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或精神氛围--关于新的建筑审美标准|精神氛围

功能主义或精神氛围--关于新的建筑审美标准|精神氛围,第1张

功能主义或精神氛围——关于新的建筑审美标准

功能主义思潮的兴起是标志整个现代艺术进程的一个重要事件,以此为端点,种种闻所未闻的技术力量开始急剧膨胀,进而出现失控,艺术家变成了抛弃历史的“实验主义”者,而工程师们则联合酝酿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风格”,这股潮流来自于西方,它吞噬了西方人在十八世纪所精心培育的审美观念,同时又像一场汹涌的海啸迅速扑向那些非西方文化所宰治的国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这种以技术崇拜、自由竞争为特征的现代主义理解成一声被长久压抑的呐喊,但问题是,我们何时才能将这些刺耳的声浪转化成和谐的乐章?

显然,对功能主义建筑的怀疑会引出另外一些话,功能主义建筑所追求的生理舒适感并不是一幢建筑的最终目的,什么样的建筑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舒适感,这本来就很难有固定的答案,再者,一幢建筑也不可能不考虑整个城市的建筑群所要求的那种视觉氛围和文化氛围。一座建筑是建筑,而两座建筑就构成了景观。一幢建筑所要求的并不只是“技术-生物性质的纯功能的解决方法”,它所要面对的是一个如何在已有的建筑组群中取得和谐的问题:“在建筑领域,现代运动的主要成就已经使建筑设计与它们的服务的目的相互联系,但在一座建筑物的设计中,还是有许多方面的关系不能由功能决定,它们取决于设计者的趣味,或他工作于其中的传统,建筑物的美学特性或许就很好地依赖于此。到二十世纪,功能主义已经作为一切实用和功利艺术的美学基本原因之一而成为正统的信条。但是它已经不再被空洞地吹捧为美的绝对的和唯一的原则。”

英国批评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就表达了一种谨慎、保守的观点,他说:“可以承认那种功能的效用与美常常一致„„,但错误在于把功能的效用看作是美的原因;因为是功能的,所以才是美的。这并不是事实的真正逻辑”[《艺术与工业》(Art and lndustry)]

随着欧洲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兴起,中国的学者也开始对自身的建筑传统、文化传统展开了深刻的反思,建筑的多元化、多样化、民族化问题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在西方,这类问题往往表现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国际主义风格的衰落,表现为对欧陆文化传统的怀旧心理,也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对自身工业化历史所作的深刻批判。在中国,这类问题既是对西方流行文化的一次回应,也是对民族文化心理的一次调整,对自身的现代建筑史和城市化历史的一次反思。

发生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刺激出了一批新型的现代城市,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个天然的实验厂,而这样一些城市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无历史、无节制、无中心、无主题、无视觉节奏。新型的现代建筑更像是一件件可以随时更换的外套,永远在追求着时兴的花样。而今,这样一种趋势正在向内陆地区蔓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多样化的经济结构,而我们的文化观念却依旧僵化、沉闷,缺少真正的品位、鉴赏力和批判精神。建筑中的时尚向流行病一样四处播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银行、贸易大楼成了许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而在无节制的商业冒险冲动中,那些历史性建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里我们远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一座城市的景观是由多层的立体的因素交织而成,人文历史遗迹、自然环境、设计上的独特创意这三者不可或缺。一座没有园林绿地的城市看起来更像一座沙漠,一个没有历史建筑的城市也是如此——文化上的沙漠。历史记忆的缺失、损毁只能让一个城市变得更加浅薄、苍白,也许现代建筑中的任何一种奇思妙想都无法弥补这种遗憾。

事实上,正如科学和技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一样,建筑师与工程师也有着不同的职责。科学探索中蕴含了技术上的无限可能性,而技术的泛滥却未必意味着科学的繁荣。工程师那急于事功的功能主义思想往往会湮灭建筑设计师的灵感。然而,在二十世纪这个特殊的时代,在建筑社会化和功能化的浪潮中,工程师冲上了前台,当人们一厢情愿地用时代精神为某种特殊的建筑样式辩解时,我们们也失去了鉴赏的品位,失去了感受文化的机会。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在其《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19世纪最有创造力的人没有选择建筑师这个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本世纪多年来审美价值崩溃的现象,也同样解释了为什么最具有超前意识的工作如此频繁地出自行外人之手。为什么出自工程师之手的原因在于这个世纪

是一个唯物主义的世纪和由此而来的科学技术的世纪;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未曾见过这些领域所取得的进步。这种进步以牺牲欣然接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敏感人物的审美感受为条件。水晶宫取得了成功,而其中装饰艺术的败笔也功成名就。建筑师的建筑与沙龙或学院派艺术殊途同归,而工程师和探索者的建筑与探索者的艺术则分道扬镳。 1914年,穆特修斯在科隆一次著名的会议上说过:“建筑和制造联盟在整个建筑领域内的活动趋于标准化

(Typisierung)„„只有标准化能够„„再次引进一种普遍有效的、自信的趣味。”凡。德。维尔德回答道:“只要制造联盟有艺术家„„他们就会反对任何有关标准化准则的建议。艺术家就其本质而言,是偏执的个人主义者,是自由自在、恣意而行的创造者。他从来不会自愿遵从强加于他的任何原则、任何类型、任何准则。”这真是新艺术运动的悲剧,当艺术家们全心全意地投身到新艺术的创造活动中时,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又一次被淘汰出局。

我们现在要谈的是,现代艺术家在整个现代艺术史、现代建筑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多少显得有点尴尬,他们的缺席或失职也许是现代建筑陷入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回顾西方现代建筑所走过的历史,我们看到现代主义的成功也许并不意味着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当工程师、设计师们把功能定义为美时,艺术家们就已经注定无处容身。早在本世纪初,这个裂痕就已出现,而且日渐扩大,最终无可挽回。这个问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艺术家是一群特殊职业者,就像建筑师、工艺美术师一样有着自己的“专业”,他们仍然继续着浪漫主义运动所遗留的梦想,对现实满腹牢骚。在强势人物的眼中,他们不过是一群失意的个人主义者,是一群永远都不懂得合作的局外人,在商人的眼中,他们又是一群容易上当受骗的“赚钱机器”,在摄影师、服装设计师的眼中,他们也许是一些无害的合作伙伴,而在普通民众的眼里,他们又变成了一群怪人或江湖骗子„„。艺术家真的就是这样一群游荡于社会之外的精神流浪者吗?艺术真的是这么重要吗?为什么我们身边的建筑却总是难以沾上艺术的灵光?

这样的问题真令人感慨万千,米开朗基罗是画家、雕刻家,但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建筑设计师,同样,清人石涛在“搜尽奇峰打草稿”之余,不是也构思出了精巧奇绝的江南园林吗?„„ 如果追寻一下艺术一词的古老含义,那我们会发现艺术一词几乎覆盖了人类所有的技艺形式,覆盖了所有的创造性活动。在今天,当有关“公共艺术”的讨论又开始变成一个时髦话题时,我们的建筑师和艺术家是不是该有所感悟呢?顺着这个思路,让我们留下最后一句诘问:建筑师,你们为什么不想变成艺术家?或者:艺术家,你们为什么不是建筑师?

中国建筑工程网

===============================================================================

为了方便大家使用本文档,特赠送以下技巧

Word常用编辑技巧大全

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

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

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

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 问:WORD 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 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

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5 问:怎样使WORD 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

答: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选首页不同,然后选中首页页眉中的小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择无,这个只要在“视图”――“页眉页脚”,其中的页面设置里,不要整个文档,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前”的标志,不选,前后的设置情况就不同了。

6 问:如何从第三页起设置页眉?

答:在第二页末插入分节符,在第三页的页眉格式中去掉同前节,如果第一、二页还有页眉,把它设置成正文就可以了

●在新建文档中,菜单―视图―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为0,确定;●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确定;●将光标放到第一页末,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第2 步与第三步差别在于第2 步应用于整篇文档,第3 步应用于插入点之后。这样,做两次首页不同以后,页码从第三页开始从1 编号,完成。

7 问:WORD 页眉自动出现一根直线,请问怎么处理?

答:格式从“页眉”改为“清除格式”,就在“格式”快捷工具栏最左边;选中页眉文字和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设置选无。

8 问:页眉一般是---------,上面写上题目或者其它,想做的是把这根线变为双线,WORD 中修改页眉的那根线怎么改成双线的 答:按以下步骤操作去做:

●选中页眉的文字,包括最后面的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线性为双线的●在预览里,点击左下小方块,预览的图形会出现双线●确定▲上面和下面自己可以设置,点击在预览周围的四个小方块,页眉线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

9 问:Word 中的脚注如何删除?把正文相应的符号删除,内容可以删除,但最后那个格式还在,应该怎么办?

答:步骤如下: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2、在尾注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3、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4、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尾注和脚注应该都是一样的。

10 问:Word 里面有没有自动断词得功能常常有得单词太长了,如果能设置下自动断词就好了

答:在工具―语言―断字―自动断字,勾上,word 还是很强大的。

11 问:如何将word 文档里的繁体字改为简化字?

答:工具―语言―中文简繁转换。

12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选定上下两个单元格,然后指定其宽度就可以对齐了,再怎么拉都行press"Alt",打开绘图,其中有个调整坐标线,单击,将其中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都调到最小值即可。打开绘图,然后在左下脚的绘图网格里设置,把水平和垂直间距设置得最小。

13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我的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我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可以如下操作:●按住ctl 键还是shift,你have a try●double click the line, try it :)●打开绘图,设置一下网格(在左下角)。使水平和垂直都为最小,试一把!?●press "Alt"

14 问:怎么把word 文档里已经有的分页符去掉?

答:先在工具――> 选项―― > 视图――> 格式标记,选中全部,然后就能够看到分页符,delete 就ok了。

15 问:Word 中下标的大小可以改的吗

答:格式―字体

16 问:Word 里怎么自动生成目录啊

答:用“格式>>样式和格式”编辑文章中的小标题,然后插入->索引和目录

17 问:Word 的文档结构图能否整个复制 论文要写目录了,不想再照着文档结构图输入一遍,有办法复制粘贴过来吗?

答:可以自动生成的,插入索引目录。

18 问:做目录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时右边的页码对齐?比如:11 标题112 标题2

答:画表格,然后把页码都放到一个格子里靠右或居中,然后让表格的线条消隐就可以了,打印出来就很整齐。

19 问:怎样在word 中将所有大写字母转为小写?比如一句全大写的转为全小写的答:格式->更改大小写->小写

20 问:在存盘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症状如下:磁盘已满或打开文件过多,不能保存,另开新窗口重存也不管用。如何解决? 答:把word 文档全选,然后复制,然后关掉word,电脑提示你粘贴板上有东西,要不要用于别的程序,选是,然后,再重新打开word,然后粘贴,然后,保存。

21 问:WORD 中的表格一复制粘贴到PPT 中就散掉了,怎么把WORD 里面的表格原样粘贴到PPT 中?

答:1)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把表格单独存为一WORD 文件,然后插入-->对象,选由文件创建,然后选中上面的WORD 文件,确定;2)还可以先把表格copy 到excel 中,然后copy 到PPT 中,这个也是比较好的办法;3)可以先做成文本框,再粘贴过去;4)复制粘贴,但是在PPT 中不能粘在文本框里面;5)拷屏,做成,再弄到PPT 里面。

22 问:有没有办法将PPT 的文字拷入WORD 里面?

答:另存就可以了。只要以rtf 格式另存即可

23 问:word 中的分栏如何处理?假如有:1 2 图3 4 这样的结构,我想实现:1 3 图(要横跨两栏)2 4 但是,试了半天总是:1 2 图3 4 怎么办呀?help!

答:设置格式――版式――高级――文字环绕――环绕方式选上下型――位置――对齐方式选居中――度量依据选页面,要先改文字环绕,然后才能改位置

24 问:用word 写东西时字距老是变动,有时候自动隔得很开,有时候进入下一行的时侯,上一行的字距又自动变大了,这是为什么?怎么纠正啊?

答:是因为自动对齐的功能,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可以选。还有允许断字的功能如果check 上,就不会出现你说的情况了。

25 问:在使用WORD 的样式之后,如标题1、标题2 之类的,在这些样式前面总会出现一个黑黑的方块,虽然打印的时候看不到,但看着总是不舒服,有没有办法让它不要显示呢?

答:“视图”-->“显示段落标志”,把前面的勾去掉。其实这个很有用,可以便于知道哪个是标题段落

26 问:文章第一页下面要写作者****等。通常格式是一条短划线,下面是****,基金支持等。这样的格式怎么做出来?就是注明页脚吗?

答:插入――脚注和尾注

27 问:文字双栏,而有一张特别大,想通栏显示,应该怎么操作?

答:可以选择的内容,按双栏排。选择其他内容,按单栏排。

28 问:Word 里面如何不显示回车换行符?

答:把视图->显示段落标记的勾去掉或工具->选项->视图->段落标记

29 问:有没有方法把WORD 里的软回车一下子替换掉?识别出来的文字全带着软回车,能把他们一次全删掉吗??

答:查找+替换,按CTRL+H;软回车好象是^l,在特殊字符里有

30 问:在WORD 里的框框里怎么打勾?

答:画个文本框,文本框里写一个钩,然后拖过去;或者先在WORD 里插入符号“√”,然后选中“√”,到-》格式-》中文版式-》带圈字符-》选“□”

31 问:还是不行,这样拷过去的框框字体是windings 的,而原来的是宋体的,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答:根据模板新建专业型传真,里面有框,双击后打勾,copy 就ok

32 问:Word 中怎么在一个英文字母上打对号?

答:透明方式插入对象,内容是一个√

33 问:WORD 里怎么显示修订文档的状态?文档修订后,改后标记很多,但是在菜单里没有“显示修订最终状态”等,怎么调出来?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类别(工具)->命令(修订)->把“修订”等拖到工具栏上

34 问:怎样把许多分开的word 文档合并成一个文档。我的论文是按照章节分开写的,但现在图书馆要提交电子版的学位论文,是一个文档的,我找了很多选项但好象不能合并,选择插入文件功能,可以加入内容,但文档中的页眉却插不进去,有谁有高见? 答:acrobat6 可以直接把多个文档打印成一个pdf 文档。可以提交pdf 格式的论文,先一个一个word 文档转换为pdf 格式的,然后在pdf 文档菜单的文件菜单中,选上作为pdf 格式打开,追加上就可。

35 问:Word 里面要写方程式怎么办啊?

答:插入-对象-公式编辑器equation,如果没有公式编辑器Equation,要自己从光盘中安装,或者安装Mathtype 公式编辑器按右键把它拖出来--插入--命令--自定义--工具应该是倒过来

36 问:想在WORD 里面表示矩阵,怎样才能画出那个很大的矩阵括号?

答:装公式编辑器mathtype 好了~:)

37 问:Word 的公式编辑器怎么安装?

答:工具-自定义-插入-公式编辑器,把它拖到工具条上即可;或者安装OFFICE 后,再次安装,选增加功能吧,会有提示的

38 问:Word2000 下调用公式编辑器的快捷键

答:点击菜单[工具]->[自定义],点击对话框下方[键盘],在[类别]里选择[插入],在命令里选择[InsertEquation],指定你的快捷方式

39 问:WORD 中出现公式的行往往要比只有文字的行来得宽,如何把这些行改的跟只有文字的行一样宽?

答:段落行距设为固定值即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比如设置为18 磅,有些公式符号(特别是有下标的)不能全部显示打印稿可以显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如何解决还需要考虑。

40 问:我的文档就是公式多,应该怎么办?

答:公式多的时候,最好的消除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每打几个公式就要存盘,如果连续打太多,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选中所有内容,ctrl+C●把WORD 所有文档关闭。

●最关键:出现一条信息,务必选择“是”●重新打开WORD 编辑器,●ctrl+V,粘贴●ctrl+S,存盘

41 问:怎样在word 里面的公式编辑器中输入空格?

答:ctrl+shift+space

42 问:如何使word 中公式全都小一号?一个一个选实在麻烦

答:在Mathtype公式编辑器中:首先,在Mathtype 中的菜单Size 中选define,定义所需的字号大小;再次,在Mathtype 中的菜单preferences 中的equation preference 的save to file 存贮所定义的字号文件;返回word 中:在Mathtype菜单中选Format equation:1)在MathType preference file 中,选你刚才所定义的文件;2)在Range 中,选Whole document。最后,选OK,即OK了。

43 问:如何将WORD 中的公式编缉拉到外面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插入-右边找公式编辑器,往上脱

44 问:怎样可以去掉word 里面公式,或是上方总是出现的灰色的横条啊?以前没有的,不知道怎么跑出来了,看着怪晕糊的。。。。。 答:工具->选项->视图->域底纹,选不显示,或选取时显示,就可以了

45 问:整个论文用一个WORD 文档,太大,不好编辑,一个地方有增删,后面那么长一个文档版面分布会变得乱七八糟,特别是图表之类的东东。想让每章的偶数页自动显示自己的章号和题目,WORD 里这个能够自动实现吗?

答:不要整个论文放一个WORD 文档,一章一个,然后每章就可以奇偶分开处理了

46 问:论文按照章节写的,想把它们合并成一个文件,并保持原有的文件格式。采用了在文件末尾插入分节符的方法,但插入后有些文件的部分格式发生了变化,请问如何解决?

答:用主控文档的方法比较好,在大纲模式里设置的;采取插入文件的方式,格式有些变化

47 问:WORD 里边怎么样显示行号?

答:在页面设置那里,板式选项,最下面有个行号选项

48 问:Word 里面怎么插入半个空格?

答:先在word 的工具栏上,点中双箭头那个纽,就可以看到原先看不到的空格,然后再编辑一下这个空格的大小,比如小五或小四什么的。

49 问:只要一回车,或是改变光标位置的任何操作,都会使上一行的)变成=,有人遇到过这个问题么?

答:是不是设置了自动替换啊,符号里的自动替换看看吧!

50 问:WORD 有没有可以按单词的首字母进行排序?就是从A-Z 进行排

答:表格中的内容可以按照拼音排序,弄到excel 里,排序,再回来

51 问:怎么在word 里面打R^2

答:先打R2,然后用鼠标选中2,同时按"Ctrl",“shift”和"+"

52 问:Word 中发现空格都是小圆点,是怎么回事情?每输入一个空格就出现一个小圆点,怎么把它消除掉啊?这个空格会打印出来吗?

答:不会打印出来,如果想不显示:工具-选项-视图格式标记中前面的勾去掉即可

53 问:word 如何使两个表格能排在一起?我做的表格每一个都比较小,但是表格数比较多,我想两个表格排成一行,请问该怎么做? 答:试试在局部分栏,每个分栏中一个表格。

54 问:为什么换机器打开WORD 文档排版变了?在一台机器上排好板的WORD 文档换在另一台机器打开就变了?页码都不对了,怪哉。

答:是默认的页面设置不一样吧,或者版本不同

55 问:Word 里面插入表格的问题,同一表格前后两行被分在了不同的页上,想他们在同一页怎么做?

答:转换成图文框可能更容易排版一点,或者加个文本框

56 问:怎么在word 里画坐标图在word 里有了坐标图,文字却加不加去怎么办

答:作图时直接将文字加上去;word 中的绘图工具条,文字环绕里面寻找合适的方案,把图放在文字的底层

57 问:WORD 文件有密码,怎么办呢?

答:找破解软件,比如advanced_office_2000_password_recovery_pro_v103,但不一定好用。

58 问:怎么给word 文档加密?

答:打开文档,另存为―工具―常规选项―打开、修改权限密码,保存

59 问:Word 文件怎么转化为postscript 文件?

答:先转化为pdf,然后打印到文件,通过distiller 生成ps。

60 问:Word 无法识别origin 中的汉字怎么办?用origin 做的图形中有汉字,copy 到word 中就成了问号,因此我不得不先用export 把图形变为jpg 文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方便的解决办法?

答:ORIGIN 里面的字体改成宋体或者仿宋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走向接受美学》

这是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联邦德国汉斯·罗伯特·姚斯的重要论文的选集。其中包括写于不同时期的五篇文章:一、 《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二、 《艺术史和实用主义历史》;三、《类型理论与中世纪文学》;四、《歌德的〈浮士德〉与瓦莱里的〈浮士德〉》:论问题与回答的注释学;五、 《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波德莱尔〈烦厌〉诗例析》。

第一篇长文是姚斯1967年在康斯坦茨大学就任教授一职时的讲演。姚斯袭用了席勒1789年任耶拿大学历史教授时的就职演说的题目《研究世界史的意图何在、理由何在》只是将“世界”一词改成了“文学”,并袭用了席勒标新立异、向传统挑战的命意。这篇文章就是后来被公认为接受美学诞生宣言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姚斯从七个方面对接受美学进行了纲领性的概述。

一、迄今为止的文学史仅仅是一种作家与作品的编年史。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而更象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才能体现出来。读者与作品的关系并不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的因果关系。读者是一种能动的因素,作为文学的唯一对象,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对作品的价值和地位都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读者成了接受美学整个理论的出发点。姚斯认为,文学史是一个审美接受和审美生产的过程。审美生产是文学本文在接受者、反思性批评家和连续生产性作者各部分中的实现。因而,文学史应当是文学的接受史和作用史,这是为艺术作品的动态生成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从类型的先在理解、从已经熟识作品的形式与主题、从诗歌语言和实践语言的对立中产生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姚斯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它唤醒读者对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一开始便唤起读者对作品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在阅读过程中又会按文学种类的特定规则或形式保存、变化、转移或消失。在审美经验的主要视野中,接受绝不仅仅是一种只凭主观印象的任意系列,而是在感知定向过程中特殊指令的实现。

三、读者既定的期待视野与新出现的作品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审美距离。新作品的接受是通过对熟悉经验的否定或通过把新经验提高到意识层次,造成视野的变化而实现的。姚斯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它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显然为确定其审美价值提供了一种标准。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的接受所需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姚斯强调了作品——读者关系的辩证性和可逆性:作品在其诞生之初,并不是指向任何特定的读者,而是彻底打破文学期待的熟悉的视野,读者只有逐渐发展去适应作品。而当先前成功作品的读者经验已经过时,失去了可欣赏性,新期待视野已经达到了更为普遍的交流时,才具备了改变审美标准的力量,进而影响作品的生产。

四、一部作品的历史理解与现代理解具有诠释上的差异性。接受历史意识便是建立在对于上述二者的调节之上的。姚斯描述了历史接受与现实接受的不同。历史的接受方法对于文学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接受一部尚不为人所知的作品时,总是以该作品为空前部分,放在作者明确或不明确地假设他那个时代的读者所知道的诸多作品的背景之中去接受的。姚斯认为,对一部作品的时代的评判,不仅仅是其读者、批评家们积累下来的判断,而且是一部作品之中所包含的意义潜势的不断展示,是在作品向理解性判断展示自身的历史接受中的现实化。

五、接受的审美理论不仅让人们构想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历史的理解中呈现出来的意义和形式,而且要求人们将个别作品置于其所在的文学系列中从文学经验的语境上去认识其历史地位和意义,即认识文学作品接受的相互关系的历时性特点,姚斯引进了文学演变的概念。

六、从文学发展的共时性横切面来研究文学史,同等地安排同时代作品的异质多重性,反对等级结构,便能够发现文学的某一历史时刻的主要关系系统。姚斯认为,文学的历史性是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叉点上显示出来的,因而它能使某一特定历史时刻的文学视野得以理解:与同时出现的文学相联系的共时性系统在非同时性的联系中获得历时性的接受。从文学发展的共时性出发,便使文学现象的多重性重新与感知它们的环境相结合,并且各作品间相互联系,一起统一于文学期待、记忆和预期作品意义的共同视野中。

七、文学史不仅仅发生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表现之中,而且还存在着与一般历史的关系问题。接受美学对文学社会构成功能的回答,超越了传统的再现美学的概念。这种文学的社会功能,只有在读者进入其生活实践的期待视野,形成他对世界的理解,并因之也对其社会行为有所影响、从中获得文学体验的时候,才真正有可能实现自身。姚斯认为: 如果文学史不仅是在对作品的一再反思中描述一般历史过程,而是在文学演变过程中发现准确的、唯属文学的社会构成功能;发现文学与其它艺术和社会力量一起同心协力将人类从自然、宗教和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功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跨越文学与历史之间、美学知识与历史知识之间的鸿沟。

另外四篇文章各从不同角度或深化了接受美学的理论,或将接受理论运用于某一方面的研究。 《艺术史与实用主义历史》通过对历史上各种观点的考察,深入论证了艺术史与实用主义历史的联系、区别。特别考察了艺术史作为接受史的自身的特征。 《类型理论与中世纪文学》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对西方类型理论与中世纪文学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歌德的〈浮士德〉与瓦莱里的〈浮士德〉》运用了比较文学的方法,从问题与回答的阐释学角度,从历史的调节的高度比较了两部《浮士德》作品,批评了传统比较文学非时间性的偏见,因而摆脱了随意性的取舍。 《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是运用接受美学理论进行诗歌批评的尝试,作者通过对波德莱尔的抒情诗《烦厌》的批评阐释,将理解、解释以及直接接受和反思性注释全部融为一体,把初级的审美感觉阅读视野与二级的反思性阐释阅读视野加以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级的历史阅读。这是一篇细部分析的典范论文,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的,我们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无论做什么买什么讲究的都是实用,现在更多讲究的是精神上的满足,那从实用主义到精神消费,家居的理念发生了哪些质的变化呢?

我是一名90后,在我父母的那个年代,生活条件还不是很好,家居理念讲究的都是实用主义,家具和装修讲究的都是简单、省钱,能用到的就买,用不到是绝对不会买的。

而像我们这一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更讲究的是精神上的追求,我们的家可以说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也是我们生活中待的时间最久的地方了,所以我们更要求的就是美观,舒适,健康和环保,只有美观了是我们自己喜欢的风格,我们住起来才会就能舒服,身心才会愉悦。

还有就是现在我们这代人都是很注重养生的,已经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对家居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省钱、便宜就好了,更多的要求就是环保。

现在我们选用的家具材质、地板、乳胶漆、墙纸等等,一般选用的都是环保型材质,气味小,甲醛含量低,对身体伤害小。还有就是像我们用的灶具、消毒柜、油烟机,也改成集成灶,也都是为了环保,油烟对身体伤害更小,这是这些的东西的价位相对高一些。

总之我觉得从实用主义到精神消费,家具理念最大的改变就是从省钱、便宜、用得到发展成了更注重美观、享受和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24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