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设计的人性化设计的发展及展望

人性化设计的人性化设计的发展及展望,第1张

1、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需要也更加个性化,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功能需求,他们同时注重个人情趣和爱好,追求时尚和展现个性的心理左右着他们对产品的选择,消费者的需求呈多样化,单调的设计风格难以维系不同层次的商品需求,商品设计由以“人的共性为本”向“人的个性为本”转化。个性化设计已成为设计师关注的目标之一。这在产品上也逐渐得到体现:如“太子”摩托以其独特的造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摩托罗拉、西门子等系列手机,为用户提供了各色的外套和金属外壳,用户完全根据个人的爱好选用。长虹彩电、新飞冰箱的成功销售也代表了个性化设计的潮流。海尔:公司甚至推出“按需设计、按需生产”的口号,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求给每个产品的设计定向。人们比较熟悉的还有林立街区的多数美发店,美发师经过培训,可根据每个人的气质、工作需要、脸型等的不同为消费者设计发型,进行形象包装定位等。这种个性化的取向暗示着人对共性需求的幔柱不再是设计的核心,个人或小团体的需求已成为设计师主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共性设计逐渐淡化,个性设计得到重视,这也正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真正体现。

2、人性化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人们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物质享受,而且需要温馨体贴的精神抚慰,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信息化时代,工作变得更加繁忙和紧张,人们渴望以之相伴的办公和家居用品更具有人情味,能缓解身心的疲惫和放松自己,使家能有像在大自然中的感觉。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人自身的精神活动,与人生状态的体验,强调入文精神的贯彻,中国一直讲求着儒学精神,儒、道都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世界是与人的本性,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相互交融的,更多地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关心人生、人事、重视内在精神境界。使用者的这种渴求,使“以人为本”的设计上升到对人的精神关怀。国外一些知名企业的一些最新设计明显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夏普公司设计的液晶显示器冰箱,可以记录30种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到期的前一天提醒用户,其配制的录音装置还可人在离家前给家人留言,还能通知主人更换冰室用水,体贴入微的设计让用户备感人性的温和。还有电脑的变化,手写输入改变了键盘输入,电脑语言识别系统是人机对话成为可能,是电脑这种高科技产品变得如此平易近人,越来越智能化,这种对消费者心理和情感的关心是对人性关怀的具体体现,也正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肯定与完善。

3、人性化和生态环境的融合

随着人类人口的飞速增长,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贫富分化的严重加剧,人类对资源肆无忌惮的掠夺,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地球变暖、洪水泛滥、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沙尘暴肆虐,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人们开始意识到发展与环境,设计与环境的重要性,开始采取种种措施来规范和引导经济朝着长远的方向发展,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成为共识。在设计领域开始树立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个设计伦理问题,这就要求设计时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包豪斯早期的理想主义,路易斯·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米斯的“少即多”所发展的工业产品的新美学观点,到后来美国设计师提出来的”为现实生活的设计”及后现代潮流中的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观念,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过程充满了民主的色彩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责任感。著名的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维克多·佩帕尼克曾经说过“世界上有比工业设计更危险的工作,但不多”。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的作品在生活中被广为应用所产生的后果。因为设计不当的工业产品可能具有潜在的危险,包括对人体的损害、对环境的污染及对资源的浪费等。这就要求设计师在产品设计时应力求造型简洁,尽量简化产品结构;零件、部件可拆卸、更替: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材料的种类,特别是稀有材料及有毒、有害材料,尽量使用回收材料,增加材料循环和用高科技合成材料代替天然材料,最大限度降低各种消耗,同时又可再生利用。其目的在于实现产品——人—— 环境之间的和谐,围绕这个主题,系列“绿色产品”相继问世: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太阳能汽车、无氟冰箱和空调等,并且多种产品的部件可拆卸、便于更换和回收利用,同时有的还可以升级,如电脑上的一些部件等。

4、人性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设计的人性化也使设计师去多加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残疾人、老人、妇女以及儿童。设计师只有用心去关注入,关注人性,才能以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去打动人。如由设计师文森特·哈雷设计的“残疾人用电脑操作器”,方便了手不方便的残疾人,其灵巧的造型、安详的色彩和适合口型变化的形式,为他们打通了一条能和正常人一样享受新时代文明成果的途径,是对人性平等正直思想的高扬。德国设计师设计的盲人阅读仪,小巧轻便,可随手拿着在报纸上进行扫描图、阅图和贮存,避免了残疾人的心理障碍,盲人也能与正常人一样读报。超级市场的手推车架上加一个翻板,老年人购物时累了可以当靠椅休息,尊老爱老的美德便体现在细微的设计细节中。日本设计师曾发起过针对儿童进行的工业设计活动,使产品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儿童喜爱的外型,让儿童受到教育并健康成长,他们称这种设计是“进行教育的设计”,令人们对设计师油然而生敬意。在这里,设计已成了带有神圣责任感和教育职能的社会行为。

冰箱能效等级是表示冰箱能效高低的一种分级方法,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规定, 中国的能效标识将能源效率分为五个等级。越高越好。

等级1表示产品节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最低;等级2表示产品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是产品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作用效果:

作为我国能效标识制度建设的第一步,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能效标识制度已于2005年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根据第一批能效标识产品目录及相关要求,自2005年3月1日起,凡中国生产、销售、进口的家用空调和冰箱必须贴上“中国能效标识”标签,没有标识的产品一律不准上市销售。

后期实践证明,能效标识制度能促进产品能效的提高和节能技术的进步,推动用能产品市场向高效市场的转换,在规范用能产品市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严峻的能源形势和显著的实施成效,能效标识制度的深入推广势在必行。

——能效等级

中国在古代就已有了“冰箱”。虽然远不如现代科技产物电冰箱,但仍可以起到对新鲜食物的保鲜作用。在古籍《周礼》中就提到过一种用来储存食物的 “冰鉴”。这种“冰鉴”其实是一个盒子似的东西,内部是空的。只要把冰放在裏面,然后把食物再放在冰的中间,就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了。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些冰箱的功能,只是当时它主要的作用还是一种祭祀的器具,《周礼·天官·凌人》:“祭祀共(供)冰鉴。”就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冰箱更像是一种艺术品了。清掐丝珐琅蟠龙透雕宝相花兽耳方。冰箱四角包镶掐丝珐琅并饰以兽面纹。这对冰箱,做工精细,庄重典雅,原是宫廷之物。后被溥仪盗运出宫运往天津寓所,终因体重器大,就地拍卖了。冰箱被陆观虎先生购得,他的女儿陆仪女士在1985年将其捐献给故宫,使流失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宝终于回到了紫禁城。

我们在看看外国

1834年一个在英格兰工作的美国人雅可比·帕金斯有了一个新发现,这一发现导致了冰箱的发明。1834年他发现当某些液体蒸发时,会有一种冷却效应。帕金斯要求一群技工来制造一个可证实这个想法的工作模型。

果然,这个装置在某个晚上真的产生了一些冰。技工们兴奋地拿着冰,跳进一辆马车,飞速驶向帕金斯的住房,向他展示所取得的成果。

帕金斯此时已上了年纪,他没有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发明物。出售发明物的人的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个苏格兰印刷工—约翰·哈里森。

哈里森很可能在并不了解帕金斯成果的情况下发现了冷却效。他用醚来清洗金属印刷铅字,某一天注意到了物质的冷却效应。到1862年,他的第一批冰箱就上市了。哈里森还在维多利亚本狄哥一家啤酒厂里设置了第一个制冷车间。

1873年,德国化学家、工程师卡尔冯林德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的冷冻机。林德用一台小蒸汽机驱动压缩系,使氨受到反复的压缩和蒸发,产生制冷作用。林德首先将他的发明用于威斯巴登市的塞杜马尔酿酒厂,设计制造了一台工业用冰箱。后来,他将工业用冰箱加以改进。使之小型化,于1879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制冷的家用冰箱。这种蒸汽动力的冰箱很快就投入了生产,到1891年时,已在德国和美国售出了12000台。

1923年,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发明了第一台使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这种冰箱于1925年正式生产。那时的冰箱并不像我们如今使用的产品,其电动压缩机和冷藏箱是分离的,冰箱的冷藏箱普遍放置在地窖或储藏室中。20世纪30年代之前,人们尝试过醚、氨、硫酸等物质作为冰箱制冷剂,但它们特性不稳定,需要寻找性质更佳的物质替代。氟利昂无毒、不腐蚀且不可燃,成为制冷剂的继任者。在20世纪末,美国几乎99%的家庭中都至少拥有一台冰箱。尽管氟利昂具备优秀的效果,当散发在空气中时却会对臭氧层造成影响。因此,目前科学家和研发人员仍在寻找作为冷却剂的新物质

海尔的冰箱他都是三开门的冰箱,所以在中间的调节成冷冻的功能,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用智能调节,也可以自己手动调节。

冷冻室温度可以调节到(-16~-26℃)

按一下冷冻调节键,冷冻室温度图标闪烁,进入冷冻室温度设定状态。随后每按一下冷冻调节键,温度数值减少1℃,直到-26℃,再按该键,温度数值回到-16℃,如此循环;

若设定后5秒内没有按键操作、或者立即进行其它按键操作,则冷冻温度显示区域停止闪烁并确定,冷冻温度显示出变温室的平均温度值。

软文推广是企业营销推广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好的软文可以给企业带来广阔的利益空间。软文写作是软文推广成功的一个关键点,做好软文推广另外还需要选择好软文发布平台。那么如何撰写好软文,软文写作有哪些技巧?

以下是工作中总结出的软文写作的16个实用技巧,仅供相互学习参考。

1挖历史

对于企业写软文来说,挖掘历史很重要。在产品软文或者品牌软文中,历史就是价值,有悠久历史的品牌往往更受人们关注,更受欢迎。最典型的莫过于王老吉,其宣传的历史是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不管其是否真的有近200年历史,但其如此宣传给大众的印象能显得很有历史内涵。

2讲故事

大多数人都爱看故事,并且能记得住,所以写软文要多写故事。一篇评论性的文章如果主题比较枯燥往往阅读量较少,但如果以故事去讲述,就能让人有想读感了。故事性的文章更具有可读性,这应当是很多人的共识。

3借东风

所谓借东风,就是结合时下热点,这点相信经常写文章的人都懂。为什么时评的文章很火,往往就是因为结合时事,更受人关注。

4用数字

不管是标题还是正文,都应该多用数字。因为数字会令人印象更深,国人阅读数字也比较直观。本文标题为《写好软文的16个技巧》,即用到了“用数字”这招。

5树权威

树权威,能令软文更有说服力。比如说现在有一些行业爱写“十大排名”的关键词,那么写这种文章时,我们可以以《权威发布:XX十大排名》为标题,在标题中加入“权威发布”四字,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国人都信权威,加个“权威发布”、“权威分析”等词,往往效果更好。

6找案例

即写案例,这点相信大家都懂。常见的是减肥产品,通常都会列举一些案例,有案例读者才愿意去读,也才愿意相信。所以,软文里如果能找找案例,文字会更真实。

7曝内幕

这是标题党的一种写法,好处是吸引眼球,文章往往阅读量更高。但曝内幕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掌握尺度,不要攻击对手或是别家品牌;二是不要做标题党,文章要有干货,不能标题与正文牛头不对马嘴。

8造新闻

造新闻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把一件小事放大成新闻事件,或者企业有相关事情,可以将此事情用新闻的写法来包装,使其看起来是重大新闻。造新闻这点对企业宣传来说很有好处,造新闻可以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9傍名人

很多文章动不动就写“马云说”、“白岩松说“,其实很多话并不是这些名人说的,这些文章之所以这样写,是在傍名人,通过名人效应来吸引眼球,增加自己文章的点击量。傍名人这招写软文可以借鉴,常常能提升流量。

10动真情

这类软文比较难写,要求写作者不能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动真情的文章在于可以感染到读者,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的宣传。很多亲情的电视节目之所以火,动真情就是一个原因。所以写软文也能用“动真情”的方法去写。

11反着来

挑战既定的规则和秩序,写文章也要多反着来,反着来往往由于观点鲜明,更让人好奇和接受,引发沉思。有一个标题是《秋季挥汗如雨未必有益健康》,这就是反着来。反着来的文章往往会有很多人去看,因为好奇,同时也想去了解更多不一样的看法。

12设奖赏

所谓设奖赏就是软文里设计一些小奖赏,用以吸引客户。比如说,笔者就经常会写“更多优惠信息您还可以关注XX官网和微信,免费向客服领取资料,客服将在看到的第一时间回复您”,文中的“免费向客服领取资料”就是一种设奖赏,能起到吸引人的效果。

13贴贴金

通过企业获得的一些荣誉或者社会各界的评价来扬名自己,这点相信大家都懂。

14钓钓鱼

所谓钓钓鱼,就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一口气罗列出产品或者服务的优势,逐一投放一轮,总能钓上鱼来。举例来说,房地产行业,可以列举某楼盘的十大优势,然后发出去。这几天没人咨询,再过几天,再换种角度列举十大优势,再发出去。这样发的多了,总有人咨询。这就是“钓钓鱼”。

15玩访谈

这点很好理解,以采访稿的形式写文章,简单、要点清晰。

16写评论

写评论需要观点鲜明,就像学生时代写议论文一样,一定要有论点、充分的论据。软文中写评论,有时会以一些观点影响到读者,从而使读者成为忠实读者。所以,软文写写评论也是很好的。

电冰箱

一 前几年,我家来位新客人,它不用吃,不用睡,只要有个地方站就行。它四四方方的身子披着灰白色的外衣,个儿挺高的。不知为什么,它有四条腿,这四条腿却又都是小小的,圆溜溜的。妈妈说:“它要靠四个圆脚支撑身体,还可用来‘走动’。”

平时,我很喜欢和这位客人比高低,几年下来,我俩成了好姐妹。不过,这位姐妹有个“怪病”,个儿虽高,但几年过去了,却一点儿也不见长,而我越长越高,现在已经超过它了!平时,我把吃剩的饭、菜或瓜果放心地交给它保管,它不仅不会让这些吃的东西变馊,还可以帮助我把这些食物保鲜,它可真是位“保鲜王”!夏天,它还会做冰淇淋给我吃,解热又解渴。因为它能干,做出的每一件事情都十分令人满意,它很快成了我们家中人见人爱的一个好成员,在我家一住就是好几年也没人撵它。这几年,因为有了它,妈妈的家务烦恼少了很多,我冰淇淋也吃了不少。

你知道它是谁吗?它呀,就是我们家的电冰箱

二 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样样离不开电,比如说人们经常看的电视,可以查找资料的电脑,用来做饭的电饭锅等等。而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电器——我家的电冰箱。

电冰箱分双开门和单开门。大多数家庭使用的冰箱是双开门的,我家的冰箱上层主要起冷冻作用,可以把一些东西冷冻储藏起来,比如说肉类、面类、冰棍等等。你不用怀疑它的能力,当你打开冰箱门,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凉气;再看冰箱的内壁,会结上一层冰。因为冷冻器的不同,所以冰会有薄有厚。这样就有利于你长时间的储藏食品,而且食品不会变质。

再说冰箱的下层,和上层不同,玉要是起冷藏作用。这个区域里面的食物是短时间内就得吃掉的,否则就会发霉变质。冷藏室还会用几块塑料板分隔几个夹层,这样就充分利用了冷藏室的空间。打开冰箱门,你会发现有一个夹层有十几个椭圆形的窝。这些窝是用来装鸡蛋的。但是鸡蛋不能有磕碰,否则鸡蛋皮会碎,所以把鸡蛋放在这里是最安全不过的。简直就是买了“双保险”。我们可以把蔬菜、水果、奶类制品和零食等东西放在冷藏室里加以储存。

电冰箱很多都是长方体的,高度1米5左右,颜色有很多种。随着社会的进步,冰箱的式样是越来越多了,储存量也是越来越大,功能也是逐渐增多。总之,电冰箱是十分便利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是越来越需要它。

三 嗨!大家好!我是一台电冰箱。我身穿雪白衣,有两个大嘴,一个叫冷藏室、一个叫冷冻室。我来到主人家已有八年了,八岁在电冰箱家族已不是小女孩年纪了,所以你们可以叫我阿姨。

 我的胃口可大了!叫冷藏室的那个大嘴里,有五个隔层,每个隔层都塞得满满的,主人总是把水果放在第一层、把饮料放在第二层、把部分肉放在第三层……叫冷冻室的大嘴,女主人总是把汤圆和雪糕放在里面。

 胃口大,工作量当然也特别大。因此,我总是因为“缺氧”而停止工作。但主人都没有嫌弃我,好感动呀!!

 在电冰箱家族里,我只是较大的电冰箱。大电冰箱哥哥有的有三个格子,有的有四个格子呢!他们一般被用在大商场里,用来装需要长期保存的食品,用处可大了!让我又羡慕又自卑……小电冰箱妹妹们娇小玲珑,专门吃雪糕喝冷饮,一般被用在宾馆里,贵宾来了才用她们,哎,妹妹真没口福。在这个大家族里,我是一个不起眼的角儿。

 我们的前辈以前只有绿色和白色两种外衣。现在,时代进步了,我们的时装也各具特色、五彩缤纷。有红的、紫的、黑的、金的,还有幻彩的图案呢!我们更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这就是我--电冰箱。一个有着八年工龄的阿姨。

伊莱克斯的家电产品以人性化的设计、创新的功能,连年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包括被称为设计界的“奥斯卡”的红点奖和国际知名的工业设计大奖IF奖。例如,伊莱克斯Bright系列平板式烟机荣获2007年红点设计大奖;伊莱克斯“时速鲜锋”冰箱荣获2008IF中国设计大奖。特别是在2013年,伊莱克斯集团凭借优质设计一举囊括22项红点设计大奖。

我们所有的设计和产品开发都基于我们深思熟虑的设计理念。这是源自北欧设计传统的不二法则,旨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开发并让我们品牌体验的所有方面都体现出对于消费者的关怀。

它包括了将功能性、可用性、触感、视觉外观及整体用户体验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方面,即包含从客户接触产品之初到对其产生兴趣,再到购买、安装、使用并最终处理掉的过程。设计既要考虑激发用户的情感和购买欲望,也必须要确保合理、实用的用户体验效果,以实现用户的情感和实用性期望。这就是我们“为您着想”的真谛所在。

伊莱克斯集团致力于确保其产品、服务和生产都能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为此,我们进行了独特的产品设计,以尽量减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产品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且定期监控资源和能源消耗废弃物及污染情况,以期改进。

集团积极遵守环境法律,并鼓励伊莱克斯的供货商也能遵守相同的环境原则。在2007年,伊莱克斯集团因在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上的不懈努力而获得了欧洲委员会的嘉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41622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