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盾区与拉张区的地壳反射特征

地盾区与拉张区的地壳反射特征,第1张

在前寒武纪地盾区,反射地震剖面似乎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但是,上中地壳和下地壳的反射特征常存在明显区别。在图63中给出两个例子。上图为穿过元古宙波罗的地盾的反射剖面,下地壳有强反射,而上中地壳相对反射弱(半透明);Moho(13s左右)反映为下地壳强反射的底界,而其下方的浅地幔也相对透明。图63(下)为过北美苏必利尔湖—格伦威尔地质省的反射剖面,其上中地壳充满了倾斜反射体,而下地壳反射体平缓,中部还夹有弱反射的半透明体;Moho面在12s左右,较不明显。

图63 通过波罗的地盾(a)和北美苏必利尔湖格伦沃利省的地震剖面(b)(BABEL小组,1990;Green等,1989)

上图表示一直处于构造稳定状态而且壳根保存完好的前寒武纪地壳;下图为后期经过构造运动改造的前寒武纪地壳,它位于图59所示的甘布拉古裂谷的北部,图68示出此古裂谷的反射剖面

前寒武纪地壳之所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反射地震模式,首先应归因于它生成以后受到的构造运动的不同。在波罗的地盾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下地壳的反射几何模式与显生宙碰撞造山带十分相似,即左边10~15s处显示板块向右(北东)俯冲,这一事件发生在元古宙,即它是原始的碰撞造山事件。它的痕迹一直保留到现代,说明波罗的地盾一直处于构造稳定和热均衡状态之中,在显生宙没有发生地幔底辟岩浆上涌或大规模韧性形变。因此,连古老的壳根都没有被剥蚀掉。但是,为什么上中地壳显示相对均匀性呢?是否在造山运动之后上中地壳经历了普遍的花岗岩化?与此相反,在63下图中,上地壳强烈的倾斜反射体反映了强烈的后期构造活动。回忆在第五讲第三节及图59中提到的北美强重力异常带反映大陆裂谷及玄武岩流的大规模上涌,这一事件必定影响苏必利尔湖地区的地壳结构。由于地盾区地壳的年龄最长,它生成以后可能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活动,而现存的反射地震模式对最新一期的构造活动反映得最清晰。一般来说,构造活动越老,其保留的痕迹就越少,像波罗的地盾那样能保留原始碰撞模式的例子,在中国可能是罕见的。

图64 英国西海岸的反射地震剖面(Warner,1990)

显示拉张区典型的下地壳的强反射层和相对透明的上地壳及浅地幔

图65 通过英国和法国之间拉张大陆地壳的三条深反射(线条)剖面图(LeGall1990)

反映拉张型地壳的典型地震特征

图66 通过美国西部盆岭区的深反射(线条)剖面图(Gans,1987)

水平的Moho面,宽达323km,深30km左右。括号中的数字为地壳拉伸率,从l5%到300%。左下角为剖面的位置

总的来说,地盾区的深反射地震解释要注意以下特点:(1)由于地盾区的地壳是古老的,现今的反射特征取决于地壳形成后的演化,只有长期处于构造稳定状态的地盾区才保存有原生构造的痕迹。(2)地盾区下地壳的岩石广泛经过变质作用及韧性剪切(见图118),相应的变质岩岩席及糜棱岩带等将产生明显的反射。如果经后期构造运动使古下地壳上升,相应的反射体也可能出现在上中地壳。(3)如上一讲最后的Nelson模式所言,由于壳幔作用地盾区下地壳可能存在基性及超基性岩席,它们将产生绕射地震波,一般出现在地壳底部。(4)邻近构造单元的后期构造活动将对地盾区地壳结构发生一定影响,在解释时也要考虑到。

与地盾区相比,近代地壳拉张区的反射多具有比较典型的特征,包括相对透明的上地壳和上地幔,下地壳具有近似成层的“强反射层”(Laminated Lower Crust),称为地震层体(seismic lamellae),它指下地壳充满了致密、重叠和近似水平的反射体,如图64所示。这种反射模式可能由基性超基性岩浆沿拉张地壳底部侵入后,沿横向贯入并发生变质作用引起。下地壳与拉张伴生的韧性拉伸和横向剪切作用,也能造成近似水平的强反射。在穿过英吉利海峡的三条剖面上(图65),这种拉张地壳的反射特征都反映的很清楚。图上Moho面在10s左右,相对水平,清晰的位于透明浅地幔的顶界。同时,在下地壳和浅地幔还残留有倾斜反射体,可能与拉张前期的挤压俯冲带有关。美国盆岭区的情况虽然没有像图64~图65那样典型,但是总的看下地壳反射强于上地壳,有很透明的浅地幔和很平的Moho面(图66)。在此图中还标明了地壳拉张率和上地壳的高角度正断裂,可见在拉张强、断裂发育的地段下地壳强反射体较密,这被认为是下地壳韧性流动对上地壳横向拉张量的补偿。对比图66的反射剖面与图49的地质解释可认为,浅而平的Moho面可能由软流圈上涌引起,也可能是岩石圈拆沉的结果。

图67 通过莱茵地堑的两条剖面及其解释(ECORS-DEKORP计划)

实线为强反射,点虚线表示绕射

1—第三系;2—中生代;3—石炭系;4—下地壳强反射层;5—二叠纪火山岩;6—主要断层;7—钻孔

对于发育到一定程度的大陆“热”裂谷,其两侧反射特征与上述典型拉张地壳相似,但中央部分却相反,即在浅部沉积盆地内有强反射,在中下地壳却相对“透明”这是由于基性岩浆垂向侵入,而深反射地震对陡倾的岩体反映不出来所致。图67是通过莱茵地堑的两条反射地震剖面及其地质解释,可清楚看出Moho面变浅及地堑下方下地壳反射弱。也有人怀疑这种弱反射是由于上方沉积盆地反射层多使透过波能量减弱引起的。从反射图可看出,大陆裂谷的根源在地幔因为其中央部分的反射模式明显不同于两侧。与此不同的是,发育初期的裂谷其反射模式可能不同,它在上中地壳可能有反映侵入岩浆房顶面的强反射,例如在东太平洋隆起轴部就可看到反映上涌岩浆房顶盖的强反射。但是对于古裂谷,反射模式又不一样。图68为沿北美大陆古裂谷布设的一段地震剖面,它位于图59所示的甘布拉重力异常带的东北向延长部位,其反射与图63(下)所示的区域剖面中段相似,都是上中地壳的层状强反射,一直到达32km的深度。图中Ba表示太古及元古的基底顶面M表示Moho面。古基底面Ba以上厚达32km的层状反射,主要是由多期玄武岩及后火山期的火山岩和沉积岩互层引起的。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古裂谷引起的火山盆地可深达32km而拉张沉积盆地的发育一般只限于上地壳,如图120所示。

图68 沿北美大陆古裂谷的深反射地震剖面(Behrendt等,1988)

Ba为太古及元古基底顶面,M为Moho面位置,揭示由多期玄武岩层和后火山期火山—沉积岩互层组成的盖层厚达32km

要指出的是,由折射地震和反射地震推测的Moho面常常不同。折射地震认为Moho面是一个波速从(70±04)km/s跃升到(81±02)km/s的间断面。如果折射结果是正确的,反射图上Moho应有明显而且连续的反射。实际上在反射图上Moho常常是一个宽1~2s的反射带的边界,而且分段成断续状,因此,反射地震资料可能更多地揭示近期发生的壳幔相互作用。

function []=test()

body{1}=[300,400;380,400;380,320;300,320;300,400];

body{2}=[400,400;480,400;480,320;400,320;400,400];

body{3}=[200,300;380,300;380,220;200,220;200,300];

%顺时针连起来的反射体边缘

range=[150,500;500,500;500,150;150,150;150,500];

%定义最大范围的边框

nbody=length(body); %反射体数目

lightsource=cell(1,10);

for ii=1:10

lightsource{ii}=[250,400,-45-3ii+3];%光源位置和光线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

end

nls=length(lightsource); %光源数目

num=9;%反射次数

lightline=countline(lightsource,body,range,num);%计算光线轨迹

figure(1);

clf;

plot(range(:,1),range(:,2),'k','linewidth',2);%画最外面方框

hold on;

for ii=1:nbody

    fill(body{ii}(:,1),body{ii}(:,2),'y','edgecolor','k');%填充反射体

end

for ii=1:nls

   plot(lightline{ii}(:,1),lightline{ii}(:,2),'b');%画光线

end

hold off;

grid on;

end

function [lineout]=countline(ls,body,range,num)

body=[body,range];

edges=[];

for ii=1:length(body)

    x1=body{ii}(1:end-1,1);

    x2=body{ii}(2:end,1);

    y1=body{ii}(1:end-1,2);

    y2=body{ii}(2:end,2);

    deg=mod(rad2deg(atan2(y2-y1,x2-x1))+90,360);%发现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

    edges=[edges;[x1 y1 x2 y2 deg]];

end %提取body和rage的所有边的两点坐标,并计算边的法线方向

lineout=cell(size(ls));

for ii=1:length(ls);

    s=ls{ii};         %s是当前光源

    lin=[s(1),s(2)];  %过线第一点就是光源的位置

    n=1;

    while(~isnan(s(3))&&n<=num) %未射到range边缘前计算num次反射

        s=newsource(s,edges);  %用newsource函数计算经过反射后的边缘

        lin=[lin;[s(1) s(2)]]; %光线轨迹增加一个点

        n=n+1;  %加一次折射次数

    end

    lineout{ii}=lin;        %输出一条轨迹

end

end

    

function [sout]=newsource(s,edges)

    x0=s(1);y0=s(2);deg0=s(3);

    x1=edges(:,1);x2=edges(:,3);

    y1=edges(:,2);y2=edges(:,4);

    deg=edges(:,5);

    t=((y0-y1)(x1-x2)-(x0-x1)(y1-y2))/     %解方程确定光线和边的交点

        (cosd(deg0)(y1-y2)-sind(deg0)(x1-x2));

    xn=cosd(deg0)t+x0;

    yn=sind(deg0)t+y0;

    mask=t>0&(xn-x1)(xn-x2)<=0&(yn-y1)(yn-y2)<=0;

    x=xn(mask);y=yn(mask);deg=deg(mask);  %排除交点在边外或射线反方向的交点

    d=sqrt((x-x0)^2+(y-y0)^2);          %计算交点和光源的距离

    ind=find(d==min(d));                  %寻找最小的距离

    if(isempty(ind))

        sout=[nan nan nan];               

    else

        dd=mod(deg(ind(1))-deg0,360);     %计算射线和法向量夹角

        if cosd(dd)>=0

            dout=nan; %如果夹角小于90度,不会反射,是到达反射体内边缘的情况

        else

            dout=2deg(ind(1))-180-deg0; %计算反射光方向

        end

        sout=[x(ind(1)) y(ind(1)) dout]; %输出反射光源

    end

end

以上内容存到 testm文件,运行就可以了

随便定义了几个反射体和光源,效果如下

现在大多数造山带的重力异常为负异常,反映岩石密度亏损,即在造山带之下存在或聚集有低密度硅铝物质(沉积岩和花岗岩)。在异常厚的沉积物堆积带中,重力异常值相当明显,达-300毫伽,这种异常值表明存在地壳基底坳陷。大陆碰撞带中的造山带地球物理资料表明,碰撞导致地壳极大地加厚,从而引起负布格重力异常,而且就是剥蚀比较严重的造山带,如阿帕拉楔亚山,也有类似的负重力异常。横穿碰撞造山带的重力观测,也表明异常一般表现为轻微不对称,布格异常的最小值一般与地貌高点不吻合,稍偏向于造山带腹地,即板片向下的方向。相反,结晶推覆体和沉积推覆体是推向前陆,这种布格异常的不对称是不对称地壳结构的地球物理反应。在阿尔卑斯山进行的地震反射折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Austrheim,1991),阿尔卑斯山壳幔边界的深度可达50 km(Mueller,1989),也有资料表明深度可达57 km。地球物理资料证实莫霍面向大陆碰撞带变深,在喜马拉雅山藏北碰撞带的莫霍面深达60~70 km(Holt、Wallance,1990),最深75 km(Guo,1993)。Labscher(1990)也给出阿尔卑斯山北部存在50~55 km深、厚度5~10 km一个层存在异常低的P波速,这个根带为紧密的向斜,可能在底部破碎,由于很深的岩石圈俯冲,上地壳被拆离推进堆迭,结果产生阿尔卑斯山复杂的推覆构造。

七十年来许多国家开展的大陆深部地层反射研究(COCORP,ECORPS,BIRPS,SWAT,EGT,DECOORP,GGT)结果表明,尽管许多显生宙造山带具有不同地质历史以及复杂的地表地质特征,但它们的反射剖面却具有地壳规模上的相似性,可以归纳出克拉通—显生宙造山带一般反射剖面,从克拉通到造山带可依次划及为四个带(Allmendiger等,1987):A带(大陆弱变形克拉通带),线状薄层状反射对应于弱变形沉积盖层,上部1/2~1/3的地壳反射弱,中下地壳为倾向多变的反射面、绕射面,莫霍面附近的反射、绕射显著减弱,缺少横向连续的高幅反射;B带是以薄皮状冲断性质为主的造山带前陆,地壳浅部反射强,反映变形沉积,深部少见反射;C带为克拉通外缘,出现向造山带内部倾斜的反射面,并延伸到地壳深处,代表地壳规模的断坡带;D带为造山带腹地中下地壳发育许多水平或倾斜的反射面,反射性下地壳顶界的深度为0~20 km,莫霍面附近还出现横向上连续高幅反射带,反射莫霍面多出现显著的层纹状、其厚度1~6 km,此带常伴随着较高温度梯度、岩浆活动以及伸展作用。

但在许多挤压带中,如阿尔卑斯山、华力西、落基山风河逆冲带,深部地震主要为鄂鱼状(seismic crocodiles)的反射体,类似于板片构造(flake tectonics)(Oxburgh,1972)和楔状构造(Price,1986)。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反射形态是不同地体组成的(Meissner、Sadowiak,1992)。这种视察到的“鄂鱼状”可能真正代表地壳楔入和拆离构造,在此处较硬的相对刚性层像三明治与较软弱层交错混合,产生类似的鄂鱼图象,近水平层纹状下地壳和相伴随平坦莫霍面则被解释为挤压造山作用后期形成,可能形成在拉伸塌落(collapse)过程中(Bird,1991)。在造山后期塌落中,相关这种下地壳加热和拉伸发育的地壳层纹状常切穿先形成的逆冲断层(Meissner、Sadowiak,1992)。目前普遍认为,反射性下地壳形成于造山带演化的晚期,有两种形式的反射性下地壳:一种为鄂鱼状特征、一种为层纹状特征,这两种特征似乎代表造山带构造带构造发育的两个端元。造山带深部反射结果,也揭示出造山带边界断层向下延伸的情况。边界断层为强烈倾斜的带状反射层,有时出现在上地壳,有时也可出现在上地幔中(代表地壳规模的断坡)(Cook,1986)。中地壳主要为板状反射层(Meissner,1989;Meissner等,1991),代表地体边界线或板块俯冲的边界。在中下地壳顶部,上地壳倾斜反射层的底部出现折射聚集(Sadowiak、Wever,1990)。这些成果揭示出造山带隆升的深部作用方式和特征,为进一步探讨造山作用过程和造山作用,盆地形成及演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在造山带中,冲断构造控制前陆盆地演化主要方式为两种:一种是负荷作用,另一个是造山带提供了沉积盆地物源。负荷主要有三类:①冲断层造成地壳增厚作用产生的正载荷;②由于剥蚀作用产生的负载荷;③由沉积作用引起的正载荷。所以在探讨冲断系与前陆盆地构造关系时,非常重要的是建立组成碰撞造山作用的大尺度冲断系堆迭次序,前陆盆地的几何形态和沉降史是由加载岩石圈的冲断堆迭演化所控制。在简单背驮冲断作用中,前陆盆地和前缘隆起将以一定速率向克拉通方向运动。如假设岩石圈弯曲刚度恒定,这个速率是冲断位移和增生的函数,但对区域背驮或分支、上叠式冲断次序堆迭,将造成岩石圈载荷加大,向克拉通方向迁移的速率降低,前陆盆地不断加深,前隆持续隆升,但变形前缘固定。如北亚平宁山前,渐新世-中新世复理石阶段前陆盆地以5~10 mm/a迁移到亚德利亚海湾弯边缘,中新世变形前缘迁移速率为025~10 mm/a,前陆盆地中心迁移速率达75 cm/a,沉积物聚集速率达1000 m/Ma(Ricchi,1986;Boccaleletti,1990)。南比利牛斯山,变形前陆速率为35 cm/a,快速沉降产生35 km厚浊积岩。在澳大利亚和Banda岛弧之间的2~3 km深Timor-Tanimbor海沟,在上新世中期地地壳缩短率为6~12 cm/a,岛弧隆升速率1~3 mm/a,沿盆地轴前陆盆地沉降速率达1 mm/a,说明了岛弧隆升和前陆盆地沉降是在一个数量级上。瑞典西部阿尔卑斯前陆盆地沉积范围,在渐新世为9 mm/a,在中新世达20 mm/a(Sinclair,1991)。喜马拉雅山前的更新世末期粗砾岩,向西南的前积速率为30 mm/a(Burbank,1988)。

前陆盆地坳陷也归因于汇聚系统造山带的冲断加载作用,由于造山带负荷发育的不连续性,前陆盆地演化也具有幕式特征(episodic)(Steckler,1990;Warschbusch、Royder,1992;Fleming、Jordan,1989,1990;Beaumont等,1988)。

多数前陆盆地源于汇聚作用,从被动大陆边缘演化而成(Jordan,1981;Bradley,1989;Tankard,1986a,1986b;Lash,1988;Kneller,1991;Pilgram,1989),也有从弧后盆地演化成弧后前陆盆地(Stockmal等,1986;Bond等,1988;Wilson,1992)。在造山带演化不同阶段对应于前陆盆地不同沉积特征。从被动大陆边缘到前陆盆地演化期可划分为四个演化阶段(杨庚和钱祥麟,1992):①被动大陆或裂谷边缘形成阶段,其沉积物具有明显不对称性,一侧为浅水沉积,另一侧为深水沉积;②前陆盆地早期饥饿阶段(starved),该阶段冲断构造席加载在减薄大陆边缘之上,形成明显不对称沉积盆地,沉积物为半深海、深海,常常是浊流沉积,此时造山带未形成,刚出露水面;③前陆盆地晚期补偿阶段,冲断席体和前陆盆地向克拉通方向迁移,前陆盆地变浅,前陆和造山带抬升剥蚀;④前陆盆地补偿过足阶段,造山带已形成并加载在刚性大陆克拉通之上,前陆盆地变浅,沉积陆相磨拉石。

 反射弧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反射弧来造句下面是我为你整理反射弧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

反射弧的意思

 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一般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部分。神经系统的活动是各种各样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活动,反射弧的结构有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简单地说,反射过程是如下进行的: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若受损机体,机体既无感觉又无效应);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若受损机体,机体既无感觉又无效应);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若受损机体,机体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根据神经中枢传来的兴奋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规律性活动(若受损机体只有感觉没有效应);兴奋又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若受损机体,机体只有感觉没有效应)。如果中枢发生抑制,则中枢原有的传出冲动减弱或停止。在实验条件下,人工刺激直接作用于传入神经也可引起反射活动,但在自然条件下,反射活动一般都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reflex arc)来完成,如果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反射弧造句欣赏

 (1) 目的:建立犬“膝腱脊髓膀胱”反射弧重建膀胱功能的动物模型,作为实验研究人工膀胱反射弧的基础。

 (2) 目的通过建立家犬人工膀胱反射弧,以恢复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

 (3) 一个有锋利边缘的指示器和带反射弧光灯能够使读数非常清楚,能够避免视觉误差。

 (4) 最近,有关膀胱人工反射弧建立的实验研究可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5) 人体存在直肠膀胱神经反射弧,便秘可通过该机制引发尿潴留。

 (6) 结论建立新的人工反射弧能恢复SCI患者排尿功能,实现自控性排尿。

 (7) 结论:在颈部疼痛、交感神经和颈性眩晕之间有一个反射弧的存在。

 (8) 结论建立新的人工反射弧能恢复sci患者排尿功能,实现自控性排尿

 (9) 地震调查表明,在超高压变质岩出露区上地壳充满了反射体,包括倾斜反射体与上拱的反射弧。

反射弧造句精选

 1从而导致直肠的顺应性增高,反射弧不完整,犹如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当粪便到达直肠时,不能有效地感知,作出有效的排便反射,或者患者因恐惧排便而有意识的精神抑制及神经的调节,使肛门直肠部肌肉重新协调,促使直肠内充胀感逐渐减溺和消退而中止排便过程,导致大便停留过久,水分吸收,形成坚硬的粪团而更加难以排出。

 2筛前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的混合神经,分布于鼻腔内外侧壁前部,其分布区域是经鼻吸入空气或一些刺激因子首先刺激的部位,很可能是鼻腔反射和喷嚏反射弧感受器的主要部位和变应性鼻炎发作的扳机点。

 3从上述�内外资料和本组病例可以看出,原发性早泄患者的阴茎背神经兴奋性,特别是阴茎头的感觉神经兴奋性比正常人高,以致于性交时射精潜伏期与反射弧较短,射精刺激阈低,在性交过程中容易诱发过早射精。

 4反射弧数目积累增多,各相关反射弧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就增大,进而广义相似迁移效应也更为明显地在起作用,这样,再行新建反射联系也就比较容易了,其外部表现就是学习效率提高,歌唱能力增强。

 5药物配方中的布比卡因,是将局麻药直接注入硬膜外腔,阻断膀胱感觉神经冲动的传入,切断膀胱痉挛发生的反射弧,与吗啡联合用药,保持体内有效止痛药物浓度,增强镇痛效果,减少用量。

 6站立时血容量等改变刺激压力感受器上传入神经及交感神经的调节,如反射弧中任何部分有损害时,此心率加速反射将减弱,故可反映糖尿病中交感神经功能变化。

 7毒物或药物中毒的患者多发生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颈动脉和主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弧存在缺陷,故对血管加压素的反应性降低,这也是低血压的原因之一。

 8如控制论模型从根本上改变了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中传统的反射弧概念,从而能较好地说明人类行为的自我调节过程,使人类行为的目的性得到科学的解释。

 9是将脊髓前半部或后半部或全部切断的方法,也是为了破坏反射弧的目的,其副作用小而且有效,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所致的严重痉挛状态,可以考虑应用。

 10随后的研究发现这种区分方法并不灵敏,电刺激某个后根同样可以引出运动反应,这是通过反射弧完成或是由于某个后根内有运动神经的成分。

 11后根受损除了因相应支配区域感觉兴奋传入通路中断出现感觉丧失,还由于运动反射弧的完整性破坏,会引起肌肉运动功能失常。

 12由于白噪声并不能使听觉通路神经元同步化放电,说明耳声发射对侧抑制反射弧的激动并不需要听觉传入系统同步化放电。

 13脊神经后根是感觉兴奋刺激的传入通路,维持运动反射弧的完整性,间接参与对肌肉运动协调能力和运动幅度的控制。

 14又由于外周调节血压的反射弧传出交感收缩功能障碍,导致直立位时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和冰水试验时血压不能升高。

 15在做脊蛙反射实验时,最好先和学生一块回忆反射弧的五个部分及其作用,然后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观察。

 16同时,由于长期慢性炎性物的刺激,大脑皮层形成了一恶性反射弧,若不中断反射弧,溃疡面难以愈合[1]。

 17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针刺刺激量小,刺激范围小且缺乏连续性,未能持续刺激神经系统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18排尿反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反射弧中任何障碍及膀胱周围结构改变都将引起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发生。

 19当这些蛋白凝固膜脱落后,新生的健康黏膜具有正常的防御和屏障功能,阻断了变应性鼻炎的反射弧。

满足式的发光强度规律的面发光提称为朗伯发光体或余弦辐射体 朗伯发光体也可以是反射体,如白纸、白墙等表面,这类接近理想的漫射面也可看做是余弦发光体在实际上我们常把许多发光的表面近似看做余弦发光

RECCO 是用于定位雪崩受难者的电子系统服务人群:  高山滑雪及滑板者  自由滑雪及滑板者  有可能发生雪崩地区的造访者 The RECCO® Rescue System包括探测器及反射体两部分; The RECCO® Rescue System不能替代雪崩信标机和雪崩搜索犬 The RECCO® Rescue System不能保证遭遇雪崩的人可存活下来。 The RECCO® 反射体:   反射体是一个薄型的印刷电路板并在表面覆盖塑料 可贴在滑雪者的滑雪鞋上或滑雪服上 无需电池,不用开关  不容易忘在家里(一次贴在滑雪鞋上或头盔上,内置在衣服里)  可永久使用(只要不遭受重创) 重量极轻(仅几克重) 为了保证搜救效果,滑雪者最好有在身体的两边各有一个反射体。(一个在滑雪靴上,另一个在衣服上、裤子上。同样,反射体也可贴在头盔的两边)

The RECCO® 探测器 事故搜救组织和滑雪场巡逻警所持有 包括发射器和接受器两部分 重约16KG The RECCO®的工作原理: The RECCO®是工作在倍频原理上的系统。 发射器将指向信号通过通过手持天线发射出去后,再通过反射体反射回来。 当信号达到反射体后,被倍频的信号被发射回来通过扫描天线被信号接受器探测到后,操作者可以在耳机里听到脉冲音。 由于RECCO®  的使用,雪崩搜救行动可以变的更加迅速,但由于他的指向性,RECCO®  还只能作为雪崩救援犬,雪崩信标机,雪崩探测杆等其他搜救方法的补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27640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1
下一篇2023-08-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