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壳鱼的生活习性

母猪壳鱼的生活习性,第1张

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鳜鱼属。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营养丰富,是席上珍肴。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

  鳜一般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动,常在深水处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摄食。春季天气转暖时,则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此时的雌雄鱼白天都有侧卧在湖底下陷处的卧穴习性,夜间在水草丛中活动、觅食。主要以其它鱼类为食,1-2月摄食较差,6-7月最为旺盛,生殖期采食强度稍下降。鳜鱼通常长至2冬龄,在东北须至3冬龄才达性成熟,亲鱼于5-7月集群于夜间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怀卵量为3-20万粒。

  常见鳜鱼有2种,外形极为相似,区别在于:翘嘴鳜(Schuatsi ,英文名:Mandarinfish , Aukua)的鳃耙为7,眼较小,头长为眼径的53-81倍,上颌骨伸达眼后缘之后的下方,侧线鳞为110-142,颊下部有鳞,幽门垂为198-440个。而大眼鳜(Skneri ,英文名:Bigeye mandarinfish)的鳃耙为6,眼较大,头长为眼径的47-51倍,上颌骨仅伸达眼后缘之前的下方,侧线鳞为85-98,颊部不被鳞,幽门垂为74-98个。翘嘴鳜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常见为2-25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50公斤;大眼鳜生长缓慢,个体较小,最大个体能长至重2公斤。

  鳜鱼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天然产量相当高。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193克,脂肪04-35克,热量78-109千卡,钙79-206毫克,磷107-143毫克,铁07-56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鳜鱼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内的随葬品中,就有鳜鱼!鳜鱼的幽门垂多而成簇,俗称桂花鱼,其味清香扑鼻,鲜脆可口,可谓“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值得注意的是,鳜鱼的12根背鳍刺、3根臀鳍刺和2根腹鳍刺均有毒腺分布,若被刺伤后肿痛甚烈,发热、畏寒,为淡水刺毒鱼类中刺痛最严重者之一。在捕捉和剖杀鳜鱼时,应特别小心。

  鳜鱼肉性味甘、平,无毒,具有补虚劳、益脾胃的功效。其尾可治小儿软疖,其胆可治骨鲠在喉。

1)钓具。以手竿(54-63米)和竹制轮竿为好。海竿使用得当亦可。钓线直径025-03毫米,海竿钓线可粗些,钩用5或6号长柄拱背白狐钩,不用浮漂。坠子宜轻,一般为8-10克,球形铅坠最佳。线宜长,比竿长出06-1米。

  (2)钓饵。以活虾活鱼做饵。活虾可就地向渔家购买,3-5厘米长的最好,用竹制虾笼或用塑料纱布缝制成圆筒状,大小以手能宽松探取虾子为宜,装虾并养在河水里。用时将虾的两只钳摘掉,用钩尖顺虾身纵轴剌入虾背部挂住。注意不宜太深,以免把内脏弄伤造成死亡。

  (3)钓法。

  手竿钓法:挂好钓饵后,可直接抖腕抛出,也可手持铅坠抛出饵钩。钓点一般是浪与浪之间平静回旋的水域。钓饵在浪花的顶托下时起时伏,引诱鳜鱼追逐、捕食。竿不离手,注意鱼线被水浪冲动的方向,手腕不时地轻轻拉动,以免钩挂水底岩礁。当感到竿梢有啄食,下弹震动时,应迅速抖动手腕提竿。提竿时机必须把握好,太早如点动不下弹,则钩未进鱼嘴;太迟则饵钩入喉太深很难取出。取钩时注意手指勿被刺伤。用手抓鱼要一把抓紧,否则被鳜鱼背鳝毒刺刺中,不但疼痛难忍,还极易发炎红肿。

  轮竿钓法:竹制轮竿较海竿快捷,一般竿身较短(1-15米),且韧性远远优于海竿。钩用较大的方钩,系单钩;坠子可比手竿坠子稍重,15克左右,用小活鱼做饵(以白鲦为好)。用钩挂住小鱼的上腭,将饵钩向急浪中抛出,随浪缓缓放线,并频频回拉。目的是增加大鳜鱼追食的机会,另外也避免钩挂住水下岩礁或其他杂物;一旦竿梢负重并伴有弹震感,应立即抬手拉动轮竿,把鱼钩牢,然后试探着拉动收线。如拉不动,那是鱼进了岩洞,则不用急躁,可左右方向试拉,引诱鱼儿出洞。如鱼要线,则适当放线,不可硬拼。鱼儿能拉动时,则转动绕线轮,将鱼带至岸边浅水,用抄网起鱼。用此法钓到的鳜鱼一般较大。

  海竿钓法:基本上用轮竿钓法。但钩可用串钩,坠子用扁坠为好。饵料可虾和小鱼同时使用。饵钩抛出落水一刹那,应逆水收线,引鱼追赶饵钩。海竿易挂岩石和其他障碍物,容易造成折竿、断线、跑鱼,是其缺点。

一、选种

真正养好一头母猪是需要从选种开始就要下功夫的,“母猪好,好一窝”,优秀的种母猪对提高猪场收益有很重要的意义。想“养好母猪”,首先要“选好母猪”。

1、选择后备母猪,首先要健康

如果是外购母猪,养猪户们一定要考察清楚所选母猪的所在猪场及区域,是否存在疫情发生,也可以了解下所在猪场的养猪情况,以确保所购买的后备母猪良好的健康状况。

2、后备母猪要具备优良的品种特性

在选种时要注重后备母猪的父母及同窝猪只的生产性能、饲料转换率、增重速度、母性及泌乳能力、产仔数,以及是否有遗传缺陷。

3、后备母猪的体型特点也是选种时要考虑的

一头好的母猪应具备良好的外形及精神状态,外形好、精神状态尚佳则基因好;乳头的排列应匀称,乳头数起码要在6对以上;母猪的运动性要好,说明母猪抗病能力强。

二、饲养管理

母猪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经不得马虎。

1)存栏方面要保证每头猪起码1㎡的活动面积,饲养密度不易过大,以避免猪只饲养,降低猪病的传播。

2)猪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流动,减少空气中病菌的比例。

3)适当的给后备母猪增加户外运动及光照时间,平时饲喂些青绿饲料,可提高猪只抗病能力及促进母猪的生长发育。

4)饲料营养不许太足,但一定要平衡,尤其是矿物质及多维生素的缺乏会降低猪只免疫力,增加发病率。

5)应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90公斤或6个月之前的后备母猪可以不限采食量,6个月之后日采食量限制在5斤左右。

在猪类中,产过仔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母猪种类繁多,按颜色分,有黑色母猪、白色母猪,还有花斑色母猪。其生活习性也有一定差别,按地域来说,有的母猪以半生半熟的饲料为主,有的要熟食为主,还有的吃生料。国内母猪有很多品种如太湖猪,长白猪、大白猪、二花脸、金华猪、杜洛克、皮特兰、荣昌猪等。

母猪是商品猪生产的基础,购买前选好母猪至关重要。建议中小规模养殖户不要在育肥猪群中自留母猪。

1、根据市场需求,结合饲养管理水平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母猪品种。如育肥猪拟运往大中城市销售,或与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合作,对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要求高,就要选瘦肉率较高的引进品种杂交母猪,如长大二元母猪或者大长二元母猪,也可饲养培育品种母猪。

如果对瘦肉率要求不高,可以选择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的杂交母猪。养猪技术缺乏、经验少的养殖户,宜选择适应性好,抗病抗逆性能强且生长育肥性能较高的培育猪种及其配套杂交组合。具备一定生猪养殖经验,有技术积累的专业化养殖户,建议选择长大或大长杂交母猪。

2、了解不同品种猪的繁殖性能特点进行选择。相比而言,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繁殖性能优势较引进品种明显。地方猪种性成熟早,排卵数多、产仔多,乳头多、泌乳力强,发情症状明显,繁殖力高。引进品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配种时间不易掌握,因不发情、屡配不孕、产仔少或头胎猪断奶后不发情等原因引起的淘汰率高,泌乳力、护仔性等方面不如国内地方猪种,但其生产性能高。

3、注重后备母猪的个体选择。后备母猪适宜选择4-5月龄,体重50-75公斤的个体。此阶段的猪生长发育、体型外貌、生殖器官及乳头状况等基本定型,易于外观选择。

选择后备母猪的主要外貌特征要求是:品种特征明显(毛色、 头型、 耳型等),体形良好、面目清秀、头颈较轻、体格健壮、背线平直;乳头排列均匀整齐,有一定间距,没有瞎乳头、副乳头,有效乳头6对以上;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外阴较大且下垂;肢蹄结实,无明显跛行和蹄裂。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所选母猪的健康状况。最好对已选好的母猪进行血样采集,送具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后,再根据结果进行取舍。一般应从防疫制度完善且执行严格的种猪场引进种猪,种猪来源于非疫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24027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