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音乐好听成语

形容音乐好听成语,第1张

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声。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10、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16、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7、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20、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21、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22、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23、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wwwsuibi8com)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24、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25、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荡的歌曲。

26、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7、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28、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9、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0、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31、三眼一板: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32、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33、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34、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35、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36、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3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38、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39、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40、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41、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42、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43、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44、亡国之声:指*靡的音乐。

45、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46、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47、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48、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9、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50、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51、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52、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53、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54、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55、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56、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57、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58、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59、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60、轻歌妙舞: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61、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6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63、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64、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靡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6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66、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67、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68、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69、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70、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71、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72、桑间之音:指*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73、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74、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75、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76、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77、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78、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79、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80、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余音绕梁 高云流水 天籁之音 莺歌燕舞

扣人心弦、莺歌燕舞、金声玉振、余音绕梁、高山流水 含商咀徵 含宫咀徵 云起雪飞 余音缭绕 郢中白雪 幺弦孤韵 兴云致雨 清耳悦心 鸾吟凤唱 鸾歌凤吹 含商咀征 袅袅余音 余音绕梁、娓娓动听

鱼龙起舞,百鸟来朝,音乐之妙,竟至于斯。

不绝于耳、经久不息、绕梁之音、绕梁三日、余音绕梁。

一、不绝于耳

白话释义: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朝代:清·

作者:刘鹗

出处:《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二、经久不息

白话释义:多用在鼓掌或欢呼时。代表着一种动作所受到欢迎程度。也可形容歌声在耳边经久未息。

朝代:近代

作者:刘坚

出处:《草地晚餐》:“人群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三、绕梁之音

白话释义: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朝代:晋

作者:陆机

出处:《演连珠》:“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翻译: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让人思念起那弦音绕耳。

四、绕梁三日

白话释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朝代:春秋

作者:列子

出处:《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翻译: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三日都还没停止。

五、余音绕梁

白话释义:后用来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朝代:春秋

作者:列子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韩娥去齐国,路上断了粮,便以歌唱求食。唱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

、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声。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10、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1 诗歌鉴赏中,表现诗人感情的词语

1、有关表情达意的方法方面的: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境、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形散而神不散、欲抑先扬、先抑后扬、首尾呼应、细节中见真情、巧用修辞、虚实结合、由虚入实、对比鲜明、以小见大、巧用(妙用、化用、活用)典故(诗句)、虚构想象、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2、有关语言方面的:用字精练、语言清鲜自然(质朴自然、清闲淡雅)、脍炙人口、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言简意赅、含蓄有韵味、委婉含蓄、细腻传神、华美、实无华、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音节和谐富有音乐性。

3、其他方面的:言近旨远、沉郁中见豪放、形神兼备、境界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意境优美(平淡纯朴、深邃)、别具匠心、联想丰富、见解独到、平淡(朴素)之中见真情、清新隽永、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慰藉)、引起共鸣、情调旷达洒脱。因为某方面的原因心情不舒畅常用的术语有:沉郁、忧愁、怨恨、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徘徊、惆怅、记分、壮志难酬、感伤、悲愤、痛心等等。

4、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此外还有欲扬先抑、明贬实褒等。

5、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快、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6、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7、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

8、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9、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2 诗歌鉴赏必备 四字词语

1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

心情沮丧得好像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2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是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3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5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6哀鸿遍野:比喻 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7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业的艰苦。

8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

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9因循守旧:因循:沿袭;守旧:死守老的一套。

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10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11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12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子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3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4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 15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与教训无关。

17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喻,使明白。 18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指东西不见了用“不翼而飞” 19良莠不齐:指一群人中好人坏人都有,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不能用来指班级同学或者单位同事等。

20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不可厚非:不必过分指责。 21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22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23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4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5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6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7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8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29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删除,修改。也形容言论或文章的精当,无懈可击。

30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31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32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33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4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

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古代下级对上级的客套话。

35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6曾经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7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8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

粟,谷子。 39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40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41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42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43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功比较晚。 44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5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6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7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8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9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50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

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3 语文诗歌鉴赏使用的四字成语ppt

动静结合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它分为化动为静和以动衬静 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 在古代诗歌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古代诗歌中的“虚”一般有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已逝去之景之境,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的史实;设想未来之景之境,如刘永《雨霖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实”在诗歌中即为实景、实事、实境 古代诗歌中的“虚”与“实”相结合的作用一般表现为: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中的虚景就为“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为“尽荠麦青青”写词人所见的凄凉情形一虚一实对比寄寓了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再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写了愁思,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思念妻子,虚实相生,从而将离别愁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明暗、响寂结合 比如:鹿 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阔偶尔听到几点人说话的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显得山之静后两句明暗对比:一缕夕阳射进蔚然深秀的树林,落日余晖打在一块青青的苔藓上,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这里为声衬静,用了衬托,也用了对比 ⑵抒情,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或作品中的表白和抒发 ①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 一般情况下,景与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以乐景写乐情 如:风人松(题酒肆) (宋)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 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以哀景写哀情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写老兵,由“十无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写起,着眼于他返乡途中与到家后的情景,主要采用以哀景写哀情的写法,重在抒发其家破人亡、举目无亲的悲哀 以乐景写哀情 如:《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 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以哀景写乐情 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雨雪霏霏,冰天坼地的寒冷,却是征夫回乡之时《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

4 表现人的情感的四字词语

一、激动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二、感激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三、懊丧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四、悲痛、哀悼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五、愤怒 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 怒火中烧 忍无可忍 六、欢喜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喜从天降 大喜过望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乐不可支 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拍手称快 皆大欢喜 七、忧愁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紧缩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心急如火 郁郁寡欢 八、烦乱 坐立不安 局促不安 忐忑不安 方寸大乱 心烦意乱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神魂颠倒 心神不定 心乱如麻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 长吁短叹 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 火烧火燎 抓耳挠腮 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兴高采烈,乐不思蜀,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描写表情的四字词语: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描写心情的词语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大惊小怪:形容对不足为奇的事情感到惊讶。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妨害。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哀感顽艳:顽:愚笨;艳:慧美。

原来形容一个歌童唱的歌悲恻动人,使愚笨和慧美的人都为所感动。后来转用以评述某些抒情的文艺作品,意义也转为哀怨、感伤、古拙、绮丽同时具备。

爱莫能助:莫:没有谁,不。语出《诗经》“爱莫助之”。

(爱:隐藏)原意是因为隐而不见,所以谁也不能帮助他。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爱:同情。 暗送秋波:指女以目传情(秋波:秋水清澈明净,比喻明亮的眼睛),喻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黯然神伤:情绪低落,精神沮丧,心情忧伤(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 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黯然:阴暗的样子),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白头如新:白头:老年,这里形容时间很长;新:新近。相识已久,还同才认得的一样。

形容交情不深。 百无聊赖:(思想感情)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有意思(聊赖:依赖,寄托)。

百爪挠心:一百只鸟兽的爪子在心里抓。喻指痛心,担心,伤心,心情不安。

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落叶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

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不动声色:话音和表情不因外界的影响而有所变动。

多形容冷静、镇定。 不分彼此:彼:那,对方;此:这,我方。

不分你我。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不露声色:思想感情不从语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 不能自已:自己无法停止(已:停止)。

多指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不情之请:不近人情的请求。

常用作向人求助的客气话。 不上不下:上不去,下不来。

形容进退无着落,事情不好办。 不省人事:省:知道。

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不为已甚:为:做;已甚;过火的事。指不做过分的事情。

藏头露尾:形容遮遮掩掩怕暴露真情。 侧隐之心:同情遭受不幸的人而引起的怜悯的心理。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对人鄙视、憎恨或畏惧。

插科打诨:穿 一些逗趣的动作、表情或话语(科: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恢谐逗趣的话)。 缠绵悱恻:形容内心苦闷难以排遣,也指诗文等感情深沉,言辞婉转。

怅然若失:心中迷离恍惚,没有了主意。形容神志迷乱,心情忐忑的样子。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表情。

痴男怨女:沉醉于情爱中的青年男女。 愁眉苦脸:皱着眉头,苦丧着脸(苦脸:愁苦的面容)。

形容忧愁苦恼的脸部表情。 愁眉锁眼:双眉紧锁,眼皮下垂。

形容忧愁苦恼的表情。 楚楚有致:整洁鲜明,富有情趣。

楚楚动人:鲜明整洁,洒脱出众,使人觉得生动可爱(楚楚:鲜明整洁,洒脱出众的样子)。 楚楚可怜:原指幼松丛生柔弱可爱,后形容姿态娇美妩媚,令人怜爱。

捶胸顿足:敲打胸口,跺着双脚。形容悲伤、悔恨的情态。

春风得意:旧时形容士子考中进士后的得意心情。现亦形容事成后心满意足的情态。

从一而终:始终如一。多指感情专一,不三心二意。

封建社会还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终身守寡的封建教条。 打情骂俏:相互假意打骂,借以调情。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惭:害臊,惭愧)。 荡气回肠:形容文笔生动,表演动人,有时也形容感情强烈,情绪激昂。

抵足而眠:脚碰脚地睡眠。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多愁善感:善:好(hào)经常忧愁,容易感伤。形容感情脆弱。

恩断义绝:恩爱、情义断绝。多指夫妻间感情。

5 阅读优美诗歌给我的感受用 四字词语表达

成语:心旷神怡

拼音:xīn kuàng shén yí

解释: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示例: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近义词:赏心悦目、悠然自得

反义词:心烦意乱、心如火焚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人的心境

英文:pleasant

日文:心が晴晴(はればれ)として爽快(そうかい)である

法文:avoir le coeur dilaté et l'ǎme joyeuse

德文:sich frisch und behaglich fühlen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同年进士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很好的朋友,1045年滕子京任岳州知州,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范仲淹知道他被贬心情不好,就写:“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心旷神怡,心旷神怡)

心境开旷,精神愉悦。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爷这件事作的来好不心旷神怡,一觉安稳好睡。”

峻青《秋色赋·张玉生》:“一会儿如行云流水,令人心旷神怡;一会儿又如狂风暴雨,使人感情激荡。”

6 求高考解诗歌鉴赏题时常用的四字词语,例如孤寂冷清

古代诗歌鉴赏习惯用语

(一)形象、观点:

恋友思别,羁旅思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钟情山水,归隐田园;

献身边塞,反对征战;不慕权贵,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达观豪迈,超凡脱俗;

愤世嫉俗,消沉颓唐;神形兼备,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二)思想情感:

宁静淡泊 恬淡闲适 壮怀激烈 追慕圣贤 孤愤难平 寂寞幽怨

忧郁失望 缠绵悱恻 甜蜜愉悦 嬉怒笑骂 感情细腻 挚切情深

(三)语言文字:

特色:

豪放雄奇 沉郁顿挫 直率天真 婉约含蓄 诙谐风趣 叠字叠词 明白如话

平淡无奇 词藻华丽 质朴清新 苍凉雄浑 抑扬顿挫 形神兼备 穷形尽相

行云流水 明快晓畅

作用:

深化主旨,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四)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议论 抒情(重点是描写抒情)

描写有:正侧结合 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眼前为实,未来为虚

1、情不自胜:胜:承当得起,这里指忍受。感情悲痛得无法忍受。

2、千里神交:相隔千里,精神契合。指友情深厚。

3、情深一往:指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

4、长相厮守:长时间在想一起互相守侯。

5、百爪挠心:一百只鸟兽的爪子在心里抓。喻指痛心,担心,伤心,心情不安。

6、逾墙钻隙:喻指男女偷情。

7、甘心情愿:完全出于自愿。形容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8、纸短情长: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

9、纸短情长:指信上写不完思念之情。

10、谊切苔岑:切:亲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11、情深义重: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12、风情月意:风情,男女恋爱的情怀。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

13、义海恩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14、铁石心肠:心肠跟铁石一样硬。形容不易为感情所动。

15、恩恩爱爱:夫妻恩爱,情义极为深厚。

16、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17、白头偕老:意思是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18、多愁善感:善:好,经常忧愁,容易感伤。形容感情脆弱。

19、不为已甚:为:做;已甚;过火的事。指不做过分的事情。

20、儿女情长:指过分看重爱情。

21、浓情蜜意:感情深厚,像蜜一样甜、浓。多用于形容情侣间的感情。

22、谈情说爱:男女叙恋情,谈恋爱。

23、倩女离魂: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24、暮翠朝红:形容爱情不专一。

25、风流水性: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26、云心水性: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27、婆婆妈妈:形容言语罗嗦,办事不干脆利落。也形容感情脆弱。

28、怡然自得:形容和悦并自鸣得意。

29、天荒地老:指经历的时间极久远。常用于人们的爱情宣言。

30、断雨残云:比喻男女的爱情被阻隔或断绝。

31、情深骨肉: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

32、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33、通家之好: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34、一往情深: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35、高歌猛进:大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情绪高涨,斗志昂扬,大踏步地前进。

36、怅然若失:心中迷离恍惚,没有了主意。形容神志迷乱,心情忐忑的样子。

37、侧隐之心:同情遭受不幸的人而引起的怜悯的心理。

38、抵足而眠:脚碰脚地睡眠。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39、交浅言深:言深:话说得恳切。指对交情不深的人恳切地加以劝说。

40、情真意切:指情意十分真切。

41、觅爱追欢:追求爱情与欢乐。

42、故剑情深: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43、字里行间:指文章的字句中间所表达、流露或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44、灰心丧气:丧失信心,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45、情深潭水:比喻友情深厚。

46、连枝共冢: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47、千载一弹:极言彼此交情深厚,甚为难得。

48、如胶似漆:像胶和漆那样粘结,形容感情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49、情天泪海:形容一味沉溺于感伤的爱情世界。

50、归心似箭:形容返回的心情十分迫切。

51、打情骂俏:相互假意打骂,借以调情。

52、花好月圆: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53、身心交病:交:一齐,同时;病:损害。身体和心情都很坏。

54、恩逾慈母: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55、人情淡薄:指人的感情非常冷淡,不深厚。

56、琴心相挑:以琴声传达心意,表示爱情。

57、不露声色:思想感情不从语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

58、略变原情:撇开表面的事实,从情理上加以原谅。

59、知遇之恩:受到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60、同盘而食: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61、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62、舐犊情深:老牛用舌舔小牛,表露爱抚之情。喻指父母爱儿女之情极其深厚。

63、两情相悦:形容双方对彼此都有好感。

64、海誓山盟:男女指山、海发誓,表示爱情要像山、海那样永恒不变。

65、鸳俦凤侣:形容男女欢爱似鸳鸯、凤凰般相偕作伴。

66、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67、男欢女爱:形容男女间的倾慕爱恋之情。

68、舐犊情深: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69、花成蜜就:比喻好事圆满地完成或实现。多指爱情婚姻生活。

70、捶胸顿足:敲打胸口,跺着双脚。形容悲伤、悔恨的情态。

71、人琴俱亡:亡:死去,不存在。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72、情投意合:投:合得来。形容双方思想感情和心意都很融洽。

73、桃花潭水:比喻友情深厚。

74、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75、民怨沸腾:百姓的怨怒之情达到顶点。

76、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经验。

77、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78、琴瑟和好:比喻夫妇情深和美。

79、雨意云情:比喻男女间的爱情。

80、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81、两厢情愿:双方都出于本心地愿意。

82、一人之交:亲密得象一个人。形容交情深。

83、恩深法驰:驰:废弛。因恩情深厚关系密切而不执行法纪。

84、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句子大全http://www1juzIcoM/,没有别的考虑。

85、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86、鱼水深情: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87、百年好合: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88、天高地厚:比喻恩情深厚;也形容事物艰巨复杂。

89、千里鹅毛: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90、豪情壮志:豪壮的心情,雄伟的理想。

91、情比金坚:感情比金子还坚固,形容感情非常坚定,常作于男女爱情。

92、情投意合: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93、契若金兰: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94、忽忽不乐: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情态。

95、藏头露尾:形容遮遮掩掩怕暴露真情。

96、谈情说爱:指谈恋爱。

97、相亲相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98、醋海翻波: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99、伉俪情深: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100、知情达理:见“通情达理”。通晓人情,理解事理。形容说话做事合情合理。

101、丝恩发怨:细丝那样的恩情,头发那样的仇怨。形容极小的恩怨。

102、手足之情:兄弟的情义。

103、意气用事:意气: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的任性的情绪。凭感情冲动办事。

104、疾言厉色:言语急迫,神色严厉。多形容发怒或发窘的情态。

105、季友伯兄:比喻交情深,义气重。

106、平心静气:心情平静,不感情用事。

107、恩恩爱爱:形容夫妻感情深厚或骨肉亲情。

108、深情厚谊:谊:交情。深厚的感情与友谊。

109、柔心弱骨:形容性情柔和。

110、恨相见晚: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111、柔情密意:指温柔亲密的情意。

1形容音乐动听的四字词语

余音绕梁、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靡靡之音 如泣如诉 天籁之音高耸入云琴瑟之好、琴断朱弦、琴歌酒赋、琴剑飘零、琴瑟调和、琴瑟和好、琴瑟相调、琴心剑胆、鸣琴而治、一琴一鹤、和如琴瑟、如鼓琴瑟弦外之音 改弦更张 更弦易辙 扣人心 歌舞升平 长歌当哭 莺歌燕舞 轻歌曼舞 高歌猛进 四面楚歌声震林木 阳关三叠 繁弦急管 曲高和寡 靡靡之音 绕梁三日 珠落玉盘 出谷黄莺 一唱三叹 五音不全 天籁之音 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若即若离 虚无飘渺 铿锵有力 荡气回肠 震耳欲聋 不绝如缕出神入化

优美动听、珠落玉盘 身临其境 哀丝豪竹 高唱入云 顾曲周郎 流水高山 绕梁遏云 声情并茂 响彻云霄 穿云裂石 歌楼舞榭 肠回气荡 变徵之声 高山流水 豪竹哀丝 靡靡之乐 绕梁三日 铁板铜琶 歌声绕梁 回肠伤气 靡靡之音 绕梁之音 如泣如诉 清脆悦耳 悦耳动听

2形容音乐好听的四字成语

1、余音绕梁

余音绕梁,读音是yú yīn rào liáng,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语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 ,匮粮,过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清 贺裳 《载酒园诗话·宋欧阳修》:“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随言尽,无复馀音绕梁之意。

2、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qǔ gāo hè guǎ,意思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出自《宋玉·答楚王问》。

3、绕梁遏云

绕梁遏云,成语,形容歌声保留时间长久,动听。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4、扣人心弦

扣人心弦,读音 kòu rén xīn xiá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同反应的心。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又作“动人心弦”。 用来形容事物能深深地牵动人心。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 。 多指激动人心。

5、珠落玉盘

珍珠落在宝玉盘子里。比喻声音十分动听。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音乐家在演奏时很投入感情

用成语来形容:

1、 专心致志

[拼音]:zhuān xīn zhì zhì

[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全情投入

[拼音]:quán qíng tóu rù

[释义]:全身心的投入。可以用来形容工作上去投入,也可以是感情上去投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8376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