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王禹偁的《村行》。(5分)

阅读王禹偁的《村行》。(5分),第1张

答案小题1初秋

小题2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1分)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1分)(或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

小题3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共2分,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第一句中“菊初黄”一词即可知写的是“初秋”。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从写作方法(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动静结合)来说明诗句是如何生动地表现景物特点的,以此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抓住“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一句中“忽惆怅”“似吾乡”两词即可体会到诗人思乡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Part1 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

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

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送别

Part2 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常见特征

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 路口、长亭 驿站、渡口 码头等 杨柳、 酒等

Part3 思妇闺情诗

鉴赏要点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

A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B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Part4 山水田园诗

鉴赏要点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1、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2、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3、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4、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

Part5 怀古咏史诗

鉴赏要点

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

常见感情

A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B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C感慨个人遭遇;D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

写作技巧

写作技技法上:有借古讽今的,有古今对比的,有用典的。

Part6 咏物言志诗

鉴赏要点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③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

鉴赏方法

1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似)

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广告

去逛逛

常见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常见意象

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Part7 边塞征战诗

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第二 、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

(2)情感:

A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B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

C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

D对家人思念;E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

(3)常用手法 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村行》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语言轻快俊爽,意境优美。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村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村行》阅读原文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衣,主人馈鸡黍。

《村行》阅读题目

 8有评论者说:“着一‘过’字,境界全出。”请说说这一“过”字好在哪里。(5分)

 9相对于“主人”而言,诗中还有一个人物在,这个形象是谁通过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

《村行》阅读答案

 8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柔桑动态的生长过程,表现出柔桑生长的过程之快,长势茂盛,覆盖面之广。(共5分。修辞手法1分,好处每点1分)

 9相对于“主人”而言,诗中还有一个征人的形象(2分)。通过这个征人,表达了对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2分),对淳朴民风的赞美(2分)。(共6分)

1 纪鸮鸣阅读练习及答案

2 颜值阅读原文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3 盘古开天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4 最暖心的事阅读题答案

5 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535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