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 诣太守,说如此中 如此包括那些内容?

桃花源记中 诣太守,说如此中 如此包括那些内容?,第1张

桃花源记中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的内容,如下:

渔人向太守报告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讲了发现的经过,讲了那里的自然界环境、社会风尚,讲了桃源人的生活状况,讲了自己与桃源人的交往,并说明归途中做了标记,要求太守派人去看个究竟。

满意望采纳,谢谢。

桃花语是爱情的囚徒,在我们国家桃花是爱情的象征,有的男人会将桃花送给情人或者暗恋者,以此来表达他们心中的爱意。桃花源于春天,寓意青春,常被用来代表年轻朝气蓬勃的人们,送上老师的字句,寓意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另外,桃树也代表着巨大的发展,送人的话是很好的祝福,意思是希望对方能飞黄腾达,很适合送给朋友。

桃花语中蕴含着对爱情的牵绊、美丽的人生、学生弟子和健康长寿,它能代表一次浪漫的邂逅,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理想生活状态。

一群指点江山的恰同学少年和有级高功德的老师,它还出现在夸父追日神话里,有避鬼驱邪、吉祥平安的传说。

桃花的花语大全

1、爱情俘虏

桃花常常伴随着爱情出现,所以桃花的花语里有被爱俘获的意思。桃形小巧玲珑,色泽绯红,就像两朵艳红的胭脂在美丽的面颊上,含羞而娇艳。于是,用桃花来表达一段美好的爱情,再合适不过了。

2、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也是桃花花语之一。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芳草鲜美的桃花林,这种乌托邦式的地方成了无数仁人志士心目中的理想国。

自此以后,大家纷纷用“桃源居”、“桃花坞”等名词指代住所,用桃花这个美好的意象代表心中悠闲恬静的理想生活。

3、学生弟子

在桃花的花语中,还包含了学生弟子。俗话说“桃李满天下”,此句中的“桃李”用来指生机勃勃,风华正茂,未来拥有无限可能性的莘莘学子。

说一位老师学者“桃李满天下”,则是赞颂他拥有着极高的学术素养与人格魅力。

4、健康长寿

从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王母蟠桃会的故事,除此之外,年画上慈祥的寿星老人,手中还拖着一个大寿桃,这说明桃花能驱除百病,延年益寿,所以桃花才能长生不死,成为桃花的花语之一。

桃花的寓意及含义

1、爱情

代表着爱的花朵有很多种,而桃花代表着爱。它的花语言是爱情的俘虏,用它来表达他的热恋、爱的失落。《红楼梦》里林黛玉下葬的,就是代表她已逝的爱情。再加上桃花运也代指命运。

2、美貌

桃花也可以形容女子的美貌。在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中,作者就是把女子和桃花联系起来,暗指其面容姣好。也由此衍生出一个成语——面若桃花,另外还有桃花相、桃花眼等,都是对美丽的阐述。

3、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陶渊明说武陵人迷路之后经过了一片桃花林,便进入到了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后来人们也用桃源或者桃花源来代指人间仙境,或是人们向往的那种生活。而桃花在故事里就像是通往仙境的一扇门扉,代表了人们对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4、优秀的学生

我想每个人都知道“桃李”这个成语,这里面的桃和李代指的是学生。并非人人都可以称其为“桃李”,但多半是说好学生。

  原文: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译文

 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

 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

 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

 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

 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

 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

 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

 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知慧?

 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

 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

 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

 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注释

 1嬴(yíng)氏:这里指秦始皇嬴政。

 2黄绮:汉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黄公、绮里季的合称。此指商山四皓。

 3伊人:指桃源山中人。云:句中助词,无义。逝:离去,即逃至山中。

 4往迹:人或车马行进所留下的踪迹。湮(yān):埋没。

 5相命:互相传令,此指互相招呼。肆:致力。

 6从:相随。所憩:休息的处所。

 7菽(shū):豆类。稷(jì):谷类。艺:种植。

 8靡(mǐ):没有。

 9暧(ài):遮蔽。

 10俎(zǔ)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11衣裳(cháng):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

 12童孺(rú):儿童。

 13班白:指须发花白。班,通“斑”。诣(yì):玩耍。

 14节和:节令和顺。

 15纪历:纪年、纪月、纪日的历书。

 16成岁:成为一年。

 17余乐:不尽之乐。

 18于何:为什么,干什么。

 19五百:五百年。从秦始皇到晋太元中的五百多年。

 20神界:神奇的界域。

 21淳:淳厚,指桃源山中的人情风尚。薄:浮薄,指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

 22旋:很快。幽蔽:深暗。

 23游方士:游于方外之士。

 24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

 25蹑(niè):踩。

 26契(qì):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赏析: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

 诗分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叙述、说明桃花源中人的来历,跟《桃花源记》中所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意思大体相同。但诗中具体列出黄(夏黄公)、绮(绮里季)避秦时乱到高山的实例,来暗示桃花源中人与这些古代贤者志趣一致,或者说,正是那些贤者带他们到桃花源的。

 中间十八句为第二段,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桃花源里人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农耕”,是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照应,两句意思大体一致。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歌唱,老人们自由自在地游乐。最后写那里的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随着季节的自然变化调节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尽思虑、费心劳神了。

 最后八句为第三段,诗人发表议论和感慨。“奇踪隐五百”,是说从秦到晋,桃花源中人隐居了五百年(概数,实际是约六百年)。“一朝敞神界”是说桃花源被渔人发现,泄露了这个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旋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敞开又立即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遂迷,不复得路”。既然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已“处处志之”,那么怎么会再也找不着呢?其实这个问题在《桃花源诗》里已经作了回答,那就是“淳薄既异源”,意思是说,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格格不入,绝然不同的。如果真在那么一个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给刘子骥他们找到了,那么,它就不能独立存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宁、和谐,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桃花源的有无进行过探讨。有人说,避乱逃难时,确实有许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穷乡僻壤去过理想的生活。但显然不能据此而把这个理想与桃花源等同起来,因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尘嚣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意思是希望能驾起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其中包括诗的开头所说的古代贤者和桃花源中人)。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无弦琴是弹奏不出声音的,拨弄它是为了“寄其意”,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虽然超尘脱俗,无法实现,却也正是为了“寄其意”。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来看,《桃花源诗》在有些方面确比《桃花源记》写得更为具体、详细。《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闻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灵活自由,也便于诗人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读《桃花源记》不可不读《桃花源诗》。

 《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都是描写同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但并不让人觉得重复。《记》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描写具体,富于小说色彩;《诗》的语言比较质朴,记述桃源社会的情形更加详细。《记》是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处处写渔人所见,作者的心情、态度隐藏在文本之后,而《诗》则由诗人直接叙述桃源的历史状态,并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愿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显示桃花源的思想意义和审美意义。

 有人认为《桃花源诗》赞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种消极、倒退的表现。这其实是没有真正领会诗人写作的本意。所谓“古法”,虽是一种寄托,表示向往古代社会的淳朴,而并非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所谓“于何劳智慧”实际是对世俗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表示憎恶与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渊明是一个“有志天下”“欲为为而不能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报负而无法实现,这才是他的思想本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事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重庆酉阳唯一的5A景区,专家称这是真正的“桃花源”,你去过吗?

陶渊明一首《桃花源记》,让无数人心目中多了一个世外桃源,桃花源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理想的避世隐居之所,这里没有纷争,没有喧嚣,有的只是自由惬意、舒适安乐的美好生活。那么,世界上真的有“桃花源”存在吗?在我国有很多叫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但我觉得重庆酉阳的桃花源更像。

酉阳桃花源,为酉阳唯一的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坐落在重庆东南部武陵山区的腹地,从重庆过去大约需要5个小时的车程,也许是因为地处偏远,这里几乎少有人知。酉阳为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重庆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这里气温一年四季都比较凉爽,是重庆唯一不享受高温补贴的地方。

在重庆酉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心中,一个在酉阳。”一直以来,我国自称“桃花源”的景区非常的多,但经过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论证,酉阳桃花源被认为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引得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酉阳桃花源有山、有水、有桃花林、有溶洞、有良田、有往来耕作的村民,尤其是每年三四月春桃花盛开的季节,散落在酉阳桃花源的桃花竞相开放,置身酉阳桃花源中,眼前的景象像极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景象。进去景区需要购买门票,门票每人100元。

其实,早在古代时这里就是禁区,有“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皇命戒律,这片世外桃源就因此而沉睡了上千年,与《桃花源记》中与世隔绝的世界极为相似,直至1998年神秘的酉阳桃花源被人们所发现,逐渐成了当地著名的 旅游 景点,也让更多人心中的桃花源有了归处。

酉阳桃花源最佳的 旅游 季节在春季,此时的桃花已然盛放在漫山遍野,相比樱花,桃花给人的感觉似乎更羞涩,好似一位待嫁闺中的少女,也难怪桃花有“桃花运”之说。

酉阳桃花源景区非常的大,里面景点很多,有世外桃源、石室藏书、太古洞、桃花源广场、风情小镇等组成。那一座座吊脚楼式的建筑格外的古色古香,若在船上一身古装,站在房屋长廊之上,真的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

置身于世外桃源景区中,这里有陶公学堂、秦乐坊、归园田居、躬耕园、秦趣苑等于秦晋时期生活气息非常密切的景点。在这里还打造了一处遗世独立的古村落,即“秦人村落”,村子里的村民穿着古朴,让人恍若穿越回了千余年前的那个古老的村落之中,回到了当时的“桃花源”。

学过 历史 的人都知道在 历史 上曾发生过一件事情“焚书坑儒”,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了统一思想而焚烧《诗》《书》,据说在那段时间有一群咸阳儒生,背负经书逃离到了酉阳,从此在这里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这里既有一个“石室藏书”的景点,可以了解到过往的那段 历史 。

酉阳桃花源是一个比较休闲的景点,在这里可以赏花、看水,或坐下来与朋友一起聊天烤火,过一段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湖南桃源有哪些风景名胜?

1、常德桃花源旅游区。

常德桃花源旅游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虽是虚构,但实有其地,它就位于湖南省桃源县。桃花源南临滔滔沅江,北倚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滕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牌坊装点,宛若仙境。这里每年的3月28日举办桃花节,推出各种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动,如果你此时去桃花源,将会留下浪漫的回忆。

2、夷望溪。

夷望溪位于桃源境内兴隆街乡上游八公里处。夷望溪流域群山环抱,林木葱郁,汇入沅江处有水心寨主峰屹立江中,将夷望溪一劈为二,溪水自两侧环绕注入沅江。此处巍巍青山,倒映溪中,山水相映,赛似漓江。

夷望溪,亦称怡望溪,有望之心怡的意思,乍听起来,似乎又是一道被世间所遗忘的山间流水。的确,这几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个静宓与神秘的地方。

3、乌云界。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桃源县南部,地处雪峰山脉的东麓、洞庭湖之沅水的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1o07'20''~111o29'20'',北纬28o30'40''~28o39'47''之间。保护区东西长360km,南北宽165km,东与常德市鼎城区相连,南与益阳市安化县接壤,西邻桃源县太平铺乡,北与桃源县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相望。

4、桃花源古镇。

桃花源古镇位于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湖南常德。古镇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项目选址于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花源镇,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记载桃花源即在此地。

5、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

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萧克指挥红军在桃源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战、创建革命根据地留存的红色遗迹。

桃花源古镇有哪些特色旅游景点?

你可以参考以下的几个特色景点。

桃花源古镇依托一条主大街、两系一湖(两大水系、故渊湖)规划旅游动线,沿线布局舌尖中国美食街、庙会小吃街、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街、艺术长廊、珠宝玉石街、湖湘文化旅游商品街、时尚酒吧街、青年创业街等多元特色主题商业街和文化体验区,吸引各个年龄层次游客观光

休闲,商业机会汹涌如潮,汇聚往来金流、财脉,是资本掌控者经营大事业的优质商务平台。

忘岁园

以元代诗人傅若金“闻说避秦地,花开忘岁年”句得名,位于五柳湖东侧,为桃花源六大花园中的一绝。忘岁园内设别墅、娱乐城、游乐园。园内花池、水榭、楼台、假山和仙人棋座,无不别具一格,令人赏心悦园。园内花木以梅为主,间植苍松翠柏。待到飞雪迎春,满园花开,仙风爽骨,香雪照人。

桃花溪

为桃花源内八景之一,名“桃花流水”。源于千丘池,流经桃花山的千丘田,于水源洞前跌入桃花潭,而后沿“真面目岩”蜿蜒飞泻,经方竹亭过穷林桥出源后,入地伏流数十米,水复冒出成溪,相继注入五柳湖沅江。传说武陵渔郎所逢之桃花林,即指此溪两岸。每当桃花盛开,红云飘然浮,赤霞腾飞,与沿溪松涛、竹风映照,瑰丽多彩。可谓“桃花流水杳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五柳湖

因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而得名。位于桃花山和桃源山毗邻之处。湖岸迂回,周可行车。湖垂翠柳,波映红桃,二桥飞越,一亭独秀。湖中有田田莲叶,亭亭荷花,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遇仙桥

桥原系横卧涧上的天然巨岩,传为渔郎遇仙处,桃花源内八景之一。明天启年间(1621—1627),桃源主薄孙廷蕙于此建石拱桥;清初,湖广提督俞益谟于桥上建遇仙桥。桥端葛萝低垂,菖蒲丛生,松竹覆荫,溪流嘎玉。游人至此,恍然如入仙境。

桃花源

位于泰山西麓,古时因桃花满谷而得名。这里山青树绿,水静沙明,自然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醉人,游人至此犹如进入人间仙境。元代道士张志纯有诗云:“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桃花源辟有索道,乘索道可直达岱顶。

秦人宅

因刘长卿“洞中时见秦人宅”句得名。建于桃花观西竹树幽深处。宅内紧依岩壁构庐一座,高与蹑风亭并,曰“憩庐”。置身馆内,溪流盈耳,幽篁向荣,白云出岫,新莺出谷,悠然意远。

秦人古洞

相传为武陵渔郎“从口入”处,即桃花源入口处。交通临仙涧与秦人村。东洞口嵌“秦人古洞”古匾,为民国初桃源知县杨瑞谭所题。洞门半启,“初极狭,才通人”。洞内有疑洞8个,迷离往复,烟岚四合。出西洞门则“豁然开朗”,别有天地。

碑廊

位于菊圃右侧。千百年来,骚人墨客游桃花源者,多览物兴怀,写景抒情,碑碣传世颇多,惜为风雨剥蚀。1982年特建碑廊,集唐以降古碑十七方,所存唐代诗人杜牧、胡曾、李群玉以及明代袁宏道、江盈科等各家石刻,虽几经沧桑,尚可摩读,弥足珍贵。

方竹亭

名“桃川八方亭”,为桃花源现存最古之建筑。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湖广右参政陈性学修建,为八方形三门四窗砖石结构。亭方六米,墙厚一米,上

覆琉璃瓦,内为穹窿顶,有古今石刻六方、亭侧方竹,漪漪滴翠,为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即以此得名。更兼芝兰丛生,馨香袭人,溪涧流水,淙淙悦耳。置身其间,

神清气爽。

佳致碑

“桃源佳致”碑在桃花源宾馆左侧。为唐代诗人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时(约公元806—816年)游桃花源所题。原碑历久剥蚀。现碑为明万历三年(1575)湖广巡抚赵贤补书,字体古雅苍劲。清光绪十八年(1892)知县余良栋重立。1980年重建碑亭。亭周绿树成荫,阡陌纵横,意趣盎然。

菊圃

明万历年间湖广按察司分巡湖北道副使刘之龙在此始建灵仙之府,崇祯时,县人罗其鼎改修渊明祠。后因纪念陶渊明爱菊,遂改名菊圃,并按我国江南园林风

格改建。

菊圃四围环以垣墙,墙上数处开窗,整个建筑分前后两层,前层为桃花石大门,入门为鱼池,池旁绕以回廊。池左随地形高下,亦绕以回廊,雕栏疏棂,别有特色。

池上石桥纵跨,狮象猴麟,分蹲左右。池后为花圃。正中竖一丰碑,前刻渊明像,神彩飘逸;精舍,雕梁画栋,耀碧流丹,金彩辉煌。菊圃在桃花源建筑群中,独具

一格。置身其间,悠然生清雅之气。

八仙亭

云关之外,小蓬莱东有亭一个,它建于七十年代,取名八仙。其实,此处本有古亭遗址,《仙都志》“小蓬莱 参政四明楼公钥大书‘小蓬莱’三字,刊于碑,以亭覆之。仿废。”可惜,小蓬莱碑已不知去向。

附近景点

从桃花源西去30余公里,还有一个新开发的游览点夷望溪。夷望溪是修建电站拦河大坝而形成的高峡平湖,

这里碧水平若明镜,碧波涟漪,两岸群山起伏,青松翠竹郁郁葱葱。抬头山环水,低头水映山,山水相连,倒影重重,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冬季若降瑞雪,那满山

翠竹,晶莹透亮,好一幅幅银雕玉刻。更令游人叫绝的是,雪后晴天,泄洪闸站一开,飞泻而下的河水激起巨大的浪花,高达50余米,漫天水雾通过阳光折射,五

彩缤纷,蔚为壮观。从夷望溪进入沅水,游客还可观赏到桃花源的“外八景”:潼舫洲夕照、浔阴古寺钟罄、梅溪烟雨帘幕、漳江阁琼楼玉宇等。

特色小吃

览桃花源,不仅可以贪图陶渊明所描述的“桃源仙境”,还可以品尝这里著名的擂茶。据有关史料记载,桃花源人喝“擂茶”的风俗,起于东汉时期。擂茶的原料主

要有生姜、生米、生茶叶等,另加芝麻和盐。制做时将米炒熟,把上述各种原料按既定的比例调配好,加水泡胀,尔后盛在一个陶制的擂钵内,用当地产的一种中药

材树制作的木擂捣成糊状的"擂茶脚子",先用少许冷水化开,接着冲上沸水即成。这种茶,甜、咸、辣兼有,色、香、味俱全。当地人喝擂茶,除了要求趁热外,

还要备些炸黄豆、绿豆、花生、萝卜干等,边喝边吃,喝后有肚脾舒适、神志昂然之感。据说长年累月地喝,可以收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常德米粉历史悠久,闻名三湘。到常德千万要尝一尝。常德米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经过特殊工艺制成洁白、混圆、细长且有弹性的粉条,只要用开水烫热,加上作料后即可食用,吃起来润滑可口、风味独具。

参考自 桃花源

常德桃花源旅游区的介绍

常德桃花源旅游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装点,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4个景区,其中桃花山、秦人村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树林、穷林桥、菊圃、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馆、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桃花源古镇,正位于中国·常德·桃源——历代官方权威认定的“桃花源”福祉之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桃花源景区旁,1600亩规模自成一域,由中国古镇开发运营专家——重庆同元集团开发建设管理。吞沅江水色、纳潇湘灵秀、揽武陵风光桃花源古镇荟萃武陵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齐聚“吃、住、行、娱、购、游”六大要素,独有藏风纳气的隐世格局,将成为湖湘首屈一指的国际旅游、休闲养生、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桃花源风景区的介绍

桃花源风景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城西南部15公里,地处沅水下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0°25′—110°27′,北纬28°47′—28°49′。为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奇文《桃花源诗并序》所述避秦绝境原型,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5755平方公里。其中“世外桃源”主体景区158平方公里,“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沅水风光带水域448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969平方公里。主体景区包括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桃仙岭四个景区。人文景观古老神秘,自然景观丰富多姿。内部景界幽奥秀美,外部景界雄浑壮阔。既有以自然山水为基础的旅游环境美,也有以神话寓言为主题的“人间仙境”美,还有以社会文明为依托的民俗行为美。其曲峪幽径之静,寺观亭阁之盛,诗联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实属罕见。其风景名胜始于晋,兴于唐,盛于宋。千古魅力,永垂不朽。为国内外关注的旅游热点。1桃花源古镇,正位于中国·常德·桃花源——历代官方权威认定的“桃花源”福祉之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桃花源景区旁,1600亩规模自成一域,由中国古镇开发运营专家——重庆同元集团开发建设管理。吞沅江水色、纳潇湘灵秀、揽武陵风光桃花源古镇荟萃武陵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齐聚“吃、住、行、娱、购、游”六大要素,独有藏风纳气的隐世格局,将成为湖湘首屈一指的国际旅游、休闲养生、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常德桃花源景区如何

常德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千百年来,咸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都在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和墨迹。

常德桃花源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核心景区面积2859平方公里,有福地洞天桃花山、道教胜地桃源山、世外桃源秦人村、神话故乡桃仙岭四大景区。

远在晋代以前,这里就以风景幽静,林壑优美而出名,那时叫做乌头村。自从东晋诗人陶渊明把这里的山光水色写进《桃花源记》以后,这里才正式以桃花源命名,从此,名声日隆,在诗人的笔下,桃花源的自然风光是美的:那萦回曲折、泠泠有声的桃花溪;那溪边鲜美的芳草,缤纷的落英,以及那“仿佛若有光”的古洞,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清秀明丽的画卷。

这里风景独特,文物荟萃,现留存有诗词2500余首,国家二级以上文物20余处,唐宋以来的古碑刻数十方,有千年古松、万杆翠竹;有幽涧呜泉、碧湖波光;有小桥流水,古道斜阳;观阁争奇、亭轩比幽;文星集贤、僧道留踪;亦有美丽的神话传说已被人们公认为一生非游不可的全国50个景点之一。

常德桃花源,亦称桃源山,雅称“世外桃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4个景区,其中桃花山、秦人村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树林、穷林桥、菊圃、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馆、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

都市游客可以到世外桃源的“农家乐”休闲度假,垂钓娱乐、自宰自食,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无限乐趣。

桃花源是爱情文化、和谐文化、道教文化的聚集地。

桃花源里所有的一切,将使您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您将真正感受远离都市、回归自然、享受原始的乐趣。

常德桃花源几月份去好

每年三月的桃花节和十月的菊花节是桃花源的传统节日。

三月的桃花源,桃花盛开,漫山红遍,节庆期间,都会举行系列热烈、惊险、刺激的大型表演节庆活动。

金秋十月举办大规模菊展,人们可以观赏绚丽多姿的花朵、沐浴花的芳香,体验花的浪漫。

  摘 要:中国式的审美是浪漫的、内敛的、细腻而丰富的,崇尚自然、寄情山水。堪舆学理论中始终强调了一种基本的整体景观模式堪舆学不是一般性的美学和艺术学,也不是一般的生存哲学,而是以技术的艺术化与艺术的技术化的合体,从而构建生存论视野中的生态审美体认。

关键词:堪舆学 理想景观 审美模式

中国式的审美是浪漫的、内敛的、细腻而丰富的,崇尚自然、寄情山水。堪舆学理论中始终强调了一种基本的整体景观模式:“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训俯”(《葬经》)即是山脉止落之处,青山依背绿水环绕,两侧护山环抱,附临平原,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上吉之地往往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水草丰茂,人们安居乐业。晋代诗人陶渊明著名的《桃花源记》描述的即是这样恬淡的理想景观模式。

一、陶渊明模式下的诗意人生

缘溪行,夹岸的桃花,林尽水源,水尽山出,神秘洞口;入洞蛇形,初极窄,豁然开朗,阡陌纵横别有洞天;再寻却又无处可寻。陶渊明在构建其乌托邦社会模式的同时,也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理想的景观模式,狭长的溪谷走廊、豁口、山间盆地,宽敞明亮而不暴露,围合却不封闭,怀抱但不拘束,与世隔绝却与万物为一。这种“口小肚大”的景观模式就好似一个葫芦形状。葫芦在我国古代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道家所称的“壶天”原本就是指葫芦的内部,葛洪《神仙传》:“有仙人称壶公者,悬壶(葫)卖药,夜则归宿壶中,有人随壶公入,见其中神仙世界,楼台重门阁道。”这是道教文化中的壶天仙境,而其形态特征也正是“口小肚大”的葫芦状。因此,我们可以说陶渊明《桃花源记》为我们展现的,与道教文化中的“壶天”如出一辙,“壶天”是把这样的景观模式神化,而陶渊明则是将其诗话。这种神化的、诗话的理想景观模式透露着浓烈的隐逸成分和追求美好社会的人生理想。这种诗意的人生态度,使得中国人在千百年来选择自己的家园时煞费苦心地仰观俯察,偿水相土。从到绵延千里的山脉到广袤起伏的丘陵,纵横交错的河流到水草树木的长势,阳光的照射,水质的清浊滋味,无不要进行细腻的观察和体会,至善至美,终于建造出可以放心居住的家园。

王维的《桃源行》,同样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丽图景。依旧是悠悠摇荡的渔舟、夹岸的红桃、苍翠的春山、澄澈的青溪,充满了美和诗意的境界。除此之外,松月下庭院的幽静,使人感到恬然忘机,而云中日出时鸡犬的喧闹,又使人感到蓬勃的生机,尽管诗中把桃源说成仙境,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理想中宁静和平的田园生活。诗的末几句抒写渔人出山后试图再寻桃源而不得的怅惆之情,加上景色的渲染,更是意境迷离,余味无穷。历代诗人作家对心中“桃源仙境”的追求既是对现实中美好生活得渴求又是对彼岸精神世界的追求,是现实与彼岸的二元结合。

二、“气韵生动”的画中仙境

“气”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万物负阴抱阳,充气以为和”,“气”被视为万物之源。“‘气’被引入伦理学、美学等精神生活领域,又常指人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以及审美观照的感受等等意义。在魏晋山水美学、人物品藻等艺术哲学思维的深入发展中,更成为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如文论、画论中最常见的‘气韵’、‘气象’‘气骨’等概念中的‘气’,无不涵有观念、情感、想象力、意境等主观因素。”[1] 因此,“气”也同样是堪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风水即气,“山水者,阴阳之气也。动静之道,山水而已,合而言之,总名曰气;分而言之,曰龙、曰穴、曰砂、曰水。有龙无水,则阴盛阳枯而气无以资;有水无龙,则阳盛阴衰而气无以生。”(《青囊海角经》)“地有佳气,随土所生;山有吉气,因方而止。气之聚者,以土沃而佳;山之美者,以气止而吉。”(《青乌先生葬经》)由此,“气韵生动”不仅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技艺标准,也是堪舆家眼中吉地的标准。作为对山水的审美体验,堪舆家游遍大江南北、名山大川,寻觅上吉之地、营造理想的居所,诗人画家用诗文画笔寄情于山水,描画世人向往的人间仙境。同样主张气韵生动、外师造化、内心得源,如果说山水画家是理想家,那么堪舆家就是实践家,山水画家以心接物、借物表心,用画笔抒发自己的情怀和理想,是以“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的景观理想;堪舆家以其理论关照山水美加以人工裁成而经营城市宫宅陵墓等建筑,达到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有机结合。因此,清代高秉撰《指头画说》对历代山水画做评道:“唐宋元明诸家画法,皆以下为主、上为客,近主远客;在下近处作树石屋宇,在上远处作峰峦沙岸;大家名家,皆不能逃雌范围,至有瘾起阳收、阳起阴收之说,尖刻辈以作画亦讲风水诮之。”

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是我国现知最早的较为系统完整、极具代表性的山水审美理论,对我国的画论、美学、建筑理论影响弥深。其中对山川河流的形态、画中物体的比例大小,四季朝暮的不同,以及屋舍、烟云、花鸟鱼虫等等景物的经营布局有详细的论述,更有直接援用风水术语及相山辨水之法,如:“山,大物也,其形欲耸拨,欲偃蹇,欲轩豁,欲箕踞,欲盘礴,欲浑厚,欲 雄豪,欲精神,欲严重,欲顾盼,欲朝揖,欲上有盖,欲下有乘,欲前有据,欲 后有倚,欲下瞰而若临观,欲下游而若指麾,此山之大体也。”

“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欲喷薄,欲 激射,欲多泉,欲远流,欲瀑布插天,欲溅扑入地,欲渔钓怡怡,欲草木欣欣, 欲挟烟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辉,此水之活体也。”

由此可见,山水画中的人间仙境,更是画家为心中的理想景观描绘的蓝图,甚至较之陶渊明模式中安宁平静的社会范式,山水画家更是完全摆脱了社会而完全置身于自然中,通过对山水的营构,表达着“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的理想境界。至此,山水画也成为了人心灵的外化,充分诠释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

三、从风水建筑看古代理想景观构建

除了对自然地的选择,堪舆学在古代房屋园林建造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总的来说我国古代建筑呈现出合院式的住宅格局,一般是以三合或四合排列,中间是开阔的庭院;建筑物的门窗均向院而开,以走廊、墙围绕建筑,将单独的房间融会贯通为一个整体;合院对外封闭,大门一般朝南,而北面几乎没有开口;规模较大的宅院一般是以重重院落相套,向纵深与横面发展。“在院落深处正对着大门,是长方形的正房。大门左右两边则是两座类似的厢房,与正房成直角。这些房屋的前墙是木条栏栅状的,用纸糊着,墙上开有门,其他三面砖墙上别无门窗。所有汉族人的住房都是按照这种布局修建的。其区别仅在于大小不同,雕饰图案之复杂精美程度不一而已。”[2]这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宅院形态,如此单一乏味,然而一旦走进这些环还相扣的四合院,在这些看似灰墙土瓦的低矮建筑群里,蕴藏着一种独特的美学韵味。以最能体现风水理念的园林建筑为例,为了创造出意境之美,建造者除了精心考虑园子自身的环境,还要从周边的大环境上寻找对应,将小环境放在大环境的背景上做统筹设计,将远、近、俯、仰的四方之景统统拿来一用,构成园林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看来,尽管园林建筑在结构上比诗歌要庞大复杂,但是在追求意境之美的营造上却与诗歌无二。从唐宋到明清,将意境视为包括诗歌在内的艺术之本的意见几乎已成定论,是作家和理论家的共识。

堪舆学不是一般性的美学和艺术学,也不是一般的生存哲学,而是以技术的艺术化与艺术的技术化的合体,从而构建生存论视野中的生态审美体认。风水学生态审美的和谐化表征在于:一是对人的生态化生命存在的审美建构,一是体现我国古代哲学、美学、心理学、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等多学科的人文生态化整合,从而呈现学科间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同体化的审美建构。我们这里所探讨的主要是前者。首先,自然生态的审美因素促生人的和谐化生存。我们之所以这样称谓,是要指明风水理论中对自然生态的理解、融入及利用,不同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审美体验,也不是像艺术审美活动那样在自然物象中构建精神人格品质,而是在融入及利用自然生态的整体与系统形式,为人的生存活动服务。在风水现象中关涉到的所有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不只是促合生命的活动,其本身都可以成为生命现象的象征体,或者直接就是对生命的理解,成为生态审美化的指示物。

注释:

[1]王复昆《风水理论的传统哲学框架》,《风水理论研究》2005年8月版,第110页

[2]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商务印书馆,1980版,第82-83页。

参考文献:

[1]杨文衡:《中国风水十讲》,华夏出版社,2006年

[2]郭彧:《风水史话》,华夏出版社,2006年

[3]陈怡魁讲述 张茗阳编著:《生存风水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4]褚良才:《易经 风水 建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5]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桃花源记》虽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为其《桃花源诗》所作的一篇“序文”,却早已被人们视为精美的散文而推崇备至。这篇短文以简炼的文字、委婉的文笔、非凡的文采虚构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赋税,没有战乱,人人劳作,家家快乐”的理想社会,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向往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今天,在首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开幕前夕,笔者再次品读《桃花源记》这一流传千古的名篇,倍感其意境兼美,文情俱佳,内涵丰富,魅力无穷。

追求浪漫的杰作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国家濒临崩溃。同时,朝廷承袭旧制,保护士族特权。因而年轻时的陶渊明,尽管有着“大济苍生”之志,但在如此背景下为官,必然“壮志难酬”。加之其性格耿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很快就成了官场上的异类。于是,仅当了81天彭泽县令的他,便于义熙元年(405年)不得不辞官挂印,从此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元熙二年,刘裕弑君篡位,建立南朝。这更激起了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在无可奈何中,他只好借助文学创作来虚构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桃花源记》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问世了。

  “桃林景色,秀丽诱人;桃洞入口,神秘离奇;桃源仙境,与世隔绝;出之桃源,不可复得”;“这里虽然没有长生不老的神仙,没有唾手可得的财宝,但一群避秦难世的普通民众却享受着自给自足、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切都为“世外桃源”涂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色彩。如此完美之仙境,怎不令人陶醉,难怪渔人也要为此而流连忘返。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美好的心愿,若述之笔端,犹如七彩云霞。显然,《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在残酷的现实生活基础上,为寻求心灵慰藉、追求理想境界而撰写的一篇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神奇杰作。我们不难看出,这篇文章所描写的景象既有现实社会的影子,又是陶令心中的梦想;它既不同于神话传说,又具有一定神话传说的色彩。有必要强调的是,陶渊明所设计的这个理想社会,与老子的“小国寡民”式社会是有着根本区别的。老子主张复古、倒退,并希望人们永远停留在原始社会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上;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则是与东晋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与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绝然不同,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也不可与陶渊明的理想王国混为一谈。因为前者只是幻想的抽象理论,而后者则是折射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蓝图;前者仅仅是儒家宣传空想观点而提出的一种假设,而后者则是封建社会广大人民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直接反映。正因为陶渊明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才使得《桃花源记》这一名篇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令人心怡的美文

  《桃花源记》之所以能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美文,还因为陶渊明秀丽的文笔将“世外桃源”描绘得既神奇美丽又扑朔迷离。笔者以为,其创作艺术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叙事简练,惜墨如金。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盛行的氛围中,陶渊明却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全篇文章既没有典故的堆砌,也没有字句的雕琢,语言朴素,明白如话,风格明快,委婉得体。尤其是作者仅用三百多个文字就把发现桃花源的始末以及桃花源中的景物、环境、风土、民情、来历、交往等描写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真可谓惜墨如金。可以说《桃花源记》就像一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奇葩,如此独到的文字功夫真是令人称奇。

  二是写景优美,如诗如画。“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妙笔生花,就像一组**中的长镜头:既有清澈的小溪,又有鲜嫩的小草,还有那桃花盛开的成片桃林,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色,自然引起了渔人探访桃花源的好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段描写桃花源里面情景的文字,作者仅寥寥数语,便将一幅恬静和谐、悠然自得的山村场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毫无疑问,桃花源里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也自然会激发广大读者浓厚的品赏兴致。

  三是虚实相衬,亦真亦幻。作者借用小说的写法,以一个捕鱼人发现桃花源的始末为线索展开故事。文章一开始就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此后,他还把渔人怎样步入桃林、怎样进入桃花源、怎样和桃花源人对话、走出桃花源时怎样沿途标记等等都刻画得非常细致,如此着笔,就是要使人们觉得桃花源这个地方确乎存在。但是作者又通过几个绝妙的文字,把故事讲述得跌宕起伏,扑朔迷离。比如“晋太元中”的“中”字就用得很巧妙,作者把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故事仅仅假设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而不明确具体的年份,于是故事就具有了传说的性质;又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忘”字和“忽逢桃花林”的“忽”字,也具有画龙点睛之神奇,它不但把渔人步入桃花源之路点化得空灵剔透、飘忽不定,而且把渔人进入桃花源前恍惚迷离的状态描绘得有声有色;再如渔人走出桃花源后再度寻访时,用“遂迷不复得路”一语与前述“忘路之远近”中的“忘”字相照应,这又是可圈可点之笔,就因为有了这个“迷”字,瞬息之间,“桃花源”便如同烟消云散,杳然不知所往。最后,作者还通过讲述南阳雅士刘子骥寻访仙境未遂一事,进一步渲染桃花源神奇多变、虚实莫测的气氛,使得文章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由此可见,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的确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它似在人间,又非在人间;它不是人间,却胜似人间;它只可于无意中得之,却不可于有意中求之。这种虚实相衬的对比写法,既强化了整篇文章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也流露了作者苦闷迷惘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引发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无限遐思。

影响深远的名篇

  陶渊明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居田园,关注民生”的文人情节,溢于言表的“自由、豁达、乐观”精神,开拓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尽管他只是虚构了一个与残酷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但其笔下的“世外桃源”,却是一个和平安定、令人向往的美好社会,他的这一崇高理想境界,比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笔下的“乌托邦”早600多年,比19世纪早期法国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大约早1300多年,比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大约早1400多年,可见陶渊明确是开创世界以人为本、和谐平等、幸福快乐价值观之先驱。

  我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王勃之于滕王阁,李白之于敬亭山,崔颢之于黄鹤楼,范仲淹之于岳阳楼,欧阳修之于醉翁亭,凡此种种,莫不如此。地处武陵余脉的桃源,本是一处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桃花源记》问世之后,才开始有文人来此涉足山溪,探寻仙源。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的传说开始引起朝廷关注,天宝七年,即诏令“三十户蠲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文以景传,景以文盛,文景交融,声名远播。它不仅吸引了无以计数的游客,而且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神魂颠倒,王昌龄、孟浩然、李白、刘禹锡、杜牧、陆游、姜夔等著名文人也曾纷纷慕名而至。桃花源究竟是“仙境”还是“人世”?这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唐代王维、韩愈、刘禹锡把桃花源视为人间的仙境,而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则把桃花源看作避乱的圣地,近代梁启超则把桃花源称之为“东方世界的‘乌托邦’”,当代的陈寅格则称:“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写实之文也”。千百年来,《桃花源记》竟然赢得世人如此津津乐道,实乃世上罕见。

  《桃花源记》问世一千六百多年来,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既相当积极又非常深远。《桃花源记》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和无情地揭露了所处社会的丑恶;《桃花源记》就像一座灯塔,勇敢地开启了一道探索理想社会的亮光;《桃花源记》就像一柄火炬,毅然地点燃了世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尤其是《桃花源记》中所推崇的那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完美统一”的生活方式,就像一部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于我们今天尊重和保护自然世界,构建和谐社会,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掩卷搁笔,浮想联翩。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真不愧是美丽而神奇的人间仙境,它不仅深深地感染了笔者的情绪,也强烈地振撼了笔者的心灵。今日之桃花源,早就因为《桃花源记》而举世闻名,而陶渊明所期望的理想社会正在桃源逐渐变成现实,眼下这里的山水洞谷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联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桃源人家之趣,无不给游人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预见,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桃花源文化必将继续传承下去,明天的桃花源必将成为桃源人民引以为自豪的人间天堂。

  注:本文插图源于网络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9ed830100x6bfhtml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南开大学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教授点评

主持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多的被人们当作学习楷模的大诗人,您能给大家谈一谈他为什么选择归隐这条路吗?

陈洪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个很重要的人物。古人提到陶渊明,称他作“隐逸诗人之宗”,就是说是过着隐逸生活来写诗,他是个代表人物。但是我们今天的研究者往往换一个角度,称他是“田园诗人”的代表人物,也就是说他写的内容,或者说诗里的乐趣很多是描写田园生活的。当然这两个并不矛盾,陶渊明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说他在身处乱世时他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然后就写了《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陶渊明最有名的一句名言。

但是陶渊明还有另外的几个方面往往人们不见得都很注意,一个是陶渊明也是很旷达的人,陶渊明对人生有很多思考,所以有些文章里也很有意趣,比如《形影神》,说的就是身体、精神和影子的对话,这就很有意思。另外他还讨论到人生,说“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达一种对于人生短暂的旷达的看法,所以陶渊明这人很全面。当然鲁迅先生又特别拈出他另一面,说他不光有“田园的静穆”,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可见陶渊明是一个人格很丰富的人。那么一个人格很丰富的人为什么会选择一个隐逸的生活,过一个相对平淡的田园的日子呢?这个是和他处的环境有关,他处在东晋的末年,他生活的很长一段时间是在东晋的最后一个年号“义熙”年间。“义熙”年间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官场非常黑暗,而他做一个小的地方官。他不能够忍受粗俗的上级的指手划脚,也不能够忍受和民众之间的这种矛盾冲突,所以他选择了归隐这条路。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人格和自己的社会理想、人生信条的一种自我的珍视、珍爱,所以他做了一个隐士。那么这样的人生道路对于他个人来说当然是很痛苦的,他虽然有一些田产,但是很有限。所以他到40多岁以后亲身参加劳动,这个在古代诗人里是很少有的。他那些描写自己亲自耕种的这些诗文不是虚构的,他是有真切体验的,这个其实大家都很熟悉不必我们说了。那么在这样一个劳动当中,却使得他更加的亲切自然,使得他的人生态度更加恬淡,使得他和周围的民众、农民们有着一个真切的、很朴实的关系,这个在诗文里也有表现。更重要的是成就了他一种平淡而隽永的风格,他之所以能够在文学史上有他独立的地位和他这种生活铸造的风格是有关系的。而这样一种风格看起来很一般,但是很难达到。所以苏东坡非常崇拜陶渊明,苏东坡晚年写了很多“和陶”的诗,而且苏东坡把它总结成一条美学的定律——叫作“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写得斑驳、写得缤纷五彩,当然很好,但是不是最高境界,再提升一层,那么这种平淡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所以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不多的几个,历经千年始终被人们当作学习楷模的这样一个大诗人。

主持人您认为真正的“桃花源”在那里?

陈洪这个《桃花源记》写出来之后,可以说一直被人们关注一个问题就是“桃花源”在哪里。特别是到了现在旅游热,这个“桃花源”真的存在那是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了。人们就更加关注,希望把它坐实。依我的看法,陶渊明写出《桃花源记》,实际上是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一个因素是他个人的这种田园生活,他描写的田园生活里有很多类似的写法,比如说“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那么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意思。在与世隔绝的小世界里,过得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那么他有描写,比如说和周边的人的关系,还有和大自然的关系,都和《桃花源记》精神是相通的。假如他没有这种真切的田园生活,他写不出《桃花源记》,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有一种思想文化的传统,《桃花源记》写的是一种理想世界——世外桃源、理想的世界。那么对于理想世界的描写,这种勾画在陶渊明之前,在那些经典文本里思想家们已经有过不同的表述。比如《礼记》,《礼记》的《礼运篇》提到这个“大同”,我们都知道“大同小康”。对于“大同”的这个世界的描写,很多地方和《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说人和人之间非常的和睦不是靠一种制度,不是有一种权力,而是一种自然的亲和,而人们和大自然也是一种相对亲和的,这样一种理想的境界和《桃花源记》有一种精神上的血脉的关联。再比如《老子》里,《老子》描写“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是写这样一种小国寡民,我觉得和《桃花源记》也有关联。所以这种思想上的血脉给他提供了思想的基因,给他提供了一种思想的养料,这个应该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还有另一个方面,为什么其他的人没有写出《桃花源记》,为什么陶渊明写出来了?跟他所处的特殊的时代、生活的特殊的环境还是有关系的。比如《桃花源记》里提到的这个刘子骥,在现实当中也有关于他的其他的记载。说他曾经到深山穷谷里有所发现,他发现了和仙人有关的什么什么东西;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说有些百姓为了逃避战乱,他们在山沟或山谷里建立起类似堡垒一样的东西据险自守,在里面自给自足,过着一个半与世隔绝的生活。我想这样的一些社会现实,以及由社会现实产生的传说都对陶渊明产生了影响。这样三个因素他自己、田园生活、对人生的这种向往,这个思想文化上这种传统、血脉联系,再加上当时现实里的这样一些事情融合到了一起,经过他的一种主体的艺术的加工,于是有了“桃花源”。

这个“桃花源”,我想如果就说“桃花源”在哪里?它在陶渊明的心里,在他的精神里。而这个心灵和精神是多方面因素混合发酵,最后酿出的这么一杯美酒,它是人们精神荒漠里的一种甘露给人们心灵一种慰籍。我这个近几年到各地去旅游,至少我看到过有三处自己标谤和“桃花源”有一些关联的,有在湖南的,甚至还有在江浙一带的。当然我们可以理解,这个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桃花源”它真正的价值在于当初是陶渊明心灵酿出的一杯美酒,而今天也应该是我们心灵和精神当中的一种寄托所在。

遗世独立、平静祥和。《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文章中体现的乡土中国的特点是遗世独立、平静祥和。乡土中国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研究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60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