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定情的诗句

古代关于定情的诗句,第1张

1求定情的诗句

1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长干行》李白

2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李白

3两小无猜似梁祝,成长路上相相扶。——《祝梁祝》

4有朝一日揭迷底,男神女神依如崮。——《祝梁祝》

5梦回两小无猜时,一笑红颜耳畔轻。——《虫儿飞》

6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秋风词》李白

7得呈比目何辞死,原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卢照邻

8犹忆当年一相逢,万世此心与君同。——《咏梁祝》

9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

10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秋风词》李白

1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秦观

1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李之仪

13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长相思》林逋

14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南朝乐府民歌》

15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北朝乐府民歌》

2中国古代一首诗定情例子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汉族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汉族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

其一:【琴曲出自王实甫《西厢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1]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3关于定情的诗句有哪些

贺新郎·赋琵琶宋代:辛弃疾凤尾龙香拨。

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踏莎行·情似游丝宋代:周紫芝情似游丝,人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上邪两汉:佚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贺新郎·赋琵琶译文凤尾琴板刻着凤尾,龙香柏木制成弹拨。

盛唐开元间霓裳羽衣的乐曲曾经何等辉煌,但一切都成过眼云烟。最不幸的是浔阳江头的诗客,亭亭画船等待着出发,忽听音乐声悲悲切切。

记得王昭君出塞之时,当时黄云弥漫看去像茫茫白雪。当我离开故乡三千余里时,乐曲声声述说着无限的哀怨。

我回头眺望昭阳的宫殿,只见孤雁在天边出没。琴弦懂得人间的情意,多少幽恨无法向人述说。

征人去辽阳已经多年,如今什么音信都没有。佳人正在慢拨慢弹着琴,表达着心中的郁结,她的伤心泪沾湿了那美丽的长睫,她技艺超群,将《梁州》曲演奏得哀彻云霄。

千古事,如一场云飞烟灭。贺老再也没有消息,沉香亭北的繁华也从此风光不再。

当音乐弹到这里,真让人伤心欲绝。踏莎行·情似游丝译文离情缭乱似漫空漂浮的游丝,离人漂泊如随风飞舞的柳絮。

离别时凝定了泪眼空自相觑。整条河溪烟雾弥漫杨柳树万丝千缕,却无法将那木兰舟维系。

夕阳斜照下大雁向远方迁徙,烟雾覆盖了沙洲草树迷离。到如今离愁郁积,多得不可胜计。

明天姑且不去思量他,可是今夜如何熬得过去?上邪译文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

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4定情的诗句有哪些

长干行--李白骑竹马来, 绕床弄表梅。

同居长千里, 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石?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秋风词__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我侬词》 (元初)管道升你侬我侬,忒煞多情,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纳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5关于爱情的中国古代诗词,(急用)

是词:

钗头风: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琬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琬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

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琬的词以《钗头凤》最为有名。据说当时只留下"世情薄,人情恶"两句,其余为后人补上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诗文中,唐琬尽情诉说自己对陆游的无限思念,哭诉自己幽思成疾的境况。已经长久经受心灵折磨的唐琬,经受此番精神刺激,身心再也无法承受,不久就在忧郁中去世。陆游闻知此事,悲痛欲绝,心灵遭受深深的创伤,终生难以释怀,沈园从此成了他对唐琬思念的承载,成了他梦魂萦绕之地。晚年入城,凡逢沈园开放之日,必入园中凭吊。在唐琬逝去40年之后的一天,陆游再一次来到沈园。此时的沈园,物是人非,陆游感慨万千,又作《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79岁时的一天夜里,陆游在梦中见到了沈园,醒时又作绝句二首: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年至84岁时,陆游还是牵挂着沈园,再游沈园时又作《春游》一绝: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诗人为怀念唐琬,追忆沈园之邂逅就留下了十多篇诗文。

这种深挚无告,凄然而又令人慕然的爱情,真是爱情的千古绝唱。作为一个女人,能在死后那么多年仍然不断被爱人猝心悼念,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了。

6中国古代定情信物有哪些

(1)相思豆 相思红豆芳名远播,得益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四言绝句《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烩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原本是王维写给他的好友李龟年的。

李龟年因安史之乱流落江南,王维将此诗赠与他,寄托了对友人深深的眷念之情。后来,人们用红豆色艳如血,质坚如钻的特质去诠释坚贞不渝的爱情。

于是,红豆便成了爱情的象征、相思的载体。 翻开古诗词,关于相思红豆的描述还有许多。

“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着相思忆”的爱意;“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痴情;“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的沉重;“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的长久。红豆,隐蕴着爱的纯真与深切,承载着人们遥远的相忆相思。

(2)梳子 细数常见的爱情信物,最具浪漫意义的莫过于木梳。除了带给头皮保健,使头发健康美丽的实用功效之外,梳子代表相思,代表很想念很挂念对方;梳子还寓意把心结打开,让烦恼一扫而过;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她(他)白头偕老的意思,每天用爱人送的梳子梳理头发,代表着双方的亲密关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对头发的重视使木梳成为重要随身物品,有了七夕传说以后,木梳逐渐成为必须赠送的爱情信物,千百年来,传承不断。

(3)玉佩 古人爱玉,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古语。《古诗笺》中释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诗经》中:“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殷殷地叮嘱女儿些私语,一面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 (4)荷包香囊 香囊的历史由来已久,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

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5)手镯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宋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

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

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6)同心结 《诗源》里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并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为信物,姜氏启履箱,取连理线,贯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

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梁武帝萧衍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宋代林逋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词。 (7)戒指 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

伸出手让对面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者幸福的戴一辈子,或者早晚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 《太平广记》里说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相爱,临别时王氏子妇赠李章武白玉指环,并赠诗曰:“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

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后来李章武再去华州,王氏子妇已忧思而死,二人遂神会于王氏宅中。

(8)簪 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簪”。

杜甫《春望》中也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 中国少数民族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9)钗 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

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

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831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