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然?,第1张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3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

古代人对自然是敬畏,例子及解释如下:

1、女娲补天体现了大爱的精神,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夸父逐日体现了进取的精神。两者都体现了当时人们渴求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心境。

2、夸父逐日的主题思想即古代先民企图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缚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渴求。

3、远古先民,通过幻想、想象与逐日等神话来表现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有限的人类生命,强烈地向往永恒的时光。有限的个体生命,饱尝时光流逝带来的痛苦。人类为追求永恒的生命,不息作出卓绝奋斗。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思路:根据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和体会展开说明。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蕴涵着生活的法则。大自然中蕴涵着世间万物。大自然以往的风光为何消逝,也许在我们的身边已经不再有大自然的足迹。春天的脚步已经销声匿迹了。整个地球变得更加黯然失色。

看着一棵棵古树被那无知的人们无情的砍伐,我们漠然了。大自然给予我们恩赐,但同时也对我们无知的行为敲响了警钟。我踏着随风飘凌的落叶,望着风中旋转的落叶,我突然变得多愁善感,迷失方向,陷入了沉思之中。

近几年的沙漠化显为严重,小鸟的踪影也无去无从。只留下那残花败柳在映衬着无精打采的霞光。人们从此也会在这灰暗的世界里度过每一天,人生缺少了无限光辉。

大自然赋予人们丰富的资源,但也会因人类的无知行为而报复人类。印度洋大海啸,夺走的不仅是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还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信心。从人类历史上看,每当遇到人类力不可拒的天灾,总会有人彷徨无措。

资深环保作第一代环保活动家唐锡阳先生曾经这样写道:“人类要谦虚一些、慎重一些、节制一些,倡导生态文明的关键是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现实,摆正“人”在大自然中的位置。“人”字现在写得太大了,应该写小些,小些,更小些,把“人”写在应有的位置上。”

人们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享受大自然个人类带来的一切。如果你不合理利用自然界的资源,那么大自然终将使你得到应有的惩罚。朋友,让我们一起去倾听大自然的心声,感受大自然的真谛吧!

当一个男人对一段感情说出顺其自然,其实就是这个男人对于这段感情已经无所谓了。只有这一个男人根本不在乎这种东西,他才会真正想要顺其自然。

如果说这个人想要一个特别好的感情,那么他一定是会有一个特别好的希望。比如说他会期待这段感情,未来多么好,两个人能够在一起多长时间,两个人的未来,两个人的孩子,婚姻幸福这种东西,他都会特别的期待。

所以一个人如果说对于一段感情是有着很多好的想法的时候,那这个人应该是有着很多向往的,他是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这才是最好的一个方式。

但是如果这个人对于一些感情或者其他的东西,永远都是顺其自然,那他很明显就是就是这些东西都是无所谓的,他感觉这个东西无所谓,那自然就说明这个东西对他是不重要的,这样他会把这个东西看得越来越淡,到最后这种东西对他来说会越来越没有意义。所以他才会有这种顺其自然的感觉。

所以我认为如果知道这个男人对这段感情已经是顺其自然的态度了,那么就没有任何必要去和这个男人继续僵持下去了,因为这个感情对于这个男人来说已经属于一文不值了,他就是有也行没有也无所谓这样的态度。就证明这两个人的感情已经慢慢变淡,而且已经持续的像破裂的方向继续。

我们应该这样对待大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学会关爱、善待大自然.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④错误,大自然的财富、若肆意索取,总有同一天会消失殆尽,我们应该善待、爱护而不是征服、任意索取,或随意倾倒垃圾。故选D。

注意

利用自然是没有错的,但很快人类便从利用走向破坏自然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脚步迈得铿锵有力,人类破坏自然的理由冠冕堂皇,人类打着征服大自然的旗帜,进军的队伍浩浩荡荡,不可阻挡。“战天斗地”“人定胜天”口号喊得分外响亮。

人类抡起斧子肆无忌弹地砍伐着树木,人类端着装满火药的枪枝向林中奔跑的动物以及天上的飞鸟不停地勾动着扳机,人类向所有的河流甚至海洋里丢弃着垃圾、污物。

人与自然

一,对自然的膜拜---远古时代

1)原始人始终受到自然的限制、支配和威胁,所以面对着种种神奇力量的自然界,难免会产生某种畏惧和崇拜。

2)图腾、巫术、神话。

二,人类为中心---农业文明时期

荀子:“水土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而有义,故为天下贵。”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事物存 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标志着人类从自然压迫中的解放,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人类理性的崛起。

人类成为大自然“理所当然”的中心。

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

1)日心说战胜地心说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2) 人猿同祖说

达尔文《物种起源》:人类也是进化而来的,不是天生是地球上最优良的物种。

郝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将人类中心的自我优越感一扫而光。1860年6月30日。

3) 潜意识理论:

人类具有高贵的理性。但在意识上,人类并不完全脱离动物界,精神上仍然保留着原始的成分。

19世纪末,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理论:一些精神病人发病起因于某种无意识的精神压抑,它发生于本能的无意识领域。

四,大自然的报复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1 远古文明的衰落。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这些地方今天都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

2 本世纪中叶的“八大公害事件”。人们终于看到了由工业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对人类生命的直接危害与威胁。

五,《寂静的春天》1962卡逊(RCarrson)

1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50年代以来,全世界已有超过35%的耕地土壤受到侵蚀。

2 淡水资源匮乏。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1% 。

3 森林减少,空气污染严重。

4 能源危机。

5 动植物种类锐减。

六,悲观派与乐观派的争论

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提出决定和限制增长的五个基本因素:人口、粮食、工业、资源、污染。

提倡“回到自然”、“返朴归真”的“低熵社会”。

 1976年,美国郝德森研究所发表了《下一个二百 年——关于美国和世界的情景描述》报告。认为应相信科学技术的力量。高科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奈斯比特《大趋势》

托夫勒 《第三次浪潮》

七,与自然协调发展

1 执行可持续发展政策。寻求国际协作。

2 摒弃“科技万能论”。认识到科学是把双刃剑。

3 科学与伦理的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519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