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怎么过?

七夕情人节怎么过?,第1张

精心准备小礼物

  鲜花和巧克力只是初级阶段的,当然如果你们是第一次过七夕节,这些也是可以的。精心准备一份礼物,不要求多珍贵,一定是对方需要的、喜欢的。

看**

  在广阔的**院,和广大的情侣们一起看一场爱情**,回味你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千万不要看啥打斗片,那真是分分钟坏节奏的事。

祝福

  在清晨醒来的时刻,给对方一个电话或者短信。不仅显得你对七夕的重视,更看出你对对方的喜爱。

散步

 两个人围着小公园散散步,聊聊天,快速提升感情。或者两个人计划去哪里旅行,都是很不错的决定。

烛光晚餐

 可以是喜爱的餐厅,或者是第一次约会的地方,也可以是为对方亲自下厨的味道。这样的烛光晚餐,相信会照亮每个人心中的美好。

到海边放烟花、看星星

  如果你们是住在海滨的城市,那么恭喜你们这个七夕节去海边度过是最合适不过了呢。带着心爱的`人漫步在沙滩上,感受大海的澎湃激情,看一望无际的大海,这不是让浪漫程度直线上升吗。而且夜间还可以放烟火享受这浪漫的一刻,岂不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在家享受二人时光

  如果您的伴侣是比较安静,又或者是平时很少人享受二人世界的情侣,可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您的爱人精心准备一份烛光晚餐,准备一部爱情**,好好享受一下两人时光,岂不美哉?

这个男主是有自闭症的,不是忧郁症,很好看的

陶陶的《晴天娃娃》

人家说,微笑是上帝送给人们最美的礼物,

只是他不懂,为什麽上帝偏偏忘了他?

他本以为一生就要这样平平淡淡,无情无爱的过了,

却没想到,某年某月的某一日,

他遇著了她,一个爱笑,爱闹,

善良得像Angel的晴天娃娃!

她就像开启他幸福的钥匙,手贴著他的心,

告诉他上帝只是在跟他玩捉迷藏,

她,不但带领他体会喜怒哀乐的情绪,

更教会他什麽是快乐,什麽是喜欢,什麽是爱,

让他黑白的生命,终於有了鲜艳的色彩……

卫小游的《阳光请进》

那真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她曾经有另外一个名字和身分,她是另外一个人, 却因为稚龄的她迷路了,所以换了一个名字和身分, 那段不复记忆的过去从此成为她人生的空白! ‘走吧!走找寻自己吧!’她这么对自己说, 然后毅然抛下求婚的男友来到地球另一端的陌生国度 但就在一个人情味满满的阳光小镇上, 她居然遇见一个不肯被阳光照耀的人物—— 一个大男人把自己关在不见天日的大房子里, 门上还装置六道重锁! 而他那双忧郁到深深的、冰冷的海底的眼睛, 竟把她卷进他那个失控的童话故事里

讲的是男主是个 明星 但一次吸毒事件把他从事业巅峰沉到了谷底 然后得了抑郁症 吃饭都是从网上订购不出门的 后来遇见了女主。。。。

这些没看过《定义独一无二》《嫁给林安深》《鸿孕当头》《王子与玫瑰》。新手,希望采纳。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赏析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干《室思》诗句,《室思》第三章: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自六朝至唐代,拟作者不少,如南朝宋时的刘裕、刘义恭、颜师伯,陈朝陈后主,隋代陈叔达等,均有拟作,唐代作者尤多,见于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这些拟作,不仅题名取自徐干的诗,技法也仿照徐干的诗。雍裕之这首诗(《吟窗杂录》载辛弘智《自君之出矣》与此诗相同,并收入《全唐诗》),模仿的痕迹尤为明显。这首诗表现了思妇对外出未归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其手法高明之处在于立意委婉,设喻巧妙,所以含蓄有味。

自从夫君外出,思妇独守空闺,整日相思怀念;平日梳妆打扮,都是为了让他看了满意,而今他走了,便不必再去对镜簪花了,她想:这宝镜为谁明呢?意思是宝镜既不为谁明,也就自然不明了,是明镜暗不治的进一层说法,比李咸用《自君之出矣》鸾镜空尘生说得更为委婉。这种表达方式,不只是徐干《室思》的继承和发展,其源可上溯到《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意思是:妆扮美容,只是为丈夫;丈夫不在,何必梳妆?这就是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的女为悦己者容,正表现了女子对于丈夫的忠贞。

思念夫君,就像陇头的流水,长流无极;听到陇水呜咽的流声,让人肝肠断绝,感伤悲泣。在徐干《室思》中,只是说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是一般化的说法;雍裕之则将流水具体化为陇水,这就如同北朝无名氏的《陇头歌辞》中的句子: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四野。以及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这首歌刻画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形象。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因为暗用了《陇头歌辞》,便使所思念的夫君在外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内容,即在外过着凄凉漂泊的生活;这个思字,便更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主人公简直要声泪俱下了。除了陇头流水的联想之外,这里还保存着徐干《室思》思君如流水这一巧妙的比喻。这种比喻是将感情物化,即以有形的物体的形象来比喻无形的内心的情思。以流水喻思君之情,可以兼含多种意思:第一,以水流不断,比喻日夜思君,如无有穷已时即取此义;第二,以水流无限,比喻思妇情长。如李白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以流水之长比喻情意之长,即取此义;第三,以流水呜咽,比喻情意凄切。如果说前二义可以在流不断与思不断、水无限与情无限之间直接找到相似点,那么水流呜咽与情意凄切便很难直接找到相似点,必须加以联想,由流水联想到水声,由水声联想到呜咽哭泣之声,由呜咽声再联想到感情的凄切。这是超越相似点的比喻,是不似之似,修辞学上称为曲喻。李贺《天上谣》银浦流云学水声,即属于此类比喻。由于《自君之出矣》后两句的比喻十分巧妙,不仅化无形为有形,增加了诗的形象性,而且具有多种含意,这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天地,使读者读了感到余味无穷。 /p> 杂诗·君自故乡来

王维 杂诗君自故乡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及注释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1、来日:来的时候。

2、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3、着花未:开花没有着(zhu)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4、选自《王维集校注》

赏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情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故乡事来设问,可是问什么好呢?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竟然不知从何问起。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踌躇,对方的诧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想必读者对此也感到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这是诗人留给人们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诗经 皇矣

《诗经: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维此二国,其政不获。

维彼四国,爰究爰度。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

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帝迁明德,串夷载路。

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

松柏斯兑。

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

维此王季,因心则友。

则友其兄,则笃其庆,

载锡之光。

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

貊其德音,其德克明。

克明克类,克长克君。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比于文王,其德靡悔。

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帝谓文王:

无然畔援,无然歆羡,

诞先登于岸。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

侵阮徂共。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以按徂旅。

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

陟我高冈,无矢我陵。

我陵我阿,无饮我泉,

我泉我池。

度其鲜原,居岐之阳,

在渭之将。

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

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帝谓文王:訽尔仇方,

同尔弟兄。

以尔钩援,与尔临冲,

以伐崇墉。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

执讯连连,攸馘安安。

是类是禡,是致是附,

四方以无侮。

临冲茀茀,崇墉仡仡。

是伐是肆,是绝是忽。

四方以无拂。

注释:

1、皇:光辉、伟大。

2、临:监视。下:下界、人间。赫:显着。

3、莫:通瘼,疾苦。

4、二国:有谓指夏、殷,有谓指豳、邰,皆不确。马瑞辰《毛传笺通释》引或说:古文上作二,与一二之二相似,二国当为上国之误。此说是,上国系指殷商。

5、政:政令。获:得。不获,不得民心。

6、四国:天下四方。

7、爰:就。究:研究。度:图谋。

8、耆:读为稽,考察。

9、式:语助词。式廓:犹言规模。

10、眷:思慕、宠爱。西顾:回头向西看。西,指岐周之地。

11、此:指岐周之地。宅:安居。

12、作:借作柞,砍伐树木。屏:除去。

13、菑:指直立而死的树木。翳:通殪,指死而仆倒的树木。

14、修:修剪。平:铲平。

15、灌:丛生的树木。栵:斩而复生的枝杈。

16、启:开辟。辟:排除。

17、柽:木名,俗名西河柳。椐:木名,俗名灵寿木。

18、攘:排除。剔:剔除。

19、檿:木名,俗名山桑。柘:木名,俗名黄桑。以上皆为倒装句式。

20、帝:上帝。明德:明德之人,指太王古公亶父。

21、串夷:即昆夷,亦即犬戎。载:则。路:借作露,败。太王原居豳,因犬戎侵扰,迁于岐,打败了犬戎。

22、厥:其。配:配偶。太王之妻为太姜。

23、既:犹而。固:坚固、稳固。

24、省:察看。山:指岐山,在今陕西省。

25、柞、棫:两种树名。斯:犹乃。拔:拔除。

26、兑:直立。

27、作:兴建。邦:国。对:疆界。

28、大伯:即太伯,太王长子。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太王爱王季,太伯、虞仲为让位于季历,逃至南方,另建吴国。太王死后,季历为君,是为王季。

29、因心:姚际恒《诗经通论》:因心者,王季因太王之心也,故受太伯之让而不辞,则是能友矣。友:友爱兄弟。

30、则:犹能。

31、笃:厚益,增益。庆:吉庆,福庆。载:则。

32、锡:同赐。光:荣光。丧:丧失。

33、奄:全。尽。

34、貊:《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及《礼记-乐记》皆引作莫。莫,传布。

35、克:能。明:明察是非。类:分辨善恶。

36、长:师长。君:国君。

37、王:称王,统治。

38、顺:使民顺从。比:使民亲附。

39、比于:及至。

40、悔:借为晦,不明。

41、施:延续。

42、畔援:犹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43、歆羡:犹言觊觎,非分的希望和企图。

44、诞:发语词。先登于岸:喻占据有利形势。

45、密:古国名,在今甘肃灵台一带。

46、阮: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一带,当时为周之属国。阻:往,至。共: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北,亦为周之属国。

47、赫:勃然大怒的样子。斯:犹而。

48、旅:军队。

49、按:遏止。徂旅:此指前来侵阮、侵共的密国军队。

50、笃:厚益、巩固。祜:福。

51、对:安定。

52、依:凭借。京:高丘。

53、陟:登。

54、矢:借作施,陈设。此指陈兵。

55、阿:大的丘陵。

56、鲜:犹巘,小山。

57、阳:山南边。

58、将:旁边。

59、方:准则,榜样。

60、大:注重。以:犹与。

61、长:挟,依恃。夏:夏楚,刑具。革:兵甲,指战争。

62、顺:顺应。则:法则。

63、仇:同伴。方:方国。仇方,与国、盟国。

64、弟兄:指同姓国家。

65、钩援:古代攻城的兵器。以钩钩入城墙,牵钩绳攀援而登。

66、临、冲:两种军车名。临车上有望楼,用以了望敌人,也可居高临下地攻城。冲车则从墙下直冲城墙。

67、崇:古国名,在今陕西西安、户县一带,殷末崇侯虎即崇国国君,《尚书大传》有文王六年伐崇的记载。墉:城墙。

68、闲闲:摇动的样子。

69、言言:高大的样子。

70、汛:读为奚,俘虏。连连:接连不断的状态。

71、攸:所。馘:古代战争时将所杀之敌割取左耳以计数献功,称馘,也称获。安安:安闲从容的样子。

72、是:乃,于是。类:通禷,出征时祭天。祃:师祭,至所征之地举行的祭祀;或谓祭马神。

73、致:招致。附:安抚。

74、茀茀:强盛的样子。

75、仡仡:高崇的样子。

76、肆:通袭。

77、忽:灭绝。

78、拂:违背,抗拒。

译文:

上帝伟大而又辉煌,洞察人间慧目明亮。

监察观照天地四方,发现民间疾苦灾殃。

就是殷商这个国家,它的政令不符民望。

想到天下四方之国,于是认真研究思量。

上帝经过一番考察,憎恶殷商统治状况。

怀着宠爱向西张望,就把岐山赐予周王。

砍伐山林清理杂树,去掉直立横卧枯木。

将它修齐将它剪平,灌木丛丛枝杈簇簇。

将它挖去将它芟去,柽木棵棵椐木株株。

将它排除将它剔除,山桑黄桑杂生四处。

上帝迁来明德君主,彻底打败犬戎部族。

皇天给他选择佳偶,受命于天国家稳固。

上帝省视周地岐山,柞树棫树都已砍完,

苍松翠柏栽种山间。

上帝为周兴邦开疆,太伯王季始将功建。

就是这位祖先王季,顺从父亲友爱体现。

友爱他的两位兄长,致使福庆不断增添。

上帝赐他无限荣光,承受福禄永不消减,

天下四方我周占全。

就是这位王季祖宗,上帝审度他的心胸,

将他美名传布称颂。

他的品德清明端正,是非类别分清眼中,

师长国君一身兼容。

统领如此泱泱大国,万民亲附百姓顺从。

到了文王依然如此,他的德行永远光荣。

已经接受上帝赐福,延及子孙受福无穷。

上帝对着文王说道:

不要徘徊不要动摇,也不要去非分妄想,

渡河要先登岸才好。

密国人不恭敬顺从,对抗大国实在狂傲,

侵阮伐共气焰甚嚣。

文王对此勃然大怒,整顿军队奋勇进剿,

痛击敌人猖狂侵扰。

大大增加周国洪福,天下四方安乐陶陶。

密人凭着地势高险,出自阮国侵我边疆,

登临我国高山之上。

不要陈兵在那丘陵,那是我国丘陵山冈;

不要饮用那边泉水,那是我国山泉池塘。

文王审察那片山野,占据岐山南边地方,

就在那儿渭水之旁。他是万国效法榜样,

他是人民优秀国王。

上帝告知我周文王:你的德行我很欣赏。

不要看重疾言厉色,莫将刑具兵革依仗。

你要做到不声不响,上帝意旨遵循莫忘。

上帝还对文王说道:

要与盟国咨询商量,联合同姓兄弟之邦。

用你那些爬城钩援,和你那些攻城车辆,

讨伐攻破崇国城墙。

临车冲车轰隆出动,崇国城墙坚固高耸。

抓来俘虏成群结队,割取敌耳安详从容。

祭祀天神求得胜利,招降崇国安抚民众,

四方不敢侵我国中。

临车冲车多么强盛,哪怕崇国城墙高耸。

坚决打击坚决进攻,把那顽敌斩杀一空,

四方不敢抗我威风。

赏析:

这也是一首颂诗,是周部族多篇开国史诗之一。它先写西周为天命所归及古公亶父太王、经营岐山、打退昆夷的情况,再写王季的继续发展和他的德行,最后重点描述了文王伐密、灭崇的事迹和武功。这些事件,是周部族得以发展、得以灭商建国的重大事件,太王、王季、文王,都是周王朝的开国元勋,对周部族的发展和周王朝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作者极力地赞美他们,歌颂他们,字里行间充溢着深厚的爱部族、爱祖先的思想感情。《毛序》说:《皇矣》,美周也。天监代殷莫若周,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全诗八章,有四章叙写了文王,当然是以文王的功业为重点的。但谓诗意乃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还是值得推究的。朱熹《诗集传》说:此诗叙太王、太伯、王季之德,以及文王伐密伐崇之事也。比较客观和全面,比较准确地掌握住了此篇诗歌的主题。

全诗八章,章十二句。内容丰富,气魄宏大。前四章重点写太王,后四章写文王,俨然是一部周部族的周原创业史。

首章先从周太王得天眷顾、迁岐立国写起。周人原先是一个游牧民族,居于今陕西、甘肃接境一带。传说从后稷开始,做了帝尧的农师,始以农桑为业,并初步建国,以邰今陕西武功一带、为都见《大雅-生民》、。到了第四代公刘之时,又举族迁往豳邠、地今陕西旬邑一带、,行地宜,务耕种。开荒定居,部族更加兴旺和发展见《大雅-公刘》、。第十三代依《史记-周本纪》、为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因受戎狄之侵、昆夷之扰,又迁居于岐山下之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开荒垦田,营建宫室,修造城郭,革除戎俗,发展农业,使周部族日益强大见《大雅-緜》、。此章说是天命所使,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尊天和尊祖的契合,正是周人君权神授思想的表现。

第二章具体描述了太王在周原开辟与经营的情景。连用四组排比语句,选用八个动词,罗列了八种植物,极其生动形象地表现太王创业的艰辛和气魄的豪迈。最后还点明:太王赶走了昆夷,娶了佳偶指太姜,使国家更加强大。

第三章又写太王立业,王季继承,既合天命,又扩大了周部族的福祉,并进一步奄有四方。其中,特别强调帝作封作对,自大伯王季。太王有三子:太伯、虞仲和季历即王季、。太王爱季历,太伯、虞仲相让,因此王季的继立,是应天命、顺父心、友兄弟的表现。写太伯是虚,写王季是实。但夹写太伯,从王季一面写友爱,而太伯之德自见方玉润《诗经原始》、,既是夹叙法,亦是推原法,作者的艺术用心,是值得深入体味的。

第四章集中描述了王季的德音。说他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比大邦,克顺克比,充分表现了他的圣明睿智,为王至宜。其中,用帝度其心,貊其德音,以突出其尊贵的地位和煊赫的名声;而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说明了王季的德泽流长,又为以下各章写文王而做了自然的过渡。

《皇矣》在《大雅-文王之什》,当然重点是在歌颂和赞美文王。因而此诗从第五章起,就集中描述文王的功业了。

第五章先写上帝对文王的教导: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即要文王勇往直前,面对现实,先占据有利的形势。虽不言密人侵入和文王怎么去做,但其紧张的气氛已充分显示了出来。接着作者指出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一场激烈的战争势在难免了。密人侵阮阻共,意欲侵略周国,文王当机立断,爰整其旅,以按徂旅,并强调,这是笃于周祜、对于天下的正义行动。

第六章写双方的战斗形势进一步发展。密人侵自阮疆,陟我高冈,已经进入境内了。文王对密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并在岐之阳、渭之将安扎营寨,严正对敌。写出情况十分严峻,使读者如临其境。

第七章写战前的情景,主要是上帝对文王的教导,要他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就是不要疾言厉色,而要从容镇定;不要光凭武器硬拼,而要注意策略。要顺帝之则、询尔仇方,同尔兄弟,即按照上帝意志,联合起同盟和兄弟之国,然后再以尔钩援,与尔临冲,去进攻崇国的城池。崇国当时也是周国的强敌,上言密,此言崇,实兼而有之,互文见义。

最后一章是写伐密灭崇战争具体情景。周国用它闲闲、茀茀的临车、冲车,攻破了崇国言言、仡仡的城墙,是伐是肆,执讯、攸馘,是致是附、是绝是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从而四方无以拂,四方邦国再没有敢抗拒周国的了。

由此可见,《皇矣》在叙说这段历史过程时是有顺序、有重点地描述的。全诗中,既有历史过程的叙说,又有历史人物的塑造,还有战争场面的描画,内容繁富,规模宏阔,笔力遒劲,条理分明。所叙说的内容,虽然时间的跨度很大,但由于作者精心的结构和安排,读者读起来。却又感觉是那么紧密和完整。特别是夸张文言汉语、重叠文言汉语、人物语言和排比句式的交错使用,章次、语气的自然舒缓,更增强此诗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孙鑛说,这这样的诗篇有精语为之骨,有浓语为之色,可谓兼终始条理,此便是后世歌行所祖。以二体论之,此尤近行陈子展《诗经直解》引,是有一定启发的。

诗经 何彼襛矣

《诗经: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

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注释:

1、襛(音浓):花木繁盛貌。

2、唐棣(音地):木名,似白杨,又作棠棣、常棣。一说指车帷。

3、曷(音何):何。

4、肃:庄严肃静。

5、雝(音拥):雍容安详。

6、王姬:周王的女儿,姬姓,故称王姬;一说为美女的代称。

7、平王、齐侯:指谁无定说,或谓非实指,乃夸美之词。

8、其钓维何,维丝伊缗:是婚姻恋爱的隐语,或指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婚姻美满;或指用适当的方法求婚。

9、维、伊:语助词。

10、缗(音民):合股丝绳,喻男女合婚;一说钓绳。

译文:

怎么那样秾丽绚烂?如同唐棣花般美妍。

为何喧闹不堪欠庄重,王姬出嫁车驾真壮观。

怎么那样地秾丽绚烂,如同桃花李花般娇艳。

平王之孙容貌够姣好,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

什么东西钓鱼最方便,撮合丝绳麻绳成钓线。

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平王之孙容貌够娇艳。

赏析:

《何彼襛矣》一的主旨,《毛诗序》以为是美王姬之作,云: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古代学者多从其说,朱熹《诗集传》也说:王姬下嫁于诸侯,车服之盛如此,而不敢挟贵以骄其夫家,故见其车者,知其能敬且和以执妇道,于是作诗美之。近现代学者大都认为是讥刺王姬出嫁车服奢侈的诗。高亨《诗经今注》却认为是周平王的孙女出嫁于齐襄公或齐桓公,求召南域内诸侯之女做陪嫁的媵妾,而其父不肯,召南人因作此诗。袁梅《诗经译注》又持新说,以为是男女求爱的情歌,诗中的王姬、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不过是代称或夸美之词。我以为此诗是为平王之孙与齐侯之子新婚而作,在赞叹称美之余微露讽刺之意。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极力铺写王姬出嫁时车服的豪华奢侈和结婚场面的气派、排场。首章以唐棣花儿起兴,铺陈出嫁车辆的骄奢,曷不肃雝二句俨然是路人旁观、交相赞叹称美的生动写照。次章以桃李为比,点出新郎、新娘,刻画他们的光彩照人。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二句虽然所指难以确定,但无非是渲染两位新人身份的高贵。末章以钓具为兴,表现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婚姻美满。

通篇俱在诗人观望中着想(陈继揆《读诗臆补》),全诗在诗人的视野中逐渐推移变化,时而正面描画,时而侧面衬托,相得益彰。从结构上说,全诗各章首二句都是一设问、一作答,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前后上下,分配成类,是诗家合锦体(陈继揆《读诗臆补》)。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说:(此)诗每章首二句,一若以设谜为问,一若以破谜为答,谐讔之类也。此于《采蘩》、《采苹》之外,又创一格。此等问答体,盖为此时此地歌谣惯用之一种形式。

阿娇俏立在花丛,

梅花开放清寒中。

明月有情花映雪,

年轻心灵春意萌。

嫁人要嫁有情郎,

给力怀抱永不松。

我今求婚盼允诺,

吧在好后喜字红。

牵手青春(郝逑)http://book4ytnet/writer/H/252/3264/indexhtm

三修恋爱学分(王京玲)http://book4ytnet/writer/W/427/2209/indexhtm

冰之少年炎之少女(乔克天使)http://book4ytnet/writer/Q/118/365/indexhtm

我不是她 (莲花席) http://book4ytnet/writer/L/564/5301/indexhtm

晴天娃娃(陶陶) http://book4ytnet/writer/T/19/5124/indexhtm

贴心妹妹(古灵)http://book4ytnet/writer/G/415/4333/indexhtm

无巧不成爱(古灵)http://book4ytnet/writer/G/415/2414/indexhtm

爱在凉季(沈洛)http://book4ytnet/writer/S/401/1790/indexhtm

被虐狂郎君(黎纤)http://book4ytnet/writer/L/84/211/indexhtm

牵牛花同学(兰亭)http://book4ytnet/writer/L/20/7321/indexhtm

恋爱日记(李允乐)http://book4ytnet/writer/L/87/236/indexhtm

二等女生头等爱情(苏盈)

http://book4ytnet/writer/S/362/6894/indexhtm浪漫首部曲 (古灵) http://book4ytnet/writer/G/415/4339/indexhtm

忧郁回旋曲 (古灵) http://book4ytnet/writer/G/415/4340/indexhtm

暴风雨奏鸣曲(古灵) http://book4ytnet/writer/G/415/4232/indexhtm

妻奴 (古灵)http://book4ytnet/writer/G/415/4137/indexhtm 不做你的天使(薄荷烟) http://book4ytnet/writer/B/3287/182/indexhtm

凉夏校园记事(席绢)http://book4ytnet/writer/X/116/564/indexhtm

灰姑娘的华尔滋(檀月) http://book4ytnet/writer/T/134/613/indexhtm

恶女的探戈(檀月) http://book4ytnet/writer/T/134/483/indexhtm

笑闹风云 (于晴) http://book4ytnet/writer/Y/162/3140/indexhtm

爱与愁(夏彤) http://book4ytnet/writer/X/369/7312/indexhtm

仲夏情方炽(楼雨晴) http://book4ytnet/writer/L/205/1659/indexhtm

浪漫爱情好浪漫(简丹) http://book4ytnet/writer/J/1546/13251/indexhtm

我爱名牌 (岳霏) http://book4ytnet/writer/Y/302/983/indexhtm

坏弟弟(冷情) http://book4ytnet/writer/L/1292/11148/indexhtm

帅哥不要爱 (千芃) http://book4ytnet/writer/Q/377/1669/indexhtm

尊王本无敌(简璎) http://book4ytnet/writer/J/388/3434/indexhtm

莫颜《擒情贵公子》 http://book4ytnet/writer/M/229/1611/indexhtm

尊王缠恋(简璎) http://book4ytnet/writer/J/388/7163/indexhtm

恋人未满(程浅)http://book4ytnet/writer/C/154/494/indexhtm

亚当的恶作剧(凯莉)http://book4ytnet/writer/K/152/1097/indexhtm

边关守将(王京玲) http://book4ytnet/writer/W/427/2890/indexhtm

生死相许无尽处(古灵) http://book4ytnet/writer/G/415/381/indexhtm

同班同学(林如是)http://book4ytnet/writer/L/14/5419/indexhtm

100度的温柔(楷隶儿)http://book4ytnet/writer/K/477/3026/indexhtm

傲慢青春(铃兰) http://book4ytnet/writer/L/331/1204/indexhtm

女巫日记(安小乐)http://book4ytnet/writer/A/257/2946/indexhtm

求婚密码(王京玲) http://book4ytnet/writer/W/427/3449/indexhtm

我爱跟屁虫(王京玲)http://book4ytnet/writer/W/427/3443/indexhtm

棒打桃太郎(小鱼) http://book4ytnet/writer/X/1022/9469/indexhtm

我的野蛮家教(贾童)http://book4ytnet/writer/J/120/389/indexhtm 青春风暴(芃羽) http://book4ytnet/writer/P/78/2429/indexhtm

点名要你当老婆(靳吉) http://book4ytnet/writer/J/468/2723/indexhtm

一吻成灾(滕真)http://book4ytnet/writer/T/715/14004/indexhtm

偷偷爱上你(滕真) http://book4ytnet/writer/T/715/13994/indexhtm

青芒小夜曲(简薰) http://book4ytnet/writer/J/86/258/indexhtm

番茄小夜曲(简熏) http://book4ytnet/writer/J/86/238/indexhtm

情定十二月(仲晓文) http://book4ytnet/writer/Z/112/12921/indexhtm

同年同月同日生(滕真)http://book4ytnet/writer/T/715/8419/indexhtm

仙度瑞拉的大脚(迷迪)http://book4ytnet/writer/M/234/7384/indexhtm

惊澜(黄昏)http://book4ytnet/writer/H/132/2754/indexhtm

你是唯一(妤珩) http://book4ytnet/writer/Y/546/4084/indexhtm

纯纯爱上(净书) http://book4ytnet/writer/J/1689/14932/indexht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6297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