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则小故事-“钢铁侠”

一天一则小故事-“钢铁侠”,第1张

在飞机上刷完两个大人物的生平,默默感叹大人物果然都是鬼才,好诡异,虽然他们都名流千古了,但,如果问我要不要交换,我还是不要了。

上天给你造了几扇美丽的窗同时就会关掉几道重要的门。

人物:霍华德休斯

霍华德休斯,漫威的钢铁侠就是以他为原型打造的,和钢铁侠一样特长“有钱”。

美国超级名人,爱好开飞机造飞机,花花公司榜首,美国最早的亿万富翁嗯之首,2000年40%现役卫星制造公司的祖师老板,拉斯维加斯的大地主,然而性格强迫怪异的一个怪兽老头。

休斯老家在德州休斯顿做钻石油生意,休斯怪兽19岁父母双亡的时候,和亲戚打官司赢得750万美金遗产继承。随后,怪兽就举起他的爪子进军了好莱坞,自掏腰包斥资400万美金,包了半个好莱坞的机器,实打实的砸真飞机,拍了一部地狱天使。

然后在实打实的飞过来飞过去,砰!乓!的大片气势下,票房大卖换来了更多绿油油的美钞。

接着,休斯就开始早起了人生中的第一架飞机-H-1,意图像美国军方销售,没成功。日本三菱重工轰炸珍珠港事件的零式飞机据说就是妥妥的抄袭他的。

那一年休斯和凯瑟琳赫本谈起了恋爱,一谈就是三年,在三年中除了恋爱就是飞机,三年后他完成了环球飞行挑战后像赫本求婚,赫本没同意,两人就散了。据赫本说:他真的只爱飞机。

在他37岁那年他终于拿到了美军的合同,制造运输机,由于军方要求用白桦木来造,飞机造的大到翅膀张开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等造完二战也已经过去两年,军方投资了2200万美金,被气死。不过休斯自掏腰包同时也投资了1600万美元。

在办成了这件大事后,休斯的神经质越发厉害,收下了雷电华影业并把人家折腾成渣渣以后,就退出了大众的视野。

其实他是常年赖在拉斯维加斯的顶楼酒店不肯走,住久他为了让他住的地方环境更好,黑社会少来,就把他这条街的酒店买了下来。他在酒店看对面的霓虹招牌不顺眼,就买下来,让人家拆了。想吃冰淇淋了,就让人做300加仑,订单下完又不吃了。就这么一个任性的人,常年房间不拉窗帘,不出门见人,他没有家,有生之年在世界各个豪华酒店顶层迁徙。

71岁在自己的私人飞机上去世,因为早年驾驶飞机,试验飞机,飞机事故时有一次全省皮肤烧伤,全身断了六根肋骨,有一根插入了内脏中,医生都差点放弃了治疗,最终他靠意志力和喝鲜榨橙汁活过来了。这样导致晚年也病痛不断,死时据闻,1米九的个子才80斤体重。

人物简介: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简 介

忌日:1993年1月20日,因乳腺癌病逝于瑞士

家庭: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发色: 棕色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

自我表演评价: 我从来没有什么伟大天才或高超技艺,但无论如何,我做出了贡献!

一个精灵诞生在比利时

1929年3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豪华宅邸里,

赫本的父亲是英国人,名约瑟安东尼赫本拉斯东,是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的总经理,他相貌英俊,衣着考究

母亲是荷兰人,埃拉冯希姆斯特拉,荷兰驻圭亚那总督的女儿,是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约后裔,所以在名字后还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称号

正是在这种家庭和生活环境中,赫本自幼熏陶得认真严肃、气质高雅、性格坚毅,同时又能出人意料地谈笑风生,以无限的激情拥抱生活。

她冰清玉洁、朴实无华,就象布鲁塞尔一样,集最古老的神秘、时代的观念和奇异的现代观念于一身,她的举止总带有一种贵族气派

为了让赫本自幼就受郅良好教育,她四岁就被送往英国一所私立学校

赫本从小就非常文静,从小就喜欢音乐,

尤其喜爱舞蹈,看芭蕾舞剧对赫本是一种极为美妙的享受将来成为一名演员或芭蕾舞蹈家是小赫本唯一的梦想

这个时候,她日益从芭蕾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她开始对自己的外表不满

她特别不喜欢自己的脸,认为她的眼睛太大,牙齿长得不整齐,而且她对自己的体形也感到绝望从此她郁郁寡欢,越来越孤僻、拘谨、与人疏远

6岁时她父母的离异更使她觉得分外不幸,但舞蹈的魅力仍然强烈地吸引着她

9岁时,她开始正规地学习芭蕾舞她学习非常认真庄重,她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成为一名独舞演员,并最终成为舞星

她对**毫无兴趣,对超级巨星嘉宝或者凯瑟琳赫本一无所知,跳舞已成为赫本生活的唯一追求

1939年,欧战爆发,赫本随母亲来到荷兰,结果,这一决定使赫本战时一直生活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

其间,她强烈地感受了残忍而恐怖的战争和贫穷而凄苦的流浪生活由于食品短缺,赫本一米七的个儿,仅剩一付骨头架子

战争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创伤,造成她贫血、消瘦、肌肉单薄无力,并且她的体型后来始终清瘦修长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她的确从未放弃对芭蕾的追求

战争结束后,男爵夫人把赫本送到了一个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亚那里学习

索尼亚很器重赫本,她那微微斜睨吊眼梢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颧骨,秀气的鼻子,方方的肩头,苗条的躯干和修长的双腿,

这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个舞蹈家的身材她的舞蹈动作也不错,有很好的基本功

可是索尼亚对芭蕾有许多新的见解,但得不到荷兰政府的支持,她的学校被迫停办。

于是赫本转到伦敦,找到了一份在教会值夜班的工作。

同时,她一边当广告模特,一边进了颇负盛名的玛丽·兰柏女士的舞蹈学校。年已60的舞蹈家兰柏女士对赫本很好,

但是,在这里,赫本发现,自己的舞蹈技巧不如别的同学。加之她个子太高,她看出,自己没有担任舞蹈主角的前途。

同时,多年的饥饿病侵蚀了她的身体,作为职业舞蹈演员体力不足。

经兰柏推荐,赫本参加了美国音乐剧《高扣鞋》的演出,在剧中当一名群众演员。

她舞蹈设计的动作跳得很高,转动眼珠,向前伸出手臂,演得不坏,但赫本不喜欢这种形式,也不喜欢这种生活。

这个时候,赫本突然明白了兰柏对她讲的肺腑之言。兰柏女士的话是:“你缺少芭蕾舞家应具备的天才。”

至此,赫本终于明白了,干芭蕾这行,她永远当不成主角,永远不会成功,终于,赫本彻底放弃了当舞星的愿望。此时,她19岁当不成舞星,就要面对现实。

当时,伦敦要拍摄一部40分钟的**短片,是一部旅行风光介绍,片中需要一名会英、德两种语言的少女,装扮成空中**向观众讲解风光景物,

经朋友介绍,赫本前往应试。十八九岁的她,长得文雅秀美、亭亭玉立。两位导演先后接见了她。

导演林登后来回忆说:“奥黛丽·赫本**光彩照人,愉快、亲切,很有教养。她象小鸟似地叽叽喳喳,讲她的芭蕾舞训练。

记得当时我对助手说“快来!你看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看见了。”另一位导演则极力证明,是她第一个发现了奥黛丽赫本:“她走进我的办公室,说她是学芭蕾的,要找个工作。

我向她解释说,我不拍音乐舞蹈片。不过,我继续和她谈话。不知怎的,我被她那新鲜、开朗和难以置信的微笑吸引住了。

她的小圆脸上一对大而明亮的眼睛使她成了一个小太阳!最后,我恍然大悟:她就是影片中要用的人。

我就对她说,我要让她担任一个角色。而她却回答说:不过,我不是演员啊!你会失望的。

我和她签订了合同。”

这部短片,虽然再也没有听人说起过,但赫本却第一次跟演**打上了交道。她体会到拍片的激动和乐趣。

这件事也许正是她以后辉煌从影事业的开端。

中国观众熟悉赫本,是从《罗马假日》开始,

赫本辉煌事业的开端,也通常自《罗马假日》算起,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在赫本被挑选为《吉吉》一戏的主角时,在伦敦,挑选《罗马假日》饰公主的演员的工作正在进行。

起初,导演打算邀请名演员琼·茜蒙丝主演该片,但琼想换换口味拍歌舞片,因而予以婉言拒绝。

于是,导演决定采用**《乱世佳人》公开招聘女主角郝思嘉的扮演者的办法来挑选演员。

这部片子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好莱坞的著名导演威廉·惠勒执导。

赫本本无心去参加女主角的角逐,一来她已决定演《吉吉》,二来《吉吉》一拍完她就准备结婚、成家立业过日子。

所以她对《罗马假日》毫无兴趣。后来男爵夫人一再劝说,没办法,她才不得不去敷衍一下,即使选不上,她也会满不在乎。

测试选用的一组戏是:公主穿着睡衣,在一张大床上做仰卧起坐。赫本柔软得象只小猫,将双臂伸向装饰美丽的天花板。

在此之后,她又极其自然地、孩子气地完成了一系列规定情节,当她做这些动作时,一架摄影机正悄悄地对着她拍摄,而她却全然不知。

无论从现场还是从胶片上看,效果都是理想的。她当选为公主的扮演者,和派拉蒙公司签订了合同。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 这一结果对她的一生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当时演记者的男主角已定下来,是好莱坞的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1952年5月,《吉吉》演出刚一结束,派拉蒙公司就要求她赶到罗马,参加拍摄。

《罗马假日》的拍摄是一个苦难的历程。因为一切都是实地拍摄,所以得清除人行道,把行人赶走,光这项工作就差点把副导演和制片主任累垮。

因此,工作进展很慢,难题多。有时为了重复拍一个镜头,一个下午要干上60回,赫本有点承受不了,但她并不怨恨,她也力求完美 不过导演为赫本也尽力克制自己,他用一切办法提高她的自信心,让她感到轻松愉快。

他告诉她说,她必须忘掉自己是在演戏,应当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公主。

拍摄工作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

1953年8月20日,赫本飞往伦敦参加《罗马假日》的首映式,然后又飞往威尼斯参加威尼斯**节。

在美国,也为《罗马假日》的上映开了公众招待会。

该片在全世界获得了极大成功。

在日本,这部片子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赫本后来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偶像。赫本片中的短发型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罗马假日》是同期上映影片中最走红的一部。

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

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

此届颁奖仪式1954年3月25日在洛杉矶和纽约同时举行。

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通用汽车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出租车。

简介:环球赫本(纹绣)教育是一个时尚纹绣体统培训机构,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经过快速发展,公司团队的快速成长,成为时尚纹绣体统培训的领导者。我们的使命是把赫本的系统培训教育推向全球,让纹绣行业的从业者从手艺人变成艺术家,帮助纹绣师创造品牌价值。

法定代表人:肖红萍

成立时间:2016-06-20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10600157093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黄石北路71号202房自编B10

奥黛丽赫本的十部经典**

1《罗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

导演:威廉·惠勒

风情指数★★★★★

看点: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的完美组合

如果没有奥黛丽·赫本,或许《罗马假日》只会作为一部平庸的二流爱情**被少数人记得。但是有了赫本,一切变得不同。23岁的赫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童话,把这个**变成了一个梦。有多少人看了这个**,都会想着能像格里高利·派克饰演的美国记者那样,在如画诗情的罗马邂逅这样一位公主,哪怕只是一天,甚至只是片刻。

赫本的完美表演,也给自己谱写了人生童话般的开始。第一次担纲影片主演的她,就凭借该片一举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可谓前无古人。更令人惊奇的是,赫本和该片的服装设计海德共同设计的服装也获得了最佳服装奖。

这部**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因为赫本在影片里那种清新秀美的短发型,将赫本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这种后来被称为“赫本头”的发型也受到了无数时髦女性的青睐,风靡世界。赫本偏瘦的体型也使减肥美容业兴旺起来,甚至赫本在影片中的服装、帽子、太阳镜,也都风靡一时。

在摄影棚里观看影片样片的导演威廉·惠勒曾为赫本由衷地赞叹:“这部**一定会使她成为全世界的情人!”五十年以来,他的大胆论断得到了完美的证明。

2. 《龙凤配》(Sabrina,1954)

导演:比利·怀尔德

风情指数★★★☆

看点:戏里戏外都有故事

这一次,赫本饰演的不再是高贵的公主,而是一位穷苦司机的女儿。影片讲述了她和一位富翁的长子——一个不解风情只专注事业的男人经历种种误会,最终堕入爱河,结为连理的故事。

看上去,这是个落入俗套的“灰姑娘”故事,但是影片由名噪一时的奥地利导演比利·怀尔德执导,两位当时的巨星威廉·霍登、亨弗莱·鲍嘉与赫本配戏,使这部**依然获得不俗反响。

此时的赫本虽然已经贵为奥斯卡影后,但她毕竟只是主演了一部**的新人,因此同两位红透半边天的男明星合作,赫本还是十分紧张。

脾气很大的鲍嘉瞧不起奥黛丽·赫本,说她不会演戏。在他看来,赫本是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居然与他这位巨星配戏,简直是委屈了他。赫本只能冷静地默默忍受他对自己的蔑视。

不过赫本却因为饰演这部**,和扮演弟弟的威廉·霍登日久生情,谱写了一段爱的篇章,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未能生活在一起,《龙凤配》终于未能在生活中做成美妙的龙凤梦。

3.《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1956)

导演:第诺·德·劳伦梯斯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和丈夫梅尔·菲热的合作。

这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第诺·德·劳伦梯斯根据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巨作改编的**。奥黛丽·赫本和丈夫梅尔·菲热及亨利·方达共同主演。

这部**曾经由于赫本的有孕在身而陷入无法按期拍摄的尴尬。在怀孕息影期间,赫本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译本《战争与和平》读了一遍又一遍,她越来越被书中的贵族少女娜塔莎的性格所感动,想要塑造这一人物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但是,身体状况又使得她犹豫不决。

导演劳伦梯斯则对赫本显示了足够的耐心,他决定等到赫本分娩之后再让赫本出演这个苗条消瘦的年轻少女娜塔莎。赫本也被导演的诚意深深打动,但是后来由于身体虚弱而小产,极度痛苦的她对是否拍这部**又产生了动摇。

最终赫本强烈的职业责任心战胜了内心的软弱,丈夫菲热也认为扮演娜达莎的这个吃重的角色这件工作,可能会把那占据她全部心思的极度痛苦驱散,使她重新振作起来。于是影片得以顺利拍竣。

尽管影片的剧本由于改了又改,最终和原著距离已经相当大,再也谈不上原汁原味。但是,三位主演的精彩表演弥补了这一缺陷,使得它仍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4.《甜姐儿》(Funny Face,1957)

导演:斯坦利·杜宁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精妙绝伦的舞技

“每一个女人在一生之中应该都会梦想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共舞。"奥黛丽这样说,而且也实现了这个美梦。

《甜姐儿》,原是著名舞蹈家弗雷德·阿斯泰尔1927年在百老汇演出的一出音乐舞台剧。他平常对和他合作的演员的舞技要求近乎苛刻,但对赫本却非常佩服。因为赫本习舞多年,甚至还曾决心献身芭蕾艺术,因此她的舞技让这位舞蹈之王也无法挑剔。阿斯泰尔对和赫本合作,将这出音乐舞台剧在银幕上完美再现也充满期待。他在影片拍摄前曾说,“这是我和伟大而可爱的赫本合作的最后也是唯一的机会了,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这部**叙述的是纽约格林威治村一家书店的女店员,由于被一位时装摄影师看上并加以培养,而成为世界名模特儿的故事。当然影片最精彩的并不是他们俩后来发展出来的恋曲, 而是本片出名的舞蹈及音乐。

《甜姐儿》是赫本拍的第一部音乐片,由于她那精彩绝伦的舞技和甜美的歌喉,再加上有大名鼎鼎的阿斯泰尔搭档,影片又获得了成功。由于赫本出色的演技和舞技,“甜姐儿”一时成为赫本的代名词。

5.《修女传》(The Nun's Story,1959)

导演:弗·辛尼曼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和非洲

《修女传》改编自根据真人真事而写成的自传体小说。影片讲述了一个修女的故事:少女嘉百丽进入一个比利时的女修道院而成为修女路加。然而在比利时刚果医院曾帮助过福隽纳提医生的路加在二次大战爆发后, 却因为一些规条, 让她无法再介入, 而使她面临一些心灵上的挣扎。

为了塑造好人物,奥黛丽专程去见了小说中主人公的原型——一位伟大的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修女,从中汲取了演好这一角色的必需的精神养分。因此她刻画角色的心灵冲突相当传神,令人信服的诠释了一个虔诚正直的修女何以会愤然还俗。影评家认为本片是她演技发挥最好的影片之一,她因此获得了当年的纽约影评家协会和英国影艺学院的最佳女演员奖,并继《罗马假日》、《龙凤配》之后第三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拍摄外景,剧组来到非洲。赫本开始不习惯这儿的气候,后来渐渐喜欢上了非洲。她说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纯朴最善良的人们。

大导演弗·辛尼曼匠心独运,使该片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修女传》重又把赫本推上万人瞩目的高峰。

6.《蒂芬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导演:布莱克·爱德华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出演妓女形象

奥黛丽在坐月子期间读了**剧本《蒂芬尼的早餐》,这是乔治·阿克塞尔罗德根据特鲁曼·卡波特的著名中篇小说改编的。故事主要是围绕一个名叫霍莉的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年轻的卖笑女子,她的生活,她的遭遇。

派拉蒙公司把拍摄此片列入计划,聘请奥黛丽·赫本担任女主角。请年轻有为的导演布莱克·爱德华执导。开始时,奥黛丽一想到自己要演这部**就心中紧张,因为这部片子有许多令人厌恶的外观,女主人公那乌七八糟的生活方式也使她反胃。毕竟霍莉这个形象和她以前饰演的清纯无邪的形象有相当距离,赫本也担心观众无法接受。

但是,赫本凭借出色的演技又一次取得了成功。她在表演时,并没有将她本人的风度,气质强加于霍莉身上,也没有把霍莉演成一个风骚、一无是处的女人。她塑造的霍莉性格饱满可信,鲁莽,稚气而又脆弱,开创了60年代**中女性解放角色的先河,并又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这部影片获得了全球性的成功,被很多文化人所喜爱。《华盛顿邮报》曾经报道:有几个大学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达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种摆不掉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们拉到**院去看——霍莉·戈莱特丽”。

影片的插曲《月亮河》更是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不久前还入选为“二十世纪最经典歌曲”。

7《谜中谜》(Charade,1963)

导演:斯坦利·杜宁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的多面才华

**蕾吉(赫本饰)在夫婿被人谋杀后发现自己也开始被三名男子追踪。在友人的告知下, 才知道原来夫婿生前曾经与四个人一同参与一项非法的勾当, 窃取并独吞了一笔巨款。当不明白赃款下落的蕾吉正苦于歹徒的骚扰时, 一个叫做彼得·贾许瓦(加利·格兰特饰)的男子的出现了,并协助她逃离一次次危险。蕾吉感激彼得,对他倾心不已,然而没想到最终真相大白,彼得竟是……

《谜中谜》这部希区柯克式的悬疑片,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它尝试把纤弱的奥黛丽·赫本陷于恐怖的深渊之中,从而使赫本在这样的情境中流露出独特的女性美。对于以前从来没有拍过此类影片的赫本来说,这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是赫本依然获得了成功。

赫本通过影片也展现了自己多方面的才华,比如这部**中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话就是赫本自己加进去的。如在蕾吉邀彼得到家里坐的一场戏中,她很优雅地问:“你为什么不进来,我又不会咬你。”停了一下之后,她接着说:“除非你要求我。”另一幕则是赫本靠在格兰特的肩膀上哭泣,她抬起头看着他时,突然不按剧本即兴地说:“你看!我把你的西装都弄湿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别担心,它自己会干。”赫本非常喜欢两人之间有趣的对手戏。影评则说这部**是“上乘的轻松喜剧片”。这也是导演杜宁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8.《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1964)

导演:乔治·顾柯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炉火纯青的演技

早在拍《蒂芬尼的早餐》时,奥黛丽就对记者说过,她最大的愿望是扮演《窈窕淑女》中的伊莉莎一角。这是根据英国剧作家肖伯纳的剧作《卖花女》改编的音乐歌舞剧。故事的的内容是:语音学家希金斯用一个贫苦的卖花姑娘伊莉莎做纠正语音、语汇和举止的试验,使她改掉方言土语和种种不文雅的举止,把她训练成一个看上去高贵、阔绰的斯文**,而最终希金斯本人也爱上了越来越迷人的伊莉莎。伊莉莎终于由蝶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舞台剧中的伊莉莎一角是由朱莉·安德鲁斯扮演的。当时的朱莉年仅18岁,有一副漂亮的女高音嗓子,因此音乐歌舞剧《窈窕淑女》在百老汇演出大获成功。但是,当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决定要把它拍成**时,他们决定选择知名度更大的赫本。

然而影片正式拍摄时赫本却遇到相当大的困难。由于这部影片是根据舞台音乐歌舞剧改编的,所以歌曲不少。伊莉莎要唱许多支歌。奥黛丽虽说在《甜姐儿》和《蒂芬尼的早餐》中唱过歌,但在目前这部片子里,奥黛丽的声音却远不能胜任。音乐导演向她摊牌了,告诉她说,她花了数周所录的歌曲统统作废,每支曲子都得找别人唱,重录。为这事,奥黛丽心情沮丧自不必说。

然而除此之外,赫本的表演精彩非凡,无论是朴直而缺乏教育的卖花女,还是雍容华贵的淑女,她演来游刃有余,恰到好处,这证明赫本的艺术造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遗憾的是,该片虽受到影评家和观众的推崇,成为音乐剧的代表作之一,并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项金奖,然而成就最大的赫本却未能获奖。

9.《等到天黑》(Wait until Dark,1967)

导演:梅尔·菲热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获奥斯卡影后提名

1967年拍的《等到天黑》(又译为《盲女惊魂记》)是赫本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悬念气氛不亚于希区柯克的力作进一步展示了赫本已渐趋化境的表演技艺。

她饰演一个瘦弱的盲女人,要对付闯入家中的强壮歹徒,并凭借智慧最终取胜。那么,这位盲女采用了什么方法呢?原来她把灯泡打碎,切断电源,使对手陷入黑暗之中。因为这是她的家,她已走过成千上万次。所以原本凶猛的歹徒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成了“盲人”。这样的情节设置,为表演提出了许多难题:比如她拿东西,既不能象正常人那样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又不能象在陌生地方那样跌跌撞撞。无疑,出演这样一个角色,对赫本来说又是一次新鲜而刺激的挑战。

为了体验盲人生活,找到真实感觉,赫本到盲人学校请教老师,把自己眼睛蒙上 ,甚至戴上对眼睛有害的隐形眼镜。最终在影片中奥黛丽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表演分寸,甚至在片中不曾眨动过一次眼睛。她也因此片而第五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10.《直到永远》(Always,1989)

导 演:斯皮尔伯格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出演的最后一部**

早已有着“人间天使”美誉的奥黛丽·赫本终于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部**中,真真切切地演了一回天使。这部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飞行员彼特似乎一心忙于自己的工作,对亲近他的人的感情需要视而不见,并且从不对女友说出自己的爱。而他的女友多琳达则是一个野丫头,她总是一身飞行员装饰,不故作温柔,还喜欢同飞行员们一起喝酒。当彼特最后一次飞行开始的时候,他对多琳达说了那几个字,但却被飞机的引擎声盖住。在行动中,彼特为救最好的朋友阿尔而牺牲了生命,不过,他的魂魄却被一位叫哈普的天使带回这个世界。起初,他为失去心爱的女人而绝望,但最后他促成了女友与别人相爱后,才安心地离去。

赫本在片子饰演的就是那个一身白衫的天使,雍容高贵,令人怀念,并且整部影片在斯皮尔伯格的精细镜头设置下,唯美而华丽,让人赏心悦目。尽管在这部影片中,奥黛丽饰演的只是一个很小的角色,但是,作为她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还是值得赫本迷们深深怀念,看着作为银幕上天使的她,也想着同是天幕下的她。

拍罗马假日的时候,他们确实是相爱了吧,赫本还是派克的粉丝,第一次见到他就像现在的欧巴粉丝一样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但是那时候派克已经结婚了还有仨孩子,但是一直有婚姻危机,拍完不久就离婚了海报上本来赫本名字很小只写格里高利派克主演。

派克把要求把名字改成赫本的,对演员来说这真是真爱但是派克好像觉得自己配不上赫本,把导演介绍给了她,希望对她事业有帮助吧,但是那导演之后劈腿了赫本和导演结婚的时候,派克送了一枚胸针给了赫本,后来87岁高龄的时候拍回了这枚胸针,其实这是他祖母的家传之宝。

扩展资料

格里高利·派克与奥黛丽·赫本相识于1952年的《罗马假日》,从此他们成为最佳银幕情侣。虽然不是恋人,但派克却守护了女神半个世纪。可谓“天涯咫尺,用尽一生守护”。当时23岁的奥黛丽·赫本,初出茅庐还没有任何的名气。36岁的格里高利·派克长相英俊,是好莱坞著名演员,是人们心中的男神,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1953年《罗马假日》上映之前,派克发现海报上打着他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却很小,而且藏在一个角落里。他特地通知制片方把原来演员表上的“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罗马假日》”改成了奥黛丽·赫本的名字。

1953年8月,《罗马假日》上映后引起轰动,赫本立即抓住了世界的目光。1954年3月25日,24岁的赫本因在《罗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获得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那天晚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金像奖的赫本,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语不成句,但她却没有忘记告诉世界:“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

《罗马假日》的公映,让她一夜之间从一朵山野间羞涩的雏菊变成了镁光灯下耀眼的玫瑰。很快,她有了爱情,梅厄·菲热,好莱坞著名的导演、演员兼剧作家,他的朋友,他介绍给她的。他很欣赏那个男人的才华,希望那个男人的职业可以带给她更大的成功。

英文姓名:Audrey Hepburn

出生:1929年5月4日

忌日:1993年1月20日,因乳腺癌病逝于瑞士

出生地:比利时布鲁塞尔

家庭: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身高: 五呎七吋 (170公分)

体重: 110磅 (50公斤)

三围: 32-20-35

发色: 棕色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

代表作: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1953

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1956

修女传(The Nun's Story)1959

窈窕淑女(My Fair Lady)1964

第凡内早餐1961

中国观众熟悉赫本,是从《罗马假日》开始,赫本辉煌事业的开端,也通常自《罗马假日》算起,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在赫本被挑选为《吉吉》一戏的主角时,在伦敦,挑选《罗马假日》饰公主的演员的工作正在进行。起初,导演打算邀请名演员琼·茜蒙丝主演该片,但琼想换换口味拍歌舞片,因而予以婉言拒绝。于是,导演决定采用**《乱世佳人》公开招聘女主角郝思嘉的扮演者的办法来挑选演员。

这部片子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好莱坞的著名导演威廉·惠勒执导。赫本本无心去参加女主角的角逐,一来她已决定演《吉吉》,二来《吉吉》一拍完她就准备结婚、成家立业过日子。所以她对《罗马假日》毫无兴趣。后来男爵夫人一再劝说,没办法,她才不得不去敷衍一下,即使选不上,她也会满不在乎。

测试选用的一组戏是:公主穿着睡衣,在一张大床上做仰卧起坐。赫本柔软得象只小猫,将双臂伸向装饰美丽的天花板。在此之后,她又极其自然地、孩子气地完成了一系列规定情节,当她做这些动作时,一架摄影机正悄悄地对着她拍摄,而她却全然不知。无论从现场还是从胶片上看,效果都是理想的。她当选为公主的扮演者,和派拉蒙公司签订了合同。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一结果对她的一生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当时演记者的男主角已定下来,是好莱坞的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

1952年5月,《吉吉》演出刚一结束,派拉蒙公司就要求她赶到罗马,参加拍摄。公司为赫本和派克举行了隆重的招待会,在罗马的“精益求精”旅馆召开。赫本虽说主演了《吉吉》十分成功,但她同所有其它年轻姑娘一样,对格里高利·派克非常崇拜。当时,派克刚过完36岁生日,高高的身材、瘦削、英俊、作风正派、和蔼可亲,他主演过一些优秀的影片,这些影片使他声誉卓著,成了全美国人的偶像。招待会上,当赫本和派克握手时,她完全被后者慑服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这儿,与其说她是**演员,不如说她是个影迷。她似乎忘了,她自己也是今天招待会的主角之一。但派克从一开始就决定设法让这女孩子自信。同时,就在他看见她喜笑颜开而又温柔顺从的样子的一霎那,他就明白了:这年轻姑娘一旦作为女主角出现在银幕上,就是一颗光芒四射的明星。导演惠勒也出席了招待会,他矮胖,长着一对招风耳,外表可爱,精力充沛,思想缜密。

《罗马假日》的拍摄是一个苦难的历程。因为一切都是实地拍摄,所以得清除人行道,把行人赶走,光这项工作就差点把副导演和制片主任累垮。好,竖起路障,汽车改线,有轨电车停驶,大楼腾空,赶走游人,公共纪念物的参观停止,为做到这一切,要向每个有关的人行贿。但有一件事最伤脑筋,那就是持续不断的噪音:电喇叭的尖叫,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吵架声,头上飞机轰鸣,乞丐们讨钱的喋喋不休……这些噪音全得消除,使之沉寂。因为是同步录音,但是罗马硬是得不到完全的宁静,因为喷泉的溅水声和鸽群的振翅声还是无法控制。此外,围观的意大利人即不听指挥又不肯安静,拍片日夜进行,他们则日夜围观,不论公主和记者到哪里拍片,哪里就有围观者。在拍摄一些表示爱情的亲密镜头时,似乎罗马城一半的人都来了。他们又是大笑又是大喊,冲着明星们指指点点,扮着鬼脸。剧情要求演员们装出凉爽舒适的样子,而实际情形却是热得要命,那年是罗马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演员脸部化妆的油彩甚至受热都溶化了,没办法,他们只好离开镜头,把颜色洗掉。拍摄的时间很长,常常是从黎明拍到下半夜。大家都热得吃不下饭,只是为了保持体力勉强吃一点点。赫本几乎什么也不吃,只饮一点香槟。她不叫苦,公主严以律己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这时已为人称道。更糟的是,罗马城的政治形势十分紧张,斗争激烈。拍摄期间,法西斯分子和***人在街上打仗。机枪嗒嗒作响,说不定什么地方会突然发生爆炸。因为这段时间正是五月选举刚过,发生了一些流血政治事件。当基督教民主党人夺取胜利时,抓住了携带**炸药的***人。在一座选为外景点的桥下竟发现了五名带炸药的恐怖活动者。工人的罢工也不断威胁着拍片工作,火炬游行、欢呼、唱着流行歌曲示威往往把拍摄日程打乱。

更糟的是,罗马城的政治形势十分紧张,斗争激烈。拍摄期间,法西斯分子和***人在街上打仗。机枪嗒嗒作响,说不定什么地方会突然发生爆炸。因为这段时间正是五月选举刚过,发生了一些流血政治事件。当基督教民主党人夺取胜利时,抓住了携带**炸药的***人。在一座选为外景点的桥下竟发现了五名带炸药的恐怖活动者。工人的罢工也不断威胁着拍片工作,火炬游行、欢呼、唱着流行歌曲示威往往把拍摄日程打乱。

因此,工作进展很慢,难题多。有时为了重复拍一个镜头,一个下午要干上60回,赫本有点承受不了,但她并不怨恨,她也力求完美。不过导演为赫本也尽力克制自己,他用一切办法提高她的自信心,让她感到轻松愉快。他告诉她说,她必须忘掉自己是在演戏,应当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公主。他给她上了**明星的第一课,他教她“要迎合内心的感觉而不是做戏”。这一点让赫本终生受益匪浅。

派克是一个大明星,赫本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年轻新星,因此,拍摄期间,总有些小报记者把两人用浪漫故事扯到一起,这让赫本十分恼火。其实,派克对赫本体贴、爱护、且始终如一,他体察她的感情和她对他的敬畏。拿下这部片子在他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他无私地哺育她一场又一场戏,因为他意识到,是她而不是他在这部片子中更有价值。他是一个有道德而大度的人,他们之间根本没有任何浪漫故事。

拍摄工作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1953年8月20日,赫本飞往伦敦参加《罗马假日》的首映式,然后又飞往威尼斯参加威尼斯**节。在美国,也为《罗马假日》的上映开了公众招待会。该片在全世界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日本,这部片子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赫本后来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偶像。赫本片中的短发型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罗马假日》是同期上映影片中最走红的一部。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据说褒曼在看该片时,竟发出一声惊叫,她丈夫罗西尼问她:

“你为什么叫喊?”

这位大明星说:“我被奥黛丽·赫本深深感动了。”

这个消息传来,使赫本大受鼓舞。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此届颁奖仪式1954年3月25日在洛杉矶和纽约同时举行。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通用汽车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出租车。在一名警察护送下直奔颁奖现场——世纪剧院。她感到体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虑、恐惧,那天晚上的一切对她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出租车上,她换掉了戏装,一下车,她穿过剧场外庞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着男爵夫人。穿过门厅,那里簇拥着大批记者和倾慕者,闪光灯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她马上躲进化妆间去洗脸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记者和摄影者们等了五分钟便不耐烦了,把门拍得震天响。无奈,赫本只好先放他们进去拍上几张。赫本步入会场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远在墨西哥的主持人贾莱·古柏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赫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接着看到古柏拆开一只信封,抽出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条,做出宣读获奖者的样子,赫本内心怦怦直跳,她紧咬指甲,紧张地期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世纪剧场的司仪走上舞台,宣布道:“获奖者:奥黛丽·赫本。”

赫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欢呼声中,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跑到舞台侧翼,由于过度兴奋,本应向右,她却向左跑去,司仪赶紧把她招呼到舞台中央来,在抓住奖品的当儿,她差点和司仪撞个满怀。她接过金像说了一句话:“这真有点让人受不了。”又说了几句官样的感激话后,她就逃离了舞台。

然后是到记者招待会去。赫本由于乐极发呆,竟把金像给弄丢了。她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着,但谁也找不着它。这样,她拍照的时候就没法拿着金奖了。有人拿出另一个让她拿着。最后,她的那一个竟在女厕所里找到了。可惜的是,10年后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戏期间,小偷溜进她的家,偷走了这一座金像。

此刻,赫本兴奋得发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冷静。她吻学院院长琴·赫肖特时,本应吻面颊,赫本却吻了她的嘴唇。不过还算幸运,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家。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摇来晃去,闹得她母亲男爵夫人也一夜没睡好。

几天以后,赫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她荣获美国戏剧年度奖——托尼奖。从此以后,荣誉对她纷至沓来。事实证明,此时赫本已处于事业的顶峰。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钟的短片以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内,她就获得如此殊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简直成了荣誉“暴发户”,也的确“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赫本荣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新秀辈出的时代,人们为影坛出现这样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而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纷纷向她表示祝贺,赫本也十分愉快,她用各地发来的贺文装饰她的房间,以此来庆祝她的成功。之后,她一帆风顺,成为欧美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费城故事 格兰特与赫本经典作品

  作者:乐乐

  类型:喜剧/浪漫

  出品:华纳

  容量:D9+D5

  视频:满屏4:3

  音频:英语MONO10

  字幕: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中文

  花絮:关于明星和导演的纪录片/评论音轨/广播剧/预告片等

  片长:112分钟

  导演:乔治库柯George Cukor

  主演: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 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 詹姆斯史都华 James Stewart

  推荐指数: 影片:85 碟片:90 IMDB:82/10 (10,748 votes)

  翠西是贵族社交圈中的名媛,她的第二次高调婚姻引起八卦杂志《SPY》的强烈兴趣,杂志社欲通过翠西的前夫狄克特的关系,派遣文字记者麦考利和女摄影记者丽兹到翠西家的豪宅去探访有关婚礼的一切内幕花边。狄克特虽然已和翠西离异,但心中仍然深爱着翠西。未婚夫乔治出身平民,虽然看上去与翠西融洽相处,但两人之间似乎总存在着一丝丝的隔阂。麦考利和丽兹的真实身份眼看就要被揭穿,狄克特利用手中杂志主编提供的有关翠西父亲不检点的证据让翠西一家默许了麦考利和丽兹的探访。翠西在发现麦考利的真实身份及阅读了他的文字后导致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在婚礼举行的前夜,翠西因为酒醉而和麦考利有了一些亲密的举动引起了未婚夫乔治的误会既而断然愤怒的取消了婚礼。面对满室的亲朋好友及响起的婚礼进行曲,翠西该如何面对如此窘境?曾经高傲不羁的翠西在经历了这一连串事件而开始重新省视自我,她与狄克特是否能够再次破镜重圆吗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w6YRnes8sY

出生教育 尽管对于霍华德·休斯的出生日期仍然有争论,一般认为霍华德·休斯1905年12月24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其父母为老霍华德·休斯和Allene Gano Hughes。老霍华德·休斯是钻探石油使用的双锥旋转钻头的发明者和休斯工具公司的创办者。老霍华德·休斯发明的钻头在石油钻探史上具有革命意义。但是霍华德·休斯的父母在其十几岁的时候双双故去,霍华德·休斯继承了其父亲的大部分遗产。

在十几岁的时候,霍华德·休斯宣称其人生目标为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高尔夫球员,世界上最好的飞行员和世界上最好的**制作人。霍华德·休斯一生曾经在很多优秀学校就读,但是从来没有能够拿到一个学位。他曾经就读的学校有位于 马萨诸塞州西牛顿的Fessenden School,加利福尼亚Ojai的Thacher School,加州理工和Rice Institute(现Rice大学)。在Rice就读期间霍华德·休斯继承了其父亲的公司,霍华德·休斯辍学。 **制作人 霍华德·休斯利用其继承的财产跻身**界。一开始霍华德·休斯并不被**界看好,认为他只是一个富家的纨绔弟子。但是1927年他发行了他拍摄的处女作《Everybody's Acting》和《两个阿拉伯骑士》,两部**都获得了商业成功。《两个阿拉伯骑士》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喜剧片导演奖。1928年的《The Racket》和1931年的《The Front Page》都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他花费了空前的400万美元私有资金自编自导的空战史诗片《地狱天使》和他1932年制作的《伤疤脸》都成为了非常成功的影片。霍华德·休斯最知名的**为Jane Russell主演的《歹徒》。由于在《伤疤脸》中的暴力情节和《歹徒》中的暴露镜头,这两部影片遭到当时**工业界的严格审查《伤疤脸》后来于1983年重拍。

个人**作品

1927年 《Everybody's Acting》

《两个阿拉伯骑士》

1928年 《The Racket》

1930年 《Hell's Angels》

1931年 《The Front Page》

1932年 《伤疤脸》

1943年 《The Outlaw》

《歹徒》 花花公子 休斯来到好莱坞后,就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泡妞事业,第一个被他看上的是默片时代“最漂亮的女孩”比莉·德芙,他先后用钱搞定了比莉的老公和自己的老婆,让他们分别离婚,可是他们俩没有结合,比莉不辞而别,有人说是因为休斯跟简·哈罗的情缘,有人说是因为休斯对比莉过度监视,但比莉自己说是个人原因,并说她当时深爱休斯。

1935年,休斯认识了正在拍片的凯瑟琳·赫本,当时赫本对休斯没有什么好的第一印象,但很快休斯发动了洪水般的爱情攻势,他驾驶侦察机赴约会,和她一起烛光晚餐。1937年1月,当休斯成功打破横跨美洲大陆飞行纪录之后。他跑到机场的一个电报亭里,给赫本发去了这样的文字:“已经降落。很安全。在纽瓦克。爱你。霍华德。”那一年,他俩开始同居。

在一段时间里,两人感情很好。休斯驾驶着飞机带着赫本在美洲各地游玩。“完全是天上的生活”,赫本后来回忆道。有一次他们甚至从纽约59大街的桥底下起飞,飞了一段之后,感觉天气太热,就在长岛中间停下来游泳。

1938年3月,休斯前往芬威克拜会赫本的家人,遭到了这个北方家族的冷淡。更糟的是,赫本的前夫鲁德罗·斯蒂芬不时出现在他们面前,而赫本家的人对他的热情明显超过休斯。这给二人的关系增添了一道裂痕。之后他们的感情出现问题,两个人的个性都极为强烈,在事业上发生了许多争执,赫本甚至因为被RKO炒掉威胁要跳楼。在38年休斯完成个人第一次环球飞行后,他向赫本求婚,当时赫本没有答应,休斯说,给你三天时间考虑。这让赫本感到很压抑。他们俩的媒人加里·格兰特试图劝说休斯让步,但休斯拒绝了。一切难以挽回,两人分手。

这段感情被看作是休斯最后一段真正的爱情,此后他开始了壮丽到靡烂的猎艳之旅,他的目标名单上有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一线明星:金吉儿·罗杰斯、贝蒂·戴维斯、简·西蒙丝、苏珊·海华德、吉恩·蒂尔尼、丽塔·海华丝、玛丽安·玛什、拉纳·特纳、艾娃·嘉德娜、简·彼得斯。。。。。。据说只有琼·芳登和伊丽莎白·泰勒没有上钩。

他的追求方式是难以拒绝的,本身家财万贯,又英俊潇洒,而且还有一招杀手锏:送一枚结婚戒指给自己的猎物,同时赌咒发誓要和她共结连理。有的时候他甚至使用出这样的手段,找一座小教堂,请一个人做牧师的装束,假意宣布婚约已经得到上帝的见证――若干年之后,这些非法婚姻将令负责休斯遗产诉讼的律师们大伤脑筋。

1948年,休斯买下了整个雷电华(RKO)**公司的控制权。他在源源不断地制造美女影片的同时,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充自己后宫。休斯往往会在翻阅杂志的时候,突然指着某张封面说:“我要这个女孩!”――于是他的手下就赶紧找到她,许诺休斯先生可以让她成为**明星,然后为她专门开设舞蹈和台词训练课程,为她修整牙齿和训练形体。

曾经有一家八卦杂志统计,某一时间段内,休斯在洛杉矶藏有“164个女朋友”。但是在杂志出版的当天,休斯的手下就接到了命令:把这一期的所有印本全部买空。

贝蒂-戴维斯的老公发现了霍华德-休斯同自己老婆有染,并偷拍了他们约会的全过程,亿万富翁出资7万5千美金买下了这卷录影带,并堵住了贝蒂老公的嘴。 这就是霍华德·休斯,美国历史上最牛的花花公子,他得到了那个绰号:“世界上最伟大的好色之徒The World's Greatest Womanizer”。 航空家和工程师 霍华德·休斯终生都是一个航空爱好者,一个飞行员还是一个自学成才的航空工程师。霍华德·休斯14岁开始学习飞行。他创造了很多飞行世界记录,在掌管休斯飞行器期间还设计并制造了几架飞机。他设计的飞机中最重要的应当为休斯H-1赛手。1935年9月13日,在试飞过程中霍华德·休斯驾驶H-1创造了566公里/小时的速度记录。1937年1月19日,霍华德·休斯驾驶一架改装过的H-1创造了7小时28分25秒从洛杉矶到纽约的飞行记录,平均飞行速度518公里/小时,之前的记录为其创造的9小时27分。

H-1赛手包括若干项创新设计,例如流线型机身,可收放起落架,向机身找平的铆钉和接头以减少空气阻力等。零式,Focke-Wulf FW190,F6F地狱猫等二战期间的战机都受到了H-1的影响。1975年,霍华德·休斯使用的H-1捐献给了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史密森尼博物馆名下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1938年7月10日霍华德·休斯驾驶一架洛克希德Super Electra创造了91小时环球飞行的世界记录。

1938年休斯顿的William P Hobby机场被命名为霍华德·休斯机场,但是由于人们反对使用仍然健在的人的名字命名机场,该机场的名字后来又改回了原名。

霍华德·休斯一生获得了很多奖项。包括1936年和1938年Harmon Trophy,1939年Collier Trophy和1940年的Octave Chanute Award。美国国会为了表彰其环球飞行的功绩专门颁发了一枚国会奖章。据《纽约时报》报道霍华德·休斯从来没有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领奖,最终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把这枚奖章寄给了霍华德·休斯。

1938年,曾做过好莱坞特技飞行员的跨大陆及西部航空Transcontinental and Western Air (T&WA)执行主管William John Frye购买了一批33座的波音307型客机。这种客机是世界上第一种有增压仓的客机。William John Frye通过游说同样为航空前卫人士的霍华德·休斯获得了足够的资金而霍华德·休斯则成为T&WA的最大投资人。由于霍华德·休斯的推动,T&WA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一直是最先进客机的积极购买者。在休斯的管理下,T&WA取得了长足进步并更名为环球航空Trans World Airlines, TWA。TWA于2001年被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 AA)并购。

休斯飞机公司

霍华德·休斯1932年创办了休斯飞机公司,目的是为了将战斗机改装成H-1型竞速飞机。公司位于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加州博班的一个飞机仓库,当时是休斯工具公司的一个分部。二战期间,休斯飞机公司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军机供应商,此后1947年又成立了直升机部门。

1948年休斯在飞机公司创建了一个新部门, 休斯空间集团。此后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1961年成为休斯空间与通讯公司。 休斯飞机公司在1985年被通用汽车收购成为休斯电子。1990年代末又被通用汽车出售。一部分后来被并入麦道公司,并最终由于麦道被并购而加入波音。公司的另一部分在1998年被雷神合并。

空难

1946年7月7日,霍华德·休斯在试飞XF-11时飞机发生故障坠毁于比华利山庄。飞机撞毁了三栋房屋并引燃大火。霍华德·休斯受伤后被刚好在附近访问朋友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士长William L Durkin救出。霍华德·休斯在这次事故中折断了领骨六根肋骨并受到大面积三度烧伤。很多人认为在其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吗啡和止疼药导致霍华德·休斯后来的鸦片瘾。他标志性的小胡子就是在这次事故后为了遮盖上唇的伤疤而留的。

H-4大力神

当二战临近之时,霍华德将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建造军用战斗机上。但他的保密措施以及对军事协议和标准化材料的藐视,使他一直得不到政府的合作合同。著名的造船专家亨利·凯泽帮助霍华德取得了一份三个月内造三条飞船的价值1800万的合同。对霍华德来说,这些条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他最终也只造成了一条飞船,而且是在战争结束之后。这条飞船只飞了一次,这就是霍华德·休斯一生付出最大努力的飞机是H-4大力神,人们通常把这架飞机称为“云杉鹅” (这架飞机实际上大部分是使用白桦木制造而不是云杉)。H-4是一架巨型水上飞机,至今还保持着最大翼展的世界纪录。其机身高度同空中客车A380相同,为并列世界第一,但是如果去掉起落架的话H-4就要高于空中客车A380。其长度仅次于安-225,波音747和空中客车A380居世界第四位。霍华德·休斯亲自操纵她于1947年11月2日飞行了1英里。这架飞机是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应用制造的,但是在二战结束后才完工。美国参议院组成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并把霍华德·休斯传到华盛顿解释为什么没有能够在战争结束前交货。但是这个调查委员会在提交最终报告前就解散了。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1953年霍华德·休斯在特拉华州创立了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专注于生物医学研究包括对“生命本身起源”的研究。

理查德水门事件

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前,理查德·尼克松被揭发其兄弟曾接受霍华德·休斯20万零5千美元的贷款而且从未偿还而落选。

水门事件中,被闯入的办公室属于霍华德·休斯的雇员。

秘密打捞潜艇

1972年中央情报局请霍华德·休斯帮助打捞一艘在夏威夷附近沉没的苏联潜艇。霍华德·休斯以采集海底锰结核为名制造了一艘深海潜艇Glomar Explorer来进行此项秘密工程。

1974年打捞工作开始,但是在打捞过程中发生的机械故障导致潜艇断裂,半艘潜艇落到了海底。很多人认为在失落的半艘潜艇中有苏联海军的密码本和核导弹。在打捞上来的半艘潜艇中美国获得了两枚核鱼雷和密码机,6名苏联海军人员的尸体也被打捞上来。工作人员为这六名苏联海军人员举行了正规的海葬并进行了**记录。

1974年,一个小偷从霍华德·休斯的办公室盗走了相关的资料。

1975年,这项名为“詹尼弗项目”的行动曝光。

隐居的晚年

霍华德·休斯患有强迫性精神症。50年代末,曾经是美国最引人瞩目的人之一的霍华德·休斯彻底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尽管小报经常报道关于霍华德·休斯的谣言,但是这些消息多半无法得到证实,例如不同的报纸曾经多次报道过霍华德·休斯的死亡。

霍华德·休斯在很早就表现出来,在30年代,霍华德·休斯的朋友说霍华德·休斯在吃他最喜欢吃的豆子的时候对豆子的大小非常介意,要用一个特殊的叉子把豆子按大小排序后再吃。在拍摄The Outlaw的时候,霍华德·休斯对Jane Russell的衣服的小问题表现出非常的执着,声称衣服上的褶暴令Jane Russell的乳房看上去像是有两个乳头。后来他给工作人员写了一个详细的备忘录说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霍华德·休斯最终陷入了彻底的隐居状态,每天把自己锁在黑屋子里面。尽管他有一个随叫随到的理发师,霍华德·休斯每年才剪一次头发和指甲。在霍华德·休斯居住的地方通常会有好几个霍华德·休斯高价雇佣的医生,但是霍华德·休斯很少让他们看病而且不听他们的。在他生命的末期,霍华德·休斯的圈子里主要为摩门教徒,因为他认为只有摩门教徒才可以相信。

在这一阶段,霍华德·休斯对可卡因,地西泮等多种药物上瘾,并且越来越虚弱。很多传记和小说里说他用牛奶瓶装尿,并且用纸巾盒做鞋。但据报道他仅有一次马桶漏水的时候用纸巾盒做鞋以“保护”自己。他坚持拿东西的时候要垫上纸巾,这样可以把他和细菌隔开。霍华德·休斯很年轻的时候就感染了梅毒,在三期梅毒阶段他的手上长了小水疱,一般认为医生曾经在这一阶段告诫他不要同别人握手,霍华德·休斯把这不和别人握手的习惯保持了终生。霍华德·休斯还曾经烧毁了自己的全部衣物,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担心他害怕梅毒细菌会寄生在他的衣物中。

霍华德·休斯老年从贝弗利山搬到了波士顿,最后有搬到了拉斯维加斯并成了一个赌场大亨。1966年11月27日,霍华德·休斯收购了Desert Inn(现Wynn Las Vegas所在地),这个饭店的第8层成了其王国的控制中心,而第9层则成了他的私人住宅。

从1966到1968年间,他从黑手党手中收购了Castaways (现Mirage和Treasure Island所在地), Frontier (现名New Frontier), The Landmark Hotel and Casino(现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所在地), Sands(现The Venetian所在地)和Silver Slipper等几家主要饭店和赌场,使拉斯维加斯摆脱了黑手党的控制。他希望把拉斯维加斯在人们印象中黑帮加妓女的形象改变为“一个穿着正装的男人和一个戴着珠宝穿着皮草的美丽女人正在从一辆豪华车里面出来的样子”。由于他失眠,他收购了几家拉斯维加斯地方电视台,这样在凌晨的时候他可以看他想看的节目。

霍华德·休斯的资产由一个被外人戏称为“摩门黑手党”的小组掌管。这个小组除了管理霍华德·休斯的庞大资产之外还负责满足霍华德·休斯的各种奇怪的愿望。霍华德·休斯有一次想吃Baskin Robbins' 的香蕉坚果口味,但是Baskin Robbins' 已经停产这种口味的雪糕,“摩门黑手党”于是按照Baskin Robins' 最小的订单专门定购了350加仑。但是霍华德·休斯几天之后说他又不想吃香蕉坚果口味了。结果Desert Inn向其赌场的顾客免费发放了一年的香蕉坚果口味雪糕。

作为拉斯维加斯的大亨,霍华德·休斯在内华达有很大的政治和和经济影响力,甚至能够影响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由于担心会受到核辐射,霍华德·休斯还曾经试图提供给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和理查德·尼克松每人1百万美元,让他们停止在内华达的地下核试验。霍华德·休斯的助手没有真的去行贿而是告诉他约翰逊拒绝受贿,而尼克松没有联系上。

1971年Jean Peters以两人分居很久为由申请离婚。Jean Peters仅仅要求了每年7万美元的终生赡养费,附加按照通货膨胀调整,并放弃了霍华德·休斯的财产。霍华德·休斯想给Jean Peters100万美元,但是Peters拒绝了。霍华德·休斯的助手说霍华德·休斯从来没有说过Peters的坏话。Peters也拒绝谈论她和霍华德·休斯之间的生活,仅仅说她在申请离婚前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霍华德·休斯,霍华德·休斯仅仅同她通电话。Peters还拒绝了几个非常有诱惑力的传记作家和出版商的邀请。

1972年,作家Clifford Irving宣称他将同霍华德·休斯合作一部霍华德·休斯的自传。在这部自传出版之前,霍华德·休斯公开宣布他从来没有写自传。最终Clifford Irving由于欺诈被关了14个月监狱。

死亡和遗产

1976年4月5日,70岁的霍华德·休斯在从墨西哥的住处去休斯顿的卫理公会医院时在飞机上去世。多年的怠慢使其面容无法辨认,最终FBI通过其指纹认定其是霍华德·休斯。

尸体解剖认为其死于肾衰竭,但是在其血液中还有致命剂量的可卡因和大量的地西泮。在其胳膊上还发现了四个折断的针头。身体多处发生骨折,并发现其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身高180CM体重却只有83斤。

霍华德·休斯最终被葬于休斯顿的Glenwood公墓。霍华德·休斯没有留下遗嘱,关于其遗产发生了大量的诉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2002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