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到底有没有感情

蛇到底有没有感情,第1张

找到一篇报道,《人蛇朝夕相处9年,看家护院抓小偷》,可以看出,蟒蛇还是有感情的。但专家认为, 蟒蛇通人性是不可能的,蟒蛇是低等的冷血动物,大脑发育不完全,不像猫和狗这样的哺乳动物能认人。一般饲养蟒蛇,刚开始的时候,蟒蛇都是比较凶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驯养以后,人总是触摸它、喂它,蟒蛇会有一定的条件反射。

以下是报道全文:

人蛇朝夕相处9年,看家护院抓小偷———

提到蛇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恐惧,更不用说是重达100多斤的巨蟒,据报道,海南的黄开宁家里就养了这么一条,更令人惊讶的是黄开宁一家老小和巨蟒融洽相处了9年,平日里蟒蛇帮黄开宁看家护院、照看小孩,俨然成了一个尽职尽责的“蛇保姆”。难道蟒蛇真的通人性?抑或是为了报答黄开宁的救命之恩?记者电话采访了黄开宁及其家人。

意外捡回受伤小蛇,开始长达九年的朝夕相处。

黄开宁家住海南省琼海市椰子寨,1996年8月的一天,黄开宁在槟榔园除草时发现一条受伤的蛇躺在石头上,蛇的尾巴上有一个伤疤,还留着血渍。黄开宁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抓,意外发现蛇竟然不咬他,“我觉得这条蛇认识我,我用手摸它的时候,它也不咬我。”当时的情景黄开宁至今还历历在目。黄开宁把蛇带回了家,用草药给它包扎伤口,当时这条蛇还只有四两重。

一开始黄开宁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把蛇养了起来,可没想到,如今这条蛇竟然在他家待了整整9年,小蛇已经长成了巨蟒,现在大约有4米长,100多斤重,黄开宁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黄兴财,黄开宁也已经结婚生子。巨蟒似乎已经成了黄家的一员。“刚开始的时候,蛇本身是会攻击人的,但是这条蛇从来不攻击我,不咬我。”黄开宁说。

而且这条蟒蛇有个习惯,它特别喜欢睡在黄开宁的床上,“它哪里都不睡,就喜欢睡在枕头上,要不就睡在棉被上。”黄开宁说,“它想睡哪里,我就让它睡哪里。”从此黄开宁的床都是蟒蛇睡一边,他自己睡一边。

有一次,黄开宁对蟒蛇说:“兴财我不想养你了,你出去觅食吧。”没想到蟒蛇真的走了,而且一走就是四十八天。可四十八天之后,蟒蛇又回来了。黄开宁回忆说:“它回来后就直接跑到床上睡觉,一身都是泥,把床搞得脏脏的。”黄开宁当时看着蟒蛇真是又可气又可恼。

小蛇长成巨蟒,成为名副其实的“蛇保姆”。

后来黄开宁结婚有了小孩,他才用笼子把蟒蛇装起来。但是他的孩子对蛇一点也不恐惧。黄开宁的父亲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就开始接触蛇,坐在蛇背上玩。蟒蛇对孩子也特别友善,从来没有伤过他。孩子每天和蟒蛇一起玩耍,把蟒蛇当马骑,而且每当黄开宁夫妇外出时,蟒蛇还能帮忙照看家,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保姆蛇”。

据说有一天夜里,正在睡觉的黄开宁夫妇被一阵惊呼声惊醒,起床到客厅发现,蟒蛇正牢牢地缠在一个陌生男人身上,原来是一个小偷准备偷黄开宁刚收购回来的槟榔。

蟒蛇不仅能抓小偷,还能救人,当地有几个孩子在河里游泳,当时水流很急,其中一个比较小的孩子被水冲了下去,眼看就快被淹死了,年纪较大的孩子带着蟒蛇游到小孩的身边,小孩马上抓住蟒蛇,蟒蛇就把他带回了岸边。

刚开始,邻居们听说黄开宁养了条巨蟒都很害怕,也很好奇,到黄开宁家里看看,发现连小孩也完全没有顾虑地和蛇玩,抱着蛇在屋子里跑来跑去。邻居们见得多了,先前的担心也都荡然无存,而且周围的孩子都非常喜欢这个蟒蛇朋友。小孩不会打它,它也不会攻击小孩。

现在蟒蛇越长越大,食量也大得惊人,据黄开宁的父亲称:“蟒蛇现在一顿能吃十来只鸡。”周围的邻居经常会过来看看蟒蛇,也常买些鸡来慰劳慰劳它。

巨蟒为何失去凶猛天性,难道果真有了灵性?

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动物馆技师刘立泉通过有关新闻报道也看到了这条巨蟒的照片,刘立泉说黄开宁家的这条巨蟒应该是黑尾蟒,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而且黑尾蟒的体型是蛇类中最大的。

据刘立泉介绍,一般野生的蟒蛇是比较凶的,蟒蛇捕食的时候,先咬住猎物然后进行绞杀,等到猎物被缠死以后,从头部开始往下吞。一般一百多斤左右的蟒一顿要吃三四只鸡,吃完之后,基本上可以半个月不吃东西,等到消化排出粪便以后,才开始第二轮进食。

那为什么黄开宁家饲养的蟒蛇却野性全无呢?不仅不会伤害人,还能帮助主人家抓小偷,解救被淹的小孩。难道真如当地传闻的那样,由于和人相处的时间长了,蟒蛇有了灵性,通人性了?

刘立泉说,蟒蛇通人性是不可能的,蟒蛇是低等的冷血动物,大脑发育不完全,不像猫和狗这样的哺乳动物能认人。一般饲养蟒蛇,刚开始的时候,蟒蛇都是比较凶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驯养以后,人总是触摸它、喂它,蟒蛇会有一定的条件反射。

野生蟒蛇是怕人的,主要是怕人伤害它,蛇咬人实际上是一种防御行为。如果人总是不断地触摸它,不伤害它,它的防御性就没那么强了,慢慢地恐惧感也消失了,对人也不会主动攻击。而且不仅仅是对饲养它的主人,对其他人也不会主动攻击。所以黄开宁家的蟒蛇不仅不会伤害他,也能和其他人包括周围邻居和平共处。

专家释疑,“蛇保姆”英勇抓贼并非一种主动行为。

那蟒蛇能抓小偷又如何解释呢?根据自己养了四十多年蛇的经验,刘立泉分析,蟒蛇肯定不会认出那就是小偷,小偷进屋和其他人进屋对于蛇来说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小偷对于蟒蛇的生活习性不了解,突然看到那么大的蟒蛇,他会非常恐惧,如果逃跑或者惊叫,势必会惊动蟒蛇,于是出现了蟒蛇抓小偷的一幕。如果小偷也能保持镇定,一动不动,肯定也没事。

而且刘立泉说,蟒蛇解救溺水儿童也是有可能的,但不会是一种主动行为。据黄开宁说,蟒蛇经常和孩子一块游泳,经过驯养的蟒蛇已经变得非常温顺,它肯定不会伤害小孩,蟒蛇在水中的浮力非常大,而且蟒蛇一般不喜欢长时间待在水中,小孩抓住蟒蛇后,很容易就被蟒蛇带回了岸边。

现在蟒蛇在黄开宁家已经9年了,和全家人都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曾经几次,有人出高价想购买他的蟒蛇,今年4月,有一个搞旅游业的人甚至开出45万的高价,尽管对于黄家来说,饲养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但是黄开宁也没有舍得,9年时间建立起来的感情很难割舍。“我现在想把这条蛇养到一千斤以上,养成世界上最大的蛇。”黄开宁说。

回答日本人的那个亲……doge脸看着你2333

其实大部分动物的感情都不专一,“只羡鸳鸯不羡仙”什么的只是人们文学创作写出来的,真正的情况是——狮群靠武力争斗,赢了的公狮子能同时拥有几只母狮子当“后宫”;野鹿靠斗角,赢了的公鹿能和自己喜欢的母鹿们交配;母螳螂经常会在交配过程吃掉公螳螂,给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补充营养……

就连站在生物圈顶层的人类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劈腿、一脚踏两船、找小三小四小五什么的,要求凭借武力夺取交配权的动物们感情专一也难度太高了点……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在做事情,或者说在对待别人的时候,必须必须要拿出自己一个真诚的态度来,不然的话也会被别人看成是一种很不友好的状态吧,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个人觉得人类也是没有感情的,因为他对这些大自然这会儿根本就不会克制自己。人类总是无缘无故的去破坏大自然,或者说总是在为了自己的的自私自利来决定。

我们这面临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必须要学会很好的去把控,不然的话到头来也会损害自己的一些利益,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对待其他自然界的一些个动物或者说生命的时候,应该要怀有一颗虔诚的心态来对待他们,因为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生态圈的,我们不应该去破坏它了。

比如说有的时候我们每天的一些个吃饭可能就会觉得有些不太好吧,虽然我现在慢慢的也在改掉吃素食了,但是有的时候还是内心有些不太高兴。因为自然界的一些个生命,他们是有着自己的一个圈子的,如果说人类不能够很好的去保护它们,我相信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也会受到一定的破坏,那么最后损害的还是人类。

我觉得人类再吃一些野生动物的时候是最没有感情的,因为他们破坏了野生动物的自然生态,所以说他们也会受到一定的惩罚,这个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本来就是五谷杂粮,就完全可以养活人类。目前没有必要去做一些个超出自,所以说有的时候人类也是很无情的,因为他们只顾着自己的贪图享乐,根本就不会在乎其它动物界的感受。

所以说我觉得保护自然,保护生态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应当去从一件小事情做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这个家园的环境。

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有:

1、拉布斯边缘树蛙

这是一个孤独的老者,这是新发现的一个物种,它们也是木霉菌的最大受害者。这只青蛙本来还有另一只同伴的,但是同伴受到木霉菌的感染之后救助无效只好进行安乐死。

2、长江巨型软壳龟

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龟,现存的数量已经不多了,作为唯一一只雌性龟,它的年龄已经高达100岁了,虽然已经成功交配了,但是能否成功产下后代就要看它的繁殖能力了。不过100岁能够成功生产的可能性觉得不高,专家也在试图改善环境,希望给这只乌龟制造出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3、侏儒眼镜猴

这种灵长类动物在20世纪的时候就被误以为已经灭绝了,直到印度尼西亚在大肆捕杀老鼠的时候意外杀死了一只这种眼镜猴的时候,才察觉到这种眼镜猴并没有灭绝,还成功地解救了三只侏儒眼镜猴,希望能够好好保护它们,争取可以壮大这个族群。

4、平塔岛龟

这是最后一只,可是在前几年的时候也离开了。尽管科学家们为它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但是可惜的是并没有成为那个宫。这只乌龟的离开也就意味着地球又少了一种生物。这样的状况我们没有办法转变,所以只能在只好更好的保护其他的动物,希望大家都能出一份力量。

5、北部白犀牛

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物种,现在已知的只剩下三只,当地已经派出了最好的兵力进行保护,他们希望可通过自主培育来挽留这些濒临灭绝的动物。这些犀牛的之所以会处于这么危险的情况,都是因为大量的捕杀,所以在现在的这个阶段更加要加大保护的力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822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