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什么就吃什么,亚洲最壮观的和尚吃饭场面,为啥吃鸭鱼肉都可以吃?

供奉什么就吃什么,亚洲最壮观的和尚吃饭场面,为啥吃鸭鱼肉都可以吃?,第1张

这是因为当地的僧人对于吃的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忌讳,有什么就吃什么。这和国内的僧人是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信仰观念的偏差,我们国内僧人信仰的是大乘佛教,而他们信仰的是小乘佛教。

这个寺庙就是缅甸的曼德勒马哈伽纳扬僧院。这是缅甸最大的僧院,有着2000名左右的僧人,这些僧人里面,有的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僧人,也有的是刚进来不久的僧人。缅甸对于佛家的信仰比较广泛,全国大概有八成的人信仰佛教,因此很多人会选择至少剃度一次去僧院。而这个僧院最出名的就是上千名僧人一起吃饭的场景,之后也是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来,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之一。

缅甸的小乘佛教对于吃的种类虽然没有限制,但在时间和次数上有着严格的规定。一天只吃两餐,一餐是在凌晨4点,一餐是在早上10点。除了这两个时间段其他的时候,都是不允许吃东西只能喝水的,因此想观看千名僧人一起吃饭的场面要赶在10点之前。在10点的时候,僧院里的僧人们会聚在一起,一起坐在地上吃饭,吃的东西都是人们供奉的,有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什么忌讳的。

虽然千人一起吃饭的场景很壮观,但我们要注意在观看的时候,不要随意的乱拍。太靠近僧人这样不仅会影响别人的吃饭,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缅甸的官方语言文字是缅甸语。缅甸语属汉藏语系下的藏缅语族;居民以农耕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学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响。

缅甸联邦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

扩展资料: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环绕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冬季亚洲大陆寒冷空气的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畅通无阻。缅甸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灾害较少。

缅甸全年气温变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20℃-25℃;最热月(4、5月间)的平均气温为25℃-30℃。各地气温年较差也不大。缅甸雨量丰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风盛行的6、7、8三个月,其次为5月、9、10月,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

中部为雨影区,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缅甸的干燥地带。5-10月各地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于受季风的影响,缅甸全年可分为热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

-缅甸

缅甸人是怎么生活的?缅甸是一个距离云南特别近的国家,因为在很多年前的时候,这个国家还是封着的一个状态,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去到了这个国家, 缅甸的人们大概有80%以上的人是信仰佛教的大概有20%的人是信仰督教的缅甸的佛教,缅甸人对于生活中很多的细节都特别有一定的标准的,不能穿鞋子或者是袜子不能对寺庙的佛像有不礼貌的举动,或者说穿着过于暴露。缅甸的人们是一心向佛的,而且他们那个国家犯罪率是特别的低。

缅甸人特别的纯朴善良,特别容易得满足,走在缅甸的街头上,无论你看到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都能对你发出内心真挚的笑容,让你觉得在这个国家的街上走着特别自然舒服。缅甸的男人生活虽然很悠闲,但是他们的一生当中必须要去出家一次,出家的次数是没有限制的长短,长短也是没有限制的,你可以出家一辈子终身当作一个和尚,还有的甚至可以出家一周或者说几个月。

缅甸的人们对于食物也是很容易满足的他们的主食是大米 缅甸的人们对于饭菜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可以吃饱就可以了。缅甸人的口味要不然是特别酸要不然是特别辣的,和重庆的的口味一样,一般在面缅甸吃饭,几乎家家户户的桌子上都会放有一些辣椒段或者是辣椒油爱,有喜欢是吃别的口味的食物也可以准备。这次我来到缅甸让我更加开阔视野更明白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我觉得这个国家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国家虽然说这里的人并不是特别的富裕,但是他们对于现有的生活是很满足的,他们心中有自己所认为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

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

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扩展资料

缅甸人只有在极为正式的场合才会穿着西式的套装、套裙和皮鞋。在日常生活之中,绝大多数缅甸人都喜欢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缅甸男子的着装通常为:上穿对襟无领长袖短外衣,下穿以方格布缝制而成的类似于筒裙的沙笼,并且在正面用结子束好。

在他们的头上,往往要裹上一块素色的扎头巾,名为“岗包”。缅甸妇女的着装则大多是:上穿斜襟长袖短衫,内衬白色胸衣;下穿花布长身筒裙,并且在侧面束住,但不用腰带。她们的上衣往往透明或者半透明,出门在外时大多还要披上一条彩色披巾。

缅甸妇女很爱梳成又高又光的发髻,并且对各种金首饰倍加青睐。在缅甸的一些地区,妇女以脖子细长为美。于是那里的女孩子自小开始,便不断地往脖子上面套铜环,以便促使自己变得颈长。

由于天气炎热之故,缅甸人一般都不穿鞋袜,至多穿上一双拖鞋罢了。缅甸的警察执行公务时头戴钢盔,妇女们脸颊上往往要涂上一块用以装饰的植物粉浆,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出门时大多挎上一只布包。

女用筒裙与男用筒裙不同,常有一乍左右宽的黑色或红色群腰,裙长也比男群长,穿时使裙底边触及脚面。赤足穿人字带或其他各式拖鞋,也有穿高跟鞋鞋者。在正式场合则必穿料质较厚或精致的长窄袖上衣,有的为表示更加郑重则在上衣之上又加披各式纱巾或其他披巾。

着各种首饰,头带鲜花。不论年长年幼,不论居家出门,缅甸女性都喜欢在头上戴鲜花。一般缅甸代表团出国访问,男子往往在平时着西服,但逢对方接见、宴请等正式场合又换上了民族服装。

缅族人的服饰与东南亚各国以及西南许多民族的服饰有不少相似之处,缅人的服饰在历史的长河中先后曾有过不少的变化,但由于独立以来历届政府都强调维护民族文化传统,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现在仍较好地保持了它的古老传统与主要特色。

-缅甸人

一是气候好,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变化不大,环绕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西伯利亚寒流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流可以通畅无阻,缅甸气候好,生态环境好,适合居住。

二是饮食上面,缅甸盛产水稻,和我们一样以大米为主食,而且缅甸人也有喝茶的习惯,在饮食方面和我们接近,类似。

三是缅甸这个国家经济上相对比较落后,在商业上面有很多方面都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的,有着很多商机,中国人过去做生意,不仅受到当地人的欢迎也能赚一桶金,渐渐的就有很多人愿意去缅甸做生意,且定居在那里。

四是缅甸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烈的国家,佛教盛行,有着虔诚的信仰,很多有压力的中国人表示去到那里很放松,感觉心灵被洗涤了,很干净舒适安逸,他们喜欢那种氛围,喜欢那种生活和文化气息,所以越来越多中国人去缅甸定居,哪怕缅甸明明很穷很落后,但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很多就去缅甸定居了。

截至2018年,缅甸一共有7个省和7个邦,分别为伊洛瓦底省,勃固省,马圭省,曼德勒省,实皆省,德林达依省,仰光省,钦邦,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孟邦,若开邦,掸邦。下面具体介绍其中5个省:

1、伊洛瓦底省,是缅甸南部的省。主要由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组成,西北包括若开山脉的余脉,西濒孟加拉湾,南和东南临安达曼海。面积35万平方公里。

2、勃固省,缅甸的一个省。位于该国中南部平原。面积39,404平方公里。首府勃固。

3、马圭省位于缅甸中西部,与实皆省、曼德勒省、勃固省、若开邦和钦邦相连。面积44,819平方公里,马圭省共设马圭(首府)、敏布、德耶、木各具和甘高5个县和25个镇区。

4、曼德勒省是缅甸联邦的一个行政区,位于国家的中央。与掸邦、克伦邦、勃谷省、马圭省和实阶省相接。位于北纬19度30分和23度45分及东径94度50分和96度50分之间,面积为14295平方英里。

5、实皆省是缅甸联邦西北的一个省,面积93,527平方公里,是棉花、芝麻、盐、小米的集散地。

扩展资料:

缅甸简介:

缅甸联邦共和国,简称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勃固、东吁和贡榜四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缅甸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等。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主要景点有:大金塔,甘道基皇家太湖,卡拉威宫,茵莱湖,昂山市场,苏里塔,波特涛塔,巧达吉卧佛塔,中心公园等。

-伊洛瓦底省

-勃固省

-马圭省

-曼德勒省

-实皆省

-缅甸

1、珠宝翡翠

缅甸是世界著名的珠宝玉石出产地,盛产的红宝、蓝宝、翡翠等珠宝玉石,品质上佳,要说去缅甸买什么便宜,不得不提珠宝。

在缅甸的各个传统市集、观光区或是中大型购物商场,都有售卖珠宝的摊贩,有的只需要几美元,有的则开价就数千美元,真假难辨。旅客若是想要购买货真价实又价格便宜的珠宝,建议到有政府执照的商店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2、木雕

缅甸的木雕很出名,最珍贵的要数由柚木,黑木,还有花梨木这样名贵的材料的雕刻而成的工艺品,体态与木纹肌理浑然天成,加之雕刻师们以恬静、圆满的内心世界面对生活去创作,赋予了木雕盎然的活力。

3、缅甸木偶戏

缅甸的木偶戏非常有名,从仰光到曼德勒,再到蒲甘,都有木偶戏的表演,而曼德勒更是出产木偶戏大师的城市。关于木偶戏来历,一说从中国南部传入,一说贡榜王朝波道帕耶王时剧务大臣吴多首创。

4、缅甸服饰—笼基

缅族的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称“笼基”,女裙称“特敏”。男人穿的颜色深,大多是格子,女人的则是五花八门,争奇斗艳。

仰光到处都有笼基卖,一般4000基亚一条,最好的会到25美金一条。仰光的昂山将军市场是笼基的海洋,可以买布请他们当即做,只需要几分钟和1000基亚左右的加工费。

5、漆器

缅甸漆器以式样精美,做工精湛闻名于世。据史料记载,漆器制作起源于12至13世纪的缅甸。缅甸当地有大量手工业者从事制作漆器这种传统的手工艺,尽管制作漆器的程序复杂,但在缅甸劳动者眼里,它们却是千姿百态、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

6、特纳卡

特纳卡,云南人管它叫“水粉”,是用thanakha树的树干磨粉,加水成糊状涂在脸上,可以滋润皮肤、防晒,当地男女老少都用。小瓶的随身携带装在路边小店和一些guesthouse都有售,大约500基亚一瓶。

7、沙画

在蒲甘逛佛塔林,经常可以在著名佛塔的周边看到售卖沙画的摊贩,老板兼画家的手工艺人有时席地而坐手持画布细致的用沾满沙粒的笔刷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画面有原始图腾崇拜、佛塔林全景、佛像等等。

10黑西红柿

黑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现今也是缅甸的特色水果。黑西红柿乃是西红柿中的珍品,他们比红色的西红柿具有更加丰富的营养,味道也更加的鲜美多汁。

9罗衣

罗衣也称纱笼,是将一整块棉布围在腰间的服饰。缅甸人非常喜欢穿罗衣,女性的穿法是将棉布向左折以后再绕回腹部,最后收入腰间,称作“特门”;男性的穿法是将棉布围绕然后在腹部打个劫,称作“笼基”。

8香木粉

香木粉是缅甸独有的化妆品,这里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用这种古老的材料进行美容,只需轻轻的沾点水抹在脸上,最有效的防晒霜就完成了。

7碎宝石画

碎宝石画是缅甸的特色手工艺品,画作是由各种宝石的边角料拼凑而成的,由宝石的自然光泽展现出一副美丽的画卷,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6沙画

沙画是缅甸的一大特色,人们经常可以在著名的佛塔周边看到售卖沙画的摊贩,这里的老板兼画家的手工艺人会席地而坐用沾满砂砾的笔细细描绘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让人感叹沙画手艺人的独到之处。

5雪茄

雪茄是缅甸莱茵湖的特色手工制品之一,他们会在烟叶中掺入棕榈糖、丁香、肉桂、罗望子等香料,这样抽起来味道会比香烟更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同时也更为温和一些。

4木雕

木雕是缅甸的另一大特色,这里最为珍贵的要数由黑木、柚木、花梨木等名贵的材料雕成的木雕工艺品。这些工艺品的体态和木材天然的纹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加上木雕师精湛的雕刻技术,又赋予了木雕作品十分鲜活的生命力。

3缅甸木偶

缅甸木偶是缅甸艺术展出的重要种类,这里的木偶戏相当的出名,从仰光到曼德勒都有木偶戏的表演。缅甸木偶做的活灵活现,肢体语言表达的十分生动,木偶戏因此也受到了很多游客的喝彩。

2漆器

缅甸的漆器素来以样式精美,工艺精湛而闻名。缅甸当地有大量的手工业者从事制作漆器的工艺劳动,尽管漆器的制作程序相当的复杂,但在缅甸的手工艺劳动者心中,漆器就是千姿百态的艺术品。

1珠宝

缅甸是世界著名的珠宝玉石出产地,这里盛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等珠宝玉石,在缅甸的各个集市和大型的购物广场随处可以见到售卖玉石的摊贩。但同样的,这个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如果不是专业的珠宝鉴定专家还是建议到当地政府授权的商店购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8455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