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婚假新规定是什么

2023年婚假新规定是什么,第1张

2023年婚假新规定是什么附上全国各地的婚假规定一览表

婚假是每个职员都可以享有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职工在领取结婚证之后,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休婚假的请求,根据新婚姻法婚假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驳回该请求。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2023年婚假新规定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2023年婚假新规定是什么

[1980]劳总薪字29号规定:婚丧假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此文件当时只针对国营企业。通常我们都按最长3天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生法》第二十五条: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人口计生修正案草案对第二十五条作出修改:将“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修改为“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根据人口计生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由各省区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者人民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法定婚假多少天

国家法定婚假如下: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全国各地的婚假规定一览表

一、北京: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

“第二十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晚婚、晚育的,由雇主按照本条前款规定奖励。

农村居民、城镇无业居民和个体工商户晚婚、晚育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适当奖励。”——北京市人口与计生条例(2003年7月18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二、上海: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

“第三十三条晚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晚婚假七天。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晚育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三天。晚婚假期间享受婚假同等待遇,晚育假、晚育护理假期间享受产假同等待遇。”——上海市人口与计生条例(2003年12月31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广东: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根据最新广东计生条例规定,已取消晚婚婚假。现行广东省地区晚婚职工,只能享受规定的3天假期,不能享受晚婚假。

四、陕西:婚假3天+晚婚假20天=23天

“第三十六条男二十五周岁以上、女二十三周岁以上初婚的为晚婚。二十四周岁以上的已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职工实行晚婚的,增加婚假二十天;实行晚育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同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另增加产假三十天。

职工在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接出勤对待,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所在单位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发给生育津贴。

职工达到晚婚年龄而未婚的,在参加集资建房和分配住房时,与已婚者享受同等待遇。

农民和城镇其他人员实行晚婚晚育的,由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给予表彰和奖励。”——陕西省人口与计生条例(2002年9月29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结婚婚假

五、四川: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第三十二条实行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妇女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奖金照发。

农村人口中晚婚、晚育的,基层人民政府可予以适当奖励。”——四川省人口与计生条例(2004年9月24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正)

而在2016年1月,四川晚婚假条例则做了修改,晚婚假的而外奖励这条规定取消。

六、新疆:婚假3天+晚婚假20天=23天

“第二十五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女职工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30天产假,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工资、奖金照发。

农牧民晚婚、晚育的,减免夫妻双方一年的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筹劳务,或者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相应奖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生条例(2006年5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正)

七、云南:婚假3天+晚婚假15天=18天

“第二十六条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以上的公民,依法登记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晚婚的,在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五天;晚育的给予女方增加产假三十天,男方护理假七天;在产假期间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给予女方增加产假十五天。

前款规定的休假视同出勤。”——云南省人口与计生条例(2002年7月25日云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八、浙江: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第三十六条晚婚晚育的,应当给予奖励和照顾。具体办法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晚婚的,增加婚假十二天,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晚育的,男方可享受七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浙江省人口与计生条例(2007年9月28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正)

而在2016年1月,浙江晚婚假条例则做了修改,晚婚假的而外奖励这条规定取消。

九、中国人民解放军: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

“第二十八条晚婚的军队人员,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晚婚假7天。晚婚假期间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夫妻双方同为军队人员,双方达到晚婚年龄的,双方享受晚婚假;一方达到的,一方享受。夫妻一方为地方人员的,按照地方有关规定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计生条例

十、吉林:婚假3天+晚婚假12天=15天

“第四十八条实行晚婚晚育的职工,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奖励或者福利待遇:

(一)晚婚的职工,凭《结婚证》增加婚假十二天;

(二)晚育的女职工,凭《生殖保健服务证》增加产假三十天,同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天;

(三)农村村民凭《结婚证》或者《生殖保健服务证》,享受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规定的优惠待遇;

(四)本条前三项以外的人员,凭《结婚证》或者《生殖保健服务证》,享受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优惠待遇。_

晚婚晚育的职工,在享受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按其正常工作对待,工资、奖金照发,其他福利待遇不变。”——吉林省人口与计生条例(2004年6月18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改)

十一、江苏:婚假3天+晚婚假10天=13天

“第三十条对晚婚的,延长婚假十天。夫妻双方晚婚的,双方享受;一方晚婚的,一方享受。对晚育的,延长女方产假三十天,给予男方护理假十天。前两款规定的假期视为出勤,不影响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农村居民及城镇无业人员晚婚、晚育的,由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给予表扬和奖励。”——江苏省人口与计生条例(2004年6月1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

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初婚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

一、婚假规定有哪些

      1、按照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结婚的新人女方满二十周岁,男方满二十二周岁,可以享受三天的结婚假期。

      2、即便是符合晚婚年龄结婚的新人女方满二十三周岁,男方满二十五周岁,也不再享受晚婚假期,一样只能享受三天的法定婚假。

二、现对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的问题的规定

      1、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晚婚假正式取消,只要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婚假一律为三天,但具体省市是由差异的。对于结婚双方不再同一座城市的,经申请,可以适当延长假期。需要注意的是,三天假期只是法定假期,用人单位可以自主适用。

法律主观:

最新国家法定婚假规定了,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具体的婚假时间视具体省份的规定而定,一般在3天到10天之间。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晚婚假,所以现在晚婚晚育是不享有额外假期的。

一、最新国家法定婚假规定2022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晚婚假正式取消:

2015年12月27日下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司长张表示,当天下午刚刚表决通过的计生法修正法草案对晚婚晚育不再作出限制,晚婚假正式取消。

二、请婚嫁遇到周末怎么算

1、依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在国家法定的休息日假如与星期六星期日重叠的,则应在正常工作日给予补假。如果是部分公民享受的假日与星期六星期日重叠,则不予与补假。

2、婚假虽然由国家统一规定属于公民的权利假日,但只属于部分公民享受的假日,所以如果遇上周末也不能补假,也就是说婚假里面其实包含着周末的休息时间。

三、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不少单位对婚假的时间和婚假的工资支付有自己的“土政策”,因此不少网民询问,国家和上海市对此是否有统一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但可以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但是各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果单位的“土政策”违反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个规章制度就是违法的无效的,对职工并没有约束作用。如果单位硬要按“土政策”办事,由此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并要求单位赔偿损失。

在婚假的问题上,虽然国家对职工的休息、休假有规定,《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确定了:职工本人结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假期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但并未明确规定工资计发的标准。因此在婚假的工资发放标准上,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全国的统一规定。但是上海市从去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规定。

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规定,婚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这样的原则确定:

“(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按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综上所述,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法律客观:

《 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 丧假 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 工资 。

法律主观:

晚婚的年龄是多少岁?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才属于晚婚,2017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晚婚婚假只含3天法定婚假。一、国家法定婚假天数(一)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二)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仅有3天法定婚假。(三)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四)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五)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六)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综上来看,我国已经取消了晚婚婚假,晚婚也只能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二、婚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据法律规定,婚假期间员工享受正常的工资待遇,用人但可以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但是各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果单位的“土政策”违反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个规章制度就是违法的无效的,对职工并没有约束作用。如果单位硬要按“土政策”办事,由此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并要求单位赔偿损失。(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法律客观: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一条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二条 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法律主观:

一、婚假产假相关规定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可以将产假分列为以下几项:1.基本产假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2.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产假15天;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产假42天。在对全国31个省级地区的奖励假进行了梳理,主流的奖励形式为女方产假奖励和男方护理假两项,此外还有一些特别奖励,比如北京地区规定,“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女方奖励假最长是三个月,为河南和海南二省;男方护理假最长是一个月,为河南、云南和甘肃三省。另外根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1.职工本人结婚时,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给予三天的婚假;2.在批准的婚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婚假包含法定节假日,所以建议大家避开。二、各省份婚假产假各省市在执行上述规定时可酌情修改,但修改结果不能低于规定天数,下面就整理了各省市婚假、产假、陪产假具体情况。

法律客观: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第一条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第二条

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

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第三条

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

在依法登记结婚之后,就是属于合法的婚期关系,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公司工作的,还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婚假的,一般都会按照国家规定的婚假来休息时间,那么国家法定婚假有多少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整理了以下的内容。

一、国家规定婚假多少天

      据了解,目前国家法定规定的婚假是根据《民法典》以及《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职工结婚的时候可以享受到以下待遇:

      1按照法定结婚年龄女性20周岁,男性22周岁结婚的可以享受国家法定规定的3天婚假,也就是说女性结婚年龄没满20周岁,男性结婚年龄没满22周岁结婚的,是没有婚假的。

      2如果结婚双方不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的,可以看路程的远近,给予一定的路程假。

      3需要注意的是婚假期间包括公休假,再婚的可以享受3天法定婚假。以上是国家现行的婚假规定,如果有发布婚假假期改定,请以最新政策为准。

二、婚假怎么休最划算

      是每对结婚新郎和新娘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婚假长一点可以做充足的准备,办完婚礼之后人也是比较累的,需要稍微调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那么婚假怎么休划算呢,为大家介绍一下。

      1如果你的婚假只有3天的话,你可以放在周末之后请,或者是周二的时候请,这样可以连着周末一起连休5天。

      2如果你的婚假有15天的话,我觉得怎么休都可以,但是最好建议在周一的时候开始请,你在周五的时候就请的话,周末两个也会被算作为婚假哦,所以划不来。

一、国家规定婚假多少天

      据了解,目前国家法定规定的婚假是根据《民法典》以及《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职工结婚的时候可以享受到以下待遇:

      1按照法定结婚年龄女性20周岁,男性22周岁结婚的可以享受国家法定规定的3天婚假,也就是说女性结婚年龄没满20周岁,男性结婚年龄没满22周岁结婚的,是没有婚假的。

      2如果结婚双方不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的,可以看路程的远近,给予一定的路程假。

      3需要注意的是婚假期间包括公休假,再婚的可以享受3天法定婚假。以上是国家现行的婚假规定,如果有发布婚假假期改定,请以最新政策为准。

二、婚假怎么休最划算

      是每对结婚新郎和新娘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婚假长一点可以做充足的准备,办完婚礼之后人也是比较累的,需要稍微调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那么婚假怎么休划算呢,为大家介绍一下。

      1如果你的婚假只有3天的话,你可以放在周末之后请,或者是周二的时候请,这样可以连着周末一起连休5天。

      2如果你的婚假有15天的话,我觉得怎么休都可以,但是最好建议在周一的时候开始请,你在周五的时候就请的话,周末两个也会被算作为婚假哦,所以划不来。

      根据以上内容的相关回答可以得出,法定的婚假时间只有三天,但是按照各个地区的规定,一般情况下都会有10天的额外婚假待遇,所以大部分的地区在13天或者15天左右。

法律主观:

国家法定婚假为三天,具有规定如下:

1、职工本人结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假,在批准的婚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

2、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通常都按最长3天计算。

3、再婚的劳动者,只要他们之间结成的是合法婚姻,同样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与初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并无不同,员工再婚,也可享受带薪婚假。

4、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5、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各个地区婚假时间不同,具体应当按照当地规定执行。

法律客观: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856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