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地方产珍珠

中国什么地方产珍珠,第1张

“淡水珍珠之乡”江西省万年县是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万年珍珠以其“淡雅似明月、瑰丽如云霞、粒大形圆、光泽照人、品质优良”而享誉世界。栉风沐雨,掌握珍珠技术的三千“珍珠女”已成为万年县的“地方名片”。

湛江市三面临海,海岸线1556公里,滩涂面积9908公顷,大多数港湾盐度适中,风浪小,饵料生物丰富,适宜珍珠养殖。

主要养殖珍珠的地区是雷州半岛的雷州和徐闻、遂溪三县(市)。海水珍珠以“南珠”质量最优,品位最高。雷州半岛是南珠的主要产地,早在秦时就有珠民采捕珍珠,后汉已盛产珍珠,历代帝皇均派内监到珠池监守,采珠进贡朝廷。

扩展资料:

珍珠形状:

1、圆珠

指形态为圆形的珍珠,按圆度分为三种,即正圆珠、圆珠和近圆珠。

正圆珠是指圆度最好的,商业上也俗称为走盘珠,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之差与平均直 径之比小于百分之一;圆珠是指形态很圆的珍珠,其直径差的百分比在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五之间;近圆珠是指形态上比较接近圆珠的珍珠,其直径差的百分比在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十之间。

2、椭圆

指形态为椭圆形状的珍珠,长短直径比大于百分之十。可进一步按长短直径差百分比为短椭圆和长椭圆,短椭圆长短直径差的百分比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长椭圆直径差的百分比大于百分之二十。

3、扁形珠

指形态为扁平面形,有一面或两面的近似平面状,如扁圆形、扁椭圆形、饼形、菱形、方形等。此类珍珠最适用于做珍珠串珠相连

4、玛比珠

是一种半边珍珠,也称Mabe珠、馒头珠和半圆珠,也称玛贝珠。

5、异型珠

除圆珠、椭圆珠、玛比珠以外的其他形态各异的珍珠也为数不少,梨形、水滴形、米形、土豆形、豆形及其他形状的珍珠商业上统称为异型珍珠。

-珍珠

人民网-探访中国淡水珍珠之乡江西万年的秘密

人民网-全国最大海水珍珠养殖基地

蛤、蚌类能产出珍珠,其他的就不能了,这由多种因素决定 蛤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从以上可看出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 当蚌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恰好有沙粒或寄生虫等异物进入蛤、蚌那坚硬的小房子,处在了外套膜与贝壳中间,没办法把它排出来,沙粒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就如同人的眼睛被灰尘迷了一样,使得又痒又痛。则该处外套膜的上皮组织就会赶快分泌出珍珠质来把它包围起来,形成珍珠囊,包了一层又一层,久而久之,就在沙粒等异物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珍珠质,于是就形成了一粒粒圆圆的漂亮的珍珠了。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蛤、蚌自己的有关组织发生病变,导致细胞分裂,接着包上自己所分泌的有机物质,渐渐陷入外套膜,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珍珠。 以上这两种情况都是自然形成珍珠,可是珍珠非常贵重,天然形成的珍珠比较少,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人们就运用了自然成珠的原理,开发了人工养殖珍珠事业。我国宋代就发明了海水珍珠,贝养珠法,到明代又开始了淡水珍珠的养殖。而如今我们经过长时间研究和实践,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工养珠的科学技术,取育珍贝外套膜的外表皮制成小片,用手术方法插入另一育珠贝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使之形成珍珠囊,产生无核珍珠,由于现在大面积大数量的人工养珠,科学管理,科学加工,所以人工珍珠已占领了广阔的市场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

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砂粒、寄生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处的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细胞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把核包被起来即成珍珠。

根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在国际宝石界还将珍珠列为六月生辰的幸运石,结婚十三周年和三十周年的纪念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珍珠养殖技术已非常成熟,珍珠价格也相应大众化。中国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珍珠古国,中国采珠历史早在4000年前的夏禹时代就已开始了,淮河就产淡水珍珠,当时还将珍珠定为贡品。

因此,一般认为我国珍珠饰用始于东周。自秦汉以后珍珠饰用日渐普遍。珍珠已成为朝廷达官贵人的奢侈品,皇帝已开始接受献珠,东汉桂阳太守文砻向汉顺帝“献珠求媚”,西汉的皇族诸侯也广泛使用珍珠,珍珠成为尊贵的象征。

-珍珠 (有机宝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6608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