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是谁是男生女生?

安妮是谁是男生女生?,第1张

安妮是一个男生。网红安妮是一个零零后女孩儿,原名杨安妮,出生于黑龙江七台河,但是籍贯是安徽蚌埠。从小就长相出众,家里还有三个兄弟姐妹,学设计出身,前途原本一片大好。然而在2018年9月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却降临在她的身上,因为遭遇了严重的车祸。

安妮如何成为网红的

这还要归功于她的母亲,见她一直生活在车祸的阴影下,安妮的母亲就不断鼓励她,并建议她可以拍拍短视频,开开直播,和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交流。于是,在母亲的建议下,2019年,安妮就做起了网红。

最开始接触短视频的时候,安妮是和自己的**妹一起穿着汉服拍摄短视频,并积累了一些粉丝,后来,她就独自拍摄卡点变装的视频或者手势舞。

再后来,她就以一身萝莉打扮出镜,而且,因为车祸的影响,她的口水腺受到了损伤,于是每次在镜头前,她都会往嘴里塞两个鹌鹑蛋,用来防治口水流出。

今年年初,她还在嘴里安了一颗小虎牙,并受到了不少关注度,此后她就经常安着小虎牙出镜,脸颊鼓原本就囊囊的,再加上小虎牙,就让她整个人看上去俏皮又可爱。

片名:结婚大作战

地区:美国

类型:喜剧 爱情 

语言:英语

导演:盖瑞·温尼克 Gary Winick

主演: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凯特·哈德森 Kate Hudson 

坎迪斯·伯根 Candice Bergen 

克里斯坦·约翰逊 Kristen Johnston 

布赖恩·加连保格 Bryan Greenberg 

克里斯·帕拉特 Chris Pratt 

斯蒂夫·豪伊 Steve Howey 

琼·戴安·拉法尔 June Diane Raphael 

上映日期:2009-01-09

如果你曾经最要好的朋友,突然变成了你的头号大敌,这场知己知彼的较量,下场绝对是两败俱伤。丽芙和艾玛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姐妹淘,从小她们就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要在纽约最高级的广场大饭店举办超豪华的婚礼。巧合的是,两人的男友不约而同同时求婚,丽芙和艾玛即将实现儿时的心愿。在定下了饭店的婚礼档期之后,两人热火朝天地开始了筹备工作。你帮我挑婚纱,我替你选宾客,正在两人兴致勃勃之时,饭店负责人一个电话打破了姐妹俩的和谐——很抱歉,你们的婚礼被安排在了同一天,只好请其中一个人让步了。

    这对自诩情比金坚的好朋友,为了实现梦想中的婚礼,卯足了劲就是不肯让步。两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冷战之中,当冲突升级,更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丽芙在艾玛做皮肤护理时动了小手脚,结果艾玛的脸成了炭烧咖啡色。还以颜色的艾玛趁丽芙染头发时加了点小佐料,结果让丽芙染了个可怕的蓝头发。两人之间的对抗轰轰烈烈,战火一直烧到了婚礼举行仪式上,大打出手的两人让婚礼演变成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闹剧。这对好友何时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呢?

  女主人公安妮·雪莉

  一个红头发的女孩,还长着一脸雀斑(最受不了别人批评她的红发!)。年幼丧母,不久,父亲也离开了人世。几次波折(住过多户人家,还同时照顾过多对双胞胎),她阴差阳错地被爱德华岛上的一对老兄妹收养(他们原本想要收养一个男孩),从此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喜欢幻想,并且想象力非常丰富,热爱大自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嘴也经常管不住,也常因此而做错事。爱美的天性也经常闹出笑话。为人直率,善良,勤劳,很珍惜友谊。

  戴安娜·巴里

  安妮的好朋友,有一头漂亮的黑发和黑眼睛,善良,开朗,漂亮。充满热情,是安妮的知心朋友,曾和安妮办过故事社。和安妮一样,十分珍惜她们的友谊,是安妮最好的朋友, 与安妮几乎形影不离。

  马修·卡斯伯特

  绿山墙农舍的主人,性格内向,不敢与玛丽拉和林德太太以外的女人说话(一个人去买布却刚好遇见一个女服务员那一部分特别有趣)。但却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是第一个发现“女孩调包事件”的人,却不忍心把实话告诉眼前这个对“新家”充满了希望和幻想的红头发小姑娘知道。后来,也是在他的坚持下,才最终把安妮留在了绿山墙农舍。很宠爱安妮,在他眼中,安妮是个非常非常好的小姑娘。是安妮在这世上最像亲人的亲人,安妮自己也曾对玛丽拉说过“如果是马修的话,他一定能明白”这样的话。在《绿山墙的安妮》的最后,因为存有一生积蓄的银行倒闭,死于心脏病发(感人的一幕)。

  玛丽拉·卡斯伯特

  马修·卡斯伯特的妹妹,绿山墙农舍的女主人。脾气与马修截然不同,玛丽拉是个古板严肃的人。对安妮的教育十分严格,有时候甚至有点过分了,但心里却是很喜欢这个喋喋不休喜欢幻想的小家伙的。安妮去女王学院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晚上,玛丽拉就因为想念安妮而痛苦流涕。因为爱她,所以害怕自己会过于放纵她,就不自觉地变得十分严厉。“打是情,骂是爱”的最佳典范吧。

  吉尔伯特·布莱思

  在安妮童年的时候,因为吉尔伯特开了个玩笑,管安妮叫“红萝卜”俩人发生争执。安妮发誓要一辈子讨厌他,而吉尔伯特却喜欢上了这个特别的红头发姑娘。后来,由于他把职教本校的机会让给了安妮,两人关系和解。在安妮大学的时候,他们是校友吉尔伯特向安妮表白,遭到拒绝《女大学生安妮》的最后,安妮听说吉尔伯特患了重病并且可能会死掉,才终于醒悟过来,自己一直爱的是吉尔伯特。吉尔伯特会生大病,首先是由于身体上的,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以为安妮要嫁给罗伊·贾德纳。最后,吉尔伯特听到了安妮已经拒绝了罗伊·贾德纳的求婚的消息,而奇迹般地好了起来。两人最终在一起了,并且订下了婚约。 安妮在夏缘镇当校长的时候,吉尔伯特在学医两人通过信件交谈。当然,在《梦中小屋的安妮》里,两人结婚了以后的故事中,他们有了孩子,在《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里提到《彩虹幽谷》是安妮对孩子的教导最后的《温馨壁炉山庄里的里拉》,是安妮的小女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

  林德太太

  卡思伯特兄妹的老邻居、好朋友。是一个很传统的英国式妇女(那时候的加拿大完全沿袭英国的风俗习惯),很喜欢留意别人的事情,书中原话:“如果要从林德太太家门前经过而不适当地注重体面与礼节的话,就无法从林德太太那敏锐的目光下逃脱。此时,林德太太正端坐在窗前,犀利的目光监视着外面的世界,从小溪到顽童,无论发现任何不同寻常的事情,她都要想办法探个究竟,不然就无法安心。”因此,刚开始与安妮相处时,两个人闹了不少的矛盾,但最后都冰释前嫌了。在《女大学生安妮》的时候,还搬到绿山墙农舍住了。

  鲁比·吉里斯

  是安妮和戴安娜的好朋友,长得很漂亮,金色的头发,碧蓝色的眼睛,活力十足,性格有些大大咧咧,有时会歇斯底里,成绩不错,可惜后来得了病,安详的死了。(悲剧~~)

  艾伦太太

  牧师的夫人,是安妮非常喜欢的一位夫人,她很和善又很漂亮,经常教导安妮,是安妮的另一位知心朋友,也是安妮的良师益友。

  乔治·派伊

  一位很毒舌的女孩子,经常嘲笑安妮,在安妮不小心把头发染成绿色而不得不剪掉后,嘲笑安妮蠢的像个稻草人,有一次甚至害得安妮挫伤脚骨,性格有些自私,不和善,喜欢嘲笑,讥讽别人,甚至和安妮在大学时,被冠以“全校嘴最损的女人”。

  简·安德鲁斯

  也是安妮的朋友,曾和鲁比一起参加过安妮的故事社,是一位很严谨的姑娘,学习很好。

  斯塔西**

  安妮的老师,对安妮很和善,教给安妮很多的东西,推荐安妮去大学的启蒙老师。安妮也很喜欢她。

安妮是勃朗特家最小的女孩,她温柔娴静,安静内向,和两个姐姐相比天分稍低。她只活了29岁,而且在短暂生命的后十年,从事郁闷的家庭教师工作就占去了她很多时间,但她还是写出了两部小说《艾格妮丝·格雷》和《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 》,在英国文学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她笔下的小说就如同她本人,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主人公都有着纯洁的品德,勇敢地追求独立和幸福,这也是安妮内心的写照。安妮的作品直率和明晰更像是18世纪的作品,而不像她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风格。

安妮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她曾一度钟情于他父亲的助手威利·韦特曼,但韦特曼在安妮到外地当家庭教师期间突然病逝,安妮过了好久才得到他去世的消息。她那位酗酒的哥哥,又使她们姐妹几人想在家里开办学校的愿望变成泡影。与此同时,安妮还要不断忍受疾病的折磨。但她从不抱怨,以惊人的毅力,默默地忍受着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在她的几部著作问世不久,于1849年5月就病逝于远离故乡的海滨疗养胜地斯卡波罗。她临终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勇敢一些夏洛蒂,勇敢一些!” 1820年1月17日,安妮·勃朗特出生于勃朗特家在西约克郡索恩顿(Thorton)市场街七十四号的住宅,这里对于两个大人、六个孩子、两位仆人和一位护士来说,已经是几无立锥之地了。经过勃朗特牧师四处写信求职,他被任命为七英里以外的哈沃斯(Haworth)的常驻教区牧师。比起索恩顿来,哈沃斯较为繁华,牧师居所有五个卧室,远比之前宽敞。但哈沃斯缺少排水系统,饮用水被严重污染,当地平均寿命只有25岁,牧师居所的窗子望出去就是葬了很多早夭儿童的教堂墓地。勃朗特家搬到哈沃斯时,玛丽亚已经被诊断为癌症,为了帮助忙碌于教区事务的勃朗特牧师照看玛丽亚,玛丽亚的妹妹伊丽莎白·勃兰威尔来到了哈沃斯。1821年9月15日,玛丽亚去世。不久,从悲痛中恢复过来的勃朗特牧师继续担负起教区事务来。年底他到朋友家作客,玛丽亚的朋友伊丽莎白·佛斯对他表示了同情和安慰,牧师随后向其求婚,希望给六个孩子寻找一位继母,但被拒绝。

来照顾玛丽亚的伊丽莎白姨妈一直留在住所抚养六个孩子长大。随着六个孩子的成长,已经能自理的玛丽亚和伊丽莎白会尽力帮助姨妈干些家务,而最小的安妮则成为伊丽莎白姨妈的宠儿,两人一直同住一个房间。安妮自幼体弱多病,后来她在自传体长诗《self communion》中回忆说,童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觉得自己“无助、瘦弱、充满无来由的恐惧感;单纯、易骗,相信所有听到的话”。安妮四岁时,勃朗特牧师曾问她“作为一个孩子最想要什么?”,安妮回答说“年龄和经历”。在安妮的成长过程中,伊丽莎白姨妈虔诚的循道宗信仰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勃朗特家新来的女仆泰比·艾克罗伊德则给孩子们带来了大量的“爱尔兰神话和英国北部乡村传说”。 1825年夏天,出外上学的玛丽亚和伊丽莎白相继得病夭折,整个家庭陷入悲伤和痛苦。勃朗特牧师再不敢把孩子送出去,而在家中教育子女。他鼓励孩子们多读书,伊丽莎白姨妈则希望女孩子们多学习家政,于是孩子们每天在固定时间到四英里外的基斯利图书馆借书,背着沉重的书籍欣喜地跑回来。1826年6月,勃朗特牧师送给勃兰威尔一队玩具士兵作礼物,这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他们给士兵取了名字,还安排了性格。夏洛特回忆,安妮选择的是一个“很像她自己的小士兵”,称它为“等待的男孩”。

在之后的几年中,几个孩子从这些士兵开始,创造了一个叫安格利亚的虚构非洲国家。安格利亚包括很多现实世界的特征,夏洛特和勃兰威尔以安格利亚生活的人物的口气写诗,并真伪参半地写了安格利亚的编年史,但还不到十岁的安妮在安格利亚的构建中起了多大作用很难搞清楚。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安妮也跟随当地的神职人员学习了拉丁文、法语、音乐和美术等课程。家中藏书如埃德蒙·伯克的美学著作、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罗伯特·伯顿的《忧郁的解剖》和伊丽莎白姨妈订阅的循道宗杂志都对她产生了影响。

1832年夏天,勃朗特牧师在当地成立了一所国教会主日学校,孩子们要轮流担任教师,勃兰威尔被评价为“全然没有耐心”,安妮则被认为是“看起来最和善,但教起书来是最严谨的一位”。此时去罗海德学校(Roe Head School)上了一年学的夏洛特回家度假,她回忆说自己回来后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泡茶,让教书教得很累的安妮和艾米莉高兴起来。1833年,夏洛特的朋友艾兰·努西(Ellen Nussey)访问了哈沃斯,她写道:“安妮,可爱文静的安妮……漂亮的淡棕色秀发曲卷着披在脖颈上,有一双迷人的蓝紫色眼睛,眉毛是精心绘过的,白皙的面庞像透明的玉石。”“安妮和艾米莉就像双胞胎,是无法分离的同伴,意气相投,始终如一”。

“就像双胞胎”的安妮和艾米莉经常一起写图文并茂的日记,在1834年的日记中艾米莉第一次提到了“冈达尔”的名字。冈达尔是艾米莉和安妮一起创造的属于她们俩的虚构国家,是之安格利亚的邻国。冈达尔的风景多取材于遍布西约克郡的石南荒野,它和各邻国发生的战争、结盟、借贷等事件则源于于当时的政局。艾米莉和安妮把自己假想成冈达尔中的人物,书写了很多诗歌和叙事片段。个性很强的艾米莉占据着主导地位,安妮表现出了对姐姐的顺从,但有时也会觉得无人理解自己。 1835年10月,在不适应学校生活的艾米莉返家之后,安妮接替她进入罗海德学校就读,这是十五岁的她第一次离家。夏洛特当时已经在学校任教,这个身份让她不能多关照安妮,但她的确很关心妹妹的健康。安妮在学校没什么朋友,只是安静努力地学习,她很清楚需要接受学校教育,用学到的知识谋生,最终她赢得了1836年颁发的优秀奖。1836年圣诞节前安妮和夏洛特回到了家,安妮照顾着摔伤的女仆泰比·艾克罗伊德,同时继续了写有关冈达尔的诗歌。她在此时写的《格拉尔达夫人》,渲染了阴沉的气氛,描绘出冈达尔的这位格拉尔达夫人的绝望心情,这也是安妮·勃朗特现存的第一首诗。

1837年在接触了很多的加尔文主义思想之后,安妮在是否所有的人都可以被拯救这一问题上遇到了信仰危机。夏洛特一直认为安妮是个孩子,而安妮的同学们又太小,这种无处倾诉使她写了《地牢中的声音》一诗,之后就病倒了。安妮的症状是强烈的胃疼和说话困难,后来她在诗中写到这种无人倾诉的状况:“那亲爱的名字,我徒劳无益地挣扎着想喊出的名字,消失在几乎不可分辨的舌尖低语中”。摩拉维亚教会的拉·特洛普多次看望安妮,通过他的开导,安妮的信仰危机有所缓解,但病情仍不容乐观。夏洛特为此十分着急,甚至和安妮的老师沃勒**争吵了起来。1838年1月份勃朗特牧师把安妮接回了家,她逐渐恢复了健康。考虑到安妮不稳定的健康情况,勃朗特牧师要求她留在家里不再回学校读书,安妮就在家和艾米莉继续创作关于冈达尔的诗歌和日记。 1839年春天,勃兰威尔开设艺术工作室的计划失败,只得回家。艾米莉当了一阵家庭教师后因健康问题回家休养,夏洛特一时找不到工作。勃朗特牧师发现他又遇到了用自己微薄薪俸养活好几个孩子的局面。

宁静而现实的安妮以自己的方式帮助了家庭,她获得了到布莱克庄园的英格汉姆家当家庭教师的职位。安妮拒绝了任何人的陪同,一人前往并很快就安顿下来。安妮很快发现情况远比料想的要糟,学生骄纵野蛮,她很难管住他们,更别提让他们学到什么东西,有一次气得她把学生锁在了桌腿上。安妮向孩子的父母抱怨,但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反而被认为不适合作家庭教师。

1839年圣诞节,失去工作的安妮回到了家,三姐妹团聚了。在布莱克庄园亲身经历的种种遭遇后来被安妮写在了《艾格妮丝·格雷》中。安妮结识了他父亲的新助手威廉·维特曼(1814-1842年)。从杜伦大学毕业的维特曼是从8月底开始在教区工作的,他在牧师住宅很受欢迎。1840年情人节,维特曼给从未收到过情人节赞歌的三姐妹每人写了一首诗。安妮在这一阶段的画作中出现了面向大海的多愁善感女性的形象,而写的诗歌中也出现了如朝阳般的男子和动情女性的形象,研究者推测她对维特曼有强烈的好感。

1840年5月安妮得到了自己的第二份工作,到索普格林(Thorp Green)的罗宾森家担任四个孩子的家庭女教师。6月她跟随罗宾森一家到北约克郡的斯卡波罗去度假(Scarborough)。安妮很喜欢毗邻海边,景色优美的斯卡波罗,乐于在这里散步,发现奇妙的景观。从1840年下半年起,安妮的诗发生了分化,在她归家时会和艾米莉一起创作有关冈达尔的诗,甚至和艾米莉一起模仿冈达尔中的人物做了一次旅行,但她在索普格林时就会创作表达自己的个人情绪的诗歌。

不久,安妮发现她遇到了在布莱克庄园遇到过的同样问题:自己十分想家,孩子不服管教,罗宾森夫妇不支持自己,她甚至在日记中写道“我不喜欢这家的情况,希望能改变它。”她没能改变什么,但是的确坚韧地留了下来,并和自己的两个学生成了朋友。

1841年6月回家度假的安妮又见到了维特曼,但不多久她又去斯卡波罗和罗宾森家会合了。此时她开始写自己的独立日记,在日记中她提到了三姐妹计划开一所自己的学校。1842年,回家度假的安妮发现维特曼已因为霍乱去世,同年12月她为“一位不为人知的男子”写了一篇挽歌,表达了她的哀伤和苦痛。勃朗特姊妹此时考虑了包括牧师住宅在内的几个校址,但没有真正付诸行动,试图开设学校的努力也被写到了《艾格妮丝·格雷》之中。1842年11月初,抚养勃朗特姐妹长大的伊丽莎白姨妈去世,夏洛蒂和艾米莉当时正在布鲁塞尔上学,只有安妮赶回参加了葬礼。1843年1月安妮回到了索普格林,之后为哥哥勃兰威尔谋到了一个位置,让他担任已经长大的艾德蒙德的家庭教师。 从1844年起,安妮越发难以忍受罗宾森家的环境,而勃兰威尔在罗宾森家的影响下变得更加放浪不羁更让安妮十分痛苦,她只能靠写诗来排解。1845年6月,安妮·勃朗特突然辞去了索恩格林的家庭教师职位,回到了哈沃斯,一般认为是因为哥哥勃兰威尔和罗宾森夫人关系暧昧,而罗宾森先生暗示安妮担当了中间人所致。安妮回到家中后,一面陪伴视力减退情绪低落的父亲,一面开始写《艾格妮丝·格雷》。秋天,夏洛特偶然看到了艾米莉的诗,认为可以将其发表。个性很强的艾米莉对夏洛特的发现很不高兴,认为姐姐干涉了自己的隐私。安妮基本赞成夏洛特的计划,为了平息夏洛特和艾米莉之间的争吵,她主动贡献了自己的诗。

三姐妹连勃兰威尔和父亲都没告诉,安妮和艾米莉各挑选了1840年之后写的二十一首诗,夏洛蒂则选了自己早期的十九首诗,加上伊丽莎白姨妈提供的钱,就把这部诗集寄给了出版社。由于担心评论者会因为作者是女性而给予不公正的评价,三姐妹都使用了化名。化名的姓贝尔,来源于教堂的副牧师,三个名的头字母和三姐妹的头字母相同,安妮就成了艾克顿·贝尔(Acton Bell)。1846年5月,165页的《库勒、艾利斯和艾克顿·贝尔诗集》开始以出售,评论界给了一些好评,但销售量非常惨淡,第一年只卖出去两册。夏洛特后来认为,在三姐妹的诗集中,自己的诗歌很幼稚,艾米莉的诗“粗犷、忧郁、崇高”可以传世,安妮的“自有其真挚可爱的凄婉情趣”。 1848年8月,安妮的《窄路》和《三位导游》两首诗发表在《弗雷泽杂志》上,这也是三姐妹除了诗集之外唯一发表的诗作。9月24日,长期酗酒的勃兰威尔去世,年仅31岁,这对全家是个重大打击,而准备勃兰威尔的葬礼也让艾米莉和安妮累倒了。冬天全家都出现了咳嗽和感冒症状,艾米莉的病情尤其严重,12月19日就去世了。艾米莉的去世让一直与她较为亲密的安妮更加悲伤,安妮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气短和哮喘,但仍支撑着病体给一位神学家写了回信,讨论《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中提及的普救论的问题,表示“我起初是战战兢兢地对它抱着希望,后来则坚定而欢欣地确信它是真实的了”。

1849年1月上旬,安妮病情加剧,医生诊断她是肺结核,并暗示病已经到了晚期,很难恢复。安妮平静和有自制地接受了这个消息。与艾米莉不同,她完全按照医嘱服药治疗。之后的几个月里,她的病情时好时坏,但人明显地消瘦和虚弱下去,她决定重返斯卡波罗这个她最喜爱的地方。5月24日,安妮和父亲与家中仆人们告别,与夏洛特、艾琳·努西一起离开了哈沃斯。他们在约克待了一天一夜,安妮坐在轮椅里和夏洛特去购物,还参观了她喜爱的约克座堂。第二天,不想让自己的病限制夏洛特的安妮自己雇了辆驴车出外,大家找到她时,发现她正教导赶车的男孩要善待驴子。5月27日,病危的安妮看到夏洛特难以抑制自己的悲伤,对她说:“鼓起勇气来,夏洛特,鼓起勇气来”。次日下午两点,安妮去世。

夏洛特写道:“她去了,没有剧烈的挣扎,深信上帝,深深确信在她面前的将会是更好的生活”。她决定“避免让爸爸再遭受一次葬礼的打击……想让安妮安息在她觉得最快乐的地方,她喜欢斯卡波罗。”于是,安妮就地葬于斯卡波罗圣玛丽教堂墓地。5月30日举行了葬礼,墓碑上写着“安妮·勃朗特在此安息,她是哈沃斯的牧师可敬的帕特里克·勃朗特的女儿。她去了,年28岁,1849年5月28日”。三年后夏洛特回到这里,发现墓碑上刻错了好几处,为此重刻了墓碑,但仍把安妮的去世年龄刻成了28岁。2013年4月,勃朗特学会重立了墓碑,才改成了29岁。

刚好最近看了很多和爱情相关的片子,先来推荐其中比较经典的三部吧:

1《安妮·霍尔》

《安妮 霍尔》**·海报

略有些神经质并且消极的喜剧演员艾维·辛格遇到了安妮――一直梦想成为歌星的女孩,两人渐渐堕入爱河。

安妮在艾维的帮助下歌唱技巧迅速提高,但她的父母却反对她与艾维来往。安妮得到了唱片商托尼的注意,获邀前往好莱坞灌录唱片,艾维跟着前往了好莱坞向安妮求婚。

这部片子风格鲜明,灰色的情绪中仍不失伍迪·艾伦的专有的那份调皮。

2《爱在黎明破晓前》

《爱在黎明破晓前》**海报

美国青年杰西在火车上偶遇了法国女学生塞琳娜,两人在火车上交谈甚欢。当火车到达维也纳时,杰西盛情邀请塞琳娜一起在维也纳游览一番,即使杰西翌日便要坐飞机离开。与杰西一见钟情的塞琳娜接受了杰西的邀请。

他们一边游览城市,一边谈论着彼此的过去 ,彼此对生活的感想,两人了解越加深刻……

女主在影片中说,如果她越了解一个人,一定会越爱对方。而不是像大部分中年夫妻一样,彼此厌恶。

3 《One day》

One Day **海报

1988年7月15日,一所大学为毕业生的狂热所充盈。籍着这股躁动,轻浮的德克斯特穿过层层人墙,寻找可以与之共度这最后狂欢与浪漫之夜的尤物。他将目光锁定在艾玛的身上,一个来自普 通工薪家庭的聪慧女孩。然而短短的交流过后,他们之间什么也没发生,却又注定改变了彼此的一生。

在之后的岁月里,两人以友人知己的身份时聚时散,彼此分享着人生的苦辣酸甜和各种感悟。德克斯特经历着事业和婚姻的起落,艾玛品味着底层人生的辛酸。他们是远在天边心也紧紧相连的知己,是深锁心中最为笃真却相隔最远的爱恋……

男女之前,爱情和友情的界限是什么呢?这部**用一个跨越十多年的故事,给出了一个充满爱和爱的不确定的答案。

一、安妮·雪莉

一个红头发扎着两条小辫子又瘦又小的女孩,与以往那些单一的、苍白的道德说教式的寓言和童话形象不同,在安妮身上找不到白雪公主那样的单纯,不会不经意间就落入阴谋者的陷阱而不自知。

二、戴安娜·巴里

安妮的最好的朋友,有一头漂亮的黑发和黑眼睛,善良,开朗,漂亮。充满热情,是安妮的知心朋友。她和安妮一样,十分珍惜她们的友谊, 与安妮几乎形影不离。但是,由于安妮要去奎因学院上学,这两个好朋友分别过一段时间。

三、马修· 卡斯伯特

绿山墙农舍的主人,性格内向,不敢与马瑞拉和林德太太以外的女人说话。但却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是第一个发现“女孩调包事件”的人,却不忍心把实话告诉眼前这个对“新家”充满了希望和幻想的红头发小姑娘知道。后来,也是在他的坚持下,才最终把安妮留在了绿山墙农舍。

很宠爱安妮,在他眼中,安妮是个非常非常好的小姑娘。是安妮在这世上最像亲人的亲人,安妮自己也曾对玛丽拉说过“如果是马修的话,他一定能明白”这样的话。在《绿山墙的安妮》的最后,因为存有一生积蓄的银行倒闭,死于心脏病发。

四、玛丽拉· 卡斯伯特

马修· 卡斯伯特的妹妹,绿山墙农舍的女主人。脾气与马修截然不同,玛丽拉是个古板严肃的人,对安妮的爱只在最深处体现。对安妮的教育十分严格,有时候甚至有点过分了,但心里却是很喜欢这个喋喋不休喜欢幻想的小家伙。

安妮去奎因学院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晚上,玛丽拉因为想念安妮而痛哭流涕。因为爱她,所以害怕自己会过于放纵她,就不自觉地变得十分严厉。

五、雷切尔·林德

卡思伯特兄妹的老邻居、好朋友。是一个很传统的英国式妇女(那时候的加拿大完全沿袭英国的风俗习惯)。很喜欢留意别人的事情,书中原话:“如果要从林德太太家门前经过而不适当地注重体面与礼节的话,就无法从林德太太那敏锐的目光下逃脱。

此时,林德太太正端坐在窗前,犀利的目光监视着外面的世界,从小溪到顽童,无论发现任何不同寻常的事情,她都要想办法探个究竟,不然就无法安心。”

六、鲁比·吉里斯

是安妮的好朋友,长得很漂亮,金色的头发,碧蓝色的眼睛,活力十足,爱讨论漂亮衣服与男孩。

七、阿兰太太

牧师的夫人,是安妮非常喜欢的一位夫人,她很和善又很漂亮,曾经在安妮伤心时给予安慰和开导。她还经常教导安妮,是安妮的另一位知心朋友,也是安妮的良师益友。

八、

乔西·帕伊

一位很毒舌的女孩子,经常嘲笑安妮,在安妮不小心把头发染成绿色而不得不剪掉后,嘲笑安妮蠢的像个稻草人,有一次甚至害得安妮挫伤脚骨,性格有些自私,不和善,喜欢嘲笑,讥讽别人,甚至和安妮在大学时,被冠以“全学园嘴巴嘴损”。

九、简·安德鲁斯

也是安妮的朋友,曾和鲁比一起参加过安妮的故事会,是一位很严谨的姑娘,学习很好。

十、菲利普斯老师

安妮的小学老师,因为吉尔伯特的嘲笑,导致师生的关系变差。但到了后来,师生的关系又恢复了。六月,菲利普斯老师离开了安妮的学校。

《安妮·霍尔 Annie Hall(1977)》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fndg      

喜剧演员艾维·辛格(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是这样一个人:非常介意自己的犹太人的出身;自认为有童年阴影,看了十六年心理医生没见好转却一直付钱看;有点阿Q精神,但对人生却充满消极;喜欢一直讲无聊的笑话。正因为自身的神经质特质,艾维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

花子和村冈英治在一起了。

明治26年(1893年),花子出生于山梨甲府的贫穷农家,从小就是个想象力丰富,喜欢幻想的女孩。10岁时在父亲的强力推荐下,进入东京的修和女学校就读。

在教会学校的10年里,使她熟念英美文学。毕业后回故乡当老师。之后再度来到东京,在出版社担任编辑与翻译。

村冈英治是村冈印刷社长的儿子。花子就读修和女学校时,两人在出版社编辑部相识。他欣赏花子的翻译才能。花子结束教师生涯回到东京时,英治已婚,但两人依然陷入热恋。

最终两人在一起,婚后花子以村冈花子之名,朝翻译、儿童文学之路前进,并翻译了日文版的“红发安妮”。

《花子与安妮》(花子とアン)是由柳川强、松浦善之助、安达绳执导、中园美保编剧,吉高由里子主演的长篇历史电视连续剧,亦是日本放送协会(NHK)制作的第90部晨间剧,于2014年3月31日至9月27日期间在NHK播出,共156集。

该剧改编自日本女性翻译家村冈花子的真人真事,讲述了《红发安妮》的译者、主人公花子跨越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波澜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683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