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赏千惠子简介及详细资料

倍赏千惠子简介及详细资料,第1张

个人生活

喜好: 动物(狗)、季节(冬天和秋天)、地方(北海道)、花(向日葵)、**《家族》、饮品(水)、食物(荞麦面条)、高尔夫球、

丈夫: 小六礼次郎,于多部动画、**、电视剧中负责配乐工程。

妹妹: (与其姊相差五岁)倍赏美津子亦为演员。

演艺经历

1941年6月29日生于东京的平民区。父亲是东京都营电车公司的司机,家境贫寒。倍赏从小就是在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和成长起来的。她亲身体验过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和苦难,这对她后来从事表演艺术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虽然生活窘迫,但却未能窒息倍赏那乐观、快活的天性。她生就一副好嗓子,在国小读书时,曾在一家唱片公司里当童谣歌手,她灌制的许多唱片都曾被听众抢购一空。后来,父母为了使女儿能继续得到深造,便替她做主报考了松竹音乐舞蹈学校。

1955年中学毕业后进入松竹音乐舞蹈学校。1960年,倍赏以优异的成绩在该校毕业后,进了松竹歌剧团。同年,她参加了舞剧《东京之舞》的演出,以出色的演技荣获了新人奖。翌年,倍赏被松竹制片公司中村登导演发现,于是她退出了松竹歌剧团,进入松竹制片公司。

1961年,信赏以正式演员的身份在中村登导演的《班女》中扮演角色,这是她第一次登上银幕,年龄刚好二十岁。她以自己朴实无华、纯真动人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人们说,在日本的众多年轻女演员中,最善于扮演贫苦女性角色的,还得说是倍赏千惠子。1962年,倍赏在筱田正浩导演的《我们的婚事》一片中扮演了一个贫苦家庭的女儿。全家人以培植紫菜为生。姐姐为了帮助家里还清欠债,去一家公司工作。姐姐对公司的一个青年职工产生了爱情。可是,当一个有钱人家的青年向她求婚时,姐姐因不愿再过那种贫穷的生活而对他动了心。妹妹对姐姐的这种行为感到十分悲哀,由此,她想到了自己将来的爱情也可能是这样的不幸。

历来,作为明星的女演员们,只是使观众陶醉于甜蜜的梦中。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倍赏的表演却完全和观众的心溶化在一起。她真实地表现了下层人民那贫苦凄惨的生活境遇。当代的进步**,已经不满足于只让观众沉浸在甜蜜的梦里,而是力求促使观众正视严峻的现实生活。倍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应运而生的明垦。同时,松竹公司也有意识地把她培养成专演贫苦女性角色的演员,使她与当时在松竹公司专演爱情故事的主角若尾文子相对照。1962年,倍赏荣获该年度制作协会新人奖,并作为歌星获得唱片大奖新人奖。对倍赏来说,最幸运的还是她遇到了山田洋次这位著名的导演。

1963年,她第一次在山田洋次导演的《平民区的太阳》中扮演角色。这是一部根据倍赏演唱的一首优秀歌曲改编的影片。原来,公司有意让倍赏和男演员胜吕誊这"快活的一对"合演,目的是为了把影片拍成一部卖座的歌曲片。

但是,导演山田洋次在这部影片里,仅仅在一个地方用了歌谣,把它拍成了一部非常严肃而含意深刻的作品。

倍赏在这部影片里,扮演了一个在化妆品工厂做工的女工,她总是面带笑容,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恋爱,她都是那样认真细致,充满火一般的热情。可以说,这是把倍赏自己的性格集中起来加以表现的角色。

不久,倍赏又在山田洋次导演的系列影片《男人真辛苦》(即《寅次郎的故事》)中扮演主人公寅次郎的妹妹阿樱这一角色。在影片中,倍赏似乎是一个质朴的、不引人注目的人,但她身上洋溢着的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却奇妙地吸引著观众,深深地激动着观众的心,倍赏所扮演的阿樱,是一个对放荡不羁的哥哥倾注了近似母爱之情的纯真少女,使人感到她是那样地诚挚、善良和亲切。也许正是这种令人喜爱的亲近感,使她接连塑造的这类角色获得了成功。

此后,她又在山田洋次导演的《故乡》、《家族》、《同胞》等片中,担任了主要角色。她在这些影片中,出色地塑造了因操劳家务而搞得面目憔悴,但性情却非常温柔的妇女形象。近些年来,她与高仓健合演了《幸福的黄手帕》和《远山的呼唤》等影片。

其中《远山的呼唤》获第四届蒙特娄**节特别奖,倍赏与高仓健分别获得第四届日本**艺术科学院授予的男、女主角奖。在山田洋次导演的影片中,倍赏已是不可缺少的女主角了。1970年,与笠智众等著名影星共同主演山田洋次郎导演的《家庭》,同年荣获了《**旬报》最佳女演员奖、《每日**》竞赛最佳女主角奖,并且夺得了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她是日本影坛继山田五十铃、高峰秀子、三船敏郎三人之后,第四个荣获文部大臣奖的人。从此,倍赏一跃成为誉满日本影坛的红星。

1977年,与高仓健共同主演山田导演的《幸福的黄手帕》,取得巨大成功。

1980 年,二人又共同主演了山田导演的《远山的呼唤》,获当年《每日**》和第四届'学院奖"的最佳女主角奖。此片并获蒙特娄国际**节特别奖。

1981年,第三次与高仓健合作,演出《车站》,又获当年《**旬报》、《每日**》最佳女主角奖。1986年,荣获《每日**》颁发的第二届"田中绢代奖"她被认为是当今日本影坛最擅长表现平民女性的大明星,享有极高的声誉。

其质朴清淳的表演风 格不仅给日本观众,也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参演作品近130部。

2004年,为《哈尔的移动城堡》配音,荣获"东京动画"最佳配音奖。

倍赏除了拍**和电视片外,还作为歌星活跃在歌坛上。她那淳朴无华、清新自然的演技,将使她的表演获得永久的艺术魅力。

1976年3月8日,倍赏千惠子与《在屋顶上拉小提琴》一片中搭档演出的小宫守结婚。1980年10月30日,她与丈夫离婚后,独自去美国旅行。

2007年「华丽一族」(山崎丰子原著,木村拓哉主演)中担任旁白。

2009年,与导演真田敦,冈田将生、长谷川润、苍井优共同出演**《夏威夷少年》,倍赏和冈田将生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倍赏在片中扮演一位内心善良美好且做得一手好菜的比婆婆,在夏威夷海岸遇见了少年玲雄,从此生活发生了浪漫而刻骨铭心的改变。《夏威夷少年》是一部独具风格的浪漫影片,而倍赏与往日风格不同的表演则是这部影片最感人的地方。倍赏虽容颜老去,但她美好朴实的心灵总能轻易就打动所有人。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为她而落泪。

主要作品 音乐

20041120 哈尔移动城堡制作委员会 歌

倍赏千恵子 抒情歌全集

GOLDENBEST/倍赏千恵子 まるで映画のひとこまのように・・・

**及电视剧

(因百度对文字的限制,文字有删节,完整请到参考资料连结中寻找。)

19610301 班女 松竹大船

19610813 白い南风 松竹大船

19611001 禁猟区 松竹京都

19620318 我们的婚事 松竹大船

19620718 三人娘干杯! 松竹大船

19620812 两人走过几春秋 松竹大船

19630106 歌え若人达 松竹大船

19630127 七人的刑事 松竹大船

19630209 星屑的町 松竹京都

19630418 平民区的太阳 松竹大船 寺岛町子

19630629 二人で胸を张れ 松竹大船

19630727 舞妓はん 松竹京都

19631005 镜中的裸像 松竹大船

19631214 想跳舞的夜晚 松竹大船

19640301 讨厌女人 松竹大船

19640329 二十一岁的父 松竹大船

19640412 花的舞妓 松竹大船

19640718 裸一贯 松竹大船

19640801 海抜0米 松竹大船

19641101 恋人啊 松竹大船

19650103 向眼泪说再见 松竹大船 服部久美子

19650528 雾的旗 松竹大船 柳田桐子

19651231 赤鹰 松竹大船

19651231 暖春 松竹大船

19660205 火的太鼓 松竹大船

19660401 春一番 松竹大船

19660429 暖流 松竹大船 石渡

19660730 恋和涙的太阳 松竹大船

19660915 横堀川 松竹大船

19670429 爱的讃歌 松竹大船 立花春子

19670719 女人们的院子 松竹大船

19670805 喜剧一発胜负 松竹大船 二宫信子(孝吉の妹)

19670930 纯情二重奏 松竹大船

19671111 稻妻 松竹大船

19681026 白昼堂堂 松竹大船

19681228 喜剧 大安旅行 松竹大船

19690315 喜剧 一発大必胜 松竹大船

19690329 结婚了 松竹大船

19690426 喜剧 婚前旅行 松竹大船

19690809 喜剧 逆転旅行 松竹大船

19690827 寅次郎的故事(寅次郎的故事) 松竹大船 樱

19691115 续・寅次郎的故事 松竹大船 樱

19700115 寅次郎的故事 フーテンの寅 松竹大船 诹访樱

19700131 喜剧 縁结び旅行 松竹大船

19700227 新・寅次郎的故事 松竹大船 樱

19700826 寅次郎的故事 望郷篇 松竹大船 樱

19701024 家族 松竹大船 风见民子

19710115 寅次郎的故事 纯情篇 松竹大船 樱

19710303 喜剧 开运旅行 松竹大船

19710428 寅次郎的故事 奋闘篇 松竹大船 樱

19710519 喜剧 大泥棒 松竹大船

19711030 喜剧 不得不加油! 松竹大船

19711120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恋歌 松竹大船 樱

19720205 喜剧 诱惑旅行 松竹大船

19720610 喜剧 社长 松竹大船

19720805 寅次郎的故事 柴又慕情 松竹大船 樱

19721028 故郷《故乡》 松竹大船 石崎民子

19721229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梦枕 松竹大船 樱

19730804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忘れな草 松竹大船 樱

19731216 寅次郎的故事 我的寅 松竹大船 樱

19740601 东京ド真ン中 松竹大船

19740622 なつかしの映画歌谣史 松竹大船

19740803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恋やつれ 松竹大船 樱

19741228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子守呗 松竹大船 樱

19750802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相合い伞 松竹大船 樱

19751025 同胞 松竹大船 河野秀子

19751227 寅次郎的故事 葛饰立志篇 松竹大船 樱

19760724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夕烧け小烧け 松竹大船 樱

19761225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纯情诗集 松竹大船 樱

19770806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和殿样 松竹大船 樱

19771001 幸福的黄手帕 松竹 岛光枝

19771229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顽张れ! 松竹 樱

19780805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わが道をゆく 松竹 樱

19781227 寅次郎的故事 噂の寅次郎 松竹 樱

19790303 我们的交响乐 松竹

19790804 寅次郎的故事 飞翔的寅次郎 松竹 樱

19791228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春之梦 松竹 樱

19800315 远山的呼唤 松竹 风见民子

19800802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ハイビスカスの花 松竹 樱

19801227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かもめ歌 松竹 樱

19810808 寅次郎的故事 浪花の恋の寅次郎 松竹 樱

19811107 车站 STATION 东宝映画 桐子

19811228 熊猫的故事シュンマオ制作委员会=天津市工芸美术设计

19811228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纸风船 松竹 樱

19820807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あじさいの恋 松竹 樱

19821228 寅次郎的故事 花も岚も寅次郎 松竹 樱

19830702 刑事物语2 东宝=キネマ旬报

19830806 寅次郎的故事 旅と女と寅次郎 松竹 樱

19831228 寅次郎的故事 口笛を吹く寅次郎 松竹 樱

19840804 寅次郎的故事 夜雾にむせぶ寅次郎 松竹 樱

19841228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真実一路 松竹 樱

19850803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恋爱塾 松竹 樱

19851228 寅次郎的故事 柴又より爱をこめて 松竹 樱

19860607 植村直己物语 电通=毎日放送

19861025 不离婚的女人 松竹富士 山川美代子

19861220 寅次郎的故事 幸福的青鸟 松竹 樱

19870815 寅次郎的故事 知床慕情 松竹映像 樱

19871226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物语 松竹映像 樱

19881224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サラダ记念日 松竹 樱

19890805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心的旅路 松竹 樱

19891227 寅次郎的故事 我的伯父 松竹 樱

19901222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的休日 松竹 樱

19911223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的告白 松竹 樱

19921226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的青春 松竹 樱

19931225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的縁谈 松竹 樱

19941223 寅次郎的故事 拝启 车寅次郎样 松竹 樱

19951223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 红的花 松竹 诹访樱

19971122 寅次郎的故事 寅次郎ハイビスカスの花 特别篇 松竹 诹访樱

19980425 莲如物语 Rennyo 真言大谷派 莲如の母

20090314 夏威夷少年 比婆婆

20110514 初到东京 五十岚婆,卖菜的老妪 (中日合拍)

动画配音

1981年 机动战士GUNDAM 伽玛利亚・丽

1997年 森林大帝 莱雅

1998年 莲如物语 Rennyo 莲如之母

2004年 哈尔的移动城堡 苏菲

2019年 天气之子 富美

电视剧

1999年 铃兰 日高萌

《蜡笔小新》惠子阿姨生孩子是第132集。

最上川惠子,日本漫画《蜡笔小新》人物之一。因为丈夫比自己小8岁,被小新说成“和比自己小八岁的男人结婚的惠子阿姨”。

喜欢跟美冴谈电话。亦是标准的人来疯。曾因采访时因为发生事故,小腿骨裂伤住院,在小新和美冴探视时因为在送礼时小新手滑而延迟出院,二十九岁才和插画师本田悟史结婚而改从夫姓,育有一子本田仁。

《蜡笔小新》剧情简介

野原新之助是一个年仅5岁,正在幼儿园上学的小男孩。他家住在春日部的市郊,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一条名叫小白的小狗,随后又加入了新的成员妹妹野原向日葵。作者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叙述了野原新之助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野原新之助是一个有点调皮的小孩,他喜欢别出心裁、富于幻想。

第55集。

55集剧情介绍:小新参加结婚典礼 美伢的好朋友惠子将要结婚,小新一家准备去参加她的婚礼,一家人因为怀念爸爸和妈妈的结婚照而记错了典礼时间,一家人闹出了很多的笑话。

《蜡笔小新》是一部于1992年出品的日本家庭搞笑动画片,该片主要由本乡满、原惠一、武藤裕治导演,日本朝日电视台于1992年4月13日播映了第一集。至今仍在播出。

该片根据日本漫画家臼井仪人所创作的同名漫画作品《蜡笔小新》改编而成,叙述了日本5岁小男孩野原新之助,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老师、同学、邻居、路人等之间所发生的故事。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惠氏,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

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惠施 外文名 :Hui Shi 别名 :惠子 国籍 :宋国 民族 :华夏族 出生地 :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 出生日期 :公元前390年(辛卯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317年 职业 :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 信仰 :名家思想 主要成就 :中国名家思想的鼻祖

名家学派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合纵抗秦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 性别 :男 人物生平,轶事典故,惠子之梁,历物十事,庄惠之交,学富五车,劝诫田需,伯牙绝弦为子期,思想体系,综述,文学,哲学,代表作品,后世评价, 人物生平 惠施是宋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公元前三一九年魏惠王死后,由于东方各国的支持,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国,张仪失宠离去,惠施重回魏国。 惠子是战国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望,惠施的政治生涯主要在魏。因此经常为外交事务被魏王派到其它国家,曾随同魏惠王到齐的徐州,朝见齐威王。他为魏国制订过法律。 惠施在魏期间的突出政绩,一是“为魏惠王为法”,二是主谋齐、魏相王,三是主张齐、楚“偃兵”,倡言魏与齐、荆联合抗秦。其时张仪在魏,由此与惠施发生争论,惠施被逐至楚,不久转宋,与庄子相晤论学。惠、庄二人友善,交游甚密,曾发生过著名的“濠梁之辩”。魏惠王死后,张仪被逐,惠施返魏。为魏使楚,与南方奇人黄缭论天地风雨雷霆之故。后又为伐齐存燕使赵。数年后惠施病逝,终年约六十岁。 轶事典故 惠子之梁 惠施的学问很渊博,魏王经常听惠施讲学,十分赞赏惠施的博学,而且,惠施对魏王也很忠诚。 那一年,魏国的宰相死了,魏王急召惠施。惠施接到诏令,立即起身,日夜兼程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准备接替宰相的职务。惠施一个随从也不曾带上,他走了一程又一程,途中,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惠施心里记挂著魏王和魏国的事情,心急火燎,结果,过河时,他一失脚跌落水中。由于惠施水性不好,他一个劲地在水里扑腾著,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情况十分危急。正在这时,幸亏有个船家赶来,将惠施从水中救起,才保住了惠施的性命。船家请惠施上了船,问道:“既然你不会水,为什么不等船来呢?” 惠施回答说:“时间紧迫,我等不及。”船家又问:“什么事这么急,让你连安全也来不及考虑呀?” 庄子 惠施说:“我要去做魏国的宰相。” 船家一听,觉得十分好笑,再瞧瞧惠施落汤鸡似的失魂落魄的样子,脸上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他耻笑惠施说:“看你刚才落水的样子,可怜巴巴的只会喊救命,如果不是我赶来,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像你这样连凫水都不会的人,还能去做宰相吗?真是太可笑了。” 惠施听了船家这番话,十分气恼,他很不客气地对船家说:“要说划船、凫水,我当然比不上你;可是要论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你同我比起来,大概只能算个连眼睛都没睁开的小狗。凫水能与治国相提并论吗?” 一番话,说得船家目瞪口呆。 船家哪里懂得,这世间万事万物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办法与学问,这凫水与治国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怎么可以用不会凫水就判断人家不会治国呢? 张仪在魏国挤走惠施,惠施来到楚国,楚王接待了他。 大臣冯郝对楚王说:“挤走惠施是张仪,大王与惠施结交,这是在欺骗张仪,我认为大王这样做不可取。惠施是因为张仪排挤他才来到楚国的,他也定会怨恨您与张仪结交,如果惠施知道这种情况,他一定不会来楚国,而且宋王偃对惠施不错,诸侯中无人不知。现在,惠施与张仪结仇,诸侯中也无人不晓。惠施与大王结交,您便抛弃了张仪。我不理解大王这样做,是有些轻率呢?还是为了国家的大事呢?大王不如帮助惠施,送他到宋国去。然后,对张仪说:‘我是因为您才没有接待惠施的。’张仪必然感激大王。而惠施是个被排挤、遭困窘的人,大王却帮助他到宋国去,惠施也必然感激大王。这样您实际上不失为张仪着想,又可以使惠施感恩戴德。”楚王说:“好。”就把惠施送回宋国去了。 《战国策》是这样记载的: 张仪逐惠施于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冯郝谓楚王曰:“逐惠子者,张仪也。而王亲与约,是欺仪也,臣为王弗取也。惠子为仪者来,而恶王之交于张仪,惠子心弗行也。且宋王之贤惠子也,天下莫不闻也。今之不善张仪也,天下莫不知也。今为事之故,弃所贵于仇人,臣以为大王轻矣。且为事耶王不如举惠子而纳之于宋,而谓张仪曰:‘请为子勿纳也。’仪必德王。而惠子穷人,而王奉之,又必德王。此不失为仪之实,而可以德惠子。”楚王曰:“善。”乃奉惠子而纳之宋。惠施是战国时的名士。《战国策·魏二》、《韩非子.说林上》记载说,惠施的友人田需一度受到魏王的器重和宠用,惠施于是告诫他说:“你一定要很好地对待魏王身边的人。比如那杨树,横著栽下能生存,倒著栽下能生存,折断栽下它也能生存。但是如果十个人栽它而一个人拔它,那它就难以生存了。十个人栽这一易生之物,却抵不过一个人的破坏,原因就在于栽起来困难,而拔除它很容易。你今天虽然能使自己受器重于君王,但如果想要除掉你的人多了,你必定就很危险。” 田需受到魏王的器重,一定具有他取得魏王器重和赏识的某方面能力。然而,不管田需的个人能力有多大,都不能必然地保证他长久地受到君王器重,因为魏王作为一国君主,他处在国家政治活动圈的中心,受到许多公侯大臣和左右侍臣的拱围,他必有自己身边的一批亲信之人,这些人物参与他的决策和用人,影响他对事物的判断,甚至会动摇他的某些既成观念,田需如果不能争取到这批人物的认可和支持,那他们必然要在魏王面前诋毁田需,最后势必动摇魏王对田需的信任,使田需失去已经获得的宠信地位。 华夏文化-庄子与惠施 杨树是一种易生之物,但它一经栽下,却经不起一人的拔除,要想使它生存下去,就必须戒除任何人的拔除。同样,田需虽有赢得君王重用的能力,但他也经不起人们的诋毁,要想取得君王的长久信任,也必须防止人们在君王面前的诋毁。惠施把这一道理明白地告诉了田需,从而教给了他一种实用的保宠之方。 惠施的保宠之方向人们无意间透露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它告诉人们,一个人在社会上受器重的程度,不仅取决于他的个人能力,而且取决于他与周围世界的人际关系,取决于他联系大众的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保证个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在社会上实现。 惠子死后葬于现的滑县八里营乡冢上村,占地4000平方米,高于地面30多米。后人称之谓惠子冢。冢内建有砖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宫殿、琉璃殿、钟楼、鼓楼等,民国年间全部拆掉。冢下为龙山文化遗址,如今保护较好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施在政治上的建树成绩不大,他主要是当时思想界的一位博学善辩的学者。他与庄子为友,常相辩论。 历物十事 据说当时有一位奇人名叫黄缭,询问惠施“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假思索,应对如流,“遍为万物说”。主要是有关宇宙万物的学说。可惜他的著作已经失传,只有《庄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即“历物十事”: (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八)连环可解也。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惠施是名家“契约异”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历物十事”虽然主要是对自然界的分析,却贯穿着“契约异”的思想,含有辩证的因素。这和后期墨家一样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粒子所构成。 他又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这里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与差别的相对性。万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质粒子构成。 什么是“大同”呢?比如马;凡是属于马这一类动物都包括在内,这就是“大同”。其中黑马、白马、大马、小马等等又有差别,这叫着“小同”。 他得出万物“毕同”的结论,这样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统一起来。他更进一步推论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吕氏春秋》说:“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这是对惠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解释,这已与庄子的“万物皆一也”很接近了。 惠施对“大同异”、“小同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分析,主张“契约异”的惠施,也不可能绝对不讲“离”。同样道理,主张“离坚白”的公孙龙,也不可能绝对不讲“合”。不过,惠施虽然讲“离”,但最终还是讲“合”,而公孙龙虽然讲“合”,但最终还是讲“离”。由此可见,惠施着重在概念外延的扩大,而公孙龙则着重在内涵的分离。这样看来,“契约异”、“离坚白”两派的名称还是符合惠施、公孙龙思想实际的。 惠施的“历物十事”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他善于对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作出哲学的概括。在“名”、“实”关系上,他是从现实存在出发的,承认“实”是第一性的,而“名”是“实”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他和公孙龙的诡辩是有所区别的。 惠施有些命题是和后期墨家的争论。后期墨家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常识,对物体的外表形式及其测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义。《墨子·经上》曾说:“厚,有所大。”认为有“厚”才能有体积,才能有物体的“大”。而惠施反驳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认为物质粒子(“小一”)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粒子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 后期墨家认为同样高度叫做“平”,《墨子·经上》说:“平,同高也。” 庄惠之交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并成“老庄哲学”,足见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庄子有着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庄子 天下》)(译:认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不能够跟他们端庄不苟地讨论问题)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确是不容易。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诚。 庄子与惠子 惠子喜欢倚在树底下高谈阔论,疲倦的时候,就据琴而卧(“倚树而吟,据槁梧而暝”),这种态度庄子是看不惯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树下谈谈学问(“惠子之据梧也……”),或往田野上散步。很多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庄子具有艺术哲学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在《齐物论》上,批评他说:“并不是别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强加于人,所以惠子就终身偏蔽于‘坚白论’”(“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 另外《秋水》篇记载:惠子在梁国做宰相时,庄子去看他,谣言说庄子是来代替惠子的相位。惠子心里着慌,便派人在国都内搜寻了庄子三天三夜。后来庄子去见惠子,对他讲了一个寓言,把他的相位比喻猫头鹰得着臭老鼠而自以为美。惠子处于统治阶层,免不了会染上官僚的气息,据说惠子路过孟诸,身后从车百乘,声势煊赫,庄子见了,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也嫌多而抛回水里去。( 《淮南子·齐俗训》) 庄子和惠子 他们两人,在现实政治观点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惠之交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学富五车 《庄子·天下篇》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足见其著书、藏书之多,是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的思想家之一。因为他的文章能够斡旋五个国家的兴衰,后人的“学富五车”典故即由此而来。另一说解释为:“其书五车”,是说他著的书有五车之多。 劝诫田需 田需得到魏王宠幸,惠子对田需说:“您一定要好好对待大王身边的人呀。您看那杨树,横著种能活,倒著种能活,折断了种也能活。然而让十个人来种树,一个人来拔它,那么就没有一棵活树了。以十人之众去栽种容易成活的东西,却敌不过一个人的毁坏,这是为什么呢?栽种困难而毁掉容易。如今您虽然在魏王面前取得了信任,可是想排挤你的人太多了,将来您必然要遇到危险。” 原文: 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战国策》 伯牙绝弦为子期 人之渐老,其言渐寡,这是常识。但庄子不到50岁,便不想开口讲话了。对此,《说苑·说丛》是这样记载的:“惠子卒而庄深瞑不言,见世莫可与语也。” 惠子者,惠施也。惠施死去,庄子便把自己的眼睛紧紧闭上,不观左右事,不讲前后语,而且将这种活法坚持了20多年。 20多年,不是个小数字。特别是,对庄子这样一个思如泉涌、文如汪洋的人来说,20多年不开口讲话,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但是,庄子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自然,坚持得如此平常。 对于这一做法,庄子自有其理:“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意思是说,自从惠子死后,我就没有可辩论的对手了,我也就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庄子所言,句句是真,字字是情。 惠子,可以说是庄子一生相伴的朋友和论争的对手。而且这个对手,是一个“以善辩为名”的高手。惠子自己也曾认为:“天地其壮乎,施存雄而无术。”(《庄子·天下》)意思是说,天地虽然那么大,但有我惠子的雄才在,就无人敢称自己的道术了。 惠子并非心血来潮,口出豪言。他自己的确有许多过人之处。论知识,“其书五车”;论能力,“惠施多方”;论口才,“不虑而对”;论实绩,曾任魏相,并力主联合齐楚,停止战争,随同魏惠王去见齐威王,使魏齐互尊为王。最让人诧异的是,南方有个叫黄缭的异人,“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子听后,“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而且“说而不休”,“犹以为寡”。(《庄子·天下》) 对于惠子这样一个论争的对手、高手,尽管庄子曾有“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的总评价,但他还是十分看重惠子才能的。当惠子死后,庄子亲自送葬,并对着惠子的墓,向随行的人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庄子说:楚国国都有一个人,在鼻尖上涂抹上蝇翅般薄的石灰,让一名石匠把石灰削掉。只见这个匠石挥动斧子,如刮风般向那人的鼻尖削去。刹那,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只见那人鼻尖上的石灰被削得一干二净“而鼻不伤”,被削的那个人镇定自如“立不失容”。宋元王听说这件事后,心中痒痒的,想让这位石匠也把自己鼻尖上的石灰削去。石匠说:“我虽说能做这件事,但我的对手早已死了!” 庄子所言,告诉人们:不是对手,无法成功。以此表明:只有惠子,才是他辩论的对手;惠子死了,就无人“可与语也”,自己也只能“深瞑不言”了。 庄子不言20年,让人深信:世间万物,物物相依。而且,“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正是庄子与惠子的争辩,使惠子的十大命题在《庄子·天下》篇得以保存,而且篇中还记载了惠子与桓团、公孙龙等人辩论的基本观点。尽管庄子认为惠子的观点“其于物也何庸”,但还是认可他作为自己对手的那种“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之潇洒做派、之善辩理论家之本色的。 庄子不言20年,让人深明:真正的高人朋友,得之,可排冰吐华;失之,则当春凋悴。故,择友不可不慎。朋友,不在一时吃喝玩乐,而在久久两相关切。这样的朋友,平时,能共道德;缓急,可共患难。论而争,是为进、让思想碰出火花;定为一,是为成、让行为服从真理指向。这样的朋友,即便不在同处,照样可声同相应;哪怕从未谋面,同样可德合相亲。 思想体系 综述 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的著作中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历物十事”。他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除了《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思想的记载。 文学 《庄子·天下》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是说他知识渊博,书也很多。有个名叫黄缭的人问惠施"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他不假思索,随口回答,说得头头是道,可惜他的著作早已失传,否则当是最有价值的科学遗产。《庄子》保存了惠施的"历物十事",②即分析物理的10 个命题。《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书也保存了一些惠施著作的片断。我们分析惠施的思想,主要是根据《庄子·天下》的"历物十事"。 惠施的"历物十事"贯穿着"契约异"的思想,他是名家"契约异"派的代表人物。他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这里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与差别的相对性。"大同"和"小同"有差异,这就叫"小同异";万物都相同又都不同,这就叫"大同异"。什么是"大同"呢?比如马;凡是属于马这一类动物都包括在内,这就是"大同"。其中黑马、白马、大马、小马等等又有差别,这叫着"小同"。马这个大类概念与黑马、白马这些小类的概念有差别。如果从相同的方面看,这些都是马。由此可以推知,万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如果从不同的方面看,这些马又都有差异。由此可以推知,万物都有不同的一面。惠施对事物的统一和差别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他认为事物都有相同之处,同时又有差别。事物的相同和差别是相对的,它们同处于统一体之中。然而惠施特别强调事物的差别是相对的,相同才是绝对的,所以他得出万物"毕同"的结论。这样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统一起来。他更进一步推论出:"氾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吕氏春秋》说:"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①这是对惠施"氾爱万物,天地一体"的解释,这已与庄子的"万物皆一也"②很接近了。但是,惠施的思想与庄子的相对主义还不能等同。庄子的相对主义否认事物之间有质的差别,实际上是否定了事物的客观存在。惠施并没有完全走入这样的主观主义。惠施对"大同异"、"小同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分析,看到了其间的变异,只有这样分析,才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主张"契约异"的惠施,也不可能绝对不讲"离"。同样道理,主张"离坚白"的公孙龙,也不可能绝对不讲"合"。不过,惠施虽然讲"离",但最终还是讲"合",而公孙龙虽然讲"合",但最终还是讲"离"。"契约异"、"离坚白"两派的名称还是符合惠施、公孙龙思想实际的。 惠施的"历物十事"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他善于对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作出哲学的概括。在"名"、"实"关系上,他是从现实存在出发的,承认"实"是第一性的,而"名"是"实"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他和公孙龙的诡辩是有所区别的。 哲学 惠施和邓析、公孙龙一样,是名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和墨家一样,曾努力钻研宇宙间万物构成的原因。据说,南方有个奇人叫黄缭的,曾询问天地不塌不陷落以及风雨雷霆发生的原因,惠施不假思索,立刻应对,“遍为万物说”(《庄子·天下篇》)。庄子曾说惠施“以坚白鸣”(《庄子·德充符篇》),批评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庄子·齐物篇》)。可知惠施的论题,主要的还是有关宇宙万物的学说。他的著作已经失传,只有《庄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 惠施的十个命题,主要是对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辩证的因素。他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一”是说整个空间大到无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说物质最小的单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内部。 这和后期墨家一样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所构成。万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质构成,同样基于“小一”,所以说“万物毕同”;但是由“小一”构成的万物形态千变万化,在“大一”中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说“万物毕异”。在万物千变万化的形态中,有“毕同”和“毕异”的“大同异”,也还有事物之间一般的同异,就是“小同异”。他把事物的异同看作相对的,但又是统一在一起的,这里包含有辩证的因素。 惠子的思想 惠施有些命题是和后期墨家争论的。后期墨家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常识,对物体的外表形式及其测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义。 《墨子·经上》曾说:“厚,有所大。”认为有“厚”才能有体积,才能有物体的“大”。而惠施反驳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认为物质(“小一”)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后期墨家曾经严格区分空间的“有穷”和“无穷”,《墨子·经说下》说:“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认为个别区域前不容一线之地,这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而惠施反驳说,“南方无穷而有穷”,就是说南方尽管是无穷的,但是最后还是有终极的地方。后期墨家认为“中”(中心点)到相对的两边的终点是“同长”的。《墨子·经上》说:“中,同长也。”而惠施反驳说:“我知天下之中央,燕(当时最北的诸侯国)之北,越(当时最南的诸侯国)之南是也。”因为空间无边无际,无限大,到处都可以成为中心。后期墨家认为同样高度叫做“平”,《墨子·经上》说:“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驳说:“天与地卑(“卑”是接近的意思),山与泽平。”因为测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样。站在远处看,天和地几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顶上的湖泊边沿看,山和泽是平的。 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处于变动之中,例如说:“日方中方睨(“睨”是侧斜的意思),物方生方死。”太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但是他无条件地承认“亦彼亦此”,只讲转化而不讲转化的条件,这样就否定了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对主义的泥坑中去。 代表作品 《汉书。艺文志》着录《惠子》一篇,已佚。 后世评价 惠施为战国时代“名辩”思潮中的思想巨子,与公孙龙共同将名辩学说推向顶峰。并且为中国古代的逻辑空间的发展和认识。为对哲学形上学的判断提倡了一种方式方法。而且使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贡献。对老庄“无为”逻辑认识作出了解说的可能,甚至成为对刑法之术进行认识的逻辑前提。而且很多学术观点都可以通过其基本原理进行推理。 惠施仅因庄子而得以传其学问,现无法深悉其貌,惠施学问,庄子虽有微言,却崇敬有加,惠施死后,庄子慨叹道:“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惠子之梁这则寓言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的作品《说苑》。是一则寓言故事。

作品原文

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堕水中,船人救之。船人曰:“子欲何之而遽也?”曰:“梁无相,吾欲往相之。”船人曰:“子居船楫之间而困,无我则子死矣,子何能相梁乎?”惠子曰:子居船楫之间,则我不如子;至于安国家,全社稷,子之比我,蒙蒙如未视之狗耳。”

注释

[1]遽:匆忙、急速、仓促。

[2]困:被困住。

[3]何能相梁:怎么能到梁国(魏国)任国相。

[4]蒙蒙:未睁开的样子。

[5]耳:语气词,罢了。

译文

魏国(魏国都城在大梁,故魏国又称梁国)的丞相死了,惠子想要去大梁(出任这一职位),在过河的时候太匆忙不小心掉到了河里,路过的划船的人把他救起来。那个人(划船的人)问他:“你要去哪干什么啊,怎么会那么匆忙呢?”

惠子说:“魏国没有丞相,我想去那试试看。”那个人又说:“你只是在船上那么小的地方都会遇到困难,要不是我的话你就死了,你哪来的本事能做魏国的丞相来管理梁地呢?”

惠子说:“说到在水上驾驶船只纵横穿行我是不如你;但是说到治理国家,保全人民社稷的安康,你和我比起来,就好像还没有完全睁开双眼的幼犬罢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 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4 对“游濠梁”引发的辩论作出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对庄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上一课里,庄子狠狠地嘲讽了惠子一番,相信大家的印象一定还非常深刻,这篇文章里,他们两个人又怎么了现在,让我们来齐读课文,在朗朗读书声中,找出答案。(全班齐读课文)

 二、整体阅读,通过提问感知文意。

 读过课文,相信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一个同学来用最简短的话说一下,在这个故事中,庄子和惠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之间进行了一场辩论)

 说到辩论,相信同学们对上学期年级的辩论赛还记忆犹新,在辩论赛上,双方辩手雄辩生风的英姿让大家倾倒,而千年前的这一场被后人誉为“史上最著名辩论”更有着说不尽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研究一下这一场辩论。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来源:学,科,网]

 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2辩论双方是谁(庄子,惠子)[来源:Z#xx#kCom]

 3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正方(庄子):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反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反驳庄子的观点后,庄子又是如何回答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个句子中有哪些关键字词要提醒大家注意(子,第二人称代词;安知,怎么知道,疑问词)

 那惠子如何反击(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这一句有个一词多义的词,是哪个(固,固然、本来;)这一句该如何理解

 庄子的最后结论是什么(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在问答提问中落实重点字词,理清文意)

三、深入理解双方观点。

 相信大家现在对文意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当然不甘心于只是把文意搞懂,还想要对文章有更深刻了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再次分析一下课文。先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请注意语气。

 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双方的语气。

 2六人小组讨论双方观点,最后定出小组支持庄子和惠子哪一方的观点。[来源:学科网ZXXK]

 3每小组派一位代表阐述小组观点。

 4正反双方自由辩论。

 5总结,初步归纳庄子的思想。(庄子崇尚自然,板书:庄子乐=鱼乐=万物乐——天人合一)

四、通过讨论庄子和惠子的辩论到底谁是赢家得出两人的思想差异。

 1讨论并自由发言

 2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要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最后一句是庄子在回答惠子的“安知鱼之乐”,他回答“从濠桥上知道”,实际上是答非所问,偷换概念)板书:我知之濠上(答);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问)安知:怎样知道(庄子),怎能知道(惠子)庄子——诡辩。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不过,我们先把这场千古争辩放一放,来关注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 (课后练习: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因为庄子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他本来就是快乐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4提问: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你更欣赏哪一种思想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拓展课外。

 1回应开头庄子的思想。

 2通过《郢人匠石》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庄子和惠子的关系,加深对庄子思想理解。(看动画视频)[来源:Z&xx&kCom]

 3总结全文: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祸福、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   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读来,也犹如扑面而来的清风一般,清爽怡人。

 板书设计: 庄子乐=鱼乐=万物乐——天人合一

 惠子 我非子——不知子

 子非鱼——不知鱼之乐

 庄子:我知之濠上(答);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问)

 安知:怎样知道(庄子),怎能知道(惠子)

 庄子——诡辩。

 惠子好辩——分析——拘泥

 庄子智辩——欣赏——超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4、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阅读品位。

 教学重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2、领略故事中的旨趣。

教学难点: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双方的辩论思维。

 2、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播放动画片《庄周梦蝶》,学生指手画脚说庄子,教师补充。

 二、 整体感知。

 1读课文。(1)学生试读;(2)学生齐读;(3)听读课文;(4)分角色读。

 2演绎课文内容。由两名学生用现代汉语演绎文章精彩对白。

 3整理文言现象。A重点字词;B古今异义;C一词多义;D特殊句式。

 4问题探讨。

 ①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②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两人的性格。

 ③这个辩论争了很久了,谁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峰呢

 ④怎样看待庄子与惠子的关系

 ⑤比较《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的庄子与惠子。

 三、课外延伸。阅读《庄子送葬》。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四、小结和作业。

 附:说课稿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读文言文,最当令学生明白同一个字而意义有古今之别,次则须令熟习常用之文言虚词,熟习常用之文言句式。此数者皆于读课文时训练之。训练得好,学生读课本以外之文言自能大体通晓。”我想这也是我设定本文教学的基本思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学习起来不难,所以我精心设计了朗读这一环节来疏通文章。通过试读、齐读、听读、分角色朗读、现代汉语演绎等方式,不但可以令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更能平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趣。

 通过整理文言文现象这一个环节,可以使学生对本文出现的文言知识有一个了然,更可以使得我们农村学校的孩子特别是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也能充分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知识。

 而课堂问题探讨是我设置的第三个重要环节。这里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对人物思想和个性的把握,更有两篇短文中人物自身思想和个性的变化比较。这样的比较穿插了纵向和横向的对照,让学生不但对单个的人物性格有了解,更对两个人物之间关系有深刻的理解。

 第四环节我安排学生课外文言文延伸阅读。《庄子送葬》一文既是对文言文知识的训练,又是对庄子和惠子两个大师风采的再次温习。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文章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比喻他和死者(惠子)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自此庄子的智辩、重欣赏、对外界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的个性形象,惠子的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重知识的探讨的个性形象清晰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所以说课外延伸阅读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结构上对本课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

 叶圣陶先生的话非常通俗易懂,对我们从事文言文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叶老的话不断学、不断教,那么学生的文言素养一定会得到滋润并不断提升。我想,以上就是我执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后的收获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5497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