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处静心的佛语

关于独处静心的佛语,第1张

1人生的痛苦,源于跟自己过不去。眼是审美的,结果纠缠在丑中,最后都审了丑;心是收藏快乐的,结果困于计较中,最后都盛了痛。总是执迷于困境,才挤走原本属于我们的快乐。淡之喧嚣,坐拥宁静;舍之奢靡,但享温馨;失之无忧,得之快乐,此谓生活

2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想得到和怕失去;人生最大的践行,是管住嘴和迈开腿;人生最大的见地,是没什么和算了吧;人生最大的彻悟,是怎么来和怎么去;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身已安和心亦宽。

3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何必事事那么在乎,更不必处处那么计较。人这一辈子,不过百年,没必要过分苛求什么,奢望什么,做你想做的,爱你想爱的,努力过好每一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远望天边云卷云舒。苛求太多,烦恼就多,奢望太多,痛苦更甚。

4同样的心,不要总是装满怨恨;同样的眼睛,不要总寻人短处。心有阳光,处处和善安宁;心怀豁达,处处海阔天空。修行先修心,暖人先暖己。自己因果自己了,自己修行自己好,守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才能修好自己的法。

5人生如路,要有耐心。要想快乐地生活,就要学会一切随缘,不强求不可得,不执着已失去,淡定悠然,随遇而安。烦恼好比心中的黑暗,只有点亮随缘的心灯,才能驱散黑暗,照亮人生。

6人生,是一场盛大的遇见。漫长的光阴里,你不会只走过一个人的生命,也不会只有一个人走过你的生命。缘来时,猝不及防;缘去时,无力阻止。唯一能做的就是,遇见时,紧握手中珍惜;离别后,深藏心底铭记。

7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而不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

8内心充满欢喜,才能欢喜待人。内心蕴藏慈悲,才能慈悲万物。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做到,才是真正的得到。心中充满了贪嗔愚痴,哪里去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正人不如正己,立人不如自立,自己才是人生的把握者,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塑造者。

9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畏惧,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不抱怨,不等待,不盲从,不燥进。

10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11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拥有,只能经历。如果你不快乐,那就出去走走,世界这么大。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人生的终点,不是在山水踏尽时,亦不是在生命结束后,而是于放下包袱的那一刻。当你真的放下,纵算一生云水漂泊,亦可淡若清风,自在安宁。

12别把他人的善良当软弱,那是一种大度;别把他人的宽容当懦弱,那是一种慈悲。好脾气的人不轻易发火,不代表不会发火;性子淡的人只是装糊涂,不代表没有底线。感情,不能敷衍;人心,不能玩弄;缘分,不能挥霍。把情当情,才有真感情;平等互爱,才有真人心。

13人这一辈子,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生命是一种回声。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帮助的人越多,得到的也越多。反之,越是吝啬,就越是一无所有。多点淡然,少点虚荣,活得真实才能自在。

14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属于你的,包括你最爱的人,养大的孩子,包括你的财富,你的身体,最后也会回归尘土。世间的一切我们只有使用权而非永久拥有权。世间的一切都是借给我们用的。所以,凡事都有缘起缘灭,强求不得。人生如过客,欢欢喜喜的来,高高兴兴地走。最重要的是,把握当下。

15佛说,当你幸福时,若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这不叫幸福,而是造业;当快乐时,若快乐会导致痛苦,这不叫快乐,而是痛苦尚未成熟;当富有时,若财富源于不正当行业,这不叫富裕,而是累债;当自感聪明,若聪明用于自私,这不叫聪明,而是愚昧。真正幸福和快乐,因为不立于恶,所以不生苦。

16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体谅心,才能容人;有忍耐心,才能做人;有慈悲心,才能度人;有艰难心,才能助人;有沉潜心,才能学人;有明智心,才能观人;有包容心,才能处人;有厚道心,才能谋人;有细节心,才能察人;有信任心,才能用人;有责任心,才能育人;有美丽心,才能示人。

17佛说: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无须缅怀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认真过好每个今天。说能说的话,做可做的事,走该走的路,见想见的人。脚踏实地,不漠视,不虚度,有缘无缘,一切随缘,保持一份好心情,就算心碎也要拥有最美的姿态。

18人生需要四种修为:一是忍得过。忍一时之气,消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逃避,直面惨淡人生。四是放得下。放下偏执,放下记忆,放下不甘,放下欲望,平平淡淡,简简单单。

19善待身边每一个人,因为是他们成就了你的人生。记恨别人,其实就是拿痛点来折磨自己,因为不敢在明处报仇,所以就在暗地里攻击,不知不觉间,把自己的人格弄的越来越扭曲,就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小人。

20生活是个万花筒,酸甜苦辣尽藏其中。人生,到底还是活一回心境。境界不同,心境迥异。看重者心苦,看轻者洒脱;执着者迷,了悟者空;多欲者劳累,无欲者清闲。清茶一盅,淡看风云变幻,心淡了,幸福就多了。

21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与年轻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与儿童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一种态度走天下,必然处处碰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才能四海通达!

22人生的败笔,也多存在于选择当中:一是不会选择,盲目攀高,心神分离,难修正果;二是不坚持选择,心易旁顾,朝秦暮楚,难成其大;三是不断地选择,胸无大志,似萍戏水,如草随风,难得善终。

23心态好,人缘好,因为懂得宽容;心态好,做事顺利,因为不拘小节;心态好,生活愉快,因为懂得放下。别让脾气和本事一样大,越有本事的人越没脾气。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好的心态,能激发人生最大的潜能,是你最大的财富。

24我们的痛苦来自于看不透舍不得输不起放不下。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舍不得曾经的精彩流逝的岁月,舍不得居高时的虚荣得意时的掌声;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一次人生之败;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放不下早已尘封的是与非。

1、关于人生哲理佛语禅意的书:《沉思录》。

2、此书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里略所写的反省笔记,由后人经过各种方式拼凑流传,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考证。在《沉思录》中,作者考察了自然与社会、宇宙与人生、理性与欲望、自我与他人等的关系,强调人要过一种理性的生活,一方面要服务于社会,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又要培养自己的德行,保持心灵的安静和自足。书的一开始,马可·奥勒留便感谢了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神明。他列举了这些人在思想等方面对自己的帮助。他还感谢神明对他的眷顾,使他有健康的孩子、温顺的妻子以及在哲学上没有走弯路。他还谈到了自己肩上的压力与负担,还谈到了自己的苦恼。

  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推荐的佛语的语录90条,欢迎阅读。

1、良师益友,可以滋养你的人生,温暖你的旅程。朋友不在多寡,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2、生活没有十全十美,简单就好;有一种心境,虽经历人间冷暖,依旧温润;有一种微笑,虽经历风霜雪雨,依然灿烂;有一种生活,虽忙忙碌碌,依然快乐;有一种岁月,虽冷暖交加,依然静好;有一种人生,虽经历千回百转,依然生动。

3、无常是随时随地都在的,就像我们正在喝茶的这一刻,有人正在热恋,有人刚刚失恋;也就在这一刻,有人正在欢欣大笑,也有人正在悲哀哭泣。如果我们仔细聆听,会同时听到婴儿的生的啼哭与老人死的悲叹,因为生命无常,所以每一泡茶都要专心地泡;由于人生短暂,每一个此刻都要用心地生活。

4、佛曾经毫不含糊地宣称识蕴是依色、受、想、行四蕴而生起,不能离此四蕴而独存。

5、只有勇者才能在这个联盟里生存下去。

6、竞争蕴藏了伤害的因子。只要有竞争,就有前后之分、上下之别、得失之念、取舍之难,世事也就不得安宁了。

7、心中有爱,也要"行"中有爱。

8、是知直了此心,无行不足,以一心具足万行,无一行而非心故。(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三十

9、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正是超越是非、善恶、有无、好坏、枯荣等等相对的世界,不以生命的有限看待世界的无限。

10、害人之心不可有,帮人之心不可无。

11、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但识自心,无我无人,本来是佛。一《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12、世间的生态平衡,是以生命共融为前提的。如果我们不能自觉维护生命的共融,以掠夺的方式来开发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灾难。

13、菩萨见外道及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梵网经》卷下

14、佛经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5、如护自身命,护戒亦如是。《大日经》卷二,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

16、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皆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知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洁手净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读,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矣。

17、不耗费资源,不毁坏环境,只愿拯救地球。过度的贪婪与无限的欲望,是毁灭地球与导致自然灾害的恶因。

18、生命就是呼吸,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无论如何尝试,你都无法逃避 人生,只要你活着,不管是在城市或在山林,你都必须面对它。

19、至理绝言,教是语词,实不是道。道本无言,言说是妄。若夜梦见楼阁宫殿象马之属,及树木丛林池亭如是等相,不得起一念乐著,尽是托生之处,切须在意。——《达摩大师血脉论》

20、人性的善恶,是没有定性的,只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才导致了人性的无常。

21、"人生世间,祸福吉凶,相为倚伏。

22、只要自心有力量,就可以挑起使命,不怕外来的压力。

23、带着微笑的面孔最美,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爱的表现。最漂亮、最有气质的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24、设病比丘无弟子者,当于众中差次使看病人.所以然者,离此已,更不见所施之处,福胜视病人者。其瞻病者,瞻我无异。设有供养我,及过去诸佛,施我之福德,瞻病而无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众生居品佛言

25、不论球场内还是球场外,既要有一脚破门的精彩,也要有—无所获的承担。

26、金地藏是我的邻居,与他为邻我发现好处多多。最大的好处 大概有三:一是认识了平等,王子和平民身份不是绝对不可互换;二是 懂得了慈悲,众生渡尽,方正菩提;三是理解了无私,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

27、是清净的、真诚的、是无限量的,当我们时常面对内心,反观内省,扫尘除垢,我们会发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无尘无垢的小孩,它单纯、透明、澄清,它不喜欢钩心斗角,它讨厌追名逐利。

28、绚烂之后才有平淡,幸福其实往往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简单很多,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把所有复杂的不幸都给探索经历一遍,不把所有该摔的跤都摔一遍,不把所有的山都爬一遍,我们就没法相信,其实山脚下的那块巴掌大的树荫下就有幸福。

29、一对恋人或夫妻相处久了,感情神经总会一点一点麻木。很多人误以为这是爱情消失了,其实不是。爱情不会消失,爱情只会沉底。当爱沉底了,你要懂得晃一晃。爱是需要用心经营的,既然是经营就会有形式和点缀,一如心脏的外面还有一层胞衣。

30、身体没有食物,可存活几十天;没有水,可以存活几天;没有空气,只能活几分钟。越看似空洞无物的,对我们的生命越是重要。心灵没有佛号,一分一秒也没法活。路不平。不是路不平,是你选择了上山。

31、恶念人皆有之,大善者也有小恶。关键在于,恶念一旦产生,我们是顺应还是抵抗。

32、佛见众生烦恼患,心苦如母念病子。《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狮子吼菩萨品

33、心若有禅,处处皆禅,心若有佛,时时见佛。禅由心生,佛在心中。参禅,是人生清明的一开始;信佛,是生命由小爱到大爱的升华。禅机源于万象之中,要用心去领悟;佛性寓于万物当中,要用心去参透。坐亦禅,行亦禅,禅意人生,般若自在。

34、在佛的眼中,世间的一切事、物、人都在不断变幻,没有一刻停留。万物有生有灭,没有瞬间停留,这也正是佛教中所说的"无常"。

35、得失一向是第次交错的缠绕着,人间世事终难两全。收获的喜悦如清风欢乐的拂过心海,一时间荡起欢喜的涟漪,如春花绽放在眉宇间,却短暂的只一个转身的光阴,就已是落花成泥。纷繁中云水禅心消繁成简,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多彩的人生,亦是水墨简约的韵致。

36、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要和谐共存,都 离不开"包容"的意识。人们的性格不同,对事物的见解也是完全不同 的。如果缺少包容的意识,人人各执己见,见面只有争吵,那永远也不会 有美好和谐的一天。

37、生活即修禅。定力不坚,心随神移的人,被花红柳绿、光怪陆离的尘世迷了眼,分了心,因此,只能成为米饭,甚至是半生不熟的夹生饭。而只有那些超凡之人,立定心意,心无旁骛,物我两忘,才能将自己酿成一瓶芳香的美酒。禅,定也。静心修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容淡定才是生活的本真。

38、诗韵铭录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种情调。在沉沉浮浮中,选择了清淡与超然,一种简单而优雅的生活态度。擎一盏清茶,任幽香冲去浮尘,沉淀了思绪、心情,悠静才可长远。半盏清茶,观浮沉人生。一颗静心,看清凉世界。茶以清心,茶以雅志,茶以助禅。

39、顺应习气,承受命运的人一辈子只能庸庸碌碌,成为凡夫俗子。而改变习气,勇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克服它的人,最后往往都能成为人中龙凤。当我们了解这其中的因缘之后,我们就会明白所谓前生今世,并不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它是有因果联系的,而命运的吉凶和未来的祸福,也可以从我们自身找到答案。

40、修行,就是修身、口、意。通过闻、思、修和戒、定、慧的实践,让自己的身、口、意与诸佛的身、口、意逐渐相融合,最终达到自己和诸佛全然地合二为一,乃至超越一体和异体等二元对立的境界,并任运圆满弘扬佛法和普度众生的伟大事业。

41、自身拥有宝,何须向外寻 悟求真理的路途,千峰回转,万山阻碍,难免会有见歧路而茫然的感 觉。此时要紧的是,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42、自力修行,欲断烦恼,如扬汤止沸,动静很大,沸泡也确一时消减,然釜底贪嗔之火不熄,全不济事。念佛法门,阿弥陀佛釜底抽薪,不知不觉,无声无息,自然锅冷水凉。

43、一艘没有目标的船无论何处吹来的风对它都是逆风,无论怎样行驶都到不了自己的目的地。如果连自己的长处都不了解和认识,就不能树立正确的目标,何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呢?

44、心无杂念'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要拥有一颗平常心需要修行,需要磨炼。一旦我们拥有了平常心,就能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展现出完美的自己。

45、明浮躁源,戒浮躁心,无论外界怎样,我们都应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有丝毫的浮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才是处世之道。

46、人生本如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一切皆是无常,繁华过尽是虚无。如果人们能体会到事过无痕的境界,就不会滋生这样那样的烦恼,也就不会陷入越执著越得不到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47、学者虽然知识渊博,别人的微小长处也要汲取,能长期坚持这种精神,很快就会成为"一切智"。

48、法入心,才"有法度",自度再度人。

49、慈悲和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犹如凤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凤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体一般,慈悲和智慧既是两面,又是一体。

50、如何以培养美德接济无德之人?对无德之人,要求他们改进,没有什么效用。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德,不知道有德的好处,所以无德。你不如培养自己的美德,做个样子给别人看,那些无德之人一看你这个样子很好,没准由欣赏而羡慕,由羡慕而模仿,也就从无德变成有德了。

51、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像那个年轻人一样,遇到一点有困难的事情,就 开始灰心丧气,迷茫失望.怀疑自己。其实,命运就在自己的手中,你只 有自立自强,遇到困难不失望,不一味地依赖别人,才能赢得尊严和 成功。

52、在做人态度方面,有四种"恶知识":"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言恶;三者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与怨谋。"

53、自己不爱的事情,绝不要强加于人;试想自己受害时,那会是什么感情!(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54、就像煮一锅肉,肉烂到看不见了,它还在锅里嘛!它只是煮烂了而已,它并没有消失;我们的生与死也是如此。

55、途有扫地僧,殿供佛光影。问故何去来,却答不知情。此中有禅意,修行可千年。芸芸乃众生,踽踽自独行。

56、简单,可以净化人生;复杂,会丑化人生。

57、佛陀、正法与僧宝,此三外之归依境….上师、本尊与空行,此三内之归依境….气、脉、明点三精要,此三归依密境也……显现、空寂与无别,此三了义归依境….若欲脱离无边苦,应以身心作归依,全体交付三宝尊!《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58、如来依世俗谛为众生说,若有众生于此言教起于执着,如是等类,不应依趣。《大宝积经》卷五十二,菩萨藏会

59、十年尘梦,云飞涛走。也曾也曾古道扬尘,长亭折柳;也曾江湖泛舟,山河踏遍;也曾檐下听雨,红袖添香。而今只想拾取萍踪,抛散浮名。在某个绿苔生长的地方,用我阑珊心事,教清风识字,与光阴说禅。

60、生活的烦恼和压力,是生活的必然产物,学会在生活当中解脱,而不是在生活当中尴尬,当面对烦恼的时候,不妨学会自嘲,总之找到战胜烦恼的方法,用内心的力量,去和周围的世界适应、影响,从而改变。

61、包容与宽恕,是我们最无力的两根软肋。你能包容多少,显示的是一种胸襟与气度,容人者,人共容之。你宽恕谁,你就能赢得谁,我们不必拘泥于一时之得失,一事之输赢,一人之去留,能纳百川,方能成海;不拒细流,浪可涛天。外表的强悍只是一缕金衣,内心的强大才能真正地让你屹立不倒!

62、人为什么要有见识、格局、视野?这个话很对~"乞丐不一定会妒忌百万富翁,但可能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没有更高的视野,你会纠结于现在的圈子;有了更高的视野,你会把身边的人与事看淡。"

63、如果爱你是正确的话,我不想对;如果对是没有你的话,我宁愿一辈子错。

64、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无常,人心善变,何必为那些是非恩怨纠结?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无所谓了;放下了,成败得失也就那么回事了!

65、穷人:有钱就是幸福。富人:有闲就是幸福。农民:丰收就是幸福。残者:能走路就是幸福。盲人:能看见就是幸福。工人:不下岗就是幸福。医生:治好病就是幸福。乞丐:有饭吃就幸福。学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母亲:找到孩子就是幸福。病人:能够活着就是幸福。每个人幸福定义不一样,珍惜眼前吧!

66、人生不要过于追求浮躁的虚渺,不现实的东西往往都像一缕云烟转瞬即散。生活不要染入太多的戏曲性,我们既没有随时更换的轻粉桃装,也不一定能唱好曼袅的拖腔。生活需要一份面对面的真,一份脚踏实地的纯。给自己一份舒畅的心情,给他人一抹阳光的笑意,也是给予生命的尊重。

67、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也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果一个人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点,对精神的追求多一点,多一份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点尘俗世事的拖累,那么就可以很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

68、快乐是需要自己去培植的,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如果我们用心去体会,潆潆细雨会给我们欣喜,习习凉风会给我们惬意,万里晴空会给我们舒畅,一句简单而朴实的问候传递的是友好,一个无言而坚定的眼神传递的是鼓励,一次有力而温暖的握手传递的是支持,哪怕递给我们的只是一杯白开水,这里面也蕴涵了浓浓的关爱。生活其实是一直被幸福包围着,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快乐便时常和我们相伴。

69、为人属下者要如土,谦卑低下;为人主管者要如海,不拣粗细;与朋友相交要如林,含藏万象;与人群相处要如水,屈伸自如。

70、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71、学习戒定慧,先从身口制止不如法的行为、不好的语言,再入到微细的心上的功夫。转变身口不好的行为、不好的语言,实际也是在间接地训练我们这颗心。

72、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心向内来用功,告诉自己用平静的心态接纳它。同时,还要对外在事物的无常变化有正确的认识。

73、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非怎样不可的事情,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谁都不算过分,世界上最差的东西,给谁都别觉得委屈。

74、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75、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了。

76、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77、今日之痛,源于昨日的放纵;今生之苦,皆因前世的孽障。

78、比丘熹斗诤,共相骂詈,彼此诤言,口如刀剑,互求长短,是为疾灭正法。——《萨婆多毗尼婆沙》

79、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80、凡是一切适悦人心的感受都称为乐受,一切使人心不适悦的感受都称为苦受,它包括外境:身体:心理所引起,发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处的感受。

81、怅秋风,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迟暮。

82、培养应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理解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83、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84、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85、如果我们喜欢,我们也可以阅读少许的文字,讲少许的教义,但要根据正确的道理来行为。真理不是用来诵唱咏吟的,而是用来实践的。

86、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即乖。"

87、待人处事诚正信实,问心无愧,就可以皆大欢喜,身心自在。人生有三毒:贪、嗔、痴,以布施治贪,以慈悲治嗔,以智慧治痴。

88、多少人真正了解幸福?内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详之道。安详就是真正的幸福,要了解幸福,内心就一定要有智慧。

89、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

90、树干粗时,不怕没果实。

佛语语录超经典大全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超经典的佛语语录大全,欢迎大家的'阅读。

 佛语经典语录一

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8、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9、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0、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语默动静体自然。

11、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3、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14、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1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6、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17、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1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9、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2、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4、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7、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28、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29、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30、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佛语经典语录二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4、一切皆为虚幻。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不可说。

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2、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3、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6、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4、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5、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

劝人别为感情想开的佛语

得之我幸 失之我命

万物皆由相 相由心生 心生则生 心灰则灰

劝人多做善事的佛语

1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3 小善不积,无以成圣。

劝人气量大的佛语

寒山问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古人劝人想开的话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一句。

又想到一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_^~~~

和感情有关的佛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因为感情想自杀了

要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成为你伤害自己的性命的理由,一段感情成为了过去时,会痛苦一些时间,感觉希望破灭了也只是一段时间的事情,要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有呼吸在,明天,等到的太阳也会不一样,生命也会在明天再一次的怒放!只要等到明天!

佛经里劝人别自卑的话

众生本有菩提种, 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 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 证得如来常住身。

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表达奉劝姐妹别为感情执迷不悟的语句

我希望你们能明白,这绝对是我善意的劝告,趁早结束情人的黑暗日子,每个找男人的情人,真正有几个会娶你们的?那是童话世界里的美丽故事罢了.我的一个知心朋友,给BOSS当了三年情人,最终老板是离婚娶了她,那是因为他的前妻有不孕症。她幸福的走进了婚姻殿堂,憧憬著以后美好的生活,觉得这三年的付出没有白费。不到两年吧,她生了一个很可爱的儿子,可她的先生,再度出轨,找了个比她更漂亮更年轻的女孩儿,正如当初的她一样。用她先生的话说,不是我想背叛你,无奈这世上男人的诱惑太多。可悲的女人,我希望所有当情人的女孩儿,趁著年轻找个爱你的人,除非,你只是为了钱

一个人为感情想轻生,我怎么劝她,要感动点的

现在的孩子 根本不能说 年龄

心境心机 或许老人都跟不上

想轻生 人活着虽然辛苦

可是机会百分之89 只有 一次存活机率

世界上有太多人想活着都不被允许

有机会生存还想去死

多想想比你更痛苦的人吧

佛经上怎么劝人别记仇

人心放正,一切安好!

11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1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芳香。1个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1颗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说:随缘放下,心安是家。

2凡事太认真,苦了心,累了自己。

3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4世间事,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得到时,不要得意忘形张狂失态;失去时,也不要悲观沮丧锱铢必较。得失之间,要细细品味和权衡。拥有的,要珍惜知足;得不到的,切勿不择手段一味奢求;已经失去的,不要耿耿于怀,老是放不下。

5要想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忘记,而是给自己一个坦然接受的理由。回避痛苦,痛苦永远存在。只有从心里承认,并试着接受,慢慢适应了那一块伤疤的存在,才能随时间不知不觉地治愈。

6三千世界,心若清净,无处不是净土。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态若安好,有什么是真正过不去的坎呢?

7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人生留点余地,不冒进,不颓废,不紧张,不松懈,得到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时不郁郁寡欢,得失之间淡定从容。

8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何必事事那么在乎,更不必处处那么计较。人这一辈子,不过百年,没必要过分苛求什么,奢望什么,做你想做的,爱你想爱的,努力过好每一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远望天边云卷云舒。苛求太多,烦恼就多,奢望太多,痛苦更甚。

9一生,留下什么,又得到什么。细想,活着,就该尽力活好,一定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想开看淡,放松,人不可太精,事不可太勤,不要累人累己累心。

10不要轻易和人发生争执,当有人和你无关紧要的争执时,你就让他赢,因为你并未损失什么。其实人生的幸福,一半要争,一半要随。争,不是与他人,而是与困苦。随,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知止而后安。最怕该争时不争,该止时不止,总在纠结中痛苦着。随遇而安,随缘而止。

11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对我们百依百顺的人,能让我们如愿以偿的事都很少。我们若非要计较,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你满意。

12人生有四苦:一是看不透。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二是舍不得。舍不得曾经的精彩不逮的岁月,舍不得居高时的虚荣得意处的掌声。三是输不起。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一截人生之败。四是放不下。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放不下早已尘封的是与非。

13人生到最后,比的不是赢,而是心安。坏人赢了,可良心却输了。做人吧,心安就是赢了一辈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701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