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导入语设计

卖油翁导入语设计,第1张

引言: “熟能生巧”,但凡天下事,只要坚持不懈,就可石破惊天。困难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小事做到极致就是精彩”,正如这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卖油翁》的主人公一样。学贵有疑,“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让我们在思考中质疑,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一、导入激趣

由作者欧阳修和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设问,发现学生知晓却不能全部说出。偶然在网上看到记忆“唐宋八大家”的简笔画,寥寥几笔,趣味横生,令人印象深刻,想分享给大家,由此引入课堂简笔画小环节——画忆“唐宋八大家”引出欧阳修及作品《卖油翁》。

图解:

韩愈 = 含玉

柳宗元 = 柳(树)

欧阳修 = (太)阳

苏洵、苏轼、苏辙 = 三苏

曾巩 = 巩 = 拱桥

王安石 = 石(头)

一日,艳阳高照,口中含玉,名为“三苏”的小孩,蹦蹦跳跳的穿过石 拱桥来到大柳树下乘凉。

二、对比激趣

陈康肃公之“矜” vs  卖油翁之“敢”            

陈康肃公之“矜”

陈尧咨自述:“(我)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陈母教子》

文章开头交代了“陈康肃公善射,当时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面对卖油翁对自己的射技“但微颔之”接连发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前者的“亦”流露出陈尧咨咄咄逼人的口气,完全暴露了他对卖油翁的“睨”一种不满情绪以及怀疑、轻慢的态度。后者的“不亦”更加强了反问的力度,将陈尧咨“自矜”的性格又浓墨重彩地增添了几分,甚至显现出些许自负的意味来。一个对自己射技不觉矜夸于言辞的人物形象就这样活生生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尔安敢轻吾射!”“尔”这一称呼,交代二人地位悬殊及陈尧咨对卖油翁的轻蔑。“安敢”这一语气,既刻画了陈尧咨的怒不可遏之态,也展现出其盛气凌人之势。

卖油翁之“敢”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就敢轻其射。“敢”即勇敢、果敢、胆敢。

面对人见人夸的陈尧咨的射技,卖油翁“睨之久而不去”,“睨”(斜视)饱含情感态度,表现了卖油翁的淡然以对。“但微颔之”进一步表明了卖油翁对陈尧咨“十中八九”的射技评价一般。

“无他,但手熟尔”,分别回应了陈尧咨那两句咄咄逼人的质问——不必说“无他”(没有别的奥秘)是对陈尧咨精湛射艺的直接否定,也不必说“手熟”二字简直是对陈尧咨“善射”的一种羞辱,单是句末一个语气词“尔”(而已、罢了),就能让骄矜的康肃公恼羞成怒,卖油翁的淡定从容却在对比中愈发突显。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亦”、“无他”、“惟”卖油翁语言上力显谦虚谨慎,可依旧“字字穿心”深深刺痛了陈尧咨自尊、自大与自负。

“以我酌油知之”既巧妙回答了陈康肃公的“尔安敢轻吾射!”又自然引出自己的“现身说法”——钱孔沥油。可谓波澜不惊又尽显其气定神闲、沉稳自信。

对比(人物形象)明确:

陈尧咨:自矜傲然、自负自傲、狷狂自大、盛气凌人。

卖油翁:不卑不亢、谦虚谨慎、自信沉稳、淡定如一。

对比(情感变化)明确:

陈尧咨:自矜傲然 → 生气诘责 → 恼羞成怒 → 笑而遣之。

卖油翁:淡定如一。

一躁一静、一疾一徐、一傲然一淡然,卖油翁以不变应万变,尽显其不卑不亢、沉稳自信的智者风范。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原文翻译:

  康肃公陈尧咨擅射箭,无人跟他媲美,他就凭这本领自夸。一次,他在自家院子练习,一卖油老翁放下担,站在那斜着眼看他,迟迟不走。卖油翁见他十箭中了八九箭,就微微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懂射箭?我的箭法不高明吗?”老翁道:“没有什么,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葫芦放地上,一铜钱盖葫芦口,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而钱没湿。说:“我也没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练罢。”陈尧咨笑打发他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268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