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尸体口含玉是代表什么?

古代尸体口含玉是代表什么?,第1张

是一种殡葬制度。是玉塞,不仅仅是嘴里而是人身体的九窍都要塞玉。即所谓"九窍玉",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玉塞源于这样一种种信念:"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晋葛洪《抱朴子》)。这同玉衣能使尸体不朽的说法是一致的。我国古代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总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

当吕不韦成功灭掉东周之国时,东周君出城投降,采用了袒露上身、手捧短剑、口含玉璧的做法,这样的投降礼真的符合文献中记载的古礼吗?

(一)五礼之凶礼

周朝以“礼乐”治理天下,而周礼之“五礼”则分别被用于不同的场合,其中:

“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

所以这么看的话,战败、君死、国亡作为社稷忧患之事,显然属于凶礼的范畴。那么,在《大秦赋》中,东周君作为亡国之君,出城向吕不韦做投降礼,自然也属于此列。

从剧中表现的“投降礼”细节来看,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东周君袒露上身

其二,东周君口含玉璧

其三,东周君手捧短剑

那么,东周君的这三种投降礼的做法,都有文献记载可与之对应吗?谁又是这些投降礼的原型?目前来看,从《左传》中对于春秋战国之际描述的投降礼仪来看,至少会有两个层次、五个方面的内容,即:

国君“面缚”、国君“衔璧”、国君“肉袒牵羊”;

大夫“衰绖”;

士“舆榇”;

前三者,都是一国之君的君主需要做的,而后两个,则是士大夫们需要做的。从内容上看,实施投降礼仪的国君“面缚”、“衔璧”、“肉袒牵羊”,表示自己将“受死”;而臣子们则是“衰绖”、“舆榇”,将为国君举行丧葬之礼。

所以从这一角度说,投降礼仪其实可以看做是一种“假葬礼”。他们共同祭奠的,是一个王朝即将被终结的命运。

(二)国君投降礼

1、国君肉袒

首先说国君“肉袒”,《大秦赋》中的东周君光着膀子出城见吕不韦,可不是为了耍流氓,正是遵循了“肉袒”这一古礼。

肉袒,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袒而露肉也。”和现代人一到夏天热得不行就大打光膀子不同,古人对于肉体的遮蔽可谓慎之又慎。衣服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文明的开端,是人有别于禽兽最重要的特征

《礼记·内则》:“不有敬事,不敢袒裼”。

《礼记·曲礼》:“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因此,古人只有在敬事场合,方可袒露,若非敬事,即便是劳动干活出汗了,也不能随意脱掉衣服,袒露身体。那么,这敬事的标准到底是指什么,古人在什么场合才会当众袒露?

一般来说,古代的肉袒,分为“左袒”和“右袒”即脱去左衣袖、脱去右衣袖这两种,也就是说顶多露露手臂,其实并没有如剧中这般袒露上半身的做法。

而“左袒”和“右袒”的区别,因先秦尊左,所以按照《礼记正义》中的记载:“凡以礼事者左袒,若请罪待刑则右袒。”怎么理解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事例。

关于“左袒”用于表达行礼者内心敬意的,有用于丧礼的。比如,在《礼记·檀弓》中:“延陵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既封,左袒,右还其封”。

也有用于射礼的,比如“司射适堂西,袒决遂”以及“众宾未拾取衣,皆袒决遂”,学者彭林在《仪礼注译》中解释乡射礼中的“袒”时说:“袒,脱去左边衣袖,以免妨碍射箭”。

至于“右袒”是用来表达惩罚之意,拿我们最为熟悉的廉颇“负荆请罪”来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其实这里应该是袒露右边臂膀。

那么,国君的“肉袒”应该属于哪种呢?这还真说不准,因为如果按照之前“左袒”、“右袒”的定义来看,你把投降礼当成是国亡君死的丧礼的话,就应该是“左袒”;如果把投降礼当成是一种败亡戴罪时的惩罚,就应该是“右袒”。

所以,我在很大程度上怀疑,《大秦赋》里之所以让东周君将上半身一股脑脱掉,极有可能也是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难,既可以“左袒”,又可以“右袒”,那就所幸不如就左、右全脱了呗!

2、国君衔壁

可以看到,《大秦赋》中的东周君,不但脱光了上衣,嘴里也没空着,还衔了一枚玉璧,这又是何意?

有一种说法是,这里君主口中含的玉璧,类似于古代葬礼中用的“饭含”,并用刘文淇在《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中的解释:“敛用含璧意,示不生也”,意思就是说,将玉璧含在嘴里,相当于你就是死人了,而作为受降者将其拿出了,则相当于又让给了你一条命,让你苟活了下来。

《礼稽命征》:“天子饭以珠,唅以玉;诸侯饭以珠,唅以珠;卿大夫士饭以珠,唅以贝。”

但是这种说法并不一定正确,因为如果按照丧礼中关于“饭含”的做法,不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卿大夫、士,他们的嘴里是并不含玉璧的。我们查看最早口衔玉璧投降的人——微子启,就会明白口含玉璧的真正意义。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这里虽然没有提到“衔璧”,但提到了微子“持其祭器”。另外,在《左传·僖公六年》中逢伯讲述微子之事时,却提到了“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如果微子没有“衔璧”,武王就不可能“受其璧”,可见微子当时投降的时候,应该也是“口衔玉璧”的。

所以,玉璧是用来祭天的神器,将其送给胜利者,就意味着自身国家天命的一种转移。

3、国君面缚

可以看到,在“肉袒”以及“衔璧”这两个国君投降礼内容上,《大秦赋》做的还原比较用心,但在“面缚”上却与古之记载极为相左,因为“面缚”是要求投降者双手捆在身后,那么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剧中献剑的一幕。

实际上,关于什么是“面缚”?古人的意见也不是很统一。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说:“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就是说把双手捆缚于后,只能见到投降者的正面。

但也有另一种说法,裴骃《史记集解》引应邵解释为:“系颈以组”:“组者,天子黻也,系颈者,言欲自杀也。”,意思是要用绳索捆着投降者的脖颈。

那么,到底应该是采用哪种形式呢?在文献中无法求证的问题,在一件考古出土的晋侯铜人身上得到了解答:“面缚”应该是将双手反缚于身后的。

这件铜人出土于曲沃北赵晋侯墓地,李学勤先生认为应该是晋厉侯时期的器物,从铭文内容得知,这个铜人应该是被俘虏的淮夷国国君,表现的正是作为战败一方投降时的情景。

所以,在《大秦赋》中,投降的东周君如果按照“面缚”之礼的话,肯定是没法献上宝剑的。那么,剧中自行改造的这个做法有没有什么依据?

有的,如果非要找依据,找不到“献宝剑”的,但是我们可以找到“献鸾刀”的例子。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记载:“ 郑伯肉袒, 左执茅旌, 右执鸾刀。”

东汉何休解解释说:“ 鸾刀,宗庙割切之刀,环有和锋有鸾。执宗庙器者,示以宗庙不血食自归首。”所谓鸾刀,其实就是宗庙祭祀时、用于切割牲畜时的专用刀。把宗庙祭祀的专用刀都给献了,自然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再无祭祀的可能性,即“绝祀”之意,相当于彻彻底底地告别了过去。

(三)臣子投降礼

当然,国家灭亡这口大锅作为国君是一定要背的,所以才会有投降时的“君肉袒”、“君面缚”、“君衔璧”,但是作为失败的臣子,此时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的。具体该如何做呢?

一般来说,作为“大夫”阶层,他们此时需要穿上特制的丧服,前面也说过,其实受降仪式无异于一场假丧礼,因此作为臣子的他们自然也需要把戏做足。用杨伯峻的话说就是:“先穿孝服,示其君将受死。

“衰绖”便是古人的丧服,丧期在胸前处缀有长六寸、宽四寸的麻布叫“衰”,结在头上或者系在腰间麻布、麻带或者麻绳之类的叫做“绖”。

那么,比“大夫”第一个层次的“士”呢?他们自然也是需要有所作为的,那就是为国君抬棺。“榇”就是棺材。《说文》:“榇,棺也。”,而“舆”有一种理解为动词,是“抬着”的意思,杨伯峻注:“舆,举而行之。”就是说士抬着为将要就死的国君准备的棺材,准备为其举行葬礼。

由此可见,在古人眼中,出城投降的国君,其实早已和破了的城、亡了的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将死之人。而从受降一方讲,胜利的君主总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投降者,采用“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的做法,相当于给了将死君主一次重生的机会,以此显示自身之仁德无量。

所以,在剧中,我们会看到吕不韦先是从东周君口中拿下玉璧,而后又接受了其双手奉上的剑,以此显示作为胜利者“人性”的一面,能败之却不杀之,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与策略罢了。

中国的尸体防腐术1972年,当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辛追夫人在度过了两千多个地下春秋后重现世人面前时,全世界都为中国古代精湛的尸体防腐技术感到敬畏。辛追夫人以其鲜活的面容和富于弹性的肌肤让世界领悟了湿尸防腐的精妙所在。古代贵族不但讲求棺椁的制造,要求采用具有芳香防虫功效的樟、松、柏、桐等材质,还对墓穴有一定的深度要求,这样做无非是延缓或避免尸体腐败的进程。古人认为“金玉生寒”,以金玉殓葬可使尸身不坏,《汉书·杨王孙传》中有“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的字样,于是才有玉衣、玉棺之说。金玉防腐之功效如何?楚王殓于玉棺,却霉烂得只余一堆枯骨;刘胜夫妇玉衣护体,也只残存几枚朽齿;明神宗万历皇帝更是体肤无存。墓葬中尸体的腐败,细菌的分解是主要原因。而细菌又分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抑制需氧菌的活动除了要实现杀菌消毒外,必须密封尸体,防止空气进入。在这方面,中国人在西汉时期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死者在入殓前,先要用香汤沐浴尸体,再用酒擦洗。周王室主管祭祀的官员小宗伯下就有郁人和裸人两种差役,前者用郁金香草煮汤和用黑黍酿酒,后者则用香汤和黍酒沐浴尸体。这样不仅使尸体变得“香美”,还有一定的消毒作用。酒的喷洒则更有利于封棺后加速棺内氧耗,建立缺氧条件。用洁净的内外衣和衾者(单被)紧紧捆束尸体,也有助于隔离空气,对尸体的早期腐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汉代所用棺具质量很高,棺壁及顶、底板均系整材,套棺内外髹漆,内棺盖口还用胶漆封固,赋予棺椁良好的密闭性。此外,中国古代还有用汞、砷防腐的习俗。经化学鉴定,马王堆女尸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为汞处理,二为浸泡。棺液(外部水汽渗入形成)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硫化汞、乙醇和乙酸等成分,对尸体细胞起到了固定作用,成为古尸不腐的一个关键因素。封建贵族是极为重视深埋的,视厚厚的土层为最好的庇护,他们的墓穴相当深大,并且要求不泄气息。墓室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有效的同外面的空气隔离,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保持恒温。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封闭后的墓室在漫长的两千多年里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入葬之初,墓室内的环境是允许腐败菌生长繁殖的,但墓室中的氧气很快被随葬品中大量的禽、鱼、肉、蛋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又因为内棺和墓室都是密闭的,因此在椁室中形成了缺氧环境,使需氧菌得到了抑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39056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