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求婚圣地浪漫求婚就差你和你对象过去了

世界十大求婚圣地浪漫求婚就差你和你对象过去了,第1张

求婚想要成功地点可不能选错了,选择一个浪漫的求婚的求婚可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小编将化身成为爱的丘比特为你精心推荐世界十大求婚圣地,在这些求婚圣地来一场完美的求婚简直就不是问题。

1法国普罗旺斯

在普罗旺斯有闻名全球的薰衣草庄园,这些薰衣草庄园可是每个女生在少女时期梦想中的公主的城堡。在这里来梦幻的求婚其实就是圆了一个少女的梦想。

2大溪地

吴奇隆和刘诗诗的一场浪漫的海岛婚礼让我们知道了这个美丽的群岛,大溪地在外国人眼中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还有爱之岛之称。海岛风光、热带风情在这里来一场沙滩求婚该是多么难忘。

3希腊爱琴海

爱琴海不仅有绝美的海岛风光,它还有最美的日落。来自全球的情侣聚集在圣托里尼岛等待着日落的那一刻轻吻自己的爱人,祈求爱神雅典娜的庇佑。而爱琴海的那个关于爱的传说更赋予了这个地方童话般的梦幻。

4英国伦敦眼

传说在摩天轮升到最高处的时候相爱之人接吻可以长长久久。伦敦眼坐落在英国母亲河泰晤士河畔,是伦敦的地标性旅游观光点。女生对摩天轮本来就会抱着浪漫的幻想,在摩天轮升到最高处亲吻着她并且深情的说出:我爱你,嫁给我,这么煽情是个女生都不能拒绝吧!

5马尔代夫

想必大家对马尔代夫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它是我们中国夫妻度蜜月的热门地。沙滩、游艇、热带鱼都吸引着无数人来到这个浪漫的地方来一场休闲的旅行。独自租一个游艇出海,在蓝天碧海里单膝跪地带上戒指,就可以直接提前开启蜜月之旅了。

6中国新疆

新疆除了大没有什么缺点了,虽然只是一个省却有着许多完全不同的自然风干和历史人文。喀什的雪山、吐鲁番的葡萄、伊犁的杏花沟、阿勒泰的原始森林,在新疆这盘广袤的土地上绝对不缺美景和美食。在新疆的美丽风光里来一场亲近自然的求婚是再合适不过了。

7澳大利亚心形岛

爱心是最直接表达爱意的一个图形了,澳大利亚爱心岛整个岛屿的形状就是一个大大的爱心。带着爱人来到心形岛,这么直白的表达爱意她一定会看懂的。

8捷克布拉格

童话故事里的国度,2003年蔡依林和周杰伦合作的一首《布拉格广场》让布拉格成为了女孩们无比向往的城市,歌词: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在许愿池投下了希望,那群白鸽背对着夕阳,成为了无数人梦中的场景。9中国香格里拉

中国人眼中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娱乐圈的模范夫妻谢娜和张杰,当年就是来因为到了这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而决定走进婚姻的殿堂,随后在这里举办了一场浪漫的婚礼。在这个神圣的地方许下的誓言一定会被世人祝福的。

10意大利威尼斯

水城威尼斯永远是我们心中浪漫的地方之一,这个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对情侣来说这里的粉丝天空是他们拒绝不了的美景,乘坐一艘小船在运河上漫游看看日落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悠闲时光。

边防军人雪域高原求婚,如果是你愿意嫁给他吗?

近日,新疆喀什军分区某边防连,3位军嫂和边防官兵冒着零下40多度的低温,一起踏上了巡逻路。

在此次巡逻途中,战士孟宁辉特意为自己的妻子准备了一个惊喜:补办一个求婚仪式。在雪地里,孟宁辉单膝跪地向妻子深情喊话“茜茜,我在祖国的边关向你求婚,你愿意吗?”随着妻子坚定地回答“我愿意”战士孟宁辉露出了开心幸福的笑容。

“边关有我,请祖国放心!” 这是多少保卫着祖国边关的官兵战士对祖国母亲最庄严的承诺,这里面又包含了多少对于祖国母亲的爱!对于边关战士来说,与家人聚少离多使他们常态,但是他们从没有因此而抱怨过,他们总是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冲在第一线。而这些边关战士的家人也饱受聚少离多的相思之痛,但是她们还是给予官兵战士们最温暖的怀抱,她们以一颗包容和坚强的心来温暖着无数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的心。她们真的令人感到敬佩!

在小编看来,那些能当军嫂的人,她们一定早早就想到了结婚后聚少离多的场景,她们也一定是做足了心理建设,也一定是因为真的相爱,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她们早已知道自己的丈夫不仅仅属于自己,他更属于国家,更属于人民,当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冲在第一线,危险的工作一定是他们打头阵,艰苦的生活环境一定也是要他们来承受。心疼吗?当然心疼。但是她们知道这是大义,不能因为小家而放弃大家。这些军嫂心中是有大义的!如果说,真的有戍边战士向小编求婚,小编想自己一定会愿意的!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让我们向这些最可爱也最伟大的人致敬!

喀什位于我国最西端,周围有中、南亚邻国五六个,它们的名字整齐划一,都叫做各种“斯坦”。这里满街都是鼻子高高、睫毛长长的面孔。这里没什么高层建筑,太阳下山很晚,月亮很近,天特别蓝,大街上维吾尔族妇女的彩色纱巾和裙装鲜艳漂亮。

最初,我对“新疆”这两个字并没有太深的概念,只知道它很大,并没想过到乌鲁木齐和到喀什会有什么不同,后来才发现,区别大了去了。在喀什的维吾尔族老乡家里“蹭吃蹭住”的那些日子里,我了解到,很多土生土长的喀什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新疆,甚至去一趟乌鲁木齐就是他们毕生的梦想。当然,这是后话,我们从头说。

喀什初印象

到达喀什的第一天,我落脚的位置刚好是这座边陲小城的“中心”:艾提尕尔广场。这里是一个枢纽,也是一个“参照物”,后来每当遇到听不懂普通话的维吾尔族出租车师傅,我就让他把我送到这里,从这里可以快速通往主城区的任何地方。喀什主城并不大,有两条主干道。一条叫做人民路,东起喀什地区博物馆,西到环疆新世界百货,全长3公里;另一条是解放路,从北端的昆仑大厦到南端的新远大厦,宽25公里。

这两条路呈“十字”形,将这一片方圆七八平方公里的喀什主城区分成了西北、东北、西南、东南4个部分,对于游客来说,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旅行意义”,拥有各自的“旅游功能”。东北:老城、老民居、小吃夜市,这里是最原汁原味、景点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喀什。

西南:商城、影城、快节奏生活区,这里是外来人口最集中,最“没喀什味儿”的喀什。

东南:两大公园(人民公园、东湖公园),这里是喀什人的“后花园”。

或者又可以这样划分:

一条人民路“一字”型将喀什的主城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边是老城区,南边是新城区。

对于游客来说,最精彩的区域在北部,而对于常住居民来说,最实用的区域是南部。

关于喀什北边的这一片老城区,官方给出的地图就像一只乌龟。看图:右边是乌龟脑袋,中间是乌龟壳子,左边是乌龟屁股和尾巴。它活灵活现,但又安静沉稳。

今天这一篇游记,主要说的是我在喀什旅行的第一天、第二天打卡的西北这一部分区域,也就是“乌龟屁股”这一块儿。喀什的“地标”建筑

如果给喀什找一个地标的话,那就是艾提尕尔清真寺。这座始建于明朝年间、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文物级古老建筑,其规模之大,不仅在新疆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它既是一座寺院,也是一所学校,培养了许多致力于历史与宗教研究的学者,享誉海内外。

但据我观察,人们仿佛更喜欢驻足于艾提尕尔清真寺门前的大广场。这一片广场就像一个小公园,它的中心正对着清真寺的大门,那里常年散落着一群鸽子。鸽子不怕人,它们一边轻松地踱着步子,一边滴溜溜地盯着那些嬉戏玩耍的小孩子,小孩子手里握着它们的美味。小手一张开,鸽群就围上来,又有摄影师把这一切记录在镜头里。广场上靠近马路的一侧有维吾尔族大叔摆着“合影留念”的小摊子,每年的古尔邦节前后,整个喀什张灯结彩,广场上笙歌鼎沸,他的生意也火爆得不得了;

广场靠近老街的一侧时常会举办一些文艺活动,这一天我刚好赶上一位维吾尔族大哥的独唱。“人生难得起起落落,还是要坚强地生活,哭过笑过至少你还有我……”带着新疆味儿的流行歌曲,唱的是小沈阳的一首《我的好兄弟》。

这天傍晚,我沿着“舞台”旁边的吾斯塘博依路走进这一片古老街区,夕阳稍瞬即下,云彩一片一片地往树后藏去。喀什的黄昏如画,群鸟低鸣着划过头顶,人们归家的脚步匆匆,维吾尔族女人的纱裙融化进蓝盈盈的夜幕……歌声渐行渐远,“像一杯酒,像一首老歌……”

吾斯塘博依路

这是一条可以列入“喀什旅游攻略”的老街,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在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国际商埠的历史记录中,它一直都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就像北京的南锣鼓巷、拉萨的八廓街一样,吾斯塘博依路也有着浓浓的地域特色,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这里的文化底蕴、民族味道都是整个喀什市最浓厚、最具有展示性的地方。

喀什旅行第二天,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逛这条街。先是找了个小馆子吃了碗“饺子汤”,酸酸咸咸的,很家常,典型的西北味道。旁边的小店里卖着一坨一坨的馓子,我摘了一小条,泡在那个饺子的酸汤里,酥酥脆脆的倒是很香,但它的个头太大了,实在不方便带走,我就想着回头去维吾尔族老乡家里家访的时候给他们带一个吧。

一边吃饭,一边看路边执勤的警察叔叔逗小孩子玩。喀什治安严谨,后来听说很多家庭都会参与执勤,小孩子在爸爸上班的时候去找爸爸,而爸爸也只有在午间休息的时候才可以和孩子们这样玩儿一会儿。警察叔叔对于喀什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无比崇高且极其威严的职业。

在吾斯塘博依路的周围,七七八八地交织着很多条小路,它们连接着这一片古老街区的每一寸呼吸。在这些小路上走一走,感觉离真正的“喀什生活”更近了一些。这条街上的维吾尔族民居形态别致、装饰美观,受干燥炎热、水少风沙大的特殊气候条件影响,这里的人们对布局和空间的把握,与内地建筑形式的精神有着很大的不同。沿街两侧的房屋顶子平平的,生土色的墙面开出很多个窗,窗户的形态各异,有的双扇紧闭,有的镂空雕花,翠绿的植物爬向每一个可以伸展的缝隙,缠绕上雕花的木栏围廊。

在新疆,人们把这样的建筑统称为阿以旺式民居,它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生于民间、精湛且实用的生活艺术。

后来翻看照片我才发现,其实我所入住的老城青年旅社,就是一座比较典型的阿以旺式庭院。这座庭院的廊沿上有条带形状的二方连续绘画装饰、廊柱中间有拱形的雕花窗楞。廊道很深,筑起一排“土炕”,可以围聊,可以睡觉,还可以“摊着”,过路的背包客们和客栈收养的流浪猫一起,窝在这一堆的红红绿绿里发呆……这座三层小楼有着半包围的“U”型布局,可以让楼上的每一个房间都拥有良好的采光。整个院子实用又美观,是一个改良版的“现代化”新式维吾尔“大户人家”的民居。

这天下午,我在吾斯塘博依路上还发现了另外一座经典老建筑:

百年老茶馆

北京时间下午的3点钟在喀什算是中午,炎炎烈日照在吾斯塘博依的路面,反着耀眼的白光,我在漫无目的地闲逛,路过这座小楼,抬头就被它吸引。二层走廊上站着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女生,被高耸至廊前的大树遮住半边脸颊,树荫婆娑,斑驳地撒在马路边上,时有行人穿过这一片忽明忽暗的影子,映着大红和水绿相间的茶馆外墙。走进去我才知道,它是喀什目前仅存的一间百年老茶馆。

在喀什待久了就会发现,喝茶是喀什人的日常,大概是因为饮食偏油腻、咸重的缘故,这里每家每户都常备着一种解油腻的茯砖茶,吃手抓饭时来一壶,吃拉条子时来一壶,吃馕的时候也会来一壶。而对于生长在吾斯塘博依路上的老喀什人来说,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来到老茶馆,带着自己准备好的一只馕饼,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聊着天,一边随手掰下一小块馕,蘸着茶水吃进肚子里。对于他们来说,馕饼似乎不是主食,而是下午茶的小甜点。后来我也学着他们,经常带着一只馕饼来茶馆,一边发着呆,一边馕蘸茶。刚好茶馆楼下有一个开了很多年的打馕的小摊子,卖着喀什唯一的玫瑰花馅儿和核桃馅儿的馕,挺好吃的。

这个茶馆氛围很是宽松,客人不仅可以自带馕饼,还可以自带各种水果和小零食,店里的人很好说话,只要记得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就好。据说老板也已是一位七旬老人,目前由自己的儿孙来管理茶馆,生意不错,茶水也不贵,普通的一壶茶10块钱。就着这壶茶,你可以在这里坐一下午,直到茶水蓄没味儿了为止。在节假日和游客多的午后,这里会有热瓦普表演,这种琴是喀什的“特产”,弹奏出的曲子活泼俏皮有力度,配上手鼓,瞬间带动起在场所有人的热情。

兴致所致,大家也会随着音乐舞上一段。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才多艺、载歌载舞的民族,在喀什,每一个人都会跳舞,无论男女老少。往往是大家跳得越热烈,乐师演奏就越带劲,一曲奏完,意犹未尽,很多楼下的游人会寻着声音挤进茶馆里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4141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