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可以分为几大画派?

美术可以分为几大画派?,第1张

中国的:

古代时期:

北方山水画派:荆浩 关仝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 巨然

南宋四家: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

元四家:黄公望 王蒙 倪瓒 吴镇

吴派:沈周 文徵明 唐寅 仇英

浙派:戴进 吴伟

松江派:董其昌

四王画派:王时敏 王原祁 王翚 王鉴

四僧画派:石涛 朱耷 髡残 弘仁

扬州画派:郑燮 金农 李方膺 罗聘。。。。(扬州八怪)

近现代时期:

海上画派:任伯年 虚谷 吴昌硕 赵之谦 张大千

岭南画派:高剑父 高奇峰

京津画派:金城 陈师曾 齐白石

金陵画派:傅抱石 钱松岩 宋文治

长安画派:黄胄 石鲁 赵望云

外国的:

文艺复兴风格

佛罗伦萨画派: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威尼斯画派:提香 乔尔乔内

巴洛克风格 代表画家:鲁本斯 委拉斯开支 贝尼尼 伦勃朗

洛可可风格 代表画家:布歇 华多 弗拉戈纳尔 夏尔丹 透纳

新古典风格:代表画家:普桑 大卫 安格尔

浪漫主义画派:借里柯 戈雅 德拉克洛瓦

现实主义画派:杜米埃 库尔贝

巴比松画派:柯罗 米勒 卢梭

俄罗斯巡回画派:列宾 列维坦 希施金 苏里柯夫

印象画派:马奈 莫奈 毕沙罗 德加 雷诺阿

新印象画派:修拉 西涅克

后印象画派:梵高 塞尚 高更

巴黎画派:夏加尔 莫迪里阿尼

立体派:毕加索 波拉克

野兽派:马蒂斯 弗拉芒克

抽象派:康定斯基 蒙特里安

表现派:蒙克 诺尔德

等等,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很多,还有超现实派、达达派、风格派、波普艺术、欧普艺术等等

一。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

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

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该流派的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法国画家大卫《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泉》。

二,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现实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简介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法国画家。1780年8月29日生于蒙托邦,1867年1月14日卒于巴黎。他的父亲约瑟夫·安格尔是蒙托榜皇家美术院院士,母亲是皇宫假发师的女儿。自小父亲就培养他对艺术的兴趣,1791年安格尔被父亲送到图卢兹美术学院学习,1797年17岁时到巴黎,投入到雅克·路易·大卫的门下。那时,他非常热衷追求原始主义。由于他用功、认真,17岁的安格尔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画家了。 当时,大卫(又译达维特)正担任拿破仑的首席画师。安格尔极受大卫的喜爱,达维特曾为他画过一幅肖像(右图):那微微皱起的眉毛下,有着一双认真思考的眼睛。

  1806年,安格尔赴意大利,1824年回到巴黎。后来,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祟拉斐尔·桑西。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编辑本段]法国古典主义画派最后的代表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他的绘画吸收了15世纪意大利绘画、古希腊陶器装饰绘画等遗风,画法工致,重视线条造型,尤其擅长肖像画。在具体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洛室》等。

  1805年,安格尔完成了“里维耶夫人肖像”一画,这幅肖像在色彩方面无疑也是安格尔的杰作之一。匀整的颜色如同镶嵌一样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色彩显示着形体,带有某些起伏的暗示,但没有求助于阴影。身体和衣服用象牙白突出出来,组成画面的受光部分,深蓝色的沙发则组成画面的阴影部分。这两种颜色都被纳入黑色的背景。红、黄两色的小小变化无害于整体效果。个性和朴实的表情、明暗和单纯——使这幅肖像别有一种优美滋味的就是这些。这幅作品于1806年在沙龙中展出,但是它“独特的、革命的、哥特式的”风格特点招来了许多批评家的愤怒。事后,安格尔去了意大利,在那时奉承研究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绘画,目的是要把自己的风格提高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平和改造当时的绘画。他曾说过:“艺术发展早期阶段的那种未经琢磨的艺术,就其基础而论,有时比臻于完美的艺术更美。”那时他被中世纪的艺术所深深吸引。

  在1824年时安格尔在巴黎开办了自己的学校,那些追求原始主义的年轻人都投向了他。追求直率而纯洁的原始风格,把宗教画当作心爱的体裁,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感兴趣,他认为使艺术健全的道路在于通过希腊人和拉斐尔·桑西(Raphael

  Santi,1483-1520)去研究自然,注重细节的刻画,而主要是务求线条乾净和造型平整,他强调纯洁而淡漠的美,这是与达维特的艺术观点相对立的。在对待古希腊的态度上,安格尔无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和热情。

  安格尔的声誉如日中天时,也正是古典主义面临终结,浪漫主义崛起的时代,他和新生的浪漫主义代表人德拉克罗瓦之间发生许多次辩论,浪漫主义强调色彩的运用,古典主义则强调轮廓的完整和构图的严谨,安格尔把持的美术学院对新生的各种画风嗤之以鼻,形成学院派风格。

  安格尔生前享有很大的声誉,死后安葬在巴黎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 [编辑本段]比大卫更纯正的浪漫主义者  安格尔崇拜希腊罗马艺术和拉斐尔,和大卫一样捍卫古典法则,但又对中世纪和东方异国情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而被一些艺术史家戏剧性地划入浪漫主义画派。

  安格尔是一个对自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多情者。安格尔在向希腊人和拉斐尔讨教之前,先学习了自然。他曾断言:“希腊人就是自然;拉斐尔之所以是拉斐尔,就是因为他比别人更了解自然。”不过,安格尔并不能完全放弃明暗的处理,他还使用很强的,鲜艳得过分而不真实的颜色,以弥补作品色彩的冷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安格尔的画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线条画得太乾净了。正是这种线条的乾净把安格尔引向抽象,会使画面毫无内容,但为了表现明暗和反射(使作品富有内容),他也会把线条打断,使之带有“绘画性”,可是在这种有如金属一般坚硬的“绘画性”中,却没有一般“绘画性”所必不可少的那种流畅和“灵魂”。如创作于1819年的《保罗与弗兰西斯卡》。当他的线条变得过于准确时,他就以细节来压倒它,画上一堆纯属低级的趣味的装饰物。但当他模仿提香时,那简直就是拉斐尔,这时的作品就成为珍贵的杰作。当他初访罗马之后,他又完善了自己的绘画风格,越来越多的杰作出现了,他的艺术也到达了鼎盛期。 [编辑本段]拜倒在女人面前创造的真正艺术品  安格尔对表现女性裸体充满了热情,他的自然道路就是爱神的道路。他对女色的嗜好是深刻而一贯的。当安格尔的天才同青春美丽妖娆的女性结合在一起时,创造力往往是空前的。肌肉、曲线、酒窝、柔韧的皮肤——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可以从他的油画上看到。

  如果说《保罗与弗兰西斯卡》不是一件成功之作,则《土耳其浴女》则是安格尔的优秀创作之一。画中的裸体组成了一个中间性的基调,小小的蓝、红、黄各色斑块,如宝石一样嵌缀其间,只是稍显模糊,但非常和谐一致。在女性美的表现上,安格尔克服了他那种感官上的爱好,赋予了它以传奇的魅力。这幅画反映了安格尔借助众多的“洁净”、“洗练”优美的人体来表现一种单纯与丰富、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每个浴女是一种“洗练”和“洁净”的形式,众多的“洗练”和“洁净”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形式更为丰富。这冷静、幽雅精于用线和微妙的明暗色调来体现人体表达方式,是来自古典主义的传统;但是,这种真切而又超越真实,单纯而又变化丰富,柔美而又不柔弱甜媚的抽象意味,以及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浓郁的东方情调,是传统的古典艺术中所从未有过的。

  安格尔把对古典美的理想和对具体对象的描绘达到了完美统一的程度。在安格尔画的所有描绘女子裸体的油画之中,《瓦平松的浴女》和《泉》无疑是最好的二幅。《瓦平松的浴女》作于1808年,安格尔时年28岁。美妙的女子背影使他激动得竟至无暇过多顾及技术。半明和半暗的调子在这柔嫩的背上颤动着。色彩虽然相当原始,却也不无悦人之处。绿色的帘子、浅**调的身体、白色的床单、白色带红的绸头巾一一全部安排在一个平面上,如在镶嵌饰物中一样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安格尔从183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创作《泉》,但一直没有完稿。二十六年以后,当他已是七十六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这幅画是安格尔的得意之作。“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是他毕生致力于美的追求的结晶。这虽是他晚年的作品,但所描绘的女性的美姿却超过了他过去所有的同类作品。“泉”也是西欧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由此可见,安格尔的造型力纯粹是对现实的一种感性的占有,在他的构图创作中,只有当他的可能拜倒于女人面前时,他才创造了真正的艺术作品。

  《朱庇特与海神》是充分衡量安格尔构图优缺点的一个很好的标尺。如果把海神这个形象取掉,这幅画就会变成一幅细节刻画完备无缺的平常的学院创作。严格的理论原则和惊人的轻巧手法在这里汇为一体;但是,这样的结合产生不了真正的艺术。幸而画中有海神这个形象。这一形象的姿态之做作是明显的,她的色彩也很不得力,但安格尔却在海神身体的“平面和圆面”的交替中表现出他的激动。海神的两只手和整个身体都表现着温存。在这种姿态中,她的身体已经成了听命于美学而非服从于感官的形象象征。 [编辑本段]艺术界公认的肖像画大师  安格尔的肖像画之美,是艺术界公认的。创作于1832年的《贝尔登肖像》无疑是最着名的一幅。人们称赞这幅肖像,说它是“生理的肖像,道德的肖像,整个时代的发现,智慧的权力,财富,自信,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路易·菲力普时代的正直的人”。所有这些,都非常完善地表现在这幅肖像上。由于安格尔的精心的描绘和细节突出,使得他创造了一个足以表现整整一个时代的坚强人物的形象:这个形象同贝尔登本人的个性融合得如此紧密,以至现在已经很难把他们分开。

  1801年安格尔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此后到罗马学习和工作近20年,其间曾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1824年回国为蒙托邦教堂绘制《路易十三的誓愿》,翌年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由于他在绘画方面的杰出贡献,蒙托邦市在1863年授予他黄金桂冠称号。 [编辑本段]安格尔生平  1780年8月29日 生于蒙托榜,他的父亲约瑟夫·安格尔是蒙托榜皇家美术院院士,母亲是皇宫假发师的女儿。

  1786年 安格尔被父亲送入教会学校学习。

  1791年 进入图卢兹学院学习美术。

  1793-1796年 充当乐队小提琴手。安格尔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图卢兹剧院乐队充当第二小提琴手。

  1797年 安格尔来到巴黎,进入新古典主义大师达维特的画室,成绩突出。

  1799年考入美术学院油画系;

  1801年 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

  1805年 他在巴黎结识了司法官里维耶一家,创作了《里维耶夫人像》。

  1806年 赴罗马法兰西学院学习,自此一直在罗马学习工作到1820年。

  1806-1820年 在罗马学习、创作和工作。

  1820年迁到佛罗伦萨,接受了大批肖像画的订作;

  1824年 在法国展出《路易十三的誓愿》,受到官方赞扬。同年,在巴黎开办自己的学校。

  1825年 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

  1835-1841年 担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

  1835年再次回到罗马,创作了一系列肖像素描和油画;

  1841年回巴黎,继续创作多幅巨作

  1856年 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 1863年 蒙托榜市赠予他黄金桂冠。

  1867年1月14日 因肺炎卒于巴黎,享年87岁。

拜倒在女人面前创造的真正艺术品。安格尔对表现女性裸体充满了热情,他的自然道路就是爱神的道路。他对女色的嗜好是深刻而一贯的。当安格尔的天才同青春美丽妖娆的女性结合在一起时,创造力往往是空前的。肌肉、曲线、酒窝、柔韧的皮肤——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可以从他的油画上看到。

《土耳其浴女》

如果说《保罗与弗兰西斯卡》不是一件成功之作,那么《土耳其浴女》则是安格尔的优秀创作之一。画中的裸体组成了一个中间性的基调,小小的蓝、红、黄各色斑块,如宝石一样嵌缀其间,只是稍显模糊,但非常和谐一致。在女性美的表现上,安格尔克服了他那种感官上的爱好,赋予了它以传奇的魅力。这幅画反映了安格尔借助众多的“洁净”、“洗练”优美的人体来表现一种单纯与丰富、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每个浴女是一种“洗练”和“洁净”的形式,众多的“洗练”和“洁净”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形式更为丰富。这冷静、幽雅精于用线和微妙的明暗色调来体现人体表达方式,是来自古典主义的传统;但是,这种真切而又超越真实,单纯而又变化丰富,柔美而又不柔弱甜媚的抽象意味,以及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浓郁的东方情调,是传统的古典艺术中所从未有过的。

《瓦平松的浴女》

安格尔把对古典美的理想和对具体对象的描绘达到了完美统一的程度。在安格尔画的所有描绘女子裸体的油画之中,《瓦平松的浴女》和《泉》无疑是最好的二幅。《瓦平松的浴女》作于1808年,安格尔时年28岁。美妙的女子背影使他激动得竟至无暇过多顾及技术。半明和半暗的调子在这柔嫩的背上颤动着。色彩虽然相当原始,却也不无悦人之处。绿色的帘子、浅**调的身体、白色的床单、白色带红的绸头巾一一全部安排在一个平面上,如在镶嵌饰物中一样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泉》

安格尔从183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创作《泉》,但一直没有完稿。二十六年以后,当他已是七十六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这幅画是安格尔的得意之作。“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是他毕生致力于美的追求的结晶。这虽是他晚年的作品,但所描绘的女性的美姿却超过了他过去所有的同类作品。“泉”也是西欧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由此可见,安格尔的造型力纯粹是对现实的一种感性的占有,在他的构图创作中,只有当他的可能拜倒于女人面前时,他才创造了真正的艺术作品。

此品美在灵透自然,纯真无邪,西方少女的纯美于此一览无余。她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不尽的怀思。

安格尔一生中在裸体素描上下过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当他面对裸体模特儿时,他的现实主义真知灼见才特殊地显现出来。他曾说:“标准的美——这是对美的模特儿不间断观察的产物”,还认为:一幅画的表现力取决于作者的丰富的素描知识;撇开绝对的准确性,就不可能有生动的表现。掌握大概的准确,就等于失去准确。那样,无异于在创造一种本来他们就毫无感受的虚构人物和虚伪的感情。这位古典主义绘画的末代风流画家,吸收文艺复兴时期前辈大师的求实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这里所不同的只是,象马萨卓、米开朗基罗、乔尔乔奈等大师的裸女体现的是一种充满人性的时代理想,而安格尔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则是“永恒的美”这一抽象概念。究其实,乃在于寻求以线条、形体、色调相谐和的女性美的表现力。这在他那些描写土耳其宫女的裸女画上尤为明显。晚年,安格尔画了这一幅《泉》,则进一步反映了画家对美的一种全新观念,那就是他深深觉得用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典范的必要性。76岁高龄的安格尔,终于在这一幅《泉》上,把他心中长期积聚的抽象出来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结合的形式。

他在这幅画上展示了可以得到人类普遍赞美的美的恬静、抒情和纯洁性。有一位评论家参观了《泉》后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年艺术的产儿,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更富生气也更理想化了。”《泉》大概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时就开始酝酿了,那是在1820年的事,为什么事隔36年后才最终完成此稿呢?这还得从他的学生保罗·巴尔泽和亚历山大·德戈弗两人说起。最初在安格尔心中构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师们在画维纳斯时的愿望,他早在1807年就画过一些草图,后来不满足前人已画过的“维纳斯”样式,企图使形象更单纯化。有人认为这幅画最初是由上述两个学生协助完成的。安格尔经常在同一主题或构思中进行复制,有时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工夫。

1857年,《泉》被迪麦泰尔伯爵收购,成为私人藏画品。后根据这位伯爵的遗嘱,他的家属于1878年将此画赠给国家,终于成为巴黎卢浮宫内又一镇馆之宝。

《朱庇特与海神》

是充分衡量安格尔构图优缺点的一个很好的标尺。如果把海神这个形象取掉,这幅画就会变成一幅细节刻画完备无缺的平常的学院创作。严格的理论原则和惊人的轻巧手法在这里汇为一体;但是,这样的结合产生不了真正的艺术。幸而画中有海神这个形象。这一形象的姿态之做作是明显的,她的色彩也很不得力,但安格尔却在海神身体的“平面和圆面”的交替中表现出他的激动。海神的两只手和整个身体都表现着温存。在这种姿态中,她的身体已经成了听命于美学而非服从于感官的形象象征。

《莫特西埃夫人》

有的史学家盛赞安格尔:他的肖像画成就就是他最大的丰碑,这话是不错的。只要看看这幅《莫特西埃夫人》,便可见其名不虚传。灰褐色的墙壁,陪衬着黑色衣裙、白皮肤的莫特西埃夫人,这种由黑、褐两色构成的沉稳基调,对比出夫人高雅的气质与稳重的性格。画面因此显得凝重大方,主题突出。

《大宫女》

安格尔在等待去罗马留学的这段时间,曾接受过今属比利时的列日城的一幅订件,为那里画一幅《第一执政波拿巴肖像》,此时正值1803年,即路易十六被处死之后,拿破仑又发动旨在推翻督政府的雾月十八日政变的重要时期。这位第一执政官要实行全国的军事独裁统治,人民无不切齿痛恨。安格尔却应允去完成这样一幅肖像画。1806年,他又画了《拿破仑一世在皇座上》,这后一件作品已是赤裸裸地为庆贺这个军事独裁者称帝而创作的歌颂性作品。安格尔不问政治,却在这两幅画上宣告了自己的立场。当作品于同年在巴黎沙龙展出时,受到了舆论界的冷嘲热讽。在罗马的安格尔获知这幅画的反应后,心情非常沉重,曾愤慨地表示:

“人们总以为,沙龙是鼓励绘画的地方,其实不,它给绘画提供的是一条可悲的道路。”1813年,他与玛德莱娜·夏佩尔**结婚,总算使他得到一些慰藉。他说道:“夏佩尔是自我牺牲精神的典范,她成为我生活中的安慰。”这时,他除了画神话题材之外,还画了几幅裸体题材的大画,准备送往巴黎再度露面。这一幅《大宫女》(这时法国的贵族上层对具有强烈的东方情调的土耳其内宫生活极感兴趣,一些画家为满足贵族这种视觉需要刻意去描绘土耳其闺房的*艳生活。安格尔先后画过好几幅土耳其宫女的形象。《大宫女》这一画题是为区别他的另一幅油画《宫女》)就是这时期他描绘裸女题材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引起了观众更大的抨击。人们说,作为达维特的学生,安格尔走得太远了。他们讽刺说:“安格尔先生画活人,就像几何学家画固体一样。为使其预算好的线条赋予素描以立体感,他什么事都做了!他把人体的各个局部忽而放大,忽而缩小,就像普洛克鲁斯特床上的俘虏(Procrustes;传说中的古希腊强盗,缚其俘虏于铁床上,如身长过榻则断其足,如不及则强伸之使与榻等)一样随意伸缩。有时他感到沮丧,便不再去加强这种可诅咒的立体感,开始使轮廓完善。这就叫舍本求末,用刀鞘代替宝剑来决斗。”评论家德·凯拉特里说得较为中肯些,他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然而安格尔的学生、曾为其老师作传记的阿莫里·杜瓦尔说得就更中肯:“他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不这样诱人了。”这幅《大宫女》就严格的古典风格去要求,确实存在很多“越轨”之处,首先,色彩的“音域”受到严重破坏,背景上很强的蓝色和裸体肌肤的**,以及人体的明暗和粉红色调极不谐调,其次是前面所说的夸张了的形体,这个女裸体几乎成了变形美的一种试验,它完全背叛了老师的庭训。安格尔的学生杜瓦尔为此曾竭力为他作辩解,他说:“我并不想说,安格尔先生是个浪漫主义者。但我也要肯定,他从来不是当时所理解的那种意义的‘古典主义者’。”安格尔似乎在这幅画上显示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独立性,但由于安格尔的美学信念的坚定性,这里的表现反而给人们造成对他的见解的模棱两可性,攻击与批评是在所难免的。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我们觉得安格尔具有他的探索勇气,尽管他所画的这个人物是有着很大的虚构性。

术界公认的肖像画大师

《贝尔登肖像》

安格尔的肖像画之美,是艺术界公认的。创作于1832年的《贝尔登肖像》无疑是最著名的一幅。人们称赞这幅肖像,说它是“生理的肖像,道德的肖像,整个时代的发现,智慧的权力,财富,自信,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路易·菲力普时代的正直的人”。所有这些,都完善地表现这幅肖像上。由于安格尔的精心的描绘和细节突出,使得他创造了一个足以表现整整一个时代的坚强人物的形象:这个形象同贝尔登本人的个性融合得如此紧密,以至于已经很难把他们分开。

《阿伽门农的使者》

1801年安格尔以一画获罗马大奖。此后到罗马学习和工作近20年,其间曾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1824年回国为蒙托邦教堂绘制《路易十三的誓愿》,翌年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由于他在绘画方面的杰出贡献,蒙托邦市在1863年授予他黄金桂冠称号。

《安格尔论艺术》

作为19世纪法国知名画家,安格尔的绘画创作在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本书选译了安格尔留下的有关其绘画思想及观念的笔记和部分书信摘录,从中不难发现画家美术思想的大致倾向。《安格尔论艺术》还附录了安格尔同时代一些著名批评家的文章。这些文章的研究价值在于对安格尔的评价是互为抵触的。泰奥菲尔·戈蒂叶是安格尔的绝对拥护者,他在这篇简短的评论中所肯定的仅是安格尔对“理想美”的充分体现;查理·波特莱尔则是德拉克洛瓦的狂热崇拜者,可是在这样一位与安格尔尖锐对立的浪漫主义信徒的文章中,也不得不承认安格尔在绘画的某些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泰·希尔威斯特是当时民主主义艺术界的喉舌,他的文章很刻薄,不过尽管言辞激烈,字里行间仍可感觉出作者正视安格尔的艺术的巨大意义,尤其珍贵的是作者在文中引述了安格尔本人一些公开言论,这些言论发表后一直为当代艺术界人士所承认。这几篇评论文章对于我国读者在阅读和研究安格尔的艺术笔记时可资参考,故一并译载于此。

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 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练而又单纯的风格,始终 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他的绘画吸收了 15世 纪意大利绘画、古希腊陶器装饰绘画等遗风,画法工致,重视线条造型,,因而差 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 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 女》、《土耳其浴室》、《荷马的礼赞》、《后宫佳丽》、《加拉的玻林娜•埃莲 诺尔》、《莫第西埃夫人》等。1805年,安格尔完成了《里维耶夫人肖像》一画,这幅肖像在色彩方面无疑也 是安格尔的杰作之一。匀整的颜色如同镶嵌一样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色彩显示着形 体,带有某些起伏的暗示,但没有求助于阴影。身体和衣服用象牙白突出出来,组 成画面的受光部分,深蓝色的沙发则组成画面的阴影部分。这两种颜色都被纳人黑 色的背景。红、黄两色的小小变化无害于整体效果。个性和朴实的表情、明暗和单纯——使这幅肖像别有一种优美滋味。

格尔绘画作品赏析(一)

(2011-10-30 10:48:28)

转载▼

标签: 

法国新古典主义

美学标准

构图严谨

色彩单纯

形象典雅

分类: 世界美术名画雕塑赏析    

                  

(一)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1780-1867年)出生于蒙托邦,父亲是装饰雕刻家、6岁时进教会学校学习绘画音乐,9岁时画的素描头像已显示出超群的才能。40岁的安格尔移居佛罗伦萨,四年後由于为故乡画了一幅《路易十三的誓言》而回到巴黎,意外地受到欢迎并被选入皇家美术院院士。(二)61岁的安格尔在罗马的艺术活动取得成功,这次载誉回到巴黎,法国政府为了弥补过去对他的冷落,这次组织了有426人参加的盛大宴会,还受到法王的欢迎款待。(三)68岁那年他获得第二共和国美术委员称号,且成为沙龙评审委员之一,掌握了美术评选大权,在美术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四)70岁时荣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还获得元老院参议员的称号,故乡赠给他黄金花冠,安格尔的晚年是在光荣和辉煌中度过的。(五)安格尔的作品:《路易十三的誓愿》、《贝尔登肖像》、《洛哲营救安吉莉卡》、《朱庇特与海神》、《土耳其宫女与女奴》、《保罗与弗兰西斯卡》、《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梳妆》、《阿基留斯会见阿伽门农的使者们》、《土耳其浴室》、《拉斐尔和弗娜裏娜》、《泉》。

安格尔法国著名画家。自小父亲就培养他对艺术的兴趣,那时,他非常热衷追求原始主义。由于他用功、认真,17岁的安格尔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画家了。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安格尔尤其推崇拉斐尔,当他第一次见到老师给他们看拉斐尔《椅中圣母》临摹作品时,激动得流下热泪,这个印象决定了他的日後艺术追求和命运。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後,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一)安格尔《土耳其浴室》又译《土耳其浴女》

安格尔一生追求古代希腊式的典雅完美艺术创造,他在《泉》的人体中寄予理想美的愿望,那是他向往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幻影,可是画家在这一幅《土耳其浴室》裏,追求的却是“自然本身的幻影”。这是画家八十三岁所作的裸体绘画,是他一生追求女性裸体美的总结性作品。在描写女性人体技巧方面达到了顶峰,这幅画可谓是画家安格尔晚年集多年画女裸体之大成的一幅力作。

画面:一群在土耳其宫廷浴室裏的少女,正悠闲自在地享受沐浴给她们带来的欢乐,众多裸女拥挤在一起,她们姿态各异、轻松活泼,安格尔用熟练的笔触,优美的线条,柔和、富有变化的色彩,画出21个女人体,2个黑人侍女,她们在浴室中的不同动势和情态,组成一幅统一和谐的生活画面,这充分显示了画家的匠心独运。画家有意在浴女中安插了2个黑人侍女,更加强了画面色彩的对比效果。

这幅画反映了安格尔借助众多的“洁净”、“洗练”优美的人体来表现一种单纯与丰富、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每个浴女是一种“洗练”和“洁净”的形式,众多的“洗练”和“洁净”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形式更为丰富。《土耳其浴室》不仅给人们展示了女人的曲线和青春的活力,它还使人们感受到一种诗意、种旋律,让人享受到安格尔绘画艺术的甜美。

(二)安格尔《洛哲营救安吉莉卡》

作品取材于16世纪意大利诗人阿裏奥斯特的诗集《狂乱之夜》所描绘的情节:支那女王安吉莉卡被囚禁在泪之岛上,她被当作海怪奥鲁克的祭品,她在等待自己的末日到来,正在这危难之时,英雄洛哲驾驭著自己半鹰半马的座骑,赶来杀死了海裏的海怪奥鲁克,营救了女王安吉莉卡。 

左边是骑在半鹰半马上的英雄洛哲,右边是被海怪奥鲁克锁在岩石上身躯扭曲的女王安吉莉卡,女王安吉莉卡目光哀婉,期待著从天而降的英雄前来营救,女王安吉莉卡静止不动的形象,与英雄洛哲的长矛所呈对角线的力度形成对比,这就使英雄洛哲彷佛使出全身力气把长矛利入海怪奥鲁克的咽喉。

此构图的美感还在于光线特性的运用,它使女王安吉莉卡的裸体在月光中充分显示出它的柔美;我们还应该注意全图阴影部分的黄褐色和土**的色调,而正是在这种色调的衬托下,铠甲的金色、盾牌的红色,英雄洛哲身披斗蓬均白色,特别是女王安吉莉卡躯体的肉色,就显得格外醒目。使得这个中世纪掌故的气氛更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平静而庄重,这正符合古典主义所追求的意境,重理性轻情感,重类型轻个性,造型符合雕刻效果。

(三)安格尔《土耳其宫女与女奴》 

这是一幅颇具东方阿拉伯情调的作品,描绘的是土耳其王族妇女的闺房生活。一个百无聊赖的年轻宫女横卧席上,2个女奴在身旁侍候,充满东方情调的室内陈设是画家最热中于描绘的事物。左边那个给她弹曲助兴的女奴却是那样神情淡漠,她畅开著前胸,目光却沈入遐想中。明润光洁的女人肌肤与室内昏暗的暖色调构成强烈的对比。裸体宫女与那个坐席弹琴的女奴,也都融化在全局的东方装饰整体之中,只不过她们是整个装饰“音响”的主旋律。

这幅画描绘一个体态多姿、全身放松、正在倾听女奴弹琴的宫女,她的裸体造型丰腴而开放,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这个裸体宫女的身段略为有些变形,夸大了她的腹部的柔软性与拧转性。体现出一种新的美学标准和趣味。

(四)安格尔《朱庇特和忒提斯》又译《朱庇特与海神》

这是一幅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艺术作品。画中描绘的是: 忒提斯是海神的女儿,与天神相爱。

<p  朱庇特不顾海神忒提斯的热恋,将其许配给凡人为妻,海神忒提斯得知将要生一个比父亲更强大的儿子以後,海神忒提斯便极力逃避这门婚事,她反复苦苦哀求朱庇特,画中正是这一情景。

朱庇特身旁的海神忒提斯的形象,被明显地做了夸张,一双手既长又柔软,整个躯体为达到对朱庇特的温存效果而显得扭曲。画家极力夸张海神忒提斯的柔美身躯,两个手臂被有意拉长,突出她温存的祈求。变化繁复的织物皱褶更加衬托出女性肌肤的滑顺,色彩处理体现安格尔一贯的僵冷与雅致,外表极为光洁。

安格尔在海神忒提斯身体的“平面和圆面”的交替中表现出他的激动。海神忒提斯的两只手和整个身体都表现著温存。在这种姿态中,她的身体已经成了:听命于美学而非服从于感官的形象象征。安格尔的美学观听命于浪漫主义的自由想象力。在艺术风格上,兼容并蓄,方法仍以古典主义原则为主。

(五)安格尔《贝尔登肖像》

安格尔《贝尔登肖像》作于1832年,作画之先,他为这位著名的《论坛报》的编辑和创办人路易•弗朗索瓦•贝尔登先生已画了各种姿势的速写。到正式给贝尔登画油画肖像时,此时贝尔登先生已经66岁了。安格尔创造了一个足以表现整整一个时代的坚强人物的形象。

<p      安格尔《贝尔登肖像》(局部图一)画面:画家安格尔把这位精力充沛的事业家贝尔登用素朴的色彩与背景来加强他的形象表现力:他坐在椅子上,穿著黑色的衣服,胖胖的身材,气度不凡,一对锐利的眼睛是那样地传神,嘴角露著一丝难辨的微笑。这位性格较沈著的鬈发老人,一下子抓住了观赏者的注意力。使人们深感肖像的神采奕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58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