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玺的历史上的珍宝

碧玺的历史上的珍宝,第1张

碧玺是一品和二品官员的顶戴花翎的材料之一,也用来制作他们佩戴的朝珠。同时,碧玺也是慈禧太后的最爱,因此在慈禧太后时代,碧玺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独揽朝政的慈禧太后除了对翡翠情有独钟外,还对颜色丰富多彩、变幻万千的碧玺万分宠爱,是位十足的碧玺迷。清朝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36两8钱,以及一个碧玺做成的枕头,当时就值75万两白银。

北京故宫珍宝馆数百件奇珍异宝中有一枚硕大的桃红色碧玺带扣称之为清代碧玺中极品,带扣为银累丝托上嵌粉红色碧玺制成,此碧玺透明且体积硕大局部有棉绺纹。银托累丝双钱纹环环相套,背后银托上刻有小珠文“万寿无疆”“寿命永昌”,旁有“鸿兴”“足纹”戳记,中间为细累丝绳纹双“寿”与双“福”,此碧玺长55cm、最宽52cm,碧玺中当属透明且桃红为珍品,在清朝时期更显珍贵。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

有件宝贝值得推荐:《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分是市集。画中有814人,牲畜83匹,船只29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金嵌珠宝金瓯永固杯

此杯高125cm,口径8cm,足高5cm,制造于清代乾隆年间(1739年),是当朝皇帝在大年初一举办庆典上使用的酒杯。夔龙状鼎耳,象鼻状鼎足,杯体满錾宝相花,并以珍珠、红宝石为花心。杯体一面錾刻“金瓯永固”四字。该杯一直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法宝。

清乾隆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

此钟造型为木胎黑漆彩绘二层楼阁。一层正中为双针时钟,写有“乾隆年制”的钟盘上饰以造办处特有的**珐琅。钟盘上的5个上弦孔分别控制5种功能:走时、报时、报刻、开关门、打乐。钟盘的左右两侧为变动的布景箱,左边景箱的表演主题是“海屋添筹”,右边景箱的表演主题为“群仙祝寿”。二层为3间房屋,内各有一报时人。每逢3、6、9、12时,房门开启,3人手执钟碗缓步出门,站定后,左边的人敲钟碗发出“叮”声,右边的人敲钟碗发出“当”声,“叮当”声响一次报一刻钟,响两次报两刻,依次类推,报完四刻后,中间的人敲钟碗报时。报时刻完毕,乐曲声起,景箱内的活动装置开始运作。左景箱内重峦叠嶂间有仙鹤傲立,架着祥云的仙人缓缓升腾,云海中一座琼楼陡然浮起。右景箱内扶杖的寿星正依次接受八仙敬献的宝物。乐止,报时刻人退回门内,楼门关闭,景箱内各活动装置复位。

此钟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景箱内的活动装置等,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准。乾隆年间,造办处做钟处汇集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西洋钟表匠和机械师,此钟即可体现他们的水平。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因为故宫的珠宝不能看外观来评价,故宫里的珠宝不仅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同时珠宝背后的历史也是无可替代的,因为故宫里的珠宝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因此无关品相,故宫里的珠宝都是无价之宝,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在中国古代,很多的东西都是通过手工制作完成的,而不是像现代一样,通过机器就能操作完成。

因此,珠宝也一样,现在的珠宝大多都是通过机器来雕刻完成的,手工的比较少,而在古代,因为没有机器,所以只能通过手工来完成,而珠宝的硬度比较大,因此想要雕刻完成一个很好的珠宝形状,那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再加上当时的古代人民对于珠宝的外形并没有严苛的要求,因此品相也就差些。

而故宫的很多珠宝都有千年的历史,因此在这上千年的时间里,随着时间的流失,珠宝的外形也会因为环境的原因而有所改变,但是古代人民的工艺还是很高超的。因为故宫的很多珠宝都是将仿制品进行展览的,真品的话,一般都会严密的保存起来,防止因为环境和外力等因素遭到破坏。

因此在灯光以及珠宝的光射下,珠宝所投射出来的光芒并没有那么透彻。实际上,故宫摆出的很多珠宝藏品都是复制品,虽然将古代的珠宝进行了复制,但是珠宝本身的光泽是无法复制的。因此,即便大家看到的珠宝形状并不怎么好,以及光泽感也很差。但是因为当时的工艺都是手工制作完成的,也因此能够体现出古代人民的手工艺,还能看到手工艺的发展情况,而珠宝背后的历史文化是无法复制的。

即便珠宝再漂亮,颜色再好看,光泽度再强,那么也是珠宝的本身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79766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