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的生平事迹和名句?

关于苏轼的生平事迹和名句?,第1张

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生平

与思想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绍圣。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文学成就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如《次韵章传道喜雨》、《答吕梁仲屯田》、《石炭》、《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表现了人民的痛苦,针砭了时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还有些诗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此外,苏轼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如《读孟郊诗》、《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石苍舒醉墨堂》等。苏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触处生春,艺术上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体察敏锐,诗笔爽利,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可做到写物传神,颇饶情韵。苏诗想象丰富,奇趣横生,比喻新颖贴切,引人入胜。苏诗有时直抒胸臆,议论英发,文思如潮,极富气势。苏诗的议论化,固然有助于抒写的自由和格调的流畅,但对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则不无影响,又由于应酬赓和,某些和韵诗近于文字游戏;矜才炫学,某些作品有用典过多或粗率冗长之弊,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苏轼对古近各体均能驾驭自如,但更长于古体和七言。他的七古波澜壮阔,变化莫测,最能体现奔放的才情,妙笔驰骋,奇气横溢。五古则写得朴厚无华,词清味腴,以自然入妙见胜。苏轼的七律也很出色,气韵天成,格调流丽圆转,略与白居易、刘禹锡诗风相近,而更为奇警。苏轼对五言近体用力较少,五律五绝不多,而七绝则写得精美明快,有不少传诵颇广的名篇。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而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

元佑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苏轼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括成(水调歌头),在词体上也堪称创制。以前词家于调名外极少立题,苏轼不少词作不但始用标题,有的还系以小序,小序长者达数百字,文采斐然,颇能引人入胜。苏轼以诗为词,扩大了词体的表现力。苏词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联翩,逸兴遄飞。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凭高眺远”、(满庭芳)“归去来兮”等,这类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白,下开辛弃疾的某些清旷奇逸之作。在语言和音律上,也体现了苏轼的创新精神。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他重视音律,但不拘泥于音律。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都各具风韵。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龙吟)咏唱杨花,幽怨缠绵;(蝶恋花)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风情妩媚动人。

1 关于宝鸡诗句

关于宝鸡诗句 1 有关宝鸡的诗句有哪些

1、秋兴夜饮(陆游)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螿。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荣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引剑酣歌亦壮哉。

要君共覆手中杯。秋鸿阵密横江去,暮角声酣战雨来。

莫恨皇天无老眼,请看白骨有青苔。中年倍觉流光速,行矣西郊又见梅。

2、九日同司直九叔崔侍御登宝鸡南楼(卢纶)把菊叹将老,上楼悲未还。短长新白发,重叠旧青山。

霜气清襟袖,琴声引醉颜。竹林唯七友,何幸亦登攀。

3、九成宫秋初应诏(刘祎之)帝圃疏金阙,仙台驻玉銮。野分鸣鸑岫,路接宝鸡坛。

林树千霜积,山宫四序寒。蝉急知秋早,莺疏觉夏阑。

怡神紫气外,凝睇白云端。舜海词波发,空惊游圣难。

4、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苏轼)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十四日,自宝鸡行至虢。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黄金漫似丘。5、晚留凤州(王勃)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

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6、鬬鸡诗(徐陵)季子聊为戏。

陈王欲聘才。花冠已冲力。

芥爪复惊媒。鬬凤羞衣锦。

双鸾耻镜台。陈仓若有信。

为觅宝鸡来。7、慨然成咏诗(庾信)新春光景丽。

游子离别情。交让未全死。

梧桐唯半生。值热花无气。

逢风水不平。宝鸡虽有祀。

何时能更鸣。

2 关于宝鸡的诗词

《秋兴夜饮》年代: 宋 作者: 陆游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螿。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荣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引剑酣歌亦壮哉。

要君共覆手中杯。秋鸿阵密横江去,暮角声酣战雨来。

莫恨皇天无老眼,请看白骨有青苔。中年倍觉流光速,行矣西郊又见梅。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年代: 宋 作者: 苏轼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十四日,自宝鸡行至虢。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黄金漫似丘。(十五日至郿县,县有董卓城,其城象长安,俗谓之小长安。)

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

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道过太白山,相传云,军行鸣鼓角过山下,辄致雷雨。山上有湫甚灵,以今岁旱,方议取之。)

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近山麰麦早,临水竹篁修。

(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气候殊早。县有官竹园,十数里不绝。)

先帝膺符命,行宫画冕旒。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神人控玉虬。黑衣横巨剑,被发凛双眸。

(十七日,寒食。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

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为立也。神封翊圣将军,有殿。)

邂逅逢佳士,相将弄彩舟。投篙披绿荇,濯足乱清沟。

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绕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飕。

(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于溪堂。)冒晓穷幽邃,操戈畏炳彪。

(十八日,循终南而西,县尉以甲卒见送。或云近官竹园往往有虎。)

尹生犹有宅,老氏旧停辀。问道遗踪在,登仙往事悠。

驭风归汗漫,阅世似蜉蝣。羽客知人意,瑶琴系马秋。

不辞山寺远,来作鹿鸣呦。帝子传闻李,岩堂仿像缑。

轻风帏幔卷,落日髻鬟愁。入谷(音浴。)

警蒙密,登坡费挽搂。乱峰搀似槊,一水淡如油。

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千重横翠石,百丈见游aa2。

最爱泉鸣洞,初尝雪入喉。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

(是日游崇圣观,俗所谓楼观也,乃尹喜旧宅,山脚有授经台尚在。遂与张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别。

有太平宫道士赵宗有,抱琴见送至寺,作《鹿鸣》之引乃去。又西至延生观,观后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遗迹。

下山而西行十数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潭上有寺三,倚峻峰,面清溪,树林深翠,怪石不可胜数。

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砾投之,翔扬徐下,食顷乃不见,其清澈如此。遂宿于中兴寺,寺中有玉女洞,洞中有飞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归至郿,又明日乃至府。)

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

惟有泉旁饮,无人自献酬。(昔与子由游虾蟆培,方冬,洞中温温如二三月。)

《送周元通昆仲官蜀》年代: 宋 作者: 贺铸周郎弟兄皆可人,外朗内润连城珍。樽酒逢迎记梁宋,联骖行迈度咸秦。

宝鸡道上冰雪晚,金雁江边梅柳春。公暇乐游须念我,青衫白发倦京尘。

3 关于宝鸡的诗词有哪些

1《九成宫秋初应诏》

年代: 唐 作者: 刘祎之

帝圃疏金阙,仙台驻玉銮。野分鸣鸑岫,路接宝鸡坛。

林树千霜积,山宫四序寒。蝉急知秋早,莺疏觉夏阑。

怡神紫气外,凝睇白云端。舜海词波发,空惊游圣难。

2《晚留凤州》

年代: 唐 作者: 王勃

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

3《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4《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

年代: 宋 作者: 宋祁

顺祝斋琳馆,翛然隔世埃。

空歌灵鹄下,祠节宝鸡来。

瑞木千寻竦,仙图几卷开。

如无清夜唱,谁识帝车回。

5《挽吴孟思》

年代: 明 作者: 易恒

学古得名谁与齐,白头南国尚凄凄。

漆书已负成蝌蚪,石鼓空传出宝鸡。

半夜旅魂山塔静,百年春梦□□低。

湖山怪尔归何晚,直待花残杜宇啼。

4 有关宝鸡的诗句

《秋兴夜饮》年代: 宋 作者: 陆游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螿。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荣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引剑酣歌亦壮哉。

要君共覆手中杯。秋鸿阵密横江去,暮角声酣战雨来。

莫恨皇天无老眼,请看白骨有青苔。中年倍觉流光速,行矣西郊又见梅。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年代: 宋 作者: 苏轼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十四日,自宝鸡行至虢。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黄金漫似丘。(十五日至郿县,县有董卓城,其城象长安,俗谓之小长安。)

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

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道过太白山,相传云,军行鸣鼓角过山下,辄致雷雨。山上有湫甚灵,以今岁旱,方议取之。)

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近山麰麦早,临水竹篁修。

(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气候殊早。县有官竹园,十数里不绝。)

先帝膺符命,行宫画冕旒。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神人控玉虬。黑衣横巨剑,被发凛双眸。

(十七日,寒食。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

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为立也。神封翊圣将军,有殿。)

邂逅逢佳士,相将弄彩舟。投篙披绿荇,濯足乱清沟。

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绕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飕。

(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于溪堂。)冒晓穷幽邃,操戈畏炳彪。

(十八日,循终南而西,县尉以甲卒见送。或云近官竹园往往有虎。)

尹生犹有宅,老氏旧停辀。问道遗踪在,登仙往事悠。

驭风归汗漫,阅世似蜉蝣。羽客知人意,瑶琴系马秋。

不辞山寺远,来作鹿鸣呦。帝子传闻李,岩堂仿像缑。

轻风帏幔卷,落日髻鬟愁。入谷(音浴。)

警蒙密,登坡费挽搂。乱峰搀似槊,一水淡如油。

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千重横翠石,百丈见游aa2。

最爱泉鸣洞,初尝雪入喉。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

(是日游崇圣观,俗所谓楼观也,乃尹喜旧宅,山脚有授经台尚在。遂与张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别。

有太平宫道士赵宗有,抱琴见送至寺,作《鹿鸣》之引乃去。又西至延生观,观后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遗迹。

下山而西行十数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潭上有寺三,倚峻峰,面清溪,树林深翠,怪石不可胜数。

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砾投之,翔扬徐下,食顷乃不见,其清澈如此。遂宿于中兴寺,寺中有玉女洞,洞中有飞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归至郿,又明日乃至府。)

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

惟有泉旁饮,无人自献酬。(昔与子由游虾蟆培,方冬,洞中温温如二三月。)

《送周元通昆仲官蜀》年代: 宋 作者: 贺铸周郎弟兄皆可人,外朗内润连城珍。樽酒逢迎记梁宋,联骖行迈度咸秦。

宝鸡道上冰雪晚,金雁江边梅柳春。公暇乐游须念我,青衫白发倦京尘。

5 宝鸡开元,写诗歌,散文,感悟

宝鸡赋作者:惠雨古谓陈仓,仓储天下霸气、九域雄魂;气贯日月,魂统六合1。

今名宝鸡,鸡鸣神州赤县、曙光升腾;天下破晓,晓白四方2。洪荒针泉,人文牙根3。

华夏之母,女娲之孙4。启母系氏族之源,陈遗迹北首之岭5;领仰韶文化之先,开石器文明之河6。

芸芸先祖,漫漫其衍;泠泠一脉,浩浩九州;五千年华林修茂,深植故土;十万亿族孙勤淳,裔传有序7。炎帝生姜水,制耒耜( lěisi)以耕稼8;神农难天台,尝百草而疗民。

耕德医泽,火恩布惠9;蛮荒桥渡文明,兽体嬗变人身10。族之大者,莫过炎黄;史之远者,翘楚神州11。

周公发于斯而东征,立国分封诸侯12;秦伯养于斯而西战,力拔著戎称霸13;建国统域,缺补金瓯14,远交近攻,炎黄翼丰15。立国不止一朝,统天每由此出16。

雄王而雌霸,帝王之社柄17。扼甘陕而镇西域,接南岭而提北疆18。

望京之锁钥,祖庙之门户19。取天下则必攻,守基业则必戍20。

明修暗度,高祖之神谋,英君建业之奇途21。散关难进,孔明之鬼策,智星折戟之雄关22。

斯于宝地,王师流连23。英杰星列,俊才云陈24;横刀立马,诗书金风25;即便农夫平民,亦尚耕读传家26。

依终南而揽秦川,挎北塬而带渭水。壁立千仞,昂首柱天,耸龙脊以高瞻,腾飞有时27;叠岭屏翠,峰峻雾紫,围福泽于宗族,兴旺绵延28。

风牧瑞云,时得佳雨润田畴;雪被沃野,长护稼穑越苦寒29。秦川八百里,流翠生金,宽胸怀之博达,盛五谷之丰登,千代粮仓30;渭水九千漩,生土育灵,延浩淼之柔情,结秦晋之良缘,百世其昌31。

凤翔东北,百鸟来朝之仪32;璜孕东南,太公辅天之象33。仰鸡峰,参昊天魁斗34;听渭水,闻金戈铁马。

大散关万夫莫开,枕戈以待旦35;金台观独留玄机,真人多隐修36。法门寺德馨,佛塔颂来祥云霭霭,善普人间37;五丈原情苦,两表诉尽忠心拳拳,鞠躬尽瘁38。

张载祠前,训留万世开太平,天地立心39;东湖柳下,喜雨亭记苏子士,文心雕龙40。石鼓山起石鼓阁,南依鸡峰,北锁渭水。

石鼓不敲而声震寰宇,刻词难解魅惑后世41;铜镜型塑青铜馆,曦映朝霞,辉瑞故里。钟鼎有铭而名享内外,铸文铿锵首命“中国”42。

望石鼓,常鼓国风民气,面铜镜,对镜自鉴臧否43。渭水流金以迎阳,峻岭藏黛以养阴。

蒙蒙兮烟阁千树,油油兮日光万畴44。太白皓首以俯视,闲看翻云覆雨,藐群峰而轻圣贤45。

起兵君王,树为民请命之帜,江山得手,榨百姓黎民之膏46;渭塬横亘以阵列,嘘叹更朝换代,厚庶民而藏朝骸。黄土千里,岁奉麦黍以养生,陵丘似山,穴葬帝王之*奢47。

偎水黄沙,尽掩东征西战之血气48;遮雾苍岭,轻浮春种秋收之汗腥49。桃李红颜之甜笑,谷黍金灿之欢心。

社火喧天鼓震日颤,秦腔搏命嗓惊云飞50。北西凤玉液千池,帝王贪杯误早朝,江山醉倒51;南太白琼浆万斛,诗仙闻香急出手,醺吟蜀道52。

春醉佳节舞升平,秋醉圆月祥万家。春步无痕拾阶绿,堤嫩水活。

渭湖映画天赐印,水底日红53。百卉盛彩,千芽蓬勃54;春宜景泰,色润熙和55。

夏云鼓雷庆年丰56,川金塬黄。时雨梳柳娇村景,犬吠炊烟57。

五风十雨,荷艳榴赤;热气炽盛,象生繁荣58。秋讯无意惊红叶,凉随雨落,龄草有诗傲白霜,菊篱陶醉59。

荞粉芦雪,谷金枫红60;气爽月圆,稔丰归仓61。冬隆四野雪梅竞美,廊桥独步62。

冷透三山星月凝辉,栈道寻古63。霜被旧踪,溪瘦林清。

冰悬瀑凝,柳牵飞雪;冬至阳生,四廓皆欢。普天同庆,风畅气和64。

晨睇故里,心神静穆。群峰朝贺拜新日,万木礼赞颂朝阳,千物得华,大地泽惠。

光被四野,鸟语鸣乐65。感新天之催振,奋精神而图强;思飞朗玛之巅,意夺北斗之宫66。

自奋精神,身体力行。有志勿寄后人,努力全在自身。

六旬出手未晚,全力以赴尽功,但愿历程辉煌,未达虽败犹荣。事可不成,标立师范67。

看天地,阴阳显赫,仁心纯直方得一天新景;思曲直,明暗清晰,是非明朗当是正义世风68。楼宇村舍似剪影;水波微澜,皆生金光。

嫩绿浅红润光华;彩点心态,激情四溢。夕阳闲步,红日衔岭。

直观身影,自量材栋69;水浮金云,惑辨本色70。云飘银裾丹青仙画,剑光扇辉神笔鬼描71。

霞托雁阵,字翔云端。雁展人格大似天,鸿唳清高荡天风72。

观鸿途而神醒,品雁语而自悟;鉴当天之善恶,戒品行之曲直;问良心之消涨,规后事之行止。梦窜云天,却要脚踏实地;瞬间辉煌,慎鉴自发之光73。

万物有序必然勤奋发展,百灵无忌自当奔赴前程。日偃月行,河汉清虚。

一镰银月割云碎;天景奇丽,清风无价。几点清辉撒幽径,松筛月影,蛩鸣书窗74。

江山如画,故里最美。思天地之悠悠,憾孤心之茕茕75。

平生无大为,行止有小仁。念一生利民即安,苟余岁无为巨汗。

拟挥缺墨之秃笔,试画乡土之荣茂。文字即成,忝展世人慧眼,赞之讽之,余皆诚恳笑纳。

心惕惕而抛砖,目灼灼以待玉。励我同乡,尽展其才,添砖加瓦,聚沙成岭76。

写颂词以歌生地,扬秦风以敬社稷!注释:1、陈仓,古称西虢,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秦孝公(公元前361年)设陈仓县。

九域六合,指中国地域的天地四方。比喻中华民族的霸气和雄风。

6 庆祝宝鸡诗词学会三个华诞藏头诗

嗯嗯,没的说,别说是求助,身为同道,宝鸡盛事,无物相贺,自当歌以志之!然藏头诗,佳句难得,久不为之,现下制作,未及修改,恐污法眼,勿怪:

五言排律 ,口占赠宝鸡同道,流碧诗社贺

庆余招志士

祝酒有高朋

宝剑锋初砺

鸡冠花正红

诗成三载谊

词作四时情

学得传承艺

会当志道同

三人师不远

个自有才能

华夏文昌事

诞出丝路中

律大体还成,韵就凑合押吧,具体韵部就不管啦。。。。嘻~~

鸡冠花典出自“谁教移根认荚畔,玉鸡知应太平来”,奉承而已。

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

南寺

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

北寺

唐初传有此,乱后不留碑。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山泉自入瓮,野桂不胜炊。信美那能久,应先学忍饥。

马融石室

未应将军聘,初従季直游。绛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岂害依梁冀,何须困李侯。吾诗慎勿刻,猿鹤为君羞。

玉女洞

洞里吹箫子,终年守独幽。石泉为晓镜,山月当帘钩。岁晚杉枫尽,人归雾雨愁。送迎应鄙陋,谁继楚臣讴。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

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其上

山鸦晓辞谷,似报游人起。出门犹屡顾,惨若去吾里。道途险且迂,继此复能几。溪边有危构,归驾聊复柅。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平生慕独往,官爵同一屣。胡为此溪边,眷眷若有俟。国恩久未报,念此惭且泚。临风浩悲咤,万世同一轨。何年谢簪绂,丹砂留迅晷。

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其名予欲迁之少西临断岸西向可以远望而力未暇特为制名曰招隐仍为诗以告来者庶几迁之

飞檐临古道,高榜观游人。未即令公隐,聊须濯路尘。茆茨分聚落,烟火傍城闉。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居民惟白帽,过客漫朱轮。山好留归屐,风回落醉巾。他年谁改筑,旧制不须因。再到吾虽老,犹堪作坐宾。

凌虚台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竹<鼠卯>

野人献竹<鼠卯>,腰腹大如盎。自言道旁得,采不费罝网。鸱夷让圆滑,混沌惭瘦爽。两牙虽有余,四足仅能仿。逢人自惊蹶,闷若儿脱襁。念兹微陋质,刀几安足枉。就禽太仓卒,羞愧不能飨。南山有孤熊,择兽行舐掌。

渼陂鱼(陂在鄠县。)

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紫荇穿腮气惨凄,红鳞照坐光磨闪。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坐客相看为解颜,香粳饱送如填堑。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滨江易采不复珍,盈尺辄弃无乃僭。自従西征复何有,欲致南烹嗟久欠。游AA2 琐细空自腥,乱骨纵横动遭砭。故人远馈何以报,客俎久空惊忽赡。东道无辞信使频,西邻幸有庖齑酽。

读道藏

嗟予亦何幸,偶此琳宫居。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王乔掌关钥,蚩尤守其庐。乘闲窃掀搅,涉猎岂暇徐。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谁怜破屋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

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

官园刈苇留枯槎,深冬放火如红霞。枯槎烧尽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夸。年年此厄竟不悟,但爱蒙密争来家。风回焰卷毛尾热,欲出已被苍鹰遮。野人来言此最乐,徒手晓出归满车。巡边将军在近邑,呼来飒飒従矛叉。戍兵久闲可小试,战鼓虽冻犹堪挝。雄心欲搏南涧虎,阵势颇学常山蛇。霜乾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呀。迎人截来砉逢箭,避犬逸去穷投罝。击鲜走马殊未厌,但恐落日催栖鸦。弊旗仆鼓坐数获,鞍挂雉兔肩分麚。主人置酒聚狂客,纷纷醉语晚更哗。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羲娲。青丘云梦古所咤,与此何啻百倍加。苦遭谏疏说夷羿,又被赋客嘲*奢。岂如闲官走山邑,放旷不与趋朝衙。农工已毕岁云暮,车骑虽少宾殊佳。酒酣上马去不告,猎猎霜风吹帽斜。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千年古木卧无梢,浪卷沙翻去似瓢。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泫然疑有蛟龙吐,断处人言霹雳焦。材大古来无适用,不须郁郁慕山苗。

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

百亩新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夸。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纵饮坐中遗白帢,幽寻尽处见桃花。不堪山鸟号归去,长遣王孙苦忆家。

华阴寄子由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腊酒送寒催去国,东风吹雪满征衣。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里堠消磨不禁尽,速携家饷劳骖騑。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9012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