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是什么意思

鼻烟壶是什么意思,第1张

鼻烟壶的解释

[snuff bottle]

一种盛鼻烟的小壶或小瓶 详细解释 亦作“ 鼻烟壶 ”。装鼻烟的小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 掌故 ·沉文恪公对语》 :“ 高庙 持套红 鼻烟壶 ,一面镌 兰亭 景,一面刻‘此地有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十 一字 。” 《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 》 第五回:“买了几件 鼻烟壶 手镯之类。” 茅盾 《第一个半天的工作》 :“主任坐了,一手搁在那饱涨的文书皮包上,一手就掏出个 鼻烟壶 来。” 见“ 鼻烟壶 ”。

词语分解

鼻的解释 鼻 í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的孔道:鼻子。鼻窦。鼻孔。鼻腔。鼻涕。鼻音。鼻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鼻息。 嗤之以鼻 。 部首 :鼻; 烟壶的解释 亦作“烟壶”。指装鼻烟的小瓶子。《镜花缘》第七十回:“他所以要烟壶络子者,原是挂在身边以图便易。”《孽海花》第五回:“ 唐卿 手里拿着箇白玉烟壶,一头闻着烟走过去。” 中国 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 革命 · 蒙古

  1俏色:又称巧作,指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颜色琢成图案纹饰,增加表现力。

2蛀孔:指玉质表面大小不一,如虫蛀一般的孔洞,是原料表面的一种特征。

3玉皮:往往指玉石子料表面的皮称为玉皮,有色皮,石皮,僵皮等等。

4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这些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

5脱胎:指出土玉器经人工长期把玩盘摩后,玉质晶莹亮润,色泽愈发鲜艳的一种变化,犹如羽化成仙,脱出凡胎。

6白化:玉器入土后,受到埋藏环境地下水的影响,其显微结构发生变化,透明度丧失,颜色变白的现象。

7喇叭孔:指用旧式工具钻磨的圆孔,上大下小,状如喇叭,俗称“喇叭孔”。

8管钻痕:指器物表面留下的圆孔钻孔的痕迹。

9老坑和新坑:实际上是按人们发现并开采玉石的先后年份来分的。不过,按着地质学观点看,它们在地下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相同的。

10象鼻穿:又称“牛鼻穿”,指并排二孔,内部相通。

11通心穿:俗称“通天眼”,孔从顶至底钻成。

12斜刀:西周特有的刀法,指在并行的双阴线中,磨去其一的线墙,使之成斜坡形。

13汉八刀:汉代特有的刀法,器物线条粗劲、简练,雕琢极少,似八刀刻成。

14透雕:指镂空雕法。

15游丝毛雕:汉代特有的刀法,指线条织细如丝,作断游动状。

16剔地平雕:先在玉料表面设计主纹,把主纹外的地子均匀琢低在一定深度,将主纹凸显出来。

17圆雕:指立体雕法。

18小四、中五、大六:玉器行价述法,略

19赌石:司马迁笔下的那位“赌玉大师”卞和要抱着“和氏璧”痛哭——“神仙难断寸玉”。“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以其“赌”性浓烈、刺激性强、风险大而利润高,吸引着八方玉商参与下“注”。买家如果懂行、眼力好、运气佳,购得上品,瞬间就能成为“暴发户”;相反,如果货看走了眼或时运不佳,将会血本亏尽,倾家荡产。“不怕大裂怕小绺”,“宁赌色不赌绺”。

20相玉:琢玉工艺过程之一。从一块璞玉,到做成一件玉器,首先就是进行“相玉”设计。“相”即是“看”,看后琢磨思考,以判断玉石的内在质量,和外形的优劣,而后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

21制玉(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不叫雕玉):“玉不琢不成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道出了琢玉的真谛。事实上,巧夺天工的玉器,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柘榴石等“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所以,用行话来说,制玉不叫雕玉,而称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琢玉的技巧是高超的,而治玉工具却是简陋的。

22开玉:玉石原石的外表皆有皮,采用各种型号的开料机,在较好的保留籽料原石外皮的前提下,将原石切割成需要的形状和大小。

23掏膛:有些玉器,如瓶、盂等的内部空间,应先以钢卷筒掏其膛,完后玉中心必留一根玉柱,则用小锤击碎。如器物口小而膛大,可再用弯的扁锥头掏其膛。

24上花:凡玉器外面需琢各种图案花纹的,皆用边薄似刀的小圆钢盘(名丁子)或小钢砣(名轧砣)磨冲之,工具之大小以方便适用为度。

25打钻:有些玉器图案需镂空透雕,就需先用金刚钻打透花眼,钻圆孔,然后才能用搜弓。

26透花:钢钻钻孔后,以钢丝一条结于弯弓两端,作为搜弓。用时先解钢丝一头穿过玉孔,复结于弓头上,用横木或竖木固定住玉器,加细石砂,顺花样以搜之,如同木工弯锯搜花一样。

27打眼:有些小器物,如鼻烟壶、扳指、烟袋嘴等,需打眼时,因手不能扶持,得用22厘米-24厘米高的竹筒一个,内注清水,水上按木板数块,形状不一,或有孔,或有槽窝,用时将玉器按在板孔中或槽窝内,再以左手握扣金刚钻,右手拉绷弓助金刚钻以打眼。现代玉雕业使用专业的打眼工具——超声波打孔机,速度快,效果好。

28划活:琢玉工艺过程之一。就是根据所构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用笔墨线条,把它形象地划(画)出来。“划活”,在琢玉工艺中是关键的一环。

29琢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就是指玉器的具体制作。制作玉器行话称“琢磨”。因为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它与雕刻的“刀子活”截然有别。玉石琢磨,是一种十分谨严的技艺,高手琢磨的玉件,能达到“小中见大”、“以轻显重”的艺术效果。

30碾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也叫“光亮”、“抛光”。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铊子,将玉件琢磨的粗糙部位,碾磨平整。并通过应用氧化铬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使玉件显露出玉材光洁、温润和晶莹的本质。玉雕业的行话讲,“七分采,三分磨”。

31开门: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通常形容那些一看便知的真品。不开门指的是仿品。

32捡漏:是指慧眼识宝,以较低的价格买进了价值较高的收藏品。

33包浆:器物表面长时间氧化形成的光泽。

34吃药:形容上当受骗买到了假东西。

35走眼或打眼:指把赝品看成了真品。

36掌眼:请别人帮着看真假好坏。

37有一眼:东西不能确定为仿品,有真的可能性。

38国宝帮:是指家里收藏满眼望去尽是国宝重器,实际却全是赝品的独特人群。

39交学FEI:指买入赝品所花费的冤枉钱。

40土咬:玉器表面遭到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侵蚀形成的凹坑,又称土吃、土蚀。

41提油:一种人工染色的方法。

42绺裂:玉料里面的裂纹称绺,表面的裂痕称裂,和起来为绺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纹。

43走宝:针对卖主而言,一件好东西很便宜地出手了;此时,收藏爱好者便是“拣漏”了。

44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45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46贼光:刺眼的光叫“贼光”。

47滚籽:是经过人工磨制,后经人工染色做假皮。

48嫩:透明度大但不灵,有娇嫩的感觉,年头不够。

49油:非凝脂的油性感觉。

50干或僵:不温润,没有油性,发石白。

51瓷:如瓷质。

52松:结构不紧凑。

53暴(起性):在制作中易起鳞片。

54串石:浆石侵入内部又称“串石”。表现为:石钉:呈圆钉点状,有的外表看一点到里面呈喇叭型扩大。有的外大里小。

55石花:不规则如花点状。

56石线:长短、粗细不同的石线分布与玉中。

57水线:水线在玉面上反映出蛋清或透明色呈细脉状是质地不均形成的现象,往往比玉质部分要硬,用好也是优点。

58盘玉:是通过手把玩,或皮肤表面有意识地进行摩擦。但是人体皮肤含有油质,盘完玉后应用干净软毛巾擦掉油质。

59养玉:包括擦玉、盘玉在内,注意正常的湿润度,像佩件、手镯类通过佩戴可以达到玉石内部及表面达到一定的润而透的效果。

60避:避碰伤碰坏,保存妥善,避免与酸碱类物品接触,避免长期强光照射,以免损伤玉石表面结构。

61饭掺:似碎米粥样的地子,多为出土玉。

62籽料:从河中出的卵石状的玉石。高质量的和田玉籽料均采自和田河中,它经过长时间的河水漂流变得细腻晶莹、如凝如脂,才成为著名的和田玉。

63山流水:即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经洪水冲刷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

64山料:山料即没有风化面表皮的或风化层很薄的玉石荒料,多为从矿山露头或掌子面上开采的原生矿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6833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