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型人格复合性格矩阵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十二型人格复合性格矩阵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第1张

摘要:十二型人格多维度复合性格矩阵是传统九型人格单维度性格体系的补充,通过自我觉察的方式找到脑(思维)、心(情感)、腹(直觉)层面的核心性格,展现出所对应的思维模式,感情模式,与直觉行为模式,根据在不同情境下原生性格自我的价值观(脑),爱情观(心),与世界观(腹)的情绪的反应,结合理性情绪认知疗法,在咨询过程中以人为中心的指导其认知的转变,达到从内而外的寻求自我并达到咨询的目的。

关键词:九型人格;十二型人格;性格矩阵;核心性格;心-脑-腹排列;原生性格重构;人格失调;咨询目的与方向;自我认知转变与自我的实现。

正文:

       心理学一直在致力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格类型学,将人性进行分类,它不仅准确,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容易被人们理解。自从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克拉底开始,哲学家们就认识到,人格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类型存在。

       在过去若干世纪中,心理学家有提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分类法。弗洛伊德的研究强调了自我、本我和超我在人格中的主导性;荣格的类型学以一个人的心理态度——内倾型或外倾型——并如何受到4个基本心理功能——荣格称之为情感、思维、感受和直觉描述了4种类型,后来发展成了著名的MBTI性格-能力测评系统,大量用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甄别上;卡伦霍妮尔则以她对人与人的依赖关系的临床观察为基础,分类出三种人格类型,并影响到个体在未来与家庭、社会、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每一种分类法都在不同的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与应用,也发展出了大量的性格心理学应用流派。而简卢文格《自我的发展》中更综合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提出了人格的发展中,应该强调人格的稳定性的重构,与人格随着时间性发展-习得-整合的两个变化过程。

       随着年龄的发展,我们会看到咨询过程中案主中的某一两个原生性格的过度强化,导致了人格的失衡与人际关系失调的现象。而通过适当的基于原生性格导向(Personal-centerapproach )作出的自我整合的治疗,在帮助案主对原有行为与外在内在情景的认知重构过程中,达到内外认知重构的双重效应,对强化其日后的信念与行为的持续性比单一改变认知行之有效。

       如果有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人格性格测评体系,测评出案主的核心性格下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我们就更容易站在案主的核心性格的价值观去作出正确的指引与帮助,重构他们对外在世界、社会、转变工作中焦虑源的认知,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与情绪的管理,而不是单单站在咨询师自我的性格价值作出评判与投射性的指引,或是一切未知的心理黑箱中操作。

       十二型人格Dodegram 源于九型人格Enneagram,是九型人格单维度性格系统的多维度性格体系的补充。九型人格研究的是个体单个核心性格的思想、情感、行为模式。而十二型人格研究的是全面的12个性格矩阵对个体思想、情感、行为的固有模式的关联性,及对其内在价值观、外在价值观在生活与工作中的影响。十二型人格在个体性格的重构与高度人格的整合认知后,对其自我实现带来超越的方向与途径进行探索。同时,十二型人格还研究性格动态变化相互转化与整合的同一性与规律;多维度性格成长与心成熟度在外界社会、文化下对后天性格的的影响。

       九型人格来源于2500年前的一个古心理学系统,源头的研究可参照《九型人格》(海伦帕玛)。在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中,九型人格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商业管理,与个人心理成长的性格心理学中。大量人力资源管理层面、职业生涯规划层面、医学护理学层面的九型人格的应用学论文也频频出现在心理学及管理学的论文杂志中。九型人格认为,人类的个体性格分成九种,每个人只有一个主性格主体,其他的性格部分作为行为的某些补充模式。各个性格的位置与转化,如上图所示。性格的矩阵是固有不变的。如下图

传统的九型人格性格矩阵:

脑5-6-7;

心2-3-4;

腹8-9-1;

       在对传统的九型人格大量的测评与咨询过程中,对对立二元性格的展现与3-6-9环的更深层的动态转变研究中,我发现了3-6-9性格环的可衍生性。于是我通过在传统的九型人格中加入3个原型性格模块,使之形成:-3,-6,-9与+3,+6,+9共同组成变化环性格六芒星结构,与1-4-2-8-5-7固定环性格共同组成十二型人格测评体系。如下图:

       十二型人格关注的是多维度性格矩阵的规律与对个体价值观(脑)、爱情观(心)、世界观(腹),与生活(先天)、工作(后天)性格模式的影响。十二型人格认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必然全然拥有十二个性格内容与模式,且以一个严密的多维度性格矩阵的方式,按照严密有序的逻辑与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性格矩阵,亦称为我们的人格结构。同时,在每一个性格是动态的变化的原型中,我们看到了性格失调的原因,也看到了性格整合与超越的可行性。

       人性是一个精密无比的,逻辑有序的多维度结构,即代表了它的完美性与自我可修复性,心理咨询在查得原生个体性格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对话的形式,通过介入,引导主体最深刻的自我觉察与自我管理,通过自我对话、自我分析,完成自我人格整合的过程,这也是十二型人格理论研究的终点。

多维度性格矩阵分析表如下图所示:

Dr Reason’s  Matrix分析

核心性格腹区1w(-9)

先天性格    后天性格

脑7(+6), 8(+3);理性思维模式

心4(-3),  5(+9);感性情感模式

腹1(-9),2(-6);直觉灵感模式

       性格矩阵的作用是它可以用更全面的方式去解读人在认知理性思维,情感情绪例如爱情观方面,还有潜意识中意志力层面的性格造成的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成分。12种原型性格的价值观是互为对立,也是互为转化的。德国哲学家斯普朗格(SprangerE)《人的类型》中的六个模型,加上现代心理学中的其它几个特质性格也与十二型人格的原型性格不谋而合。而《价值观研究量表》与《十二人格测评表》有相似性。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个体评判事物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改变。个体的各种价值观彼此联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体系。同样,人格的各种态度也会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的价值,对个体的共鸣越大,对个体的行为影响也越大。这也是基于原生核心性格价值观作出咨询的理论依据。

        而在婚姻咨询案中,80%的离婚因素是性格不合,也有的称之为“三观不合”,而三观在很多程度上就是我们脑区衡量的金钱价值观,心区情感的爱情观,与腹区的直觉意志中的世界观。这三个中心也可以与弗洛伊德的自我(脑),超我(心),本我(腹)有相似性。

十二个原生性格原型与分别对应的价值观与心流状态,受压时的主要情绪变化:

1号性格,完美主义者: 追求完美,关注对与错,有很强道德批判观;

价值观:只做道德上正直的正确的、对的事情。

心流Flow状态:一切完美的,道德至善的存在感与满足感;

主要情绪:愤怒,道德上的评判;

2号性格,给予者: 喜欢帮助他人,乐善好施,用爱去掌控一切;

价值观:帮助他人是最大的快乐;

心流Flow状态:无边界的,无条件的爱;

主要情绪:竭嘶底里,瞬间逆转;

+3性格,成功者: 追求成功,结果导向,直率,工作狂;

价值观:追求出类拔萃的结果与成就感;

心流Flow状态:所向披靡的成功感;

主要情绪:自负,过激行为;

4号性格,悲情浪漫者: 追求感性浪漫,追求终极意义,灵性连接;

价值观:终极意义的深层理解与链接,懂自己的人;

心流Flow状态:深邃的理解与赏识;

主要情绪:悲情,自怜自艾,自我埋怨;

5号性格,理性主义: 洞察力很强,不善表露情感,喜欢孤独抽离;

价值观:洞察外在世界万事万物的规律,关联;

心流Flow状态:顿悟,全知,超然万物之外;

主要情绪: 自闭,拒绝社交;讨厌与人接触;

+6性格,辩证者: 喜欢对比求证,逻辑思维,迅速思辨,证据为先;

价值观:不断的改变与新的尝试;

心流Flow状态:全新的体验与冒险状态;

主要情绪:选择性焦虑综合征;

7号性格,享乐主义者: 乐天派,兴趣,激情,体验为先,注重过程;

价值观:世界是用来玩的,好玩才有意义;

心流Flow状态: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的峰值体验状态;极乐巅峰状态;

主要情绪:亢奋,情绪激昂,不负责任;

8号性格,掌控者: 权力,掌控欲强烈,霸气外露,喜欢一切尽在掌握;

价值观:手握大权,掌控一切;

心流Flow状态:一切尽在掌握;一切搞定;

主要情绪:反社会人格,暴怒综合征;

+9性格,和评论者: 顺其自然,讨厌争吵冲突,用逃避应对冲突;

价值观:世界是公平的,一切会有最好的安排;

心流Flow状态:慢慢来,内心平和,时间会做最好的安排;

主要情绪:无为,无动力无方向,唯唯诺诺,自我麻醉;

-3性格,政治家: 经常变换角色,迎合团体,善于鼓舞他人;

价值观:形象外观很重要,团队合作很重要,一同承担;

心流Flow状态: 进入角色,成为主角;

主要情绪:自我欺骗,自恋综合征;

-6性格,怀疑论者: 负面思考,危机思维,忠于信仰团队核心价值;

价值观:安全为上,做人一定要忠诚;

心流Flow状态:对事业与组织的忠诚而献身;

主要情绪:怀疑,焦虑,自我否定;被害妄想,疑病症;

-9性格,阴谋论者: 谨小慎微,流程之王,思维严谨,谋略之王;

价值观: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原因与规律,特别是人为的因素;

心流Flow状态:找到规律成完美逻辑理论的严谨之美

主要情绪:强迫症,重重复复,叨唠症,纠结综合征;

       每个个体都发展出以一个性格原型为核心性格和与之相对应的价值观,同时具有12个性格成分的性格矩阵整合体,十二型人格称之为人格Personality。当性格位于不同的心脑腹位置时,形成了个体独特的:脑-价值观、心-爱情观、腹-人生观,主性格决定论称为“一元性原则”。一元性原则中包含了两个哲学性的成分:1主性格是人格矩阵中唯一的,不可改变的,绝对恒定的主成分;2所有人格的成分都是一样的,包含着12个基本的性格成分,亦称为同一性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个体的主性格成分确立以后,是终身不变的。其他的性格成分可以作为人格整合的补充与发展,但主性格相对恒定。这样保证了人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同一性。

       而另一面,每个个体都同样拥有12个维度的不同性格成分与模块,随着后天的发展与学习,我们最终向各个维度整合。但在多维度多元发展的条件下,因为矩阵的差异性,还有性格发展权重与维度的不同,个体是无法完全趋向统一的。这也造就了人性的多样化与多元性。在人格整合的方向,我们不但会有原生核心性格的优点,还会掌握其他性格的优秀直觉与本能,称为人格的成熟。反过来,当人格发展出现不平衡,或失调状态,最常见的就是,原生三元主性格,由于各种原因被压制,个体活在虚伪的自我中,产生长期的不满足与自我的无法实现感。十二型人格称之为人格失衡。同理,过度强化原生性格也会引起人格失衡的症状。

       性格矩阵的测试可以通过问卷、自我觉察和矩阵最终调整得到最精确的模型用于解释一个人不同情境之下的思考模式、情感模式与行为模式。这在以个人为中心的咨询过程中起到了切入性与导入性的作用。

Case Study 1

十二型人格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运用

案主背景:求助者,女,17岁,高中二年级,早恋,母亲要求咨询。

我先与监护人进行了访谈:

母亲: “我们(两夫妻)以前经常在家里争吵,然后在8年前离婚。离婚后女儿跟随父亲。父亲性格暴躁,经常对女儿有责骂行为。她12岁那年因父亲骂她玩手机,并没收了她的手机,她突然从房间(8楼)跳出窗外…后来送医院,所幸她当时并无大碍。后来,因为这件事,我与前夫复婚,她的情绪才逐渐稳定,但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她就会威胁说“你们是不是想我死”自从进入青春期,学校老师发现其与外面的社会青年有早恋行为,经常接她出去喝酒,唱歌。让她回家,她又开始要挟我们,说“回家就死给你看…”

咨询师: 高中有早恋行为是不可取的,应该由学校与家庭一同管理她的行为。这次咨询的目的你作为监护者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与效果呢?

母亲: 就是想她好好完成高中学业,顺利大学毕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咨询师: 完成学业,管理好在校的早恋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咨询的目的。

我与女儿的访谈:

咨询师: 这次访谈是想通过性格的测试,找到你感兴趣的职业方向,你愿意谈谈你在学校的学习吗?

女儿: 我高中读的是食品营养技术专业。虽然我很喜欢吃,但是这个专业是未来成为营养咨询师的,老师上课无去,一上课就基本在睡觉。

咨询师: 那你以前有喜欢的专业吗?

女儿: 有啊,我想做服装设计师。而且画画老师说我画画很有天赋;

咨询师: 你愿意谈谈你小时候的过激行为吗?

女儿: 什么行为,我只记得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我一个人在角落经常会很害怕,常常一个人在哭。但是后来他们和好了,我也知道妈妈很关心我,想我把书读好,找份好工作。

咨询师: 可以说说你的男朋友吗?

女儿: 可以啊,他比我大三岁,在外面有工作了。对我很好,经常来学校陪我。我病了,还带我去看病。花了好多钱。

咨询师: 他19岁,你17岁,他工作,你还要读大学,你时间可以安排过来吗?

女儿: 反正现在读的专业是妈妈安排读的,天天上课就睡觉,有的是时间。

咨询师: 如果大学你来选择,考服装设计师,你还会选设计师吗?

女儿: 现在有点晚了,艺术类的专业要加上画画技能的,但总比现在这个专业有趣多了。

咨询师: 那你愿意去花更多时间去上补习画画的班吗,为报考设计师专业?

女儿: 愿意啊。

咨询师: 那你要放弃很多业余时间去补习了,不能天天出来陪男朋友了,你愿意吗?

女儿: 可以啊,我把设计读好了,就可以比他挣钱多了;

女儿核心性格矩阵测评的结果是:

主性格心区的2号性格;

三原生主性格矩阵为

脑区4悲情浪漫者;

心区2给予者;

腹区8权力掌控者;

脑区(理性区)主性格是4号悲情浪漫者,因此对艺术类的兴趣较强,喜欢浪漫的感觉;喜欢文艺类的专业;

心区(感性区)性格是2 号性格:给予者。这是主性格区域,通过帮助别人来获得爱的回报;喜欢被爱的感觉,也容易用爱来掌控别人;也是早恋的成因;

腹区是(本能区)8号性格:Boss,掌控者;喜欢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控,权力的追求者,不喜欢任人摆布;

母亲监护者的核心性格矩阵测评的结果是:

主性格腹区的1号完美主义者

三原生主性格矩阵为

脑区7号享乐主义者;

心区4号悲情浪漫者;

腹区1号完美主义者;

根据传统九型人格固定环的三个性格的连线模型:下图所示

       女儿的主性格2号性格受到压力时变成了8号掌控者性格,会有过激暴力行为出现,而高兴轻松状态下会变成4号悲情浪漫者性格,诱发早恋,悲情的行为。同时,4号性格对艺术类的学习是很感兴趣的,强化她4号性格在脑区的自我实现,就不会在理工科的(食品技术管理)感觉肃然无味的地步。如果在三个中心的价值观得以让她顺利发展,她就不会因其他两个中心无法自我实现,而沉迷于心区2号给予者的早恋的状态;也更利于管理她对早恋的认知,与行为的改变。

       监护者母亲的性格为典型的腹区的1号完美主义者,在没有做测试之前,不能完全认知自己经常在潜意识上对女儿的行为、态度、观念上作出道德上的批评。往往用一种“Only one way”的认知方式去为女儿作出职业上的指导,因为她本身是营养师,在一家美容整形公司做销售总监。在她安排的职业道路上,已经满满的安排了一条“完美”的求职道路,所以命令女儿严加执行。而女儿的腹区8号掌控者性格被激发出来的时候,出现了潜在的过激言语与行为。

       当监护人案主知道自己的性格的时候,突然回想起丈夫曾经经常说过的一句话:“你永远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什么都是完美的无错的。”在与监护人一对一进行合理情绪疗法对话中,指出1号改变的认知方式为:“当1号明白世界所有的问题都并非有且只有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法之道的时候,1号就会活在更大的包容的睿智之中…”

       应用理性情绪认知疗法的步骤,逐渐引导监护者母亲的认知过程,明白在亲子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与女儿的性格差异与价值观冲突。中国式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是以父母亲的价值观为标准,对子女做出强压式的灌输,对一个曾经有过心灵创伤的女儿,会产生过激的叛逆行为与结果。只有让子女的自我价值在三个层面,价值观(脑)、爱/亲情观(心)、人生观(腹)达到最自然的自我的实现,才是职业人生规划中最理性的指导状态。

       因为这是基于原生性格的价值观趋向作出引导的,所以也必然符合人性。每一个性格所对应的能力与天赋是不一样的,正确的引导,给予正确的外部刺激,让能力成长成才,也是每一个家长或人力资源师最渴望看到的预期结果。

       通过外界的激励与后天的培育,让原生性格在适合的土壤与外部环境下生长。压抑原有的原生性格定位与兴趣取向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咨询师在测评性格后,在根据原生性格带来的切入点进行有效的引导,让个体在不断自我认知,自我重构的过程中发现深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对自我探索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Case Study 2

十二型人格在相反价值观的婚恋关系中的咨询

男矩阵:脑7心4腹1,

核心性格是腹区1号完美主义者;

女矩阵:脑1心5腹7,

核心性格是腹区7号享乐主义者;

       男女的主三元组性格矩阵的匹配度相当高,60%价值观是匹配的,但心区的性格,主要是爱情观,则是完全相反的两个配对:4 VS 5。4号性格是感性至上的悲情浪漫者,5号性格是理性至上的简约主义的观察者。在完全不了解对方的性格矩阵之前,两个人经常为生活中的小事吵架。例如:4号喜欢在众人面前秀恩爱,5号则不喜欢把私生活与情感暴露在在社交媒体和在公开的场合展现亲密关系。经常的吵架源于性格心区感情中心的价值观差异,只有相互认同与理解,才能达到共识。

       咨询方法:让两人同时学习十二型人格的理论,同时用分享的方式去了解对方的情感的固有模式(心区的性格),在认知的基础上,跳出原有的道德评判与相处的方式,达到咨询的目的。

结论:

       十二型人格多维度矩阵,研究人格结构内多个以价值观体现的性格结构系统,与传统的心理学性格体系相比,它的优点是很轻易地通过自我觉察发现原生性格的内容与定位,再通过对性格的重构与自我认知,在核心性格层面改善因情绪带来的错误认知,回到健康的认知层级;改善因性格失调带来的人格失衡状态。

       通过自我的对话来调整自我内部价值观与外界价值观冲突带来的心理问题。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性格疏导的方式,不失为现代心理咨询治疗的有效补充。

       2012年美国哈佛心理学研究56位完美主义者性格家庭对小孩子焦虑成因的数据表明,原生性格原型的研究与十二型人格研究的方向是有一致性的。《取悦症》一书中也描述了与2号性格给予者有相关性的咨询案例。随着越来越多的原生性格原型被现代心理学所认可,性格心理学分析,十二型人格复合性格作为方法的补充,在咨询个案中,自我的探索与人格发展中一定会显示越来越显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海伦珀尔默著。徐阳译《九型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美)唐理查德&里索著。徐晶译《九型人格——了解自我》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

3(日)河合准雄李静译《心理治疗之路》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

4(美)哈利雅特布莱克著。姜文木译《取悦症》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

5陈海国《九型人格在企业人才招聘中的应用》,20067(商场现代化);

6郭念峰《心理咨询师》2015年,民族出版社。

1号性格:完美主义者;

2号性格:给予者 ; 3号性格:实干者 ; 4号性格:悲情浪漫者 ; 5号性格:观察者 ; 6号性格:怀疑论者 ; 7号性格:享乐主义者 ; 8号性格:保护者

; 9号性格:调停者 。

第一型完美主义者:完美者、改进型、捍卫原则型、秩序大使;

第二型助人者:成就他人者、助人型、博爱型、爱心大使;

第三型成就者:成就者、实践型、实干型;

第四型艺术型:浪漫者、艺术型、自我型;

第五型智慧型:观察者、思考型、理智型;

第六型忠诚型:寻求安全者、谨慎型、忠诚型;

第七型快乐主义型:创造可能者、活跃型、享乐型;

第八型领袖型:挑战者、权威型、领袖;

第九型和平型:维持和谐者、和谐型、平淡型。

扩展资料:

九型人格的符号是由葛吉夫在1900年左右引进至西方内部,Oscar Ichazo首先将九型性格的教导与其图形互相结合,并阐明每种性格的主要特质,而精神病专家Claudio Naranjo将其发扬光大,提出搜集九型性格特质的核心方法。

之后再由Don Riso及Russ Hudson将九型性格特质详加阐释,包括九种内在发展的层次与及每种性格特质的“内在逻辑”。

-九型人格

英雄主义是中西悲剧精神最有代表性的审美要素之一。西方悲剧精神的英雄主义体现为推动历史

兼殉难历史的人物形象,中国悲剧精神的英雄主义则体现为忠实伦理道德的人物形象。

悲剧精神的主观英雄主义是寄托人类心灵自由理想的艺术符号

悲剧主义”——美丽的极至

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主人公们具备很强的“悲剧英雄主义”色彩:英俊善良的王子与敌人同归于尽,正直英勇的将军悔恨交加乃至拔剑自刎,慈眉善目的国王遭到女儿的虐待流落荒野,秉性忠诚的大臣受唆使弑君自立而痛苦终生,个个都是英雄气概,悲惨结局。我们都知道欧洲文学史上有“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那么有“喜剧之父(或之母)”吗?又是谁呢?这却很少有人知道。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爱情小说《红楼梦》大也是悲剧。故事,传奇更是无一不悲:梁祝、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等。在表现形式上,“悲剧主义”更是大行其道。悲剧**、悲剧小说、悲歌剧悲话剧悲舞剧。到现在为止,环顾周遭,几乎能称得上经典的作品都有“悲剧主义”的色彩,仿佛“悲剧主义”成了成就经典的最关键的因素。

事实就是这样。就爱情小说而言,如果你去问十个读者:喜欢读悲剧小说还是喜剧小说?我相信会有七名读者(或者更多)会选择前者。试想,在一本小说中,有两个人相爱了,男的英俊坚强,女的温柔善良,那么他们的故事会怎么发展呢?是一直相爱直到消失,还是以一个具有悲剧意味的结局收场更显完美呢?答案肯定是后者。原因又是什么呢?

爱情是浪漫的,美好的,浪漫和美好是爱情中最不可或缺的东西。一对相爱的人要想爱得更深就必须制造更多的浪漫与美好。于是在某种条件下就有了“私定终身”、“私奔”

甚至“殉情”,这便形成了“悲剧”。由此说来,爱情悲剧便是浪漫与美丽的极至了。可以想象一对殉情的爱人是多么的让人感动,那种场景是多么的浪漫与美好。但也可以想象殉情中有一人立场不坚定而得以生还,将会招来多少的非议与唾弃。极端一些,“你怎么不一块死呢?你死了多好,利人利己啊”!——人们根本无法容忍自己一路护送悲剧就这么变得残缺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959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