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人间草木》:一本读了让人安静和温暖的书

汪曾祺《人间草木》:一本读了让人安静和温暖的书,第1张

黑格尔说:“假如你不缺少发现美的眼光,那么,你在每个人、每件事物身上,都可以发现美,在受到美地吸引的同时,感受到很大的快乐。”

汪曾祺就是这样有着发现美的眼光的人,他目之所至,都是闲情逸致,都是诗情画意,丝毫没有生活的沉重感,这就是他独特之魅力。

汪曾祺的文字,淡雅和温暖氤氲其间,柴米油盐皆入味,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一食一果皆有味,一人一景总在心。很生活,很温暖,很感动!

每一次,他的文字都被记在了心上。像他的诗句“木香花湿雨沉沉”,像他写秋葵,他写栀子花,后来写泰山,写人物,虽是随意的看,但看完之后仍觉历历在目。这是他的文字魅力,平淡纯净但不是空虚无味。是一种炉火纯青的平实自然,充满人间烟火气味,又充满闲情逸致的文人雅怀。

读汪曾祺的文字,总会赞叹他能轻描淡写地连缀起一串生活图景。他用极简的笔,极淡的墨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人味,写出了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

本书是汪曾祺先生墨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人味,写出了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以一颗从容豁达的心写出了世间的美好与灵动。他的笔尖下总是有着一连串的惊喜:清晨薄雾里带着露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明亮、丰满而使人丰满的昆明的雨,饱涨着花骨朵的木香,自得其乐的栀子花,巷子里卖杨梅的苗族女子柔柔的声音,联大那些令人难以忘却的师友,抑或是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抱膝闲看“活庄子”般的闹市闲民。汪曾祺先生一生都对生活投入真情,那水洗般的文字有种洗涤红尘世俗的力量,赋予了作品纯真的生命力。

《人间草木》,写的是草木,道的是人间五味。《人间草木》带着植物的清新,在眼前铺展出一片柔软绿意。

人间里的一花一草,一鸟一木,一人一物一事,在汪曾祺笔下好自然,没有大起大落,但小情小调小活泼,却是让人赏心悦目。就像收到一份礼物,不是大惊喜的那种礼物,而是小确幸的那种,心里绵长着欢喜着。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往往这些烟火气,更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书中汪曾祺提到,别人以“平淡”二字评价其作品。我却不以为然,生活原本就是淡如白开,而汪老以朴实风趣的笔触,为生活增添色彩,让我们发觉生活中的趣。

全书,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杂”,花草树木、水果蔬菜、南北饮食、书法字画、名山大川、楼台建筑、历史现代、名人纪事皆有涉猎。通过汪曾祺的笔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人味,写出了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一切都显得鲜活盎然,充满了诗意的生活趣味和哲理。;以一颗从容豁达的心写出了世间的美好与灵动。

书里有岳南《南渡北归》的西南联大轶事和大师风范;有梁实秋先生《老去是生命的礼物》岁月沉淀,时光美好和《雅舍谈吃》的小吃大作、食髓知味;有老舍先生《真正生活者》的苦中作乐,怡然自得;更有刘墉《花痴日记》里风物人情,气象万千;虽不可说一篇《人间草木》涵盖各位大师的作品经典,但是《一果一蔬》《季节的供养》《四方游记》《联大师友》《从容而安》也把这些大家独立成书的风情轶事,在自己的笔下跃然纸上!

最让我看得入迷的是他写的联大师友的故事,西联南大是由三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临时成立,这里发生过好多故事,跑警报、师生在战乱中学习等。**《无问西东》中,跑警报应该也是出自这里吧!

汪曾祺先生用他的笔创造了一个随遇而安、恬淡安闲的美好世界。

这是一本读了让人安静和温暖的书,这是一本看似朴拙却十分精致的书,这是一本看似记录普通生活,却有诗情画意的书。

本书无疑是令人舒适的,如夏日微风,如冬日暖阳,无一不透露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让人读之心生欢喜,心情舒畅。

良辰美景终成忆,人间草木皆有情。人间有情,草木有情,是人间赋予草木感情,也是草木寄托了人间情感。人生,是很美好的。花草虫木,山川流水,人间值得。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很多景致和美食都是可遇不可求,就像汪曾祺的这份洒脱和通透,需要用一生去咀嚼和参悟。用生活去治愈生活,用文字换取片刻的自由。

读完汪老的《人间草木》,像是吃了一顿家常便饭,舒服,安逸,平静。

读这本书的时候,心境大部分时候都是平静安宁的,汪曾祺用一颗热爱生活的赤诚之心,写尽人间烟火气。用平实的笔触描绘了人物,风俗,食物,瓜果,让人觉得人间可真有意思,世界真有意思,活着真好,他没有刻意宣扬什么,就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让你领会了真善美和人间至味,产生各种向往。读人间草木,犹如饮蜂蜜水,温和润泽,滋养身心。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会是平平淡淡,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对待每一个人,静观每一草木,我们就能品味到生活的味道,岁月的沉淀!

人间草木,也是清欢。捧一杯茶,于树荫下,窗前,慢慢读来,岁月静静地流去,人生渐渐地丰满起来。

愿草木有情,人间有爱,你我于生活中照见从容和喜悦。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读后感(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

汪曾祺散文之好,读过的人有口皆碑。他写景、写人、写事、写物,看似冲和散淡,其实有着精心的布局,结尾尤其好。读每一个结尾都是一种享受。一切景语皆情语,但还不只是景语,每一句平实的话都有深情。全篇只一两句点到伤情之处,好比冰山露一角,我们就能体会到那座冰山。比如《北京的秋花》,通篇写的是各种植物,很生动有趣,像科普读物,后面写到秋海棠,带到自己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得肺病死了,锁在一个小屋里,怕传染不让人去看,所以对母亲没什么印象,小屋边开着秋海棠,看到秋海棠就想起母亲。

语言非常的平静,一点不抒情,但给我巨大的感动。再说写他的老师沈从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通篇细密的写沈从文其人其事,非常平实,行文到最后写到老师的死。只一句,也是用叙事代抒情:“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这是多么高级文字,堪称人书具老。

书中也有赤子的情怀流露。在西南联大边的诸多茶馆之一的墙上,发现了真正的诗: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摸螺壳,巷口弄泥沙。

几篇文章也提到了茶文化。在《湘行二记》中,汪曾祺细细的提到了擂茶,他十分喜食,令我想起去年到湖南湘西时也在马路边买到过擂茶,已经不十分的土了,类似珍珠奶茶的店铺。汪曾祺还反复提到了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大学生们都爱泡昆明的茶馆。有人甚至连牙刷脸盆都放在茶馆里。他是个美食家、老茶客,对茶也有心得,在《寻常茶话》一文中,大谈了吃茶的点滴。

在《皖南一到》一文中我发现我祖母与汪曾祺是徽州的同宗,都是越国公汪华的后人。汪华大概是割据一方的豪侠,后来降了唐,受李渊封为越国公。在隋唐时期,这是个很高的封号,隋炀帝时期的司空杨素就是越国公。当地称“汪王”,或“汪王大帝”。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2

我本是很少读散文的。许是初中时印象过于深刻,在我的认知中,散文多半是艰涩难懂的:它不像小说那样,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这一条明晰的主线层层展开,随着故事的推进,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散文往往给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它总是从一些细微的角度入手,一点一滴地表达出作者的思绪,一切都需要读者去细细揣摩,而这恰恰是我所不善长的。

此次也是在室友的强烈推荐下,我才接触了汪曾祺的作品。在看他的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怎么说呢,汪老的文字会让人有一种很亲和的心情。就好像冬日温暖的午后,在些许喧闹的院落里,一边捧着热茶、晒着太阳,一边听着满脸笑容的老人把他往昔的经历和想法娓娓道来,那种温馨与惬意。

《花园》是我看的第一篇汪老的散文,文章并没有十分华丽的辞藻,却能让人在脑海中清晰地描绘出在那个充满生气的小花园里嬉戏玩耍的淘气小孩。花园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土,充满了单纯的快乐,充满了自然的声音,也充满了菖蒲草的味道。他喜欢压在草上,静静地注视着倒下的草慢慢站起来,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他会把马齿苋的瓣子套在哑巴蝉的眼睛上,一放手,哑巴就一直往上飞,绝不偏斜转弯;他认为土蜂是种蠢头蠢脑的家伙,因此常常愚弄它;他也会为了被猫吃点的小鸟而哭泣……这一切都通过朴素的文字,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曾经看到过,有人这样评价汪老的作品,说:它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种平淡的美,是一种细水悠悠的淡雅。然而在它的平淡中,又无法如白开水般淡而无味,它如一呷清茶,淡雅中带着一袭袭清香,让人久久回味。的确,在汪老的文字里我们不会感觉到激烈的情绪,一切都是淡淡的,却能轻易地引发读者的共鸣,同时容易让人想起自己所经历过的、所思考过的,并有一种会然一笑的心情。这应该就是汪曾祺文字的力量吧。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3

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当代文坛巨匠,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最浪漫的散文集,最值得品味的浪漫作品,最值得回忆的艺术与生活的代表作。能与这本书相遇,更是小女子的荣幸。

古往今来,描写吃的文章倒是不少见,像老舍的《骆驼祥子》啊,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啊,许多许多,更是将美食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汪曾祺先生的吃却更别具一格。虽平淡,像菜谱一般,却处处流露出人间真情,引来无限遐想。

我原本就爱好美食,以至于入神般去品味这篇文章,更是受益匪浅啊!内容呢,都是生活中的食物,而汪先生却写的行云流水,妙笔生花。例如在《故乡的食物》一文中,开头引用郑板桥的话:"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听着这句话,有种特亲切的感觉,炒米比较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一般吃泡炒米,是要抓上白糖的,这便是郑板桥话中的含义。

还有种食物,叫"焦屑",就是用糊锅巴磨成碎末。它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无论是炒米还是焦屑,除了方便,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应急。当时,县境内开了仗,我们用这种食物度过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用一碗炒米,焦屑温暖着彼此的心灵。令我感到敬佩地是,作者在如此乱境之中,依然淡定从容,乐观安静,像文中说的:"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很好玩。"真是乐观啊!也是如此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啊!

在作者的吃的部分中,用简单的话语,写出了各种美味佳肴,可以称他为美食家了。

在这本书中,内容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细腻,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中又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真可谓一部让我受益匪浅的好书!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4

本周,我读的书是《汪曾祺经典作品》。这本书分为小说和散文两大类。小说有《异秉》、《受戒》、《岁寒三友》、《寂寞和温暖》、《大淖记事》、《七里茶坊》、《职业》、《陈小手》、《安乐居》、《陆判》等。散文有《花园》、《冬天》、《夏天》、《我的家乡》、《北京的秋花》、《草木春秋》、《淡淡秋光》、《翠湖心影》、《泡茶馆》、《昆明的雨》、《观音寺》、《天山行色》、《湘行二记》、《皖南一到》、《泰山片石》。

这个小说集的第一篇就是《异秉》。由于我忘了看书,全书我也就只看了这一篇。

《异秉》的主人翁叫王二,很可能是王二小的爷爷。这个“王二小的爷爷”原先是摆一个熏烧摊子的。这个熏烧摊子什么都卖:卤豆腐干,牛肉,蒲包肉,猪头肉,黑瓜子,白瓜子,盐炒豌豆,油炸豌豆,兰花豆,五香花生米,后来还添了时令的“羊糕”,“五香兔肉”……

可是,经济不景气,周围的摊子都渐渐败落下来,不过,王二的摊子却办的越来越红。接着,王二把他的摊子搬到了一家店铺那里。金银财宝哗哗哗的往王二家里流。

王二富裕了。他便去听书,但我猜他啥也听不懂。王二还爱赌博,书上说,王二输的时候不多,这表示王二肯定是个大老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太会算计了……

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出了王二的“异秉”,先解小手,后解大手……真的是因为“异秉”使他发达的吗?恐怕是因为他的勤劳和精明使他的生意红火起来的吧。而且,价钱公道,有诚信也是他留住“老主顾”的主要原因吧。

这堆鸡毛蒜皮的小事,作者也给说了出来,可见作者特别啰嗦。可也正是他的写作手法与众不同之处。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5

近日读到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昆明的雨》,大概是感兴趣于他所描写的也是我正身处其中的城市吧,所以就多读了几遍。

文章以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的画开篇,视角新颖,不落俗套,以素朴的寥寥数笔便清晰地勾画出了昆明雨季的形象:明亮、丰满、浓绿,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使人气闷。接着作者写昆明雨季中的菌子、杨梅、缅桂花,其中写到“最多,也最便宜的牛肝菌”,提到“格调比牛肝菌高”的青头菌,介绍到“菌中之王”鸡枞“中吃不中看”的干巴菌和“中看不中吃”鸡油菌。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一点都不酸!昆明的缅桂是大树!作者不直接写雨,看似与雨无关,实是与此作衬托,将昆明的雨季立体、现实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我也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作为一个外乡人在发现昆明雨季特点时满心的惊奇、欣喜与自豪。篇末作者引用典故,直抒胸臆,深化了意境。“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一整篇看下来,自己只感到赏心悦目,但也有些感慨。即使一些老昆明人的生活习俗,如“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被逐渐淘汰,但例如莲花池、“香得像兰花”的缅桂花等自然景观还是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如果你愿意让你的节奏慢下来,如果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你会发现身边的现实世界很美,而不是经过别人的提醒,哪怕是名家的提醒,自己就是自己的精神导师!不要让自己忙碌的脚步,遮住了双眼,更不要荒芜了自己的内心!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6

有谁曾料到,时隔两月,我重拾经典,再次捧起汪老的这部《草木春秋》。

您可能会问:“汪老,咱今天吃啥山珍海味?”别着急,汪老这位“文坛美食家”向来喜爱吃喝、玩乐。咱今天就在这玩乐尝人间百味,在美食中游大好河山。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山东名城——菏泽。说来惭愧,我作为一名山东汉子,竟对荷泽知之甚少。莫慌,有汪老带你游历荷泽。一进城,初日将进,杨柳春风,迎接远道而来客人的是一个千许亩牡丹,仿佛走进一场花的盛宴,蜜的海洋,阅着甜香气息,忧惚之间,有如梦回酒醒。汪老最喜那一朵浅白色的牧丹。他本人,也如这素净的白牡丹一般,清澈淡雅。

赏完这菏泽牡丹,再当一回绿林好汉——上梁山,在人们印象中,应该是不甚高大的。但梁山实则低矮而不雄伟,山势也不险恶,就连花甲之年的汪老,都可以一口气山顶而不觉有什么。汪老也发出了自己的质疑:这样一座山,能做出那样大的一番事业吗?”这个问题,我们不再深究,因为眼前的这一尾鳜鱼对汪老更具研究价值,在菏泽的两天多时间,我如和汪老一行餐餐都有鱼,梁山人对鱼文化的研究,连江老都不禁赞叹其“赞极精妙”。读后感·说到鱼,汪老又来劲了。关于鳜鱼的种种吃法,汪老自然是如数家珍,最出名的不过松鼠鳜鱼、臭鳜鱼、清蒸、糖醋等他还诚心推荐了清汤鳜鱼。汪老把自己贪吃的本性在字里行间中显露无遗,直言不讳。

宿梁山之第二日,我与汪老起身。欲离开,破晓时分,一场倾盆大雨开始了独奏。我看向身旁的汪老,他客光焕发,眼里开始闪烁着一些东西,“山东今年是个好年景。”他说道。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7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暗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与陆游广为人知的表达报国雪耻之志的诗歌不同,这首诗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闲适的心情有一种不被尘世所染的脱俗。

汪老喜爱这首诗,不如说是他喜爱这种心境,这种心境是具有生活气息的。“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是汪曾祺用来评价自己的散文的。他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深得自然之馥郁,叙述平淡,含蓄,而节制。

他对生活的感觉,似乎略有逃学孩子的清闲,世界也就这么大:嘴里叼着的微甜的草根、为了捉“都溜”沾惹了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娇嗔柔和的“卖杨梅——”声、在窗台上悄悄“吸着水”的绣球花,这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他真实地、切身地享受这种艺术。桐城派讲究写文章要有"文气",汪曾祺的文章就是很有"文气"的,"气"很足,抑、扬、顿、挫,全篇文章看似无法,结构散漫,但却有一股"气"相联,"大巧若拙"。再一点就是汪曾祺的语言相当好,看似平淡,韵味很足,并且会留空白。汪曾祺写他的老师沈从文,不去写沈先生如何有才,如何勤奋,而是写沈先生有一腔难懂的湘西方言;写张君秋,就写张君秋的能吃,吃过饭画完妆再来二十个饺子;写金岳霖接受毛主席劝告要接触社会,就坐三轮车在王府井东张西望——这些都是表现人物性格与特点的东西,汪曾祺就是不动声色地抓这些,

他是个别样的作家,他与当今坐在家里或办公室里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神经几近被络绎不绝的电话摧毁的作家不一样。他的文章、他的书像是被他本人抚摩过千万遍的,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是木头铅笔的味道,而不是机器的硬冷。我能看到一个健朗的老人用他骨骼突出的手握住铅笔,面带淡定从容的微笑,他细腻动情的笔触时不时地给自己和我们一个小小的惊喜、小小的感动,为了一小盘带着雨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抑或是为了一条从湖心突然一跃而起的大鱼,还是堂倌颇具京腔的一声“收茶钱——”,它们以滋润人心的方式诠释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境界、一种认识。在极力让我们感受美的同时,我分明听到一个慈祥的声音在对忙着赶路的世人们说:“孩子们,慢点走,你们看这朵海棠的颜色,像是哪个大家闺秀的胭脂水不小心从指尖滑落,浸进了花瓣里。真美。真美。”

汪曾祺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淡",淡得相当有味道。他的散文,记的也就是一些昔人旧事,或者名胜古迹什么的,好像信手拈来,娓娓而叙,并且点到即止,留下大量让人回味和思考的空白。那些随手拈来的东西经过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处理后,立即就充满一种雍容大度的雅儒气息,是一种真正意义的聪颖和智慧。这些年文坛玩深沉的东西特别多,满纸文章故弄玄虚或者莫测高深。比较着汪曾祺,你就会发现后者的大家风范,而前者只不过是一群自作聪明者,他们不是"真和尚"。可谓:真僧最言家常话。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8

最近看完了汪曾祺的两本书《打渔杀家》和《孤蒲深处》。汪是沈丛文的子弟,所以文字多有受其影响。《打渔杀家》主要是他的文论,书评,最吸引我的是他如何谈写作的一些内容。《孤蒲深处》是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是比较有名的一些作品如《受戒》《大淖记事》《八千岁》《岁寒三友》《徙》等,他的小说确切地说更像是散文,是有一点儿故事性的散文。这也很像沈丛文的风格。

此外他的书并不是特别流行的那种。读起来呢,很有生活滋味,让你觉得不陌生,反而很亲切。此外,可以看得出汪氏的做人处世之淡泊态度,很有才华但是缺非常地内敛谦恭自省。他是江苏高邮人,秦少游的同乡,我也可以攀上老乡的江南之地。水乡之地的人文历史故事,不比高原北方的粗放豪爽,但是却很耐人寻味。其实,南方多才子佳人,也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汪后来大多年是在北京居住,也写了许多的京派文学作品,但是他影响深远的还是他对于故乡的那些描写和回忆。所以有人也称他的文章为乡土文学,但是他却并不认同。我以为汪最看重的文学品质是平淡自然,他的文章里也多次提到写作的最高境界是平淡自然,也是他的文章最主要的特征。

我常常会想,本是南方人的我却长在北方,这样的历史对我会有多大的影响。如果我一直就在南方或是北方,我可能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对于我的父母来说,他们是读大学的时候才从南方到了北方,后来就再没有能回去,他们不也是一直在流浪吗?人类命运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根的人,这样才可以四处漂泊,并不觉得有什么难过,或者说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倒是那些祖宗多代一直固守一方水土的人,他们不能忍心离开的多。现代许多人,不再有那么多故土的观念,是因为生活的质量决定一切其他,故乡的观念必须淡化。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他们的不愿意离开,是出于一种本能,倒不是他们意识到多么地热爱家乡。

然而我又不得不承认,只有在离开了故乡的时候,故乡才有它极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就像汪曾祺,沈从文这些大作家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没有失去的人是不知道其宝贵的地方和意义的。我们从离乡之人的视觉处发觉一个自己没有体会过的故乡,也只有从离乡人的情怀里体会出自己温暖幸福的真谛。所以,故乡的人应该感谢离乡的人,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时时提醒,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故乡是多么地美丽。

汪的书所表达的对故乡的怀念,其实是人类的一个普遍情怀,对于我来说,是勾起我的思乡之心,引无限共鸣之意的好书。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精选,书中以闲散舒适的笔调,描绘着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着浓浓烟火气息的回忆,也有着草木花鸟鱼虫的美好,字里行间满溢着情真意切和暖意。

汪曾祺老先生出生于江苏高邮水乡,他的文字中有着水的柔软于平和如缓缓流淌的小河。他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有“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美誉。

这本书写的是人间草本,更是在深入生活细枝末叶中品尝人间真情,情满人间。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本书从乡土人情写到市井文化;从学习见闻写到诗书文艺;从美食游乐写到花鸟虫鱼。字里行间都体现出汪曾祺非常热爱生活,他以随性洒脱又细致的笔墨,文字散漫却不枯燥。烟火气十足却又脱俗不凡。

书中最为引人入胜的是汪曾祺回忆他的家人、西南联大的教授和他在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涯的那些章节,情节感人至深,着实令人神往。

幸福是什么感觉?读汪曾祺老先生的文章,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就能感觉到浓浓的亲情和幸福。

他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八股文写得特别好,有丰厚的田产,并且有祖传的眼科治疗术,生活却很节俭。他节俭到一个咸鸭蛋能喝两顿酒。

汪曾祺深受祖父喜欢。有一回他不停地打嗝,祖父忽然把他叫到跟前,问他吩咐做的事做好了没有。汪曾祺使劲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祖父吩咐过的事情,原来,这是祖父在以独特的方法给他治好了打嗝。他跟着祖父学习读《论语》、写过初步的八股文。祖父打赏给汪曾祺很多珍贵的东西,可见,当时这个深得祖父宠爱的孩子,有多么幸福。

汪曾祺的母亲是大家闺秀,喜欢读书写字,虽然体弱多病,但是,她还过着无忧无虑的闺秀式生活。为了不让自己的肺病传染给孩子,她宁可承受着思念孩子的痛苦,也绝不让年幼的孩子靠近自己,由此可见,母亲爱孩子的深意和伟大之处。

汪曾祺的父亲是极其聪明的人,他多才多艺,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还是个体育健将,还懂中国武术,他精通多种乐器。为人很随和,没架子。他时常周济穷人,参与一些有关公益的事情。

他的父亲很会做菜。为了让祖父在春天吃上反季节的螃蟹。父亲就别出心裁,用瓜鱼(即水仙鱼)给祖父伪造了一盘螃蟹,吃起来跟真螃蟹一样的美味,文中流露着浓浓孝子的味道。

父亲特意用煤油箱自制了一个炉子,为多病的母亲熬粥,熬参汤和燕窝,陪她外出就医诊治。他在母亲病逝后,给已故的母亲糊制冥衣,认真地给她糊了几箱子衣裳,单夹皮棉,四时不缺,色彩丰富,栩栩如生。平凡中足见父母彼此伉俪情深,父亲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汪曾祺的母亲去世后,父亲便一直带着他睡,很疼爱他。为了让他睡得舒服,不被床上的臭虫叮咬,父亲一见到有臭虫,就用点燃的蜡烛油滴在它身上,为此整夜未睡。

他还会给汪曾祺糊风筝,带着他在傅公桥麦田里奔跑着放风筝。  还会做西瓜灯,西瓜灯里点燃蜡烛,洒下一片绿光。他鼓捣半天,就为让汪曾祺的童年充满欢乐和幸福。

汪曾祺虽然年幼丧母,但他并不缺少母爱,继母将他视如己出。汪曾祺年幼时,放学回家的路上,大冷天,大便急了,憋不住,拉在裤子里了。他兜着一裤兜屎,一扭一扭地回到家。继母一闻,没有丝毫嫌弃和怨言,二话没说,赶紧烧水,给他把屁股擦洗干净,怕他着凉,让他围着棉被坐着,接着给他沾满了大便的洗衬裤刷棉裤,整个过程,继母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这些生活的点滴,在汪曾祺的幼小心灵,种下了更多仁慈良善的种子。

有了爱的浇灌,培养了汪曾祺更加坚毅的品格。他年幼时衔一颗蜜枣,就勇敢地接受了一场小手术。他长大后,对让人心烦意燥的牙疼也能泰然置之,还能乐观地想着:“我倒看你疼出一朵什么花来!”他腮帮子肿得老高,还能谈笑风生,语惊满座:“牙疼于我何有哉!”他在体温超过四十度时,还能够苦中作乐,同前来打针的护士开玩笑:“要不要写遗书?” 实在是令人钦佩。

出生于这样的书香门第,有如此风趣聪明又温暖的父亲,有如此疼爱自己母亲和祖父,在这样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汪曾祺耳濡目染, 从小便具备了独特的慧眼,得以随时随地发现生活中美。有了家人爱的滋润,更加丰盈了他的精神世界,使他更加温暖如玉,文字中流露出爱的温度。

汪曾祺作为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和得意门生,深受先生喜爱。

沈从文不大会讲课,他讲课没有讲义,不成系统,只是即兴的漫谈,讲话声音小,湘西口音很重,很难听懂,然而,沈从文的课,汪曾祺都能听懂。他还记得沈从文教创作时经常讲的一句话:“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学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照汪曾祺的理解是:在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近,有共鸣。 汪曾祺还记得他喜欢吃米线和西红柿鸡蛋汤,喜欢看**和写字。

沈从文有很多书,但他不藏书,他的书,除了自己看,也借给很多人看,联大文学院的同学,多数手里都有一两本沈从文的书。为了让学生借鉴别人的写作技巧,他每次上课,总要夹着一大摞书走进教室,分发给学生阅读。

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他经常干着给学生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不计其数。汪曾祺之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从文寄出去发表的。他这辈子自费为学生寄稿子的邮费不少,可他为了激励学生的创造激情,从不嫌麻烦,由此可见他对学生的爱才之心和人格魅力。

沈从文每次进城,汪曾祺都去拜访他,向他借书,还书,听他同客人聊天。与沈从文谈天说地的人都有共同特点,一是痴迷于工作和专心做学问,二是童真未泯,无机心,少俗虑,热爱生活。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汪曾祺在沈从文的圈子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受益匪浅。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些品行和气质相同的文人们走到一起,在过去艰难的岁月里惺惺相惜。

汪曾祺经常陪着沈从文上街,逛寄卖行、旧货摊,买耿马漆盒,买火腿月饼。俩人饿了,就吃上一碗加鸡蛋的米线。汪曾祺喜欢喝酒,有一次他喝得烂醉,像个落魄的难民坐在路边,是沈从文和几个同学把他架到宿舍,给他灌醒酒茶,汪曾祺牙疼时,沈从文买大橘子给他吃,从这些生活小细节,足见汪曾祺与沈从文深厚的师生情。

汪曾祺就读的西南联大,当时正是日寇侵华,平津沦陷的特殊时期,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汪曾祺和其他同学以徒步千里的壮举,来到这座战时的临时大学,在战火纷飞的困境中求学, 对母校的师生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

联大师生吃着大食堂的糙米饭,将有着木头气味、砂粒、耗子屎等混杂混杂的调侃为“八宝饭”。穿着以贴橡皮膏弥补的破旧衣服,穿着用橡皮筋将破洞结个疙瘩的裤子,半趿着露出脚趾头和烂掉后跟的鞋子。生活虽然困顿,却精神富足,丝毫不影响他们孜孜不倦地做学问。

他们生于忧患,在敌机轰炸昆明时, 从容不迫地“跑警报”。有位先生把女朋友写给他的情书视如性命,每次跑警报总要提一手提箱情书。甚至有女同学在警报来袭时,还淡定地洗头发,还有同学听着炸弹的爆炸声,依然面不改色地煮冰糖莲子吃。

有位暖心的男同学,在跑警报时每次看到天上出现乌云,就会未雨绸缪,他奔跑回校舍,到各个宿舍搜罗来很多雨伞,放在新校舍的后门外,见有女同学来,就递过一把,以免女同学在野地里被雨淋湿。

这位护花使者,将送伞成惯例,全校闻名,成为那段艰难岁月中的一段佳话,淌过岁月的长河,流淌着悠悠同学情。

汪曾祺笔下的养蜂人,是老夫少妻型的夫妇组合,年龄相差极大。男人五十岁了,女人才三十岁出头。因男人到南方女人的家乡放蜂而相识,或许是女人看中了男人的好脾气,喜欢上男人安静平和的性格,或许是她喜欢放蜂时浪迹天涯的浪漫生活。

女人跟随男人来到北方安家,他们结婚已经几年。丈夫对她好,给她很多钱风风光光回娘家,她对男人也很温柔体贴。她帮男人的儿子照看孩子,以一颗善良温柔的心,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孩子称呼女人为奶奶,女人开心地笑了。

这段看似寻常的百姓生活,读来朗朗上口,没有文字中的矫揉造作。只有真情的自然流露。读《人间草木》,感觉如饮佳酿琼浆,意犹未尽。

在这充满浮躁的世界,能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品尝出别样的味道,少有人具备这样品味生活的境界。很多人被生活逼着只顾埋头赶路,总以为,只有远方才会出现最好的风景,于是,拼命向前奔跑,却忽略了驻足欣赏身边的美景,原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是最美的风景!

在这有些凉薄的世界,何不静下心来,读读这本《人间草木》,让文字中满溢出来的真情和温暖,作为良药,疗愈人间苦寒 ,并传播爱与温暖,情满人间。

编写意图

  《故乡的元宵》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板块的一篇课文,本板块凸显“民俗”这一主题。由两篇课文组成:沈从文的《腊八粥》和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当今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些淡漠,热衷于过洋节。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不要冷落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我们借助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引领学生走进“民俗”,感受“民俗”。

  主要内容

  《故乡的元宵》是汪曾祺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为我们营造出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从中可以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欢乐的气息,展现了乡间的自然与纯美。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乡土文化的怀恋,以及对故乡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他对年之过去的惋惜,快乐的日子虽有,可总是很短暂的,我们要享受那幸福时光,但也要学会珍惜,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教学目标

  1 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八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3 了解作者笔下故乡元宵节的相关习俗,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喜爱。

  4 体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像画面,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由于地域风俗和年代不同,理解课文有困难,边读边想像画面。

  题目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祝新春的延续,元宵节有成上元节。

  作者

  汪曾祺192035农历庚申年正月十五元宵节~1997516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县城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30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异秉》、《大记事》,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写作背景

  汪曾祺有着浓烈的乡土文化情怀,80年代起,他写下了大量的忆旧怀人,纪游仿古,谈论人性,描摹世态人情的散文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壮写故乡的风俗民情的,《故乡的元宵》写的就是故乡元宵节的习俗。汪曾祺以充满诗意的心态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乡土的交融,营造出心灵澄静的艺术境界。

  基础知识

  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中,“掷”zhi“僧”seng“卸”xie的读音要知道学生读准确,“捏、盏”的写法应注意,还有“筒”与以前学过的“简”是形近字,注意区分。

  高跷:民间舞蹈,表演者踩有脚踏装置的木棍,边走边演。

  城隍:迷信传说中守护城邑的神。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之为仁兽、瑞兽,那它象征祥瑞。

  围屏:屏风的一种,通常是四扇、六扇或八扇连在一起,可以折叠。

  蓑衣:用草或鬃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轱辘:车轮子。

  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欣喜:欢喜,高兴。

  重点句子品读

  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阅读文本,注意提取相关民俗的信息并想象作者回忆的一幅幅故乡的风俗画。建议学生提前查找关于元宵节的资料,向长辈了解当地的元宵节风俗,这些查阅与咨询都能为学习本课打下基础。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的习俗,如送麒麟,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看走马灯,看围屏,放灯笼等,这些与学生现在生活较远,为使学生了解这些习俗,可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习俗,激发学习兴趣。

  文章开头“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这句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重点突出了故乡的元宵“并不热闹”,引起以下篇章对元宵“不热闹”的描绘。“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翠柳’,没有花担子、茶担子。”本句用了五个“没有”来说明故乡的元宵节是不热闹的。这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为什么作者故乡的元宵节会这样呢?从而吸引读者读下去。“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其他地方的元宵是“闹”,而故乡的元宵却是“静静地”。两相对比,更加衬托出“我们”那里的元宵的“不热闹”。“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骰子是静静地卧着,摆赌摊的则抱着膝盖发呆,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摆赌摊的生意不景气,也从侧面反映出元宵的冷清。“一天快过去了”该段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描写的是元宵那天白天的情景,重点写其不热闹。后文则宕开一笔,写元宵晚上赏灯、看围屏、放花、放灯笼的景象,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照。“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节似的。”年年看围屏还是看不够,不看围屏就觉得没有过节,从这一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围屏、对元宵习俗的热爱之情。最后一段正月十六的情景,所有店铺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这也就意味着年就要过去了。人们又开始正常的生活,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年,就这样过去了。,可见作者对年的依恋,对年过去的惋惜。该段文字与开头相呼应,总结了全文。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节日的古诗词,如《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寒食》等,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段意

  文章共2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大段。

  一、(1~2)总写家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

  二、(3~12)写元宵节白天的情景。

  三、(13~20)写元宵节夜晚的情景。

  四、(21)写过完元宵节,年就过去了。

  写作特点

  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很值得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找一找哪些活动是详写,哪些是略写,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其中“看走马灯”部分是详写;“送麒麟,看围屏,放灯笼”是比较详写的;“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则一笔带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知道其好处,使文章生动具体,概括精炼,画龙点睛,只有浓淡相宜,详略得当,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课后布置一篇小练笔:写一写我们怎样过元宵节,学习文中“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后习题

  一、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本篇课文可以说是作者故乡的风俗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随着作者的笔触想象作者的思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培养想象力。

  二、思考与交流。

  1、作者笔下的元宵节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一说。这道题设计意图是使学

  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训练概括能力。可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故乡的元宵节不大热闹,元宵节那天白天没有晚上热闹。只要概括相对合理即可。

  2、“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介绍了哪些“灯”?结合相关语句说说各自特点。这一题应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个环节是将阅读重点放在了灯节的“灯”上。设计意图是通过精读重点部分进一步地了解作者故乡元宵节的风俗。屋里有玻璃方灯、琉璃灯、珠子灯、红琉璃泡子。街上有走马灯,里面有来回转动的车、马、人的影子。孩子们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花灯、马灯等。如:“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

  3、体会本篇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积累写作特点。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习这种写法,文章开头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故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结尾部分则在介绍故乡风俗习惯的同时收笔,读来格调清新自然。指导学生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三、拓展与运用

  1、请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元宵节有什么特色活动。本环节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对传统佳节的喜爱,关注自己当地的元宵节的特色活动。可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说一说。

  2、通过本板块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民俗知识?旨在对本板块的学习做一次梳理和小结。可放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学习。

  3、请借助资料了解我国其他传统佳节的民俗。注意搜集并整理其他传统佳节的相关民俗,使学生了解更多民俗,感受民俗,引导学生多方面去获取信息,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展示。

  四、积累

  积累的内容是本文中的词语,语文基础知识必须掌握,不仅会写,还要理解意思。

出自《人间草木·人物篇》第一部分的第八篇。

《人间草木·人物篇》分四部分,分别是人间草木、西南联大中文系、星斗其文 、往事如烟。

该书作者是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原文:

这就是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

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你说我在做梦吗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只记花开不记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

可是还好,我遇到你

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

好像专是为了你

那一年,花开得很迟

还好,有你

扩展资料: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的经典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名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

本书通过精选汪曾祺先生的多篇经典散文,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堪称当代小品文的经典,让读者足不出户便能领略一代散文大师作品的风采。

乍读《汪曾祺小说集》入坠云雾。他很随意地这里写两句,那里写两句,慢慢讲,缓缓写,不急不躁。读了半天,不明就理,但耐着性子继续仔细读下去,越读越舒服,看似细碎,实则细腻。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小说集》的主题,并非我们现在特别流行或崇尚的“爱情”主题,他崇尚的是以“人”为主题。在他笔下,无数的小人物涌现,从银匠到锡匠,从种着八棵榆树的侉奶奶,再到瘦小干枯的地保李三。他看着鸡顾盼自若,饶有兴味的写着鸡下蛋的“表情”。他把这平凡世界里平平常常的人、事、物一丝不苟地写出来,把这些小人物小场景渗透到灵魂,展现给我们。他的文字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

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读《汪曾祺小说集》,需要在这样一份清清静静的独处里慢慢品咂,细细体味,才能真切感受到汪老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他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于清淡委婉中表现悠远的意趣,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读后,给你带来宁静、闲适和恬淡,使人心灵愉悦、净化和升华。

汪老轻盈灵动的文字绝不是随意而为。他在《无事此静坐》一文中写道:“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悠然独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由此可见, 汪老的“妙笔生花”首先是“妙笔思花”,是深思熟虑盛开的花朵。

有些东西本是平平常常的,经汪老一描绘,便觉不凡了。

在小说《鸡毛》中,汪老写文嫂打开鸡窝门时,鸡们是这样的:“这些鸡就急急忙忙,迫不及待地奔出来,散到草丛中去,不停地啄食。有时又抬起头来,把一个小脑袋很有节奏地转来转去,顾盼自若,——鸡转头不是一下子转过来,都是一顿一顿地那么转动。到觉得肚子里那个蛋快要坠下时,就赶紧跑回来,红着脸把一个蛋下在鸡窝里。随即得意非凡地高唱起来:‘郭格答!郭格答!’”

一字一句把鸡走出鸡窝和下蛋的神态描写得出神入化,看这些词句“有节奏地转来转去”、“顾盼自若”、“一顿一顿”、“红着脸”、“得意非凡”。汪老把几个细微的地方加倍细腻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有惊异之感,实乃大家手笔。

而鸡进窝时,又是另一番景象:“它们把碎米啄尽,就鱼贯进入鸡窝。进窝时还故意把脑袋低一低,把尾巴向下耷拉一下,以示雍容文雅,很有鸡教。鸡窝门有一道小坎,这些鸡还都一定两脚并齐,站在门坎上,然后向前一跳。这种礼节,其实大可不必。进窝以后,咕咕囔囔一会,就寂然了。”

你的眼前,仿佛是一个立体的画卷,鸡的一低头一耷尾,一跳一叫都尽收眼底。一丝一毫之微,一动一静之细,在汪老笔下轻轻流转。看似不注重一千一万,只注意一丝一毫,其实,这一丝一毫就是那一千一万的具体而微。 他将一丝一毫看得通透,写得清亮,和照相机的放大一样,其余也可想见了。正是:一丝一毫见真知,一字一句真功夫。

汪老慢条斯理地叙述,看上去平平淡淡,实则有温度,是满含温情的。细节彰显生命力,仔细揣摩他那看似飘渺的闲言碎语,细思极恐,峥嵘浩瀚。

《鸡毛》里他如此描写西南联大的先生们的窘况:“有的先生虽然看起来衣冠齐楚,西服皮鞋,但是皮鞋底下有洞。有一位先生还为此制了一则谜语: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他们的袜子没有后跟,穿的时候就把袜尖往前拽拽,窝在脚心里,这样后跟的破洞就露不出来了……有时要去参加Party,没有一件洁白的衬衫,灵机一动:有了!把衬衫反过来穿!打一条领带,把纽扣遮住,这样就看不出反正了。就这样,还很优美地跳着《蓝色的多瑙河》。有一些,就完全不修边幅,衣衫褴褛,囚首垢面,跟一个叫花子差不多了。他们的裤子破了,就用一根麻绳把破处系紧。文嫂看到这些先生,常常跟女儿说:‘可怜!’”

其间没有说先生们多么穷困,只一个细致的衣着描写就把他们窘迫的生活表露无遗。末尾用文嫂对女儿说的两个字“可怜”画龙点睛,读之,感同身受。

于细微之处见真情。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常常会忽略,忽略那些埋藏于微小中的人、事、物……而最常被我们忽略的真情,就蕴涵在生活点点滴滴中的细微之处。

在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里,没有大富大贵的大排场,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幸亏有汪曾祺,他把这些小人物用一丝不苟的笔触渗透到生活,渗透到灵魂深处。汪老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造着自己的艺术世界。他的文字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是原汁原味的“绿色艺术”,是淡中有味,淡出境界。

多年来,中国文坛严肃作家中,“热”出圈且阅读火爆几十年的不多。从庞大的出版数量和持久阅读热潮来看,汪曾祺就是那不多的作家之一。在近年来兴起的短、平、快浅阅读环境中,汪曾祺也备受读者宠爱,网络上他的真假金句满天飞。汪曾祺的长盛不衰也表现在学术领域,研究汪曾祺不甚著名的作品及挖掘其佚文也是热点,近日刚出版的《汪曾祺全集》也为全面研究他打下坚实的基础。汪曾祺文字的独特趣味以及耐读、值得细读,都是他流行不衰的因素。

上世纪40年代,汪曾祺受法国象征主义和现代派影响,写下的《翠子》《除岁》《灯下》《驴》等短篇与其名篇《鸡鸭名家》《老鲁》等品质不相上下;上世纪60年代,汪曾祺写的是民间文学、民俗与风土人情;“文革”期间,做编剧又创作样板戏;进入80年代,他把现代汉语从“文革”语体中解放出来,创作出《异秉》《大淖记事》《受戒》等名篇。同时其《蒲桥集》《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等写花鸟鱼虫、咸菜鸭蛋等人间烟火的作品更是沁人心脾,抚慰很多灵魂。汪曾祺的儿子汪朗透露,汪曾祺生前曾开玩笑说“你们要对我好一点,我以后可是要进文学史的”。当下,汪曾祺早已进入经典序列。

本报记者专访《汪曾祺全集》主编季红真,从各个角度专业解读“汪曾祺热”。

季红真:著名文学评论家,1955年2月出生,著有文学评论集《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众神的肖像》《世纪性别》《萧红传》等。

全集不全,古来如此,遗落是必然的

齐鲁晚报:您写汪曾祺的传记,是不是对主编《汪曾祺全集》有很大的帮助?

季红真:当然有,因为有些佚文需要传记资料作为佐证。另外,写传记必须熟悉他的所有作品,所以多年来跟踪式的资料搜集是积累性的工作。而且,我不是孤军作战,有许多志同道合者的信息交流,还有相关选题研究者的助力。传记写作和编纂全集的工作骨肉相连,互相促进。

齐鲁晚报:在文献中寻找汪曾祺的作品难度比较大,找到一篇全新的,也很受读者关注,《汪曾祺》全集是不是尽力穷尽作者所有作品呢?

季红真:肯定是没穷尽。比如,有些系列文章只发现了其中之一,还有些文章线索断了,一时找不到,只能期待将来的机遇。另外,这部全集只是文字部分,他大量的书画都还来不及搜集,已有学者提出了这个问题。当初也想再编一套书画类全集,但需要时日,也需要更大社会规模的协作。他大量的书画属于未发表过的私人收藏。据高邮陈其昌先生掌握的信息,仅高邮民间保有的汪曾祺书画作品就有百幅以上。这更需要社会文化环境的持续稳定,大概还需要比较雄厚的财力。还有书信,估计也会不是时冒出来。

不过,全集编纂一开始的体例就不是以文章的全为唯一的目的,而是以文体的全为体例特征。比如未发表过的手稿,戏剧卷就收录了韵文本的《沙家浜》。而且全集不全,古来如此,遗落是必然的,但追求文体的全则比较可行,因此这是一部结构性的全集,为以后的增补预留了空间。

就像按照国际前卫的学术通例编纂原则一样,统一底本,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确定校本、参校本,勘误时保留写作时代的文字样貌,为后人的深入注释搭建了底本的平台。尽管如此,错误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古人云,校书如扫落叶,随扫随落。但保留原始的历史信息的基本原则,也包括保留作者知识性“错误”的细则。

汪曾祺越来越被学院体制吸纳

齐鲁晚报:全集的出版,会不会再掀起一波汪曾祺研究热潮呢?汪曾祺研究这两年是什么情况?

季红真:热潮在全集出版之前就开始了。2017年是汪曾祺逝世20周年,出版了不少书籍,除了他自己生前编定的集子以外,还有包括年谱长编在内的学术丛书,以及各种文体与体例的选本,以不同的样式面市。比如,线装式样的汪曾祺经典散文选《人间送小温》。而且这个热潮至今源源不绝,还有各种名目的集子出版。全集出版只是这个 的一部分,是多年社会学术积累的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尚化的倾向,也有学理化的潜流。前者反映了他身后影响的持续发酵,后者则是他被经典化的基础工程,也是整个新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一部分。这套12卷本的《汪曾祺全集》试图成为这个浩大系统工程中的一块基石。

资料工作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全集的编纂既是文献整理的总结与规范化,又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后的研究会不会出现热潮说不好,文学和文化现象,像气候一样无法预报,但这几年以他为题目的硕博论文越来越多是一个明确的信息号。

汪曾祺越来越被学院体制吸纳,传记的研究、语言学的研究、综合的主题与美学风格研究、文体的分类研究、包括赏析式评论中对他一些不甚著名的篇目的研究,等等,角度多样、方法多样、文体多样,观点也纵横交叉纷繁多样,他已经显示了作为一个经典作家的可阐释性巨大空间。

对汪曾祺的研究会越来越丰富,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与他相关的网页就有好几个,开阔了发表的途径。许多非学院派的声音开始喧哗,资料的搜集也更加便捷,对于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多种的参照系和信息来源。将来的趋势肯定是越来越多元,从这个角度来说必然丰富,也会越来越深入细致、学理化。

汪曾祺取得了诸体兼备又自成一家的成就

齐鲁晚报:从出版数据上、读者阅读热度还有研究热度上看,是否代表汪曾祺已进入了经典序列?

季红真:汪曾祺处于一个历史转折频繁振动的时期,创作衔接着两个时代,贯通了从古到今的汉语文脉,兼收并蓄了各种传统,语体与文体骨肉相连,达到了诸体兼备又自成一家的成就。

从民间的阅读到官方评奖,从市场到课堂,从网络到印刷,他事实上已经以不同的方式被确认为经典作家了,至少我一开始就是把他作为经典作家来研究的。

汪曾祺

齐鲁晚报:《汪曾祺全集》让读者认识到,他并不只有散文,也有早期的很先锋的小说,以及后期的戏剧评论等。从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到后来散文、小说的平淡化,汪曾祺的这种创作脉络是怎么发生的?有人说他的写作有平民意识?

季红真:这套全集在返归原典的历史还原中,必然展现一个比较完整的汪曾祺,所有的作品即是生命过程的留痕,也是生命整体的全息显像。

他从新诗开始的创作经由散文小说到戏剧(话剧、昆曲、京剧、**)有内在的连续性,就是对母语变革的敏锐感应。这和他文风昌盛的乡土文化熏陶与情感滋养、维新倾向儒商家庭的启蒙、自幼现代体制内的教育背景和半生五方杂处的京城文化圈的濡染都有关系。变化来自历史大势的制约与文化思潮的激荡,以及生命周期变化中的人生体验与感悟。

说到底,人只是历史的产物,个人的抉择范围是很小的,历史大势不变,绝大多数人是无能为力的。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的转机中,写下了《受戒》,是感应到了全民族欣喜期待的情绪,晚年承认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汪曾祺与家人

汪曾祺本来就是民,一生没有出任过任何官职,靠写作为生,就像工人做工、农民种田一样,尽管在体制内生存,但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当代中国的工人农民也都在体制内生存。体制开始松动的时候,他已经退休了,成为社会闲散人员。更何况深受儒家影响到读书人根深蒂固的民本思想,无论客观的生活处境,还是主观的意识,他都是民的一员。取材也必是和自己生命历程中的生活世界休戚相关的普通人,他熟悉的就是这些人,写自己最熟悉的人与事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则。

我对于说汪曾祺有平民意识一类的说法向来不以为然,当然艺术的精神是超越现实,将爱憎寄托于自己熟悉的人与事,表达自己的同时也就表达了其他“民”的意识,因为过去对于民的限定太狭隘,所以相当大的一个群体被排斥在外。比如,他从早期到晚年以各种艺术手法反复书写的江南水乡的各种私有制的手艺人和小商小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几乎都被排斥在民之外,但中国古代称商人为“商民”。

至于平淡的风格和他对生活的理解相关,多数人的生活常态是平淡的,追求平淡的风格首先是适应表现生活原生态的需要,也是对长时期假大空文风的有意识反拨。还有他美学理想的追求:“看似平淡最奇崛”“苦心经营出来的随便”等,都和他早年对桐城派散文的习得与古代绘画流派的选择有关。

汪曾祺的平淡是艺术还原的结果,仔细解读起来平淡中玄机无限。其实,他也不是永远平淡,有时候也会破阵叫骂,而且是以民的立场和角度,特别反感别人把他说得不食人间烟火。如果看过全集,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感情丰富、性格立体的作家。这就是鲁迅要论及全人的学术理念。当然,为他赢得最大声誉的是那些平平淡淡的小文,这久已违和的境界,缓解整个民族精神的疲劳,也适应了浮躁的现代人渴望宁静的内心需要,具有社会生态学的功能。

汪曾祺不断探索母语写作的可能性

齐鲁晚报:汪曾祺一生的文学创作脉络,对当代作家有何启发意义?对当代文学创作有何启示性思考?

季红真:一个卓越的作家对后人的启示总是多方面的,有语言的,有文体的,也有风格的,越丰富的作家启示性也越多样。

汪曾祺已经显示出来的,首先是对知青一代作家文化寻根的启示,包括对京派乡土作家的重新发现,以及模仿者蜂起的风格启示等。

我觉得他对后来者最大的启示,应该是民间视角、对文化传统的尊重以及顺乎性情的选择,以之为本广泛吸收当代中外文化营养,不断探索母语写作的可能性。这需要长时间地积累,需要心灵的感悟,也更需要永不停歇的探索。他七十三岁的时候还立志衰年变法,主要是学习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形式。这很有意思,他走了一个圆圈,从学习西方现代派开始,经由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主义的转折 ,重新回到学习西方现代派的原点。

但这已经是一次螺旋形的上升,是打通中西文化艺术之后,对多元传统的重新发现,也就是说发现了中国小说戏剧等艺术中相通于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的元素。

汪曾祺的著作适应了社会文化的总体变化,所以市场蓬勃

齐鲁晚报:汪曾祺已去世整整20多年了,从1997年至今,再版汪曾祺著作可能已有已超过几百种,远远超过他生前出版的数量。汪曾祺的大面积流行,您怎么看当下读者的这种阅读趣味呢?

季红真:他身后作品的大量出版,首先显示了庞大的读者群,因为他“唯求俗可耐”“人间送小温”,他美学风格的覆盖面就比较大,人间大于社会、生命大于历史,平凡人的情感世界即是他美学情感的源头,又是他艺术表现的目的,拥有众多的受众就在情理之中。故事可能是过去时,但情感是人间恒定的,而且是以中国人的心灵形式容纳人类最永恒的基本价值。

有许多人能欣赏汪曾祺的文字,认同他的美学风格,也是整个民族文化水平与欣赏水平提高的结果。艳俗的地摊货不再抢眼,粗制滥造的影视又倒了观众的胃口,知识精英的情怀与普通人的生活又相去太远,翻译文学从语言形式到文体都隔着一层……汪曾祺一开始就自觉追求适应现代人生活节奏写作的短小文章,具有雅俗共赏的效果,适应了迅速膨胀的中产、小资以及其他阶层读者的欣赏水平与阅读节奏,自然顺理成章地长销不衰。

还有就是现代化的迅疾发展,导致几代人的怀旧,民族集体无意识寻找家园的精神冲动,在他田园诗、风俗画、民歌风的作品中获得认同。日常性的喜乐、平凡生活细节的美,都流露着大爱。

另外,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改善了民生,也提高了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越来越多的人有财力,也有选择的余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图书市场的运营机制的良性迅捷反应,也是他作品畅销的原因。

还有居住空间的改善,有放书的条件,比如,全集的规模三世同堂的狭窄居室就无法容纳。还有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不仅体制外生存的人有余暇,体制内的时间形式也调整了,比如双休日和传统节假日增多了,读书,读喜欢的书,特别是读颐养性情的书,成为重要的休闲方式。

总而言之,是汪曾祺的著作适应了社会文化的总体变化,所以市场蓬勃。或者说,他是和社会文化的整体一起变化,民间的立场成就了他艺术的长久生命。

博大的情怀来自丰厚的文化修养,这是他独树一帜的原因

齐鲁晚报:从汪曾祺对老舍、沈从文、赵树理、闻一多的描写来看,他最喜欢的是天真质朴的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等都是汪曾祺身上的标签。就汪曾祺这个人来说,您想在传记怎么呈现他,您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季红真:根据对汪曾祺多年的研究解读,我认为所有的标签都不合适,他是一个性情中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热爱家人邻里师友,体现着儒家“仁者,爱人”的理念;他特别喜欢女孩子,而且是超越了世俗欲望的神性崇拜,和他的母亲崇拜一样,带有原始信仰的因素;他为人为文都潇洒,体现着老庄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作品里有着根深蒂固生命平等的意识,是佛家“众生平等”的体现。以儒为本,兼融佛老,以此为心灵枢纽,接受现代思想,打通古(原始信仰)今(外来文化)。

他自诩为“抒情的人道主义”,就是比较笨拙地归纳表达,在他看来儒、释、道无不存在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元素。也可以说,他立足现代,以人道主义衡量传统文化重新择取,经由心灵的化合提炼出高古的精神,外化在各种文章体式中。博大的情怀来自丰厚的文化修养,这是他独树一帜的原因。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性情不是天生的,是后天文化习得的结果。这种性情的养成依赖复杂的历史文化条件,不完全事在人为,是历史转型时期特有的产物,他得天独厚,是文化史的宠儿,所以模仿不得。他产生的整体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文化生态)环境都消失了,今人只能神往,无法重复习得,语境的根本变化决定了文学艺术的品格。他以不今不古、不中不西的形式唱着挽歌,为整个民族保留了一份文化史的记忆。

他本身也是这部文化史的细节,为他作传就是为这段文化史存留遗照。发现与还原是我基本的工作原则,所以资料搜集考辩与文本细读相结合,在反复折叠式的互读中,尽可能还原一个最接近真实的、丰满的汪曾祺。人文地理、家族血脉、教育背景、婚恋情感,直至社会关系都要全面深入细致地考察。做起来很累,也很有意思,迫使自己继续学习,要深入许多陌生或者薄弱的领域,不揣浅陋,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最终能写出一个什么样的汪曾祺,我现在也说不好,要看最后的发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师文静 实习生 黄奕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35745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