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位浪漫主义诗人,就巜蜀道难》第一段来看,浪漫表现在哪里?请简析。

李白是位浪漫主义诗人,就巜蜀道难》第一段来看,浪漫表现在哪里?请简析。,第1张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全诗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评此诗:“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在劝阻友人不要西游,写尽蜀道之高。 “噫吁嚱”三个感叹词连用,“危”“高”,同义重出,“噫吁嚱,危呼高哉!”一声惊叹,震撼人心。开篇之语,凭空起势,包含着充沛的感情力量,使人在这一声并没有多少具体描绘的惊呼中,感觉到蜀道的高峻。诗中蜀自开国四万八千年以来,一直“不与秦塞通人烟”;太白山有鸟道,却无人路可行,概括叙述了蜀国长期与内地隔绝的状况,也寓高山阻隔之意于其中。接着引用五丁开山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表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之时,为蜀道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也间接地说明了蜀道在历史上就是不可逾越的险阻。蜀山太高,连太阳神的车子都得绕行!而且天梯石栈的下面是急湍险流。健飞的黄鹤无法通过,善于攀援的猿猱之类也同样为如何通过而发愁,在此基础上,诗人又通过摹写攀登者的神情和动作,如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等,来进一步烘托山路纤曲,蜀道因其高而艰险难行。 “问君西游何时还?”未登程先问归期,借惜别之情,写透蜀道之险。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荒凉、凄清,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使人闻而失色,这样的细节描写较好地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四句运用夸张手法,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卷;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万壑雷鸣的音响,组合起来的动感画面,这一切产生了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山川险要令人惊心动魄,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诗人觉得仍不到位,“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一句“质问”,一种虚幻的笔法,从侧面强化了蜀道的惊奇雄险。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地非久留之地。告诫友人之语写出诗人的政治远见及内心的深深忧虑。 “蜀中之险甲于天下,而剑阁之险尤甲于蜀”,可见剑阁是蜀中军事要塞。剑阁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不乏据险作乱的先例。由自然而及人间,诗人写剑阁之险意在引出蜀地的战祸之烈。巧妙地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警告当局要吸取历史教训,警惕战乱的发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太平景象背后潜伏的军阀割据局面的深深忧虑,表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远见卓识以及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安全的深刻的关注,为诗篇增添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在诗中,诗人还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反复)形式,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反复咏叹,内容逐次加深,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推陈出新形式、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让我们领略了“诗仙”李白的才情,《蜀道难》不愧为一篇“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杰作。

浪漫的不止是诗还有爱情,李白的一生一共经历过四次婚姻。李白的一生虽然经历过多次婚姻,不过真正能够称得上是浪漫的爱情的也只有他和宗瑛的故事,宗瑛曾经为了李白而“千金买壁”,而且还于危难之中救过李白,由此,可以看出,她和李白之间深深的感情,这也难怪李白对宗瑛的高度评价,更是直接将她称为第二个“蔡文姬”。说到诗仙李白,许多人从小应该就知道他的名字。李白生活在唐代,他开创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李白不光在文学上的造诣很高,而且他的爱情之路也是坎坷多变。李白五岁读道教经典,十岁读各种流派学术,十五岁读剑术,二十五岁奔走江湖。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许多中原诗人和朋友,当他们看到李白一个人时,很多人就开始催促他结婚。经过孟浩然配对后,李白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紫烟结婚了。婚后,夫妻互相尊重,但李白又自由又随和,不喜欢拘束。他喜欢游名山大川,喝酒写诗。许紫烟温柔贤惠,他喝醉后经常在床边侍奉李白。

李白深知他为自己妻子感到愧疚。有一天,他醉醺醺地醒来,写下了一首诗:“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虽然李白愧疚自己的妻子许紫烟,不过许紫烟却英年早逝。在许紫烟之后,李白便遇上了自己人生中最浪漫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宗瑛。一次,李白和朋友酒过三巡之后在墙上做下了《梁园吟》。黄昏时分,一个穿白衣服的女人和一个女佣走过来,在粉红色的墙上看到了这首诗。她慢慢地往前走,轻轻地读了一读,觉得这首诗在山川之美和天地之美中是绝妙的。和尚正要擦墙时,白衣女子连忙说:“不要这样做。我要花几千银元买这面墙。你必须好好看管它。”

由此,宗瑛和李白便开始了二人的爱情之路,虽然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浪漫的,不过最后的结局仍然有些悲惨。

李白的诗歌往往都是尽情的豪放不羁。奇情伟志的事件中表现出一种挥洒自如的幅度,极大的诗情诗意的跌宕。这种大起大落、跳跃流动的内在韵律,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抒情歌唱,例如其传世名篇《将进酒》,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黄河骑行,联想到人生青春易逝难返,是大起大落之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等场景简直就是目中无人,喧宾夺主,快人快语之态,极尽狂放洒脱。诗末以“万古愁”作结尾呼应“悲白发”,大开大合,诗人的情感像江涛海浪般奔流澎湃,诗情忽张忽驰,忽悲忽喜,可谓是行云流水。

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抒写情感:李白的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写感情。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写炽热情感: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浪漫主义情怀常用的艺术手法。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李白的诗歌语言直率。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些直抒胸臆的抒情诗句,都是用及其单纯自然而又豪放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极深厚的感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928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