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佩戴的玉器都有哪些称呼,比如璧,璋,瑜,瑾,琮,都长什么样子。

古人佩戴的玉器都有哪些称呼,比如璧,璋,瑜,瑾,琮,都长什么样子。,第1张

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

玉璧

玉璋是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也有叉形刃),另一端有穿孔

玉璋

补充一个玉圭,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

玉圭

瑜、瑾,就是美玉,所有的精美的玉和玉器都可以叫瑜或者瑾(所以周瑜,字公瑾,名和字都是美玉的意思),美玉固定形制。

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

玉琮

再补充一个玉珏,玉珏(yù jué)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

玉珏

这个是当耳环用的

不对。圭是一种礼器,皇帝经常持有之物。像册封、祭祀、拜庙等活动皇帝应该是持有玉圭的。其他场合就不知道了——你可以去看看《二十五史》中的记载。

至于楼上说的“文臣上朝讨论国事需随时记录要点”的东西,不是圭,而是笏——相当于备忘录。

玉皇大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神祇,被认为是天宫的主宰者,掌管着天上的众神和地上的万民。在民间信仰中,玉皇大帝被视为天宫的皇帝,因此有许多人间的皇帝将其形象视为神圣的象征,将其形象手持护板,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和信仰。

手持护板的形象也与玉皇大帝的职责有关。据传统说法,玉皇大帝掌管着天上的众神和地上的万民,是一位统领三界的神明。他的职责是保护人间和平安乐,护佑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手持护板也象征着玉皇大帝保护人民的责任和使命。

此外,手持护板的形象也与道教的传统有关。道教中,护板是道士们使用的法器之一,用于念咒施法。玉皇大帝作为道教中的一位神明,手持护板也象征着其具有超凡的道术和法力。

总之,玉皇大帝手持护板的形象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既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和信仰,也象征着他的职责和使命。

武陵王上圭大秦始皇制

考辨

有友人携一玉圭来,正面有文曰 :“武陵王上圭”,圭上方有 “皇帝”二字,下面有“大秦始皇帝制”五字。背面上方有一圆圈,内有“福寿”二字,中间有一车马图案,下方有四行共二十八字铭文(见下文)。正背两面字体皆为篆书。初看似石上错银文,书体甚美,叹得佳品。细看,“大秦始皇制”几字,不禁令人生疑。遂细考之。

(一)“王”

秦以前自称为“王”者甚多,汉以后,历代也有封“王”,秦始皇统一天下,为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曾引起政争,秦始皇采纳李斯之议,废分封,行郡县,就没有封过一个“王”,何来“武陵王”,还标明这是“大秦始皇制”,岂不荒唐!

(二)“武陵”

武陵,先秦属楚,为“苗蛮之地”;秦一统天下,置三十六郡,其地为“黔中郡”;汉初,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更“黔中郡”为 “武陵郡”。也就是说秦始皇时作为行政区域名称,还没有“武陵”一名。

(三)“上圭”

古代圭名甚多,仅《佩文韵府》所收,数以百计,但无“上圭”这一圭名。

(四)“车马图”

圭上饰有车马图,其画风乃汉画像石风格。

(五)“铭文”

野竟清柳铜宙唱

率栈泰常患流蛇

情堂逸标晨河睍

旋彪望城郸昆笛。

从这二十八个字,排成四行,有点七言诗的味道。可是,秦汉时代还没有七言诗。这一反而显露出制造的时代。

(六) 书写字序

书写文字,商甲骨卜辞,从右到左,从左到右,皆有,尚无规范,但少有不是竖行的。西周金文从右向左已成规范。尔后几千年,这是中国汉字书写的规矩。一直到1956年,中国报刊才改竖排为横排,改从右向左读,为从左向右读。在此以前,就是过年贴春联,横批上的字也是从右向左读的。

可是,这武陵王上圭上的字,如“皇帝”、“大秦始皇制”,就都是横排,还是从左向右读的。这表明它的制做年代,是在1956年之后。

(七)“错银石”

考古发现的古物中错金、错银、错铜的甚多,但都是在铜铁上,却未见有在石头上错金错银的。这类圭石,看去非常像错银的,有的字体上还铜锈。

其他破绽多多,难以细数。

武陵王上圭,圭上有“皇帝”二字,下面有“大秦始皇帝制”五字。背面上方有一圆圈,内有“福寿”二字,中间有一车马图案,下方有四行共二十八字铭文“野竟清柳铜宙唱率栈泰常患流蛇情堂逸标晨河睍 旋彪望城郸昆笛”,正背两面字体皆为篆书

这类就是仿品,低价化学树脂合称,和乾隆孝粉并称双绝!

笏板和玉圭的区别是在古代持有人不同。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新石器时代玉圭,最古老的玉圭源自于新石器时代,只有皇帝和嫔妃可以佩戴,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中国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故笏板和玉圭的区别是在古代持有人不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6953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