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医院到旌阳区中医院多远

德阳市医院到旌阳区中医院多远,第1张

德阳市医院和旌阳区中医院距离大约5公里,如果开车的话,需要大约15-20分钟左右,交通比较方便。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的话,建议乘坐公交车或者出租车前往,具体线路可以通过百度地图或者公交查询网站进行查询,以便更好地规划行程。

建议还是去当地社保局具体问问实际的情况吧,也可以打114查德阳旌阳区社保局和医保的电话,给他们打电话咨询下。从理论上来说社保应该是包含了医保的,只要是医保连续交满1年中途不中断都可以享受报销,何况你是一次性全部购买呢,这本来就是终生的保障,55岁以上就不能报销了,还没听过这情况,我只知道好像60岁以上,每过10年还可以多报销2%,到了90岁还是80岁来着就可以100%报销了。

  虽然512地震已经过了很久,但是很多先进个人 事迹 和英雄事迹依然被人们流传。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希望对大家有用~

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1

 刘海,男,藏族,现年13岁,阿坝州小金县日隆镇中心校六年级学生,在该班中任班长,是学校护校队成员,在平时的学习中,勤奋刻苦、努力上进,成绩优秀,能歌善舞。

 在512那场特大灾难到来那天,他在班上第一个反应过来,高吼一声“快跑,地震来了”,他协同教师带领本班学生从六楼跑到操场上,此时教学楼已严重倾斜,水泥砖头随时往下掉,然而他不顾个人危险,返回教学楼积极主动配合学校老师疏散被困在学校教学楼的 其它 班学生,带领学生顺着安全通道来到学校的大操场上,又马上清点了一下六年级的学生,看他班上的学生都来齐没有。

 到了下午,学校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家,当时由于被地震破坏的山路还未抢修通畅,通讯也未恢复,很多家长都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当刘海的哥哥来学校接他时,他要求哥哥把同村的七八个没有家长来接的学弟、学妹也一块接走。当他哥觉得这样承担的责任太大而面有难色的时候,他说:“这样把他们放学校,他们着急,他们的爸妈更着急。让他们跟我们一块走吧!”最终,当这些同学回到家,和家长见面的那一刻,他也安心了很多。

 回到家他也坐不住,帮大家搭帐篷,几天后,来电了,当他从电视上看到特重灾区那触目惊心的画面,看到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在第一线,看到无私的志愿者在第一线,看到那些他的同龄人的坚强和乐观的时候,这个性格倔强的男生流下了眼泪。

 通过刘海同学的种种事迹,经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评该同学为“日隆镇小学抗震救灾小英雄”。

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2

 王仁雪,女,藏族,现年12岁,阿坝州小金县日隆镇中心校五年级学生,在该班中任文娱委员,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在平时的学习中,勤奋、刻苦、努力,成绩优秀,能歌善舞。

 在512那场特大灾难到来后,各学校被迫停课,孩子们也没法继续上学,就在这时,王仁雪同他的邻居大哥哥杨云川把周围邻居22个孩子组织起来,在临时搭建的帐蓬里开始了自我学习之路,没有书桌板凳当;没有凳子坐地上,尽管这样,他们还合理的安排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各科的学习。而且还在大哥哥杨云川(中学生)的帮助下,学了一些 英语单词 及几句简单的 问候语 ,临近“六一”节时,他们还自编了一些文娱节目,“六一”节那天,县委书记李洪勇一行到日隆镇看望孩子们,经过此“帐篷学校”听到里面孩子们的歌声、鼓掌声、欢笑声便走了进去看孩子们表演,其节目有:歌曲《美丽的家乡》,《献给妈妈的歌》……,舞蹈《让我们荡起双桨》、《小毛驴》……,小品《杀鸡宰鹅》等节目,表演长达一个多小时,过了一个特殊快乐的“六一”节。

 地震后能看到孩子们这种积极向上,不等不靠,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李书记非常感动,当场给他们发放了慰问品,学习用品,这所“帐篷学校”创办人杨云川由国家 教育 部授予救灾优秀学生称号,王仁雪被评为日隆小学抗震小英雄称号。

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3

 “灾情就是命令,生命高于一切”,同志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512”汶川大地震次日,即请战要求参加医疗队前往灾区救治伤员,作为医疗队副队长带队于14日晚抵达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并带领大家迅速开展对地震伤员的医疗救援,经过3周艰苦的工作,出色完成了医疗救援任务。

 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同志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身先士卒,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的影响下,每一个医疗队员都感到作为一名***员的责任、光荣和自豪,医院医疗队队员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在手术间隙写了入党 申请书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为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作用,经请示有关各级党委,在由医院、东直门医院组成的第一批医疗队中成立临时抗震救灾前线党支部,同志担任支部副书记。在前线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医院更加迅速、有序的开展对地震伤员的医疗救援工作。同志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除完成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外,还负担全医疗队的对外联络、后勤保障、媒体采访等工作,对积极要求入党的医疗队员逐一谈话,从思想上予以肯定并积极进行救灾前线的特殊培养,弘扬正气,经院党委同意,2人发展为预备党员,4人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在抗震救灾前线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前线临时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抗震救灾事迹医院医疗队在“决不放弃一个伤员”的誓言下,克服各种困难,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夜以继日地进行大量伤员的诊治、手术及危重病人的抢救等工作。此外,医疗队还负担着临时组建的“德阳市抗震救灾临时医院”的部分查房和疑难病例会诊任务,先后2次赴重灾区绵竹市中医院、什邡市中医院,协助当地中医院的医疗救护工作。医疗队累计救治地震伤员242人,诊疗伤员数量达863人次,完成各种手术29台,救治危重病人20余人次,义诊灾区患者61人次。经治的所有伤员均得到精心、快速、有效的治疗,29台手术全部成功,没有1例出现手术意外,无1例出现术后感染,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带给每一个伤员。

 5月25日下午,青川发生“512”地震后的最强烈的一次余震,震级为64级,时间长达近2分钟。当时,医疗队全体队员都在六楼的手术室为一位81岁女病人实施手术,在这样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同志充分发挥了***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临危不惧,指挥医疗队员坚守岗位。在他的带动下,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医疗队没有一人离开手术间,地震结束后继续进行手术,一直到晚上7时才圆满完成手术。

 作为医疗队副队长,作为临时抗震救灾前线党支部副书记,同志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前线充分展现了一个***员的宽广胸怀。他经常工作在最为危险的第一线,在生活上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大家,非常注意关心每一个队员的身体健康。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仍想方设法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到6月3日完成任务凯旋回京时,全体医疗队员仍精神饱满,无一人出现伤病。

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4

 ,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主治医师,一位朴实的骨科医生。

 512地震发生后,他得知省卫生厅将从市医疗单位抽调医务人员赴川开展灾后救援时,在第一时间向医院领导报了名,强烈要求赴川赈灾。作为医院为数不多的研究生夫妻且都是外地人,做出这种决定是我们难以想象的。5月26日,当他在家乡的老父亲打电话问他是否在四川时,为了让父亲安心,选择了善意的撒谎,他只对父亲说自己是在外面喝喜酒,而此时距离他入川已有14天。

 到灾区后,他积极参加营区的安置工作,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利用自己的 野营 常识,运物资、搭帐篷、垫床铺,一刻都没有闲着。他在本队的帐篷搭好以后,积极帮助省所和其他队共搭建了3个帐篷。在营地搬迁过程中,他同团队其他同志一起,不怕苦、不怕累。

 刚到灾区,所在的医疗队被分派到江油第四人民医院。5月16日在满壁裂痕和余震中摇摆的的手术室里,灾区医务人员在医疗队的帮助下,实施了一例剖腹产手术和一个梗阻性黄疸休克病人的抢救手术。

 5月18日开始,医疗队负责平武大桥镇的医疗救援工作。医生每天要深入山区村庄巡诊,或为了急诊冒险进山,那时的余震还在不断,路,只能用他们自己的脚去开辟。由于那里的行政村基本延山谷分布,从头到尾几十里,房子都散落在山谷里,少见三户以上的人家住在一起,抗震救灾典型事迹医疗队员的脚力一天难以往返。但看到那些衣不适体村民,医生和他的队员们根本就不去理会夜间行进在陌生山路上将会发生的种种危险,经常停下来等待那些前来求医的村民。

 为配合医疗队的工作安排,汤医生比其他的同志晚回来四天。5月30日返回后,第二天他就主动请缨要求回病房。一到病房,医生就为灾区伤员床边查房。汤医生一边检查伤口及动脉搏动情况,一边嘱咐病员要多运动,要加强全身锻炼和营养。

 “这次四川救援任务让人终身难忘,虽然十几天的工作很苦很累,但回到,看见同事们都在为这边的灾区伤员忙碌,我们也希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德阳市120急救网络医院)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德阳最早成立的几家医院之一,办院历史悠久,医疗经验丰富。医院现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和县级综合性人民医院,市、区社保医疗、车祸伤定点医疗、中保人寿等保险医疗定点医院。国家医师考试考核基地,华西科大学附一院网络协作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绵阳医科学校教学医院,西安交大临床医学院科研基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5737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