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对联都有那些

七夕的对联都有那些,第1张

1、五夜照天汉,双星会女牛。

2、桥填闻噪鹊,河渡眷牵牛。 

3、郭公果膺寿考,杨妃私语长生。

4、天街夜永双星会,云汉秋高半月明。

5、晨起曝衣凭小阁,宵来设果拜中庭。

6、云汉秋高,凉生七夕。天街夜永,光耀双星。 

7、好语到来,云軿星驾。巧思乞到,瓜果几筵。

8、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9、香满春台,乘逢七夕求相娶。声和凤侣,羞道今朝是嫁时。

10、天上幽期,人间乞巧,光转银绳垂玉露。梦中欢会,河畔凝眸,泪垂彩锦掷金梭。 

11、疏星残梦,梭影瑶池,缕缕相思天河畔。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

12、帝女合欢,盈盈泪水天桥溅。牵牛含笑,脉脉情思喜鹊传。 

13、两地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七夕已至,今宵织女要停工

14、织女牛郎,阅尽此间春色去。卧龙凤雏,借得银河鹊桥来。 

15、一水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七夕已至,今宵织女欲过桥。 

16、明月皎皎,白露团团,牵牛渡水,帝女停梭,朗朗星桥翩翩鹊。素心幽幽,银河澹澹,鸿雁传书,鱼笺寄恨,盈盈珠泪剪剪风。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离别的诗句赠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离别的诗句赠言1

 1、闻君要远游,风也悠悠,云也悠悠,与君手牵手,腮边泪花流,打湿双眸,月上柳梢头,心也悠悠,情也悠悠,欲走怎能留,谁识别离愁。

 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3、相逢最美为相知,相知才得两相痴,相痴换来心相悦,相悦痛在长相思。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山重远,忆往事轻盈如烟,光阴瘦逝伴鸿雁,柳绿花嫣,幽林半月亭,明媚春光满亭园,盆影容面,一抹余胭脂,寂寥伊人,深闺怨,俏瘦伫地边,泊水白莲形单鸳,碎石碧丝兰淡艳,幽绽自怜!

 6、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7、千里迢迢淡别离,此情已去,愿君多回忆,我却孤身走四季,悲恨相续,无以为继,再相见,漠然已无语。

 8、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9、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原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0、雨打梨花深闭门,误了青春,忘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11、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地双鸳鸯,一朝飞去青去上。

 12、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论浪水。

 13、满目望情深爱久。心如醉酒。候,候,候。单思不知哪尽头。满腹倾情,谁会带走?

 14、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5、咫尺的天涯地北,刹时间月缺花风。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16、今朝花胜去年红,想必明年花更好,愿与君相共。

 17、羡只羡,梁上燕,若是天也遂人愿,但愿来生年年岁岁能相见。

 18、琴上血,灯里泪,梦中人,去难追,眼底恨,谁知味,恨也缠绵入梦催。

 19、拼取一生肠断,消他几度回眸。

 20、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21、绮罗日减带,桃李无颜色。思君君未归,归来岂相识。

 22、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凤,闷即和衣拥。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2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24、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25、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26、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27、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三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眄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28、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29、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手四海之外。

 30、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

 31、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山鬼》)

 32、裙裙旋旋手迢迢,不趋音色自趋娇……一时偷眼为回腰。

 33、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34、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曹植《洛神赋》)

 35、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陶渊明《闲情赋》)

 36、曹植的'《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37、蝶恋花·春入花梢红欲半。王之道

 38、春入花梢红欲半。水外绿杨,掩映笙歌院。霁日迟迟风扇暖。天光上下青浮岸。

 39、归去画楼烟暝晚。步拾梅英,点缀宫妆面。美目碧长眉翠浅。消魂正值回头看。

 40、最是那低头一笑,千种风情绕眉梢。香腮冰洁,胭脂无染去粉饰;云鬓浸漆,青丝如瀑落玉簪。纤指若兰透骨香,凝眸似水剪心愁。

 41、一剪梅·陈紫函

 42、风姿绰约小天仙。美目流盼,灵秀天成。红妆浅笑人未识。孤芳自赏,对镜垂怜。

 43、惊鸿一暼清流溪。一抹华云,一曲清柔。明媚娇艳众人怜。芙蓉花开,紫气东来。

 44、芙蓉落入红尘梦,坠粉飘香,锦色年华梦。罗袜生尘轻莲步,脉脉含情语难尽。

 45、轻颦浅笑香一缕,艳妆丛里,香气渐迷魂。花自倾国人自怜,红嫣清淳任凝眸。

 46、淡抹朱粉,水盼兰情,叹人间稀见。小竹轩窗,回眸时、清曲幽恬月暗。轻扫黛眉,怜镜中、多少风情。忆往昔、初时相见,巧笑飘香麝。眷恋似水柔情,恐惊风吹去,如梦如云。桂华泛彩,纤云弄、自有暗香浮动。流年似水,笑相望、红裙依旧。画图中,艳光四射,梦凝万千絮。

 47、金缕玉衣,翩翩如素娥,浓妆淡抹总相宜。淡若清蝶韵,一抹红云,相映趣,约略颦轻笑浅。红妆倾心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更销魂。到水月情仇,万花相映正乱,为情所困已陷。想当年,相见倾心笑,冰凝梦中人,美人依旧。

 48、冰肌玉骨魂牵萦,盈盈如仙裙。淡妆多态流艳,初相见,娇无奈。乱花过,掩红泪,媚如昔。过往依稀,欲笑还颦,飞花入浩

 49、流水落花春去也,蒲柳情,寸心报。叩心自问,还似旧时景?轻抹红泪语哽咽,心头上,人依在。

 50、出水芙蓉,秋波流转灵台乱。玉山淡抹自天然,额下纤眉浅。步步莲花增嬿,见罗敷,频频顾盼。绕梁天籁,一曲升歌,莺啼千转。

离别的诗句赠言2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张籍《没蕃故人》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高适《送郑侍御谪闽中》

 杜鹃声里长门暮。——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明年应赋送君诗。——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适《送郑侍御谪闽中》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尊前不用翠眉颦。——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司空图《白菊三首》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于谦《岳忠武王祠》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高适《夜别韦司士》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罗隐《魏城逢故人》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张籍《春别曲》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岑参《送人赴安西》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欧阳修《别滁》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韦应物《送杨氏女》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韦应物《送杨氏女》

 彩舟载得离愁动。——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尹式《别宋常侍》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高登《好事近·富贵本无心》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岑参《送崔子还京》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杨基《天平山中》

 依然一笑作春温。——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卢纶《李端公》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赤壁歌送别》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李白《久别离》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高适《送郑侍御谪闽中》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高适《夜别韦司士》

 万里江山知何处。——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韦应物《送杨氏女》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周济《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教人怎不伤情。——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离别的诗句赠言3

 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2、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3、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留别妻》

 4、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8、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0、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11、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李颀《送陈章甫》

 12、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1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14、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15、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1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7、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18、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

 19、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0、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21、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2、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23、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24、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25、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6、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特别是唐代,由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由于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更使得“送别诗”成为唐代诗歌中的重头戏。而特殊的社会背景,特别的人格追求等,又使得唐人的送别诗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别虽一绪 事有万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是的,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社会,便有了分离,许多本该是天长地久的,却不得不天隔一方。唐代自然也是如此。这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疆域广大,国内和国际交流频繁,所以人们的活动场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上至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都有机会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自己的家。所以,唐人送别诗的一个特点就是:送别的种类很多,涉及领域广泛,而且又都是一往情深。

孟郊的《古别离》

杜甫的《新婚别》

写的是夫妻间的离别,那份别离的幽怨与痛苦,自是感人至深的。

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

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

则是兄弟间的骨肉分离,难舍之情溢于言表。而

孟郊的《古怨别》

杜牧的《赠别》

则极写情人间的缠绵悱恻。这些可算是亲人间的、情人间的离别,而在唐人的送别诗中,抒写更多的则是同僚间的、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他们有的是写送好友到外地去做官的,如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送梓州李使君》

李白的《送友人入蜀》

等,好友外出做官,诗人摆酒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还有也是送好友到外地做官的,但际遇不同,与前者相比,他们的友人或同僚却都是被贬的,这类诗歌,在唐人的送别诗中占了很大的份量,如

王勃的《别薛华》

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

刘长卿的《送裴郎中贬吉州》

柳宗元的《重别梦得》

等,诗人在送别好友的同时,或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渲泄对朝廷的不满,或表明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宽慰,感情深切而感受人。

还有一类送别,也与做官有关,那就是送友人去远征的,如

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

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

等,这些多是边塞诗人的作品,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相比之下,下面的这类送别诗,可能会让人的心情轻松一些,那就是送友人去远游的,也可能是诗人多半不愿把“柴米油盐”放在诗中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读不到多少他们为生计而四处奔忙的句子,更多的倒是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如

杜荀鹤的《送友人游吴越》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

等,这些诗毫无悲酸之态,也不故作豪放语,意境高远,情深意浓。

以上都是送人离家的,唐诗中还有一类则是送人归家的,如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的《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温庭筠的《送人东归》

等,就是送人回家的,而

王维的《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韦庄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则是送友人回国的了。这类诗中还有一种,如

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送严士元》

王维的《送别》

虽然送的是出家人或隐士,却也可以算作是送人回家的,只是这个家有些抽象而已。

此外,唐人送别诗中还有一类,那就是无论是送人的还是被送的,都不是主人,如

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杜牧的《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权德舆的《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等,这里的送者和行者,都是旅途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其送别的情绪则别有一翻味道,让人深思,耐人寻味了。

二、手法多样 情深意长

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诗人们在抒发心中的情感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那么,在唐人的送别诗中,表现出来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在唐人的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

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闪途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再如

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话潭水身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借助潭水直抒胸臆,至于“相送情无限,沾巾比散丝。”则更是把浓重的离愁别绪直吐出来而不假任何掩饰。

当然,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去仰声长呼,而是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借景抒情这一法宝。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确,景物在有情人的眼中是会变的,它会因人的情绪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送别诗中,诗人们在送别时的眼前的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浓重的情感的色彩。唐人的诗本就重情趣,重意趣,他们在表现“情”与“意”的时候,往往都要借助“景”或“境”,这一点在唐人的送别诗中也有深刻的体现,是唐人送别诗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如

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首联写送别的地点在郊外,青山白水,景色如画,但一“横”一“绕”就把不愿分离的惜别之情借助山水表达出来。中间两联更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想象别后友人的行程,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关怀,颈联“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隐喻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尾联情意更切,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整首诗借景抒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感情真挚而感人。

再如

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友人远去,频频挥手,依依惜别,但诗人没有直抒心中所想,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景物入诗,用一“望”字把眼前景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烟水、青山、飞鸟来烘托自己惆怅的心情,“空”字不只点出被送友人远了,同时写出了此时诗人空虚寂寞之情,五六句写心随友人去了,直到目的地,最后又回到现场,久久不忍归去,无限愁思寄予白苹,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且首尾相应。而历来为人们所推重的薛涛的那首《送友人》则更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开首两句直落别浦晚景,秋季相送格外难堪,眼前的景色令人凛然生寒,而且此处不尽写景,暗用蒹葭诗意,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情绪,使诗的内含大为深厚,三句似宽慰的语调,与前句隐含的离伤构成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执着,末句美梦难得,一句之中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

借景抒情这种艺术手法,自从产生以来,一直都是最常用的抒情手法之一,用在诗歌中的更是俯拾即是,因为离开了景而纯粹去谈情,仿佛这情便没有了着落。所以,在唐人的送别诗中,几乎每首诗都有借景抒情的例子。但我以为借景抒情的最高境界则是:融情入景,把一段浓浓的深情,深婉含蓄地藏在简淡的、似乎是不经意间得来的景中,只留下若隐若现的一截丝头,让读者去发现、去抽取,越抽越多,牵出一腔心事,跌宕起伏,意味深远,一如醇酒,虽清洌而味厚,时愈久而愈香。

如张说的《送梁六自洞庭山》就是这类诗歌较为典范的例子: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在这首标志七绝进入盛唐的诗中,诗人便深深地掩藏了自己的心事,只含蓄地借助景物透露给我们些许信息:眼见友人离去,秋波浩渺中征帆渐远,直入朝廷去了,而自己却谪居岳州,遥无归期,一个“孤”字语带双关,失落与孤寂的情绪便渐上心头了,而一个“浮”字又顿生扑朔迷离之感,峰浮于水,人浮于世,飘泊之愁便更浓了,第三句明写传说中的神仙“不可接”,实是友人“不可接”,友人远去的地方——朝廷“不可接”,于是一片凄婉的心事就在这简淡的秋景中浮现,随着悠悠的湖水荡漾起伏,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在评价唐诗时说:“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以此来评价这类诗歌当不为过。再如

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即景抒情,情在景中,写景有一种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画,竹林寺远,钟声触动思绪,归影勾起诗人的归意,但诗人形象隐于诗外,在闲淡的意境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但这种情怀全在意境之中,诗人一句也没有说。却深得融情入景之三味。

融情入景的写法,还有一类是诗人使用了比喻,将心情托负于物象,比如同样是

刘长卿的诗《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末一句写友人远去,一叶孤舟顺水而去,实则上更写友人身为逐臣,飘泊无定,正如孤舟,同是逐臣,此情更堪伤怀,读来令人黯然神伤。而王维的那首《送沈子福之江东》中的名句:“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更把相思之情比喻成无边春色,直送友人到天涯海角去了。

以上俱是在送别时,借身边之景来抒离别之情,在唐人的送别诗中,还有一种则是写别后之景,抒离别之情的。如

王勃的《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写送别,而不写分别时的情境,却写别后之情,写别后之情,我们也不能明白地看到,我们只能见到别后之景、别后之境:寒烟渐渐升起,月华慢慢逝去,夜色深沉冷寂,江亭人去亭空。友人去后,诗人顾望留连之状跃然浮现纸上,凄凉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可谓深得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之妙。而

许浑在他的《谢亭送别》中写到: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也是同类的手法,因送别而醉,醒来时暮色苍茫暗淡,风雨迷蒙凄清,于是心情也更加怅惘空虚,凄暗孤寂。更有妙者如

王维的《山中相送》: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送别,只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更稠密,但诗人却只用“掩柴扉”这一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动作来表达,把浓厚深挚的情感,掩藏在这一看似不经意的动作之中,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至于“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船风” 则是想象别后远的友人的处境而别有一翻味道了。

三、伤感旷放 各有千秋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柳永式的、带着浓重伤感情绪的离别,也是和他有着相同感触的许多人的离别。唐人的送别诗中,这类诗不在少数。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王勃的《别薛华》)

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挫折,迢迢千里唯失意相伴,哀伤情绪是很浓厚的。再如

卢纶的《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全诗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从衰草笔,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给全诗定下了深沉感受伤的基调,次联写送别的情景,仍是紧扣悲字,融入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颈联感叹身世,仍是紧扣悲字,感情沉郁,将惜别、感世与伤怀合在一起,心境更显悲凉。再如

贾至的《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诗人是怀着被贬的失意离开故乡的,开首两句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染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乎,离合无常之感。三句“浮云”的比喻,更加深了难遣的离情,结尾一个“空”字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唐诗中写迁谪之苦,离别之恨者居多,此诗以迁谪之人又送迁谪之人,情形倍加难堪,读来沉郁苍凉,余味不尽。

但是友人分别也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同样是王勃的送别诗,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句子,与《别薛华》在格调上迥然不同,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陈子昂在他这首《送魏大从军》中写送友人去远征,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至于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

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行军》

《武威送刘判官碛西行军》

两首,则更是化惆怅为豪放的经典之作,“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在惜别中重书祝捷之意,来壮僚友之行色,在送别诗中可谓独具一格。“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中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字里行间激情荡漾而气贯长虹,珍重的送别之意暗含其中。

这些诗句以豪情叙别,不作儿女之态,正是以深情作铺垫,写出了知已之情,是以豪放见佳之笔。同样的,有一些诗人,在与好友分别之时,虽不是如此豪放,却也是以旷达出之,表现了唐人独具的开阔胸襟。如

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友人远去,两地相隔,不免要产生感伤,但是诗人却宽慰友人说,两地流水相通,青山一道,云雨相同,明月共睹,所以并没有真正地分开,这里诗人巧妙地化两地为一乡,宽慰友人的离伤,语意新颖而情思旷达。

再如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场深情的离别,我们看不到有丝毫黯然销魂有样子,诗人借送别的时间、地点,巧妙地布置环境,使得景色色调清新、明朗,轻快而富于情调。又如

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此诗以醉别开始,以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迈不羁和开朗乐观的感情,格调爽朗,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且诗中自然美与人情美相互映衬,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结尾两句,干脆有力,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些在分别时唱出的豪放旷达的诗句,正体现了唐人那种豁达的胸襟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一扫悲情哀语,而成为送别诗中的一道风景。

四、造句精审 言浅情深

真正的文学是纯粹的,真挚的情感也是纯粹的。古往今来,朋友之情不断被人们歌之咏之,颂之赞之,正是因为朋友之间那种心与心交融的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激动不已。那是一种醇正地人情美,真正的友情美,而真正的美从来都是不用雕琢的,“豪华落尽见真淳”,在送别友人的时候,诗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一颗真心,用最朴素的语言捧出,化成千古绝唱。如

权德舆的《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写久别重逢后的离别,通篇淡着笔,不事雕琢,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深永的情味,朴素中自有天然的风韵。前两句诗交待一别一逢整整十年岁月,虽不写沧桑而沧桑之感在平淡的叙述中油然而生,别具情致。三四句是一幅深山夕阳中悄然作别的素描,有一种令人神远的意境,千峰无语立斜阳,寂静而略带荒凉的境界中,使人不禁产生人生离合的感慨,别逢是那样偶然,匆匆,难以逆料,一种浓重的情味涌上心头。造句精审,言浅情深,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再如

孟浩然的《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也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逝乎口语,对偶不工,语出天然,但深挚动人的感情却挥之不去,言浅情深,余味悠长。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各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里,晚岁当为邻舍翁。

柳宗元的这首《重别梦得》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语言之中,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这是与友人相见时的问候语,语出天然毫无修饰,但相思之情自在言外,悲喜交集之态尽在其中。

送别自是有情人的事,是有真情的人的事,所以每一首送别诗都是发乎真情的至真至纯之语,语出天然,不用修饰,我们自会被那份深挚的友谊感动了。

作为唐代诗歌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唐人的送别诗在其思想内容上,大大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和内容;在艺术表现上,格调或豪放或含蓄,或旷达或深婉,抒情或直露或蕴籍,或借景或托物,用语浅近,不事雕琢,真正体现了“境近意远,词浅情深”的艺术特点。

所以,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唐代的送别诗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深入地研究。

小学毕业对联大全

 很就要到毕业季了,关于小学毕业的`对联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的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

 上联:读书识字拼六年辛苦;

 下联:夯实基础待一举成名。

 上联:六年寒窗无人闻;

 下联:一朝成名天下知。

 上联:六春六冬六枯蓉;

 下联:一岁一长一笑容。

 上联:寒窗苦读整六年;

 下联:含泪分手只一天。

 上联:允文允武,前路几多高岗;

 下联:一张一驰,此去一路扬帆。

 上联:月经常挂在天上;

 下联:梦遗落在草原上。

 横批:同窗忆思

 上联:喜学成建功立业;

 下联:盼含笑拥抱明天。

 上联:七月栀子盛开时;

 下联:四年友情别离日。

 上联:苦读书,数载不分春夏秋冬;

 下联:乐有成,从此各奔东西南北。

 上联:踌躇满志建大业;

 下联:四面八方传捷报。

 上联:六载苦读,当树信心应试;

 下联:几场严考,定争成绩升学。

 上联:数字符号,字里行间恩师情;

 下联:粉笔板擦,一举一动记心间。

 横批:难忘师情

 上联:读书识字拼六年辛苦;

 下联:夯实基础待一举成名。

 上联:六年寒窗无人闻;

 下联:一朝成名天下知。

 上联:六春六冬六枯蓉;

 下联:一岁一长一笑容。

 上联:寒窗苦读整六年;

 下联:含泪分手只一天。

 上联:允文允武,前路几多高岗;

 下联:一张一驰,此去一路扬帆。

 上联:月经常挂在天上;

 下联:梦遗落在草原上。

 横批:同窗忆思

 上联:喜学成建功立业;

 下联:盼含笑拥抱明天。

 上联:七月栀子盛开时;

 下联:四年友情别离日。

 上联:苦读书,数载不分春夏秋冬;

 下联:乐有成,从此各奔东西南北。

 上联:踌躇满志建大业;

 下联:四面八方传捷报。

 上联:六载苦读,当树信心应试;

 下联:几场严考,定争成绩升学。

 上联:数字符号,字里行间恩师情;

 下联:粉笔板擦,一举一动记心间。

 横批:难忘师情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anai/117416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