司内窥镜产品的机会,在提升医生水平的同时,为自己的产品营造了良好的口碑。

图表2:奥林巴斯亚洲市场60%以上收入来源于中国

奥林巴斯在我国目前的客户主要是三级医院和一小部分二级医院,而基层医院的占比较低。公司认为随着我国人民 健康 意识的提升,早诊的需求会与日俱增,因此二级医院甚至基层医院的市场可以被开拓。

图表3:三级医院为目前主要客户,基层医院市场值得开拓

综合来看,奥林巴斯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配套的医师培养战略,已经完成了内窥镜产品的长线布局,在我国内窥镜市场的垄断地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被打破。

32 卡尔史托斯:2018年营收1210亿欧元,占我国硬镜市场47%

卡尔史托斯成立于1945年,早期主要生产放大镜和光学检查附件。在涉及到了光学仪器后,公司开始踏入内镜领域,如今公司已经在内镜领域成为头部企业,产品涉及医学内镜和工业内镜。

图表4:2019年卡尔史托斯占据我国硬管内镜47%市场

公司是全球首家推出全高清4K摄像头的厂家,现已拥有400多项专利。 2018年营业收入1710亿欧元,净利润012亿欧元。在我国医用硬管内窥镜上公司2019年市场占比47%,是硬镜领域的龙头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司在硬镜传统的白光技术领域表现优秀,但在新兴的荧光硬镜技术上,远远滞后于史塞克,仅占了我国10%的市场。目前荧光硬镜在硬镜市场上仅占不到15%,但其兼具荧光和白光两种模式,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市场份额增大、逐渐替代纯白光硬镜的趋势不可阻挡,因此未来公司的市场规模可能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

图表5:卡尔史托斯荧光硬镜市占率仅10%

33 开立医疗:内窥镜营收年增长率超100%,价格低于进口产品10%-20%

开立医疗是我国与外资企业差距最小的国产内窥镜企业。公司拥有超声和内窥镜两大业务支柱。

公司的内窥镜业务保持快速稳定增长,2016年内窥镜业务营收只有036亿元,而到了2019年已经有了2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内窥镜营收占比也由502%提高到了2349%,成为了公司的第二大主营业务。

图表6:2016-2019年开立医疗内窥镜年均营收增速超100%

开立医疗还有很强的研发能力,研发费用率稳定在20%左右。公司自主研发了HD500上消化道内窥镜,是国内罕见的高端内窥镜品种,它采用CMOS传感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让公司摆脱了对三大日企的CCD传感器核心技术和原材料的依赖,获得了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在成像技术上采用了光电复合染色成像技术,在保证图像亮度与信噪比的同时,增强黏膜血管的对比度,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信息,分辨率上也不输奥林巴斯的260系列和富士的4450HD。 除此之外,HD500在同类型产品中价格占据优势,比进口产品低10%-20%,有机构调研数据显示, HD500终端价格为60-100万元,而奥林巴斯和富士的同类型产品则需要70-120万元。

图表7:开立医疗与奥林巴斯、富士的同类型产品对比

得益于在电子窥镜领域的技术积累,开立医疗也进军了硬镜领域,上市了国内首款高清的三芯片4K硬镜,分辨率高于卡尔史托斯的TC200,其他参数也与卡尔史托斯接近。除此之外,公司还在不断布局内窥镜治疗器具及周边产品,以丰富产品线,2018公司年收购了威尔逊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获得了活检钳、异物钳、内镜器械超声波清洗机等产品。同时,凭借在超声领域的技术优势,公司也推出了超声内镜产品,并在2019年获批上市,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总结一下,开立医疗主打高端内镜产品,凭借其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成为国产内窥镜龙头企业,相比外资龙头又存在价格优势,因此未来发展前景不容小觑,虽然短时间内很难挑战奥林巴斯的龙头地位,但市场份额也有望提升。然而,高端内镜的营销非一朝一夕,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学术推广,这对开立医疗的营销团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4 海泰新光:2019年内窥镜相关营收185亿元、荧光内窥镜成史塞克供应商

海泰新光成立于2003年,专注于硬管内窥镜及其组件的研发 生产。公司的内窥镜营业收入占比在80%以上,且逐年上涨,2019年营收185亿元,同比增长2937%。公司主要产品为荧光硬镜,营收占内窥镜的比例超过80%。

图表8:海泰新光营收逐年增长,2019年同比增长2937%

公司凭借其在荧光硬镜领域的技术优势,成为史塞克荧光内窥镜整机系统AIM中该设备唯一设计及生产供应商。随着未来史塞克在我国荧光内窥镜市场份额的增大,公司的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然而,公司业务营收上存在对史塞克过度依赖的问题。 在2019年销售给史塞克公司的收入占总营收的65%,一旦史塞克未来在我国市场销售出现问题,海泰新光的市场规模必然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史赛克在2017年收购了荧光成像技术开发商NOVADAQ,并获得了荧光技术的内窥镜整机PINPOINT系统,用于对AIM系统的补充,如果未来史塞克加大了PINPOINT系统的使用,也将会对海泰新光的内窥镜出口业务造成影响。

35 迈瑞医疗:斥资45亿兴建武汉研发中心,推出4K高清硬镜系统

作为我国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迈瑞在近年也进军了内窥镜行业。公司于2020年斥资45亿在武汉建成了其全球第二总部,内窥镜及其所需的微创手术设备为武汉生产基地的一大重要建设内容。同时,公司在2019年年报中第一次提出,公司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的产品除了传统的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呼吸机等产品外,还包括外科腔镜摄像系统、冷光源、光学内窥镜等与内窥镜相关的产品。 2019年公司在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营收达到6341亿元,同比增长2138%。 公司虽然进入内窥镜行业时间较短,但由于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资本注入,目前已经推出了全新的4K硬镜系统。以迈瑞的体量和能力,很可能在未来会进军技术壁垒更高的软镜领域,届时将对内窥镜市场的竞争格局造成冲击。

36 其他:中小企业集中在低端内窥镜设备,目标二级医院及以下

除上述企业之外,我国还有沈阳沈大、好克和天松等内窥镜生产厂商,但主要产品都集中在标清低端硬镜上,在成像稳定性和清晰度、医生操作手感和可插入性上都和外企存在较大差距。软镜方面,除开立医疗外,国内有上海成运、上海医光、上海澳华等企业有涉猎,其中上海澳华推出了高清的消化道软镜产品,但主要的客户都集中在二级医院及以下,进入三级医院存在一定困难。

综上所述,由于硬镜和软镜市场上的技术更新,我国内窥镜市场的竞争格局未来可能会有变化。在软镜市场上,虽然奥林巴斯的龙头地位短时间内难以撼动,但开立医疗市场份额可能会显著增大,对其他传统优势的日企形成挑战。在硬镜市场上,随着荧光硬镜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卡尔史托斯的龙头位置可能会被史塞克取代;另一方面,迈瑞医疗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资本注入,很可能在硬镜市场分一杯羹。在头部企业凭借高端产品争抢三级医院市场的同时,二级及以下医院可能依旧是产品质量稍逊色,但价格低廉的国产小型企业的主要目标。

进口品牌的彩超b超质量通常要较国产好些,但是价格也相对昂贵。

进口品牌较好些的有飞利浦,西门子,日立等等

国产品牌较为知名的有迈瑞,开立,汕超,大为等等。

具体还是要看自己临床需要和预算吧

迈瑞aed电池可以使用最低设定为2年。装在AED机器里的电池,由于会在AED自检的时候耗电(AED具有自检功能是AED的业内行规,比如自检电池电量多少。)AED的电池一般都有最低可以待机正常使用的年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3360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